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8884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下穿隧道施工设计方案

 

K4+205~K4+650下穿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中铁二局

编制时间:

二○一二年十一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合同》

2、道路带状地形图

3、路网规划图(电子版)

4、道路沿线各相关单位、部门所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5、《排水规划》;

6、施工图纸及招投标文件。

二.工程概况

红星路南延线是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项目之一。

世纪城路节点隧道位于红星路南延线与世纪城路节点,近新会展中心。

下穿隧道共445m,其中框架段为110m,船槽段180m,其余为挡墙段,并在进城方向设置一条绕城高速专用进站匝道。

三.工程地质条件

3.1.气象水文

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表明,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

年平均降水量964.2mm最高年(1937年)达1820.7mm,最低年(1969年)为603.3mm。

丰水期为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74%,枯水期1~3月份,其余为平水期。

丰、枯水期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0~2.50m,蒸发量多年年平均为子阱异质结激光器1020.5mm,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为82%。

多年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5.9℃。

多年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14.8m/s,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日),最多风向为北及北东风向,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140Pa,最大风压力为250Pa。

3.2.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位于成都高新区中和镇,为岷江水系一级阶地,阶面高程478.67m~483.45m,平均高程480.97m,一般高出设计河底及路面3.0m~4.5m,阶地上为已有建筑物及部分绿化用地。

3.3.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取样,桥址区出露和揭露的地层主要为: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填(Q4me)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的细砂及冲洪积层(Q4al+pl)的砂卵石,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等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3.3.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填(Q4me)

素填土(Q4me):

杂~灰黑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粉土及卵石等组成,含少粉质粘土等。

该层主要为老屋地基,层厚1.40~6.50m。

3.3.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粉土(Q3al):

灰黄色~褐黄色,稍湿,中密,主要由粉粒、粘粒等组成,含少量铁锰氧化物。

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分布普遍,局部地段缺失,层厚0.50~3.10m。

淤泥质粉土(Q4al):

灰褐色~黑色,软塑,饱和,主要由粉粒组成,局部含腐殖质,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50~1.00m。

细砂(Q3al):

灰色~灰黄色,湿,松散,局部为粉砂土夹粉土。

主要由石英、云母、长石等组成,该层主要分布于河床右岸,左岸局部地段成透镜体分布,层厚0.40~2.60m

3.3.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中砂(Q4al+pl):

青色~灰黄色,湿,松散,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夹少量云母片。

该层分布于卵石层顶板或呈透镜体分布于松散卵石层中,N120锤击数1.0~3.0击,层厚0.50~0.80m。

卵石(Q4al+pl):

灰色,松散~密实,湿~饱和,卵石成分由花岗岩、灰岩、石英岩、玄武岩及砂岩等组成,次圆~圆状,卵石层充填物主要中细砂,一般粒级组成:

φ>200mm占5%,200~60mm占35%~60%,60~20mm约15%,20~2mm占15%~25%,余为中细砂,局部砂、砾透水性好。

分布于整个桥址区域。

根据钻探揭露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结果判别,卵石按其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卵石四个亚层:

(1)松散卵石:

卵石含量为50~55%,N120击数≤4击/10cm;

(2)稍密卵石:

卵石含量为55~60%,N120击数4~7击/10cm;

(3)中密卵石:

卵石含量为60~70%,N120击数7~10击/10cm;

(4)密实卵石:

卵石含量>70%,N120击数>10击/10cm。

3.3.4.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泥岩(K2g):

强风化泥岩:

紫红色,稍湿~湿,以粘土矿物为主,石英、云母次之,局部夹薄层石膏矿物,泥质胶结,散状~块状结构,中~中厚层状构造,其结构已部分破坏,有虫洞等,含大量粘土矿物,岩芯岩质极软,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极破碎,可用手折断或捏碎,左岸ZK8#及ZK9#钻孔分布的强风化较厚,左岸岩芯质量相对较好。

中风化泥岩:

紫红色,稍湿~湿,以粘土矿物为主,石英、云母次之,夹薄层粉砂岩,局部呈互层状,泥质胶结,散状~块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呈中风化状,其层理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较发育,岩石较不完整,岩芯较破碎,岩芯呈10~40cm短柱状,局部柱状,岩芯岩质较硬,RQD值为20%~80%,岩土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0.6m。

砂岩(K2g):

紫红色,稍湿~湿,以长石为主,局部夹薄层石膏矿物及云母片,泥质胶结,散状~块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呈中风化状,其层理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较发育,岩石较不完整,岩芯较破碎,岩芯呈20~50cm短柱状,岩芯岩质较硬,RQD值为30%~85%,岩土质量等级为Ⅴ级;下部夹薄层软弱夹层(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极破碎,局部用手可掰断及捏碎);上部局部地段分布厚度20~300cm的强风化泥岩层(其结构已部分破坏,含大量粘土矿物,岩芯岩质极软,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极破碎,可用手折断或捏碎)。

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0.20m。

以上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3.4.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据区域地质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上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坳陷。

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的范围基本一致。

呈北东35°方向展布,是一西陡东缓受“喜山期”两侧断裂对冲形成的构造盆地。

“喜山运动”以来一直处于相对沉降,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Q)松散地层,不整合于下覆白垩系(K)地层之上。

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成都地区地震历史资料证明:

历史上对成都地区有影响的地震震级最大为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08.5.12)。

从现场情况看,此次地震在拟建场地区域内未造成较大破坏,但其场地区域具体的破坏烈度,应由当地有关部门的报告为依据。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相关规定,拟建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0.45s。

拟建场地为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场地。

四.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路;

2、设计荷载:

城-A级;

3、设计车速:

60km/h(主车道)、30km/h(匝道及辅道);

4、隧道净空:

≥5.0米;

5、坡度:

主线最大纵坡5%,匝道最大6%;横坡:

1.5%;

6、横断面:

详见图纸

7、抗震标准:

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0.45秒;

8、结构抗渗等级:

P8。

五.设计概要

(一)总体设计

1.隧道平面设计:

隧道设计起点桩号K4+205,设计终点K4+650,全长445m,框架长110m,船槽长180m。

隧道为s型走向,设直线段、小半径圆曲线段及缓和段,并设置超高。

进城方向设置一绕城高速进站专用匝道,起于南侧船槽段,止于绕城高速东南侧收费广场。

2.纵断面设计:

隧道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隧道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

单位

主线最大纵坡

5

匝道最大纵坡

6

最小纵坡

0.29

主线最小坡长

m

170.2

匝道最小坡长

m

117

主线最小竖曲线半径

m

凹曲线1200

凸曲线1600

匝道最小竖曲线半径

m

凹曲线800

凸曲线600

排水泵站数量

1

3.隧道结构设计

隧道框架部分设计结构形式为全断面施工双箱整体框架全部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P8。

主框架:

1.0m(侧墙)+0.75(检修道)+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路缘带)+0.25(护轮带)+0.6(中墙)+0.25(护轮带)+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护轮带)+1.0m(侧墙)=26.6米;

北侧主船槽:

0.5m(侧墙)+0.75(检修道)+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路缘带)+0.25(护轮带)+0.6(中分带)+0.25(护轮带)+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护轮带)+0.5m(侧墙)=25.6米;

南侧主船槽:

0.5m(侧墙)+0.75(检修道)+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路缘带)+0.25(护轮带)+0.6(中分带)+0.25(护轮带)+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4.0(变速车道)+0.5(护轮带)+0.5m(侧墙)=29.6米;

匝道框架:

0.8(侧墙)+0.25(护轮带)+3.5(车道)+2.5(紧急停车带)+0.5(路缘带)+0.75(检修道)+0.8(侧墙)=9.1米;

框架内部净高5.0m(已经扣除0.5m设备空间),单室净宽12m,外侧墙厚度1.0m,中隔墙厚度0.6m,顶板厚度1.0m,底板厚度设计为1.0m。

图-1双箱整体框架示意图

引道部分结构根据不同的埋置深度,设计为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及U型槽结构类型,并根据受力与最不利地下水位进行抗浮计算对结构进行了优化。

挡土墙采用现浇C25素混凝土或C30钢筋混凝土结构;U型船槽采用两侧带有立式悬臂的C40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P8。

(二)抗浮设计

本工程按地下水位1.5米进行抗浮计算及结构配筋。

框架部分自重即可满足抗浮要求。

船槽段采用抗浮桩及底板扩大脚共同解决抗浮问题,具体作法为:

在船槽横向中间位置布置抗浮桩,纵向间距5米,北侧横向沿结构中心线布置两列,南侧船槽沿结构中心线布置3列。

(三)附属设施

1、铺装体系

隧道框架及船槽底板横坡均为1.5%(超高部分按图纸施工),铺装层由下至上依次为8cm玄武岩复合筋混凝土铺装层、10cm沥青面层。

玄武岩复合筋性能指标如下:

指标名称

已有指标(√)

密度(g/cm3)

1.9-2.1

抗拉强度(MPa)

≥1000

屈服强度(MPa)

≥600

弯曲强度(MPa)

≥500

弯曲弹性模量(GPa)

≥40

抗压强度(MPa)

≥500

抗拉弹性模量(GPa)

≥50

伸长率(%)

≥1.8

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MPa)

≥35

热膨胀系数

×10-6/℃

纵向

9-12

横向

21-22

耐碱性(%)

≥85

磁化率(1×10-5CGSM)

≤5×10-7

剪切强度

弯曲韧性

耐久性(紫外线、高温)

蠕变性能

极限应变

疲劳性

注:

耐碱性:

是指经100℃的Ca(OH)2饱和溶液浸泡4h后单丝断裂强度保留率。

磁化率标准:

4π×10-8SI(1×10-5CGSM)

布氏硬度:

≥60

寿命:

≥60年(最小)在13PH的碱性环境下试验测定

蠕变:

持续载荷不高于短期载荷的60%时,纤维筋不会发生蠕变断裂现象

成型与弯曲:

弯曲成型后的强度仍能达到极限强度的40%

2、排水体系

在隧道顶部设置截水沟收集部分道路雨水,排入雨水边沟;U型槽段雨水通过纵横坡收水至雨水边沟,在隧道最低点设置集水井引入泵站,最终排入府河。

南侧船槽平曲线(R=300m)段,曲线外侧设1.5%超高,超高段车道内侧测雨水篦子收水,并在底板内预埋横向排水管将雨水引入边沟。

3、隧道装修

框架段:

侧墙采用秀壁板装饰,中墙刷氟碳漆,顶板刷防火涂料;U槽段:

侧墙刷氟碳溙。

4、隧道防水

隧道主体结构通过外包防水卷材防水,在水平纵向施工缝及横向变形缝处均采用止水带防水,详见防水设计图纸。

水平施工缝应至少距顶板底以下或底板顶以上500cm;金属止水带接头必须焊接,橡胶止水带接头必须热粘接,接头长度均按照15cm考虑;

框架及船槽结构内掺SY-T型特种膨胀抗裂剂,掺量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8%(按重量)。

技术指标为:

细度1.18mm筛余≤0.5%,比表面积≥200m2/Kg;限制膨胀率,水中7d≥0.025%,空气中21d≥-0.02%;初凝≥45min,终凝≤10h;7d抗压强度≥20MPa,28d抗压强度≥40MPa。

5、基坑开挖支护

对基坑边坡最大挖深小于6m的边坡段,建议采取放坡结合挂网喷锚对坡面进行防护,建议放坡坡率为1:

0.75,并加强坡顶地表排水措施。

对基坑边坡最大挖深大于6m的边坡段,建议采取分级放坡结合锚杆(索)+挂网喷射混凝土对坡面进行防护,同时应考虑坡顶地表的排水措施。

建议基底以上至6m高度放坡坡率为1:

0.75,其上放坡坡率为1:

1,设计施工时根据现场施工作业条件,可设置分级放坡平台。

最终以基坑设计单位的图纸为准。

6、其他专业

详见道路、排水、雨水、泵站、电气、照明等专业相关图纸。

六.结构设计

1、主要材料

(1)混凝土

1)主体结构:

均采用C4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2)底板垫层:

C15素混凝土。

3)防火涂料抗火时间不低于2小时。

(2)钢筋

1)采用HPB300、HRB335钢筋,材质应符合现形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2)结构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的,必须按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焊接工艺及质量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的相关规定执行。

3)钢板、型钢

钢板和型钢的材质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99-88)的规定,并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出厂证明书。

4)焊条

用电弧焊焊接Q235钢板和R235钢筋时采用E43型焊条,焊接HRB335钢筋时采用E50型焊条。

焊接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GB/T5117-1995)和(GB/T5118-1995)的规定。

2、结构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外侧50mm;内侧40mm。

七.隧道防水

本工程防水等级设计为一级防水。

地下工程渗漏水大多发生在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及预埋件等细部构造部位,为了提高上述部位的防水功能,将防水方案从单一的防线提高到多道设防,根据不同部位的防水要求将橡胶止水带、钢板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几种材料复合搭配使用,大大减少和避免渗漏水状况。

防水设计原则:

(1)、总原则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整治。

(2)、对地道区间除做好防水层施工外,强调做好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抗渗等级P8。

(3)、对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特殊部位要采取多种加强措施。

(4)、选用的防水材料及措施,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及耐酸碱特性,要使防水层具有连续整体密封性。

(5)、做到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开挖、支护施工,本着简单易行、效果显著、造价低等因素选择等实践应用证明有效的治水方法。

当采用降水方案时,应考虑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源。

7.1.结构自防水

(1)隧道主体为模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设置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C15,厚度15cm。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

3)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

4)在受冻融作用时,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5)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

2)砂宜采用中砂,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规定。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外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实验确定。

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质量要求。

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cm;

2)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cm。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

施工中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³;掺加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³;

2)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

3)灰砂比宜为1:

1.5~1:

2.5;

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

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6)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7)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缓凝时间宜为6~8h。

防水混凝土配合料必须按照配合比准确称量。

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下列规定:

1)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为±1%;

2)砂、石为±2%;

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

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3)、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表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3)钢板止水带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

4)采用铜板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

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凹槽封堵密实,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防水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2)宜采用综合蓄热法、蓄热法、暖棚法等养护方法,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

3)采用掺化学外加剂方法施工时,应采取保暖保湿措施。

(4)、外加剂

防水混凝土可根据需要添加CH-ASEA型高效、抗裂、防渗混凝土膨胀剂,并可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掺入适量的其他外加剂,其总量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关于外加剂掺量的规定,抗裂型防水剂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所有外加剂掺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质量要求。

此外,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入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

b.位于温暖、无侵蚀性物质影响及与土直接接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3%。

从各种组成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折合氯盐含量)如大于上述数值时,应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如掺入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等)。

当采用洁净水和无氯骨料时,氯离子含量可主要以外加剂或混合料的氯离子含量控制。

c.对由外加剂的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含碱量不得大于3kg。

7.2.结构外防水

外包防水材料类型:

DAF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卷材技术性能:

型号

厚度/㎜

1.2

2

3

2

3

可溶物含量(g/㎡)≥

800

1300

2100

1300

2100

不透水性

压力/Mpa≥

0.2

0.3

耐热度/℃

保持时间/min≥

30

PE、S

70无滑动、流淌、滴落

AL

80无滑动、流淌、滴落

拉力(N/50㎜)≥

200

350

450

最大拉力时伸长率%≥

30

低温柔性/℃

-20

-30

剪切性能(N/㎜)≥

卷材与卷材

2.0或黏合面外断裂

4.0或黏合面外断裂

卷材与铝板

剥离性能(N/㎜)≥

1.5或黏合面外断裂

抗穿孔性

不渗水

撕裂强度/N≥

125

200

250

水蒸气透湿率①/(g/㎡.s.Pa)≥

5.7×10-9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②

外观

_

1级

无滑动、流淌、滴落

拉力保持率/%

80

低温柔性/℃

-10

-20

7.3.结构变形缝、施工缝防水

(1)变形缝防水

采用铜板止水带,并在顶板及侧墙内缘预留安设接水槽的位置。

(2)施工缝防水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当留施工缝时,应遵照下列规定:

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cm的墙体上。

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板墙接缝线以下15~30cm处。

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cm;

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结合。

在地道主体迎水面先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之间安装钢板止水带,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

八.应使用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D30-2004);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9.《市政道路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