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869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终结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作文教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习作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习作教学策略:

三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听说读写基础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2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听说能力有所提高,但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等等。

这主要是学生平时读书不多,头脑中知识储备不够,其次是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很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本学期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安排八次习作。

习作内容分别是:

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

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

假如我会变。

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

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

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

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

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

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

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有些话题,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

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

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

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

培养学生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

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

要注重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

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听说、作文(含评讲)安排

周次

篇次

内容

类型

教学要求

指导要求

范文举例

2

1

《介绍家乡的景物》(口语交际)

1、按一定顺序介绍家乡景物的特点;

1、小组介绍

《珍珠泉》

2、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2、小组评议

2、为习作做准备。

3、全班交流,评改

介绍家乡的景物(习作)

1、按一定顺序描写家乡景物的特点;

1、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2、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2、能把一个景物写具体完整

介绍家乡的景物(作文讲评)

通过讲评,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

1、师生讲评。

2、学生自我评价。

3、讲评以鼓励为主。

4

2

《我们能做点什么》

意在使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得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有效迁移,结合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体会与同学交流环境保护进行探讨和交流

1、从本组的课文导入。

(口语交际)

2、优生示范交流。

3、生生交流

保护环境

1结合“综合性学习”了解家乡的环境;

1事先收集家乡环境的资料;

(习作)

2写一写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把内容写具体

2选择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具体

保护环境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1、出示佳作师生共同评讲。

(习作评讲)

2、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喜欢。

2、师生相互评讲

3、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6

3

《说说我自己》(口语交际)

1、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课前可以先指导学生列好提纲;

2、增进同学间互相了解。

2、班级交流时,教师要做好提示。

自我介绍

1、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忧缺点;

1、以自己特点的某方面为主来写;

(习作)

2、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完整

2、通过人物的外貌、爱好等来反映特点。

自我介绍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1、出示佳作师生共同评讲。

(习作讲评)

2、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喜欢。

2、师生相互评讲

3、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8

4

《教你学一招》

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拿手本领。

1、教学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

(口语交际)

2、教学时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景。

《我学会XX》(习作)

1、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

1、把自己最想写的本领具体地写下来;

2、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把“不会到会”整个过程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我学会XX》(习作讲评)

1、让学生明确表达要真情实感2、提高习作水平,把过程写具体,语句写通顺,意思写连贯

1、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2、根据同学意见修改自己习作

11

5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1、1、感受到父母的

1`、回忆爱的事例

(口语交际)

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

2、老师示范引导。

2、培养学生说话要有头有为,要按一定顺序进行

3、学生说话。

《XX的爱》

2、感受到父母的爱,

1用一、两件事情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

2把这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完整。

(习作)

2、父母对自己的爱要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XX的爱》

1、表扬写得真情实感的同学

1、分类交流。

(习作评讲)

2、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喜欢。

2、小组间沟通

3、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3、串编手抄报。

13

6

“我想发明机器人”

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想象要合理;

(口语交际)

2、说话要有条理。

《未来的XX》(习作)

1、想一想将来人的吃、穿、住、行各是什么样的;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

2、展开想象要合理,语句要通顺。

2想象要合理并按一定顺序叙述。

《未来的XX》(习作讲评)

1、表扬想象要合理,语句要通顺,写得好的同学。

1、互相交流习作,学习别人的优点。

2、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2、提高表达能力。

3、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15

7

“丰富多彩的世界”

写景

写人

写事

1、拓宽学生的视野,关心周围的世界;

1、课前提醒学生多搜集资料;

(口语训练)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说话要条理清楚。

《一次XX的事》

1、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真实地写下来;

1展开想象把最想的内容写具体;

(习作)

2、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

2对所写的内容要突出特点。

《一次XX的事》

1、通过讲评,让学生明白对所写的内容要突出特点。

佳作范读,

(习作评讲)

2、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

欣赏提高

17

8

“神话、传说故事会”

1、讲之前,要记住故事内容;

故事要有内容,讲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口语交际)

2、讲之时,要有一定顺序。

《假如我会变》(习作)

1、想一想你想变成什么?

1培养学生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2、展开合理想象,把内容写清楚。

2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完整。

《假如我会变》(习作评讲)

1培养学生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如何想象,提高作文水平。

2按一定顺序把内容写完整。

备课区

二次备课区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通过合理的想象,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由写作。

2.适当的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前准备

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

四、教学时间

第一、二周四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浪漫而有情趣的寒假,在沐浴春风、春光、春日的时候,领略了春燕的乖巧、春景的悦目、泉水的清悠;进而也自然生发了一种回味自己家乡的无限情思。

回想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景物呢?

2.生回忆。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1.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

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2.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注意说清楚。

(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

(3)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二、尝试

   1.你了解你的家乡吗?

说给同学听一听。

 2.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土特产品,与众不同的风俗人情,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要抓住特点进行介绍)

3.小组讨论交流、补充。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

5.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也可以自己定。

要先想好叙述的顺序和重点再动笔。

作文要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6.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附范文: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

“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

”妈妈笑着说:

“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

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

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

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