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603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docx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

现代汉语邵敬敏答案

【篇一:

现代汉语邵敬敏练习题】

txt>一、单项选择题

1、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b)

a、语素b、词c、短语d、句子

2、下面的例子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d)

a、枇杷b、苹果c、荔枝蜜d、吃!

3、划分词类的标准是(c)

a、词的意义b、形态变化c、词的功能d、词的语音

4、词的功能就是(b)

a、词的变化b、词的分布c、词的性质d、词的色彩

5、下面哪一个是句法结构的本质特点?

(c)

a、任意性b、时间性c、层次性d、线性

《现代汉语》(下)练习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体词和谓词是根据(c)划分出来的。

a、能否充当句法成分b、能否充当中心成分c、能否受“不”修饰d、能否单用

2、“坚决”是一个(c)

a、动词b、副词c、形容词d、区别词

3、“气愤”是一个(c)

a、动词b、名词c、形容词d、副词

4、“亲爱”是一个(d)

a、形容词b、副词c、动词d、区别词

5、形容词和动词可以合称为谓词,因为(c)

a、很多形容词可以做谓语,转化为谓词;b、很多动词可以做定语,转化为形容词;

c、这两类词做谓语的能力都很强;d、这两类词做修饰语的能力都不强。

6、下列词语中,是区别词的是(b)

a、重要b、主要c、重大d、平常

7、确定一个词是不是名词,主要看它(d)

1.能否修饰名词b、能否做谓语

c、能否做中心语d、能否受数量短语修饰并且不受“不”的修饰

8、确定一个词是形容词,最重要的是(a)

a、能否受“很”的修饰b、能否做定语c、能否做谓语d、能否重叠

9、“感激”是一个(d)

a、动词b、形容词c、形容词兼属动词d、心理动词

10、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最重要的区别是(c)

a、能否重叠b、意义的轻重c、能否受“很”修饰d、能否做谓语

二、多项选择

1、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de)

a、形容词必须能够重叠b、动词必须能够带宾语c、名词可以做谓语

d、处所名词可以做“在、到”的宾语e、拟声词可以做定语和状语

2、区别词具备下面的(bde)功能

a、做主语b、做定语c、做谓语d、不做补语e、不做状语

3、范围副词可以(ac)

a、修饰动词b、修饰名词c、修饰形容词d、修饰区别词e、修饰量词

4、汉语中的名词(abe)

a、可以做定语b、可以做谓语c、可以做补语d、可以做状语e、可以做宾语

5、汉语中能够重叠的词类有(bcd)

a、名词b、量词c、动词d、形容词e、区别词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划分词类的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

2、汉语的助词“—们”同英语中表示复数的“-s”有哪些区别?

《现代汉语》(下)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介词中,引进受事的介词是(a)

a、把b、向c、在d、到

2、下面的介词中,引进施事的介词是(a)

a、归b、往c、按照d、用

3、下面的介词中,引进与事的介词是(d)

a、把b、被c、让d、替

4、下面的时空介词中,引进源点的介词是(d)

a、顺着b、到c、当d、自

5、下面的介词中,引进途径的介词是(d)

a、从b、在c、于d、沿着

6、下面的介词中,引进方向的介词是(b)

a、给b、朝c、在d、按照

7、下面的介词中,引进原因的介词是(a)

a、因为b、依据c、比d、对

8、在下面的介词中,引进范围的介词是(b)

a、朝正前方前进b、关于这个问题

c、靠什么渡过难关d、被人看不起

9、在下面的例子中,表示“经历”意义、轻读的“过”是(b)

a、小李吃过饭就走了b、北京我以前去过

c、过了一天又一天d、喝过了汤再吃饭

10、下面哪一个是比况助词(a)

a、似的b、似c、像d、比

二、思考题

1、举例说明助词“的”的功能。

2、举例说明“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3、举例说明“人家”和“别人”的区别。

4、举例说明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现代汉语》(下)练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觉得舒服”是一个(c)

a、定中结构b、状中结构c、述宾结构d、述补结构

2、“予以严厉的批评”是一个(c)

a、连谓结构b、主谓结构c、述宾结构d、定中结构

3、“通知你所认识的”是一个(c)

a、“的”字结构b、定中结构c、述宾结构d、连谓结构

4、“叫她祥林嫂”是一个(a)

a、双宾结构b、兼语结构c、述补结构d、状中结构

5、“史密斯先生”是一个(d)

a、联合结构b、定中结构c、主谓结构d、同位结构

6、从理论上说,“我以前读的书”有(d)

a、一种切分b、两种切分c、三种切分d、四种切分

7、下列句法结构中,宾语不是目的性质的是(c)

a、跑工作b、跑贷款c、愁工作d、打扫卫生

8、下面有歧义的一项是(a)

a、热爱人民的总理b、热爱我的家乡c、热爱自己的工作d、热爱祖国的河山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句法结构中,是同位短语的是(abcde)

a、我们三个人b、春城昆明c、张华烈士d、“天”这个字e、他这个人

2、下列句法结构中,是兼语短语的是(bcde)

a、希望你早日到来b、要求大家听指挥c、有个人叫张三

d、是他骗人e、王校长陪同省委领导巡视校园

3、下面有歧义的结构是(acde)

a、热爱人民的军队b、英勇作战的部队c、一个报社的记者

d、进口产品e、新职工宿舍

4、下列句法结构中,与“写作业”结构相同的是(abc)

a、想去b、同意去c、喜欢玩d、必须去e、写清楚

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并指明结构关系。

1、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2、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村姑娘

3、他对我很冷淡

4、主动要求承担艰巨的任务

四、问答题

1、“洗一次”“洗一件”“洗一天”这三类结构的性质是否相同?

如何证明?

2、简述“把”字句、“被”字句的构成条件。

3、简述存现句的构成条件。

4、举例说明疑问句的类型。

【篇二: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用讲义】

>《现代汉语通论》第五章总目: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用概述

第二节言语行为及其基本准则

第三节话语结构

第四节语用意义

第五节语言要素的修辞

第六节语用效果与辞格

第七节语体分析

第八节病句修改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用概述

————————————————————————————学习要点:

了解对于汉语进行语用分析的意义,认识语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模式,尤其是对语用意义、话语结构等基本概念更应有深刻的领会,并且能够在分析发话者、受话者以及语境这三种要素的基础上说明语用意义和话语结构的变化。

————————————————————————————————通常认为词汇学探讨的是语言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语法学探讨的是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而语用学探讨的则是语言符号与符号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然而使用者不可能在真空中使用语言符号,所以语用学还要探讨语言符号与符号的使用环境——语境之间的关系。

可见,语用分析与语言学领域

内其他分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它把语言放在语言与人、语言与人使用语言的环境的关系中去考察,因此,无论分析语言的哪一部分,无论用什么方法去分析,只要把被分析的语言现象放到使用过程中,涉及语言的使用者和使用环境,那么所进行的就是语用分析。

所谓语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环境(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一旦采取这样的角度来观察语言,语言在我们的视野中就不再是一个个静态的词、短语和句子,而成了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说出和听辨这些词、短语或句子的动态的行为过程。

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也就不再是句子,而成了请求、叙述、讲解、提问、命令、威胁等运用语言的行为。

所以语用的分析又称为动态的分析,以区别于孤立地考察语言单位的静态的分析。

一、语用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语用分析的意义

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是语言系统中抽象的语言单位,而不是实际话语中起着交际作用的言语单位。

后者要比前者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

比如我们分析的音素(音位)和音节,实际上只是一种标准的发音模式,只要按“双唇、不送气、清音、塞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发音,就能发出现代汉语的[p]来。

然而在我们实际的说话过程中所发出的[p]决不会仅仅只有这四个语音特征,它还必然会加入前后语流对它的制约而造成的语音特征以及个人的音色条件、发音习惯而造成的语音特征。

具有了这些特征[p]的才可能是我们实际发出或实际听到的语音。

又如我们所分析的词义构成,也是舍弃了它在一切具体语句中可能具有的特定含义而加以抽象的结果,

例如“杯子”一词在特定的环境中可能是指一只年代久远、质地细腻,上面画着精美图案而颇具文物价值的瓷杯,也可能是一只缺了口的破杯子,然而在语言的词汇系统中,“杯子”一词却只有抽象的意义:

盛放液体以供人们饮用的多为圆柱形的容器。

除此之外,词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生意义的种种变化,带上它原先不可能具有的意义。

至于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首先确定它的句型、句类、句式,分析它的结构成份以及它们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还要分析充当这些结构成份的词的词类特征。

从理解的角度看,归根到底是为了能更确切、更细致地把握句子的意义;从表达

的角度着眼,则是为了能更确切、更细致地通过语法结构把有待表达的意义转化为句子的意义。

然而句子的结构无论多么复杂,它所能传递的只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语言信息,单靠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及运用而形成的句子意义,也只能是远离交际目标和交际效果的抽象意义。

可是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我们还需要句子产生许多抽象的结构意义之外的特定意义以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

例如“明天我们考英语”这么一个句子,由语法结构决定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在下面的交际环境中却产生出特殊的意义:

⑴a:

今儿晚上大学生俱乐部有晚会,我们一起去好吗?

b:

抱歉,明天我们考英语。

b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却是“我不能和你一起参加晚会”。

可是换一个交际环境:

⑵a:

你的《英汉词典》借我用一晚上好吗?

b:

啊呀,明天我们考英语。

b这句话的意思又变成了一个婉言谢绝。

再看这个句子:

⑶您能把胳膊朝边上挪一挪吗?

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这是一个疑问句,但是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它起的却是一个祈使句的作用,希望听话人把胳膊朝边上挪一挪。

可是换一个场合,它又只是一个真正的疑问句,譬如医生指着受伤的胳膊对病人说出这句话。

可见句子的意义好比是一个函数式,由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决定的抽象意义只不过是一个常量,而言语交际中的种种因素却是千变万化的变量,由于它的变化,句子的实际意义也随之而千变万化。

当然,语言研究首先必须着手进行的是从具体的、无穷无尽的话语中概括出一个由数量有限的抽象单位组成的语言系统。

任何科学研究都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为了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本质规律,就需要纯化环境,因为只有在理想化的条件下,那些内在的联系才可能清晰地显露出来。

在科学研究的起点上,我们面对的总是那些和环境因素千丝万缕纠集在一起的具体单位,而经过理性思维、科学方法的处理,在科学研究的终点上,我们面对的必将是那些充分显示了本质规律的,并且形成严密系统的抽象单位。

但是人们越来发现,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起作用的,显然不可能是语言系统中那些抽象的单位——那些抽象的音素(音位)和音节,抽象的词和短语,抽象的单句和复句。

要了解语言究竟是如何在人类生活中运转活动的。

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到底是哪些因素、哪些规则在支配着抽象的

语言单位向以上我们所谈的那些具体单位转化,也就是要研究语言的运用。

为此,现代语言学形成了一门分支学科——语用学,专门研究语言是如何被运用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早就把语言学划分为两大组成部分:

一部分是语言的语言学,以抽象的语言系统位研究目标;有了它,我们就能形成对一种语言,例如现代汉语的基本面貌的认识,科学地掌握这种语言最基本要素及其最普遍的规律。

另一部分则是言语的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系统是如何被人们在一定意图支配下、在一定交际环境中使用的;有了它,我们就能解释是哪些规律在支配着人们活生生的言语活动,通过这些规律驾驭语言的运用。

言语的语言学实际上就是语用学。

(二)言语行为与语用意义

语用是一个行为过程,而行为总是由这样一些基本要素构成的:

a.行为者——行为的发出者(发话者或作者)和接受者(受话者或阅读者)b.行为的手段(说出的话语或写出的语篇)

c.行为发生的环境(语境)

d.行为规则(语言规则和语用规则)

语言运用的行为在语言学中称为言语行为。

它跟一般行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行为的手段,它是靠说出和聆听一定的话语(书面语中则是写出和阅读语篇)来完成行为的。

话语(或语篇)可以只由一个句子组成,但在更多的场合下由一组句子组成。

这组句子在数量上没有上限,因而一次长篇大论的讲演是一段话语,一部鸿篇巨制的小说也只是一个语篇,但其下限是至少有一个句子。

静态分析不考虑话语跟具体发话者、受话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话语跟语境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考虑话语因为这些因素而形成的特定意义;而且静态分析只注意句子而不考虑比句子大的单位,因为句子与句子如何组合涉及到了许多语言系统无法决定的因素,例如发话者对说话主题的理解等。

动态分析通常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在掌握了话语由语言系统决定的抽象意义——通常称之为语言意义之后,再把它放到跟语言的发话者、受话者以及语境的特定联系中加以考察,目的在于发现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话语中的句子会产生哪些新的特定的意义。

话语在语言意义的基础上由于语言使用者及使用环境的作用而形成的意义叫做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主要有两种:

一是语面意义,通常也称为字面意义,但它并不是仅由一个句子的字面就能决定的语言意义,而是句子进入一定语境并与一定说话者的意图相联系才形成的语用意义。

它实际上包括了两类:

第一,语境意义,即跟具体的交际环境发生联系而形成一种特定的语用意义,例如在例

(1)中的“今儿”、“明天”究竟是指什么日子,“我们”又是指谁,“大学生俱乐部”’又是指世界上哪一类学校的什么样的机构,都必须在一个特定言语行为的特定语境中跟特定的对象发生了联系才能明确起来。

第二,意图意义,即反映了一定发话者的交际意图的语用意义,当然这种反映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2)a如果作为疑问句使用,它对发话者意图的反映是直接的,这就属于语面意义。

二是言外之意,又称为句子的语用含义或会话含义。

(2)b用来表示谢绝对方的请求以及例(3)作为祈使句使用时,就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反映了发话者的语用意图,这时它就成了言外之意了。

言外之意虽说没有自己的语言形式,完全是听话人凭借自己对语境的了解从句子中推理出来的,但推理如何进行,其实都是发话者已经设定好了的,否则发话者的意图与受话者的理解就很可能南辕北辙。

没有语面意义、推理就没有了起点和基础。

首先,发话者必须考虑选择什么作为语面意义明说出来,因为语面意义决定了推理将向什么方向进行,暗示须在语境中选择哪一些因素作为推理依据;其次,发话者还要揣测受话者具备哪些语境知识,如果他的语境知识中正巧缺乏语面意义所要选择的因素,推理就不可能向期待的方向进行;最后,发话者还要估计受话者是否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如果对方是一个反应很迟钝的人,发话者就不能运用言外之意的方式。

(三)话语结构

稍微复杂一些的语用意义就需要由一些句子来表现,语用意义如果是一个有条理的整体,表现它的句子就必须组成有结构的话语。

因而,动态研究还要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的作用使句子与句子有结构地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话语。

句子与句子赖以组成完整话语(或语篇)的结构叫做话语结构(或语篇结构)。

一段话语只要给人的感觉是连贯的、成篇的,就一定能在其中分析出话语结构来。

【篇三:

现代汉语练习__邵敬敏】

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即从内部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外部功能上说,它

是。

2、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和。

3、“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

我们这里讲述的是。

4、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式。

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5、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以为,以

为,以为。

6、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

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

后则称为。

7、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和。

8、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语、语、语、语和语。

汉语在国际交往中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和。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

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为,语法方面以为。

12、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和几部分构成。

13、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

根据研究对象的区别,可以先分为两类:

、。

14、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和两个部分,它们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15、谱系分类法是以为依据对世界诸语言加以分类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方面。

a、语音b、词汇c语法d、词汇和语法

2、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

a、文言文b、官话c、白话d、近代汉语

3、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b、闽、粤方言c、湘、赣方言d、客家方言

4、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a、语音、词汇和语法

b、语音、文字和语法

c、词汇、语法和修辞

d、文字、词汇和语法

5、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

6、通行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方言是()

a、北方方言b、吴方言c、湘方言d、粤方言

7、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a、单音节词b、双音节词c、三音节词d、多音节词

1、语言的行业变体属于社会方言。

()

2、语言具有阶级性。

()

3、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

4、文学语言就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

5、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

6、汉语的亲属语言包括属于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的语言。

()

7、i江淮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次方言区。

()

8、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

9、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

10、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

11、普通话词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

()

12、《水浒传》、《儒林外史》、《西游记》、《红楼梦》等文学巨著,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

四、名词解释题

1、现代汉语

2、现代汉语规范化

3、文学语言

4、方言

五、简答题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汉语方言的关系怎样?

2、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4、为什么要实行现代汉语规范化?

请概括说明

5、简要说明现代汉语课的性质。

6、现代汉语课的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语音

一、填空:

1、语音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3、音色不同大体是由三个条件决定的,即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不同。

4、普通话的辅音大多是_______辅音,只有m、n、ng、l、r是______辅音。

5、普通话辅音的发音方法复杂,除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别。

6、传统音韵学把汉字字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叫做音节的三要素。

7、《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________和拼写________的方案,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部分。

8.从语音的物理性质看,舌头与蛇头中两个头的区别主要决定于。

9.北京人所说的shisheng(师生)与重庆人口里的意思相同,这种现象决定于语音的性

10.国际音标是由制定的,公布于年,目标是用来,其记音原则是。

11.语音是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工具。

12.语音是的声音。

13.音高是,决定于的多少。

语音的高低同声带的、、有关。

14.音强是,决定与一定时间内的大小。

语音的强弱由决定。

15.音长是,决定于持续时间的长短。

语音的长短跟有关。

16.音色是决定于,语音的音色同有关。

17.语音是从人的发出的,人们发出不同的语音决定于。

18.发音器官包括、、三个部分,其中是发音的动力站,是发音的共鸣器,

是语音的主要发音体。

19.语音的社会性质可以从语音的特征和特征以及语音的来看。

20、普通话共有________个声母,除一个________外,其余都是________声母。

21、任何一个辅音声母的发出,都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决定的。

22、普通话共有_______个韵母,按照韵母的内部成分,可以把韵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可以把韵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23、分析描写元音音素依据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声调在汉语里有________的作用,它是由________的变化形成的。

25、音节是语音的________单位,汉语音节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汉语的每个音节最多________个音素,最少________个音素;有辅音的音节,辅音只出现在________或________。

28、汉语音节结构包括声母、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