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8386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docx

陕西省卫生厅发文稿纸

转发《2010年陕西省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

各中小学:

现将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0年陕西省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卫监发〔2010〕36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校按照《2010年陕西省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积极督促学生补种乙肝疫苗,并做好学生接种、补种乙肝疫苗的登记工作。

附件:

关于印发《2010年陕西省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一○年九月十四日

 

附件:

关于《印发陕西省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卫疾发〔2010〕367号

各设区市卫生局、教育局、药监局、杨凌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科教发展局、药监局,省疾控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根据《陕西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下达2010年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陕财办社〔2010〕77号)和卫生部《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要求,我省决定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期间对全省范围内1996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开展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为指导各地做好补种工作,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制定了《2010年陕西省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2010年陕西省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强乙肝控制,根据《陕西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下达2010年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陕财办社〔2010〕77号)和卫生部《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要求,我省定于2009—2011年在全省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接种分2个医改年度完成。

2009年已顺利完成1994—1995年两个年龄组的乙肝疫苗补种工作,2010年将对1996—2001年六个年龄组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为落实2010年工作任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在全省范围内对1996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二、指标要求

以县为单位,1996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乙肝疫苗补种接种率≥90%。

三、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及任务量

项目覆盖全省10个设区市及杨凌农业示范区,目标人群1727903人,各市具体任务量分配见附件1。

(二)项目内容

2010年对在1996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进行接种。

在实施接种前要开展社会宣传动员、人员培训以及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

(三)接种原则

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对既往未完成免疫剂次的人群,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四)免疫程序

按照0、1、6月的免疫程序实施接种。

即: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次,补种间隔按照0、1、6进行;既往接种2针次者补种1针次;既往接种1针次者补种2针次,2针次间隔28天;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须3针次接种疫苗。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市、县政府要成立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由卫生、教育、财政、宣传、药监等部门参加的补种乙肝疫苗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

开展项目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项目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技术指导。

乙肝补种项目活动期间,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负责接种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与处理工作。

在各级补种乙肝疫苗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财政、药监等部门做好应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

(二)相关部门职责

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16号)确定的免疫规划协调机制相关部门职责:

卫生部门:

负责乙肝疫苗接种项目的组织实施,疫苗和注射器供应、技术培训与指导,督导和评估;

教育部门:

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学校学生摸底调查、登记、报告、通知发放及接种组织工作;

财政部门:

保障开展免疫接种项目的经费,并对经费使用进行指导和评价;

药监部门:

对疫苗生产和流通进行监管,保证疫苗质量;

宣传部门:

宣传部门和媒体负责乙肝疫苗接种有关的宣传;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及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等工作,并组织居民、村民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三)实施步骤

1、社会动员和宣传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接种实施氛围。

宣传活动重点为告知接种活动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等,可采取当地群众最易接受的方式、文字,使受种者获取准确的信息。

各地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社区通知等方式开展宣传,在学校、车站、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设立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画、宣传单等。

各地要针对重点人群(如流动儿童、边远地区儿童以及计划外生育儿童)采取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力争宣传工作不留漏洞、不留死角。

对学校学生的宣传各地应主动将“乙肝疫苗接种通知单”通过学校发给学生,保证每名目标儿童家长都能收到通知单。

2、人员培训

省级将于2010年8月27日前完成对全省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各市、县应于2010年9月20日前(该项工作的宣传和摸底前)完成县级以下所有参加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县级直接培训至村级。

3、目标人群摸底

在校目标人群的调查摸底工作由教育部门负责;其他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由辖区的居委会、村委会负责;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

(1)摸底时间

2010年9月20日-28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目标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将所有的目标儿童登记在册,各县应于9月30日前将摸底结果汇总后报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结果汇总后于10月13日前报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0月15日前完成全省范围内的摸底情况汇总。

(2)摸底登记

在校目标人群由学校负责摸底登记工作(附件2,附件3,附件4)。

目标儿童家长应如实填写附件2,签字后交回学校进行登记,接种单位根据摸底登记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附件5),告知乙肝疫苗接种的针次、接种时间和地点。

校外目标人群由摸底人员挨门逐户调查,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应种对象,再由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乙肝疫苗接种的针次、接种时间和地点。

(3)摸底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史应结合接种证、接种卡以及家长回忆情况综合判断。

首先以接种证为准,无接种证者以接种卡为准,无证无卡者以家长回忆为准,家长能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者视为接种,否则视为未接种。

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登记工作。

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在摸底登记表中明确注明,不予接种。

①既往有乙肝病史;②既往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检测指标中有一项及以上阳性(如既往无血清学检测结果,可按自愿原则自费检测;如不愿检测,即视为全部阴性);③有接种乙肝疫苗禁忌症。

4、疫苗和注射器使用量估算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下级上报的免疫接种摸底登记数据,按照“计划供应、避免浪费”的原则,根据进度安排,估算年度乙肝疫苗和注射器使用量。

5、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1)招标采购

疫苗、注射器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成立采购工作组负责全省统一招标采购工作。

(2)分发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疫苗的分发和管理;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乡卫生院要提前做好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逐级、合理分发,避免浪费。

(3)领取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真实、完整的免疫接种用乙肝疫苗和注射器的分发、供应记录,要求各级均设立专账管理。

(4)注意事项

各县应在每轮接种工作前将疫苗、注射器等物资下发至乡级。

乡、村级应在每轮接种前2-3日做好疫苗、注射器、表格等物资的接收和储存工作,并记录收、发情况。

为保证安全,注射器使用后由乡镇统一无害化处理。

6、接种实施

全省统一于2010年10月18-30日实施第一轮的接种工作、11月18-30日实施第二轮的接种工作、2011年4月18-30日实施第三轮的接种工作。

为保证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质量和较高的全程接种率,接种方式应以定点接种为主,同时辅以巡回接种。

各地可根据目标人数,考虑适当增设临时接种点,或延长接种门诊和接种点的服务时间。

接种点设置数量应根据目标儿童的情况合理安排。

学校可设立临时接种点,负责在校目标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其他儿童可在当地接种门诊接种,特殊情况可采取巡回方式接种。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和登记等工作,并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

乙肝疫苗接种过程中,为有效应对和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应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预案,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由卫生行政部门、教育部门、临床专家、流行病学和检验专家组成,负责接种后出现的异常反应的诊断与处理。

接种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法规规范规定,及时报告并开展调查、诊断和处理工作。

7、督导检查

省级将成立巡回督导组进行督导检查。

市、县两级应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督导涵盖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阶段,现场接种时,市、县级还应在火车站、汽车站、市场、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开展督导检查。

(四)信息收集与管理

1、信息收集

各级在活动结束后,按照规定时限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内容包括组织动员、经费保障、宣传发动、培训、疫苗供应、冷链运转、摸底登记、现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督导评价、接种率调查、接种数据汇总等方面。

总结报告与汇总表同时上报上级单位,并对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进行整理存档。

2、报告时限

第一轮活动结束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于11月20日前将总结报告和附件4上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11月底将总结报告和附件4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轮活动结束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12月20日前将总结报告和附件4上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12月底将总结报告和附件4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三轮活动结束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附件3并留底,于2011年5月20日前将总结报告(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全面总结)和附件4上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5月30日前将总结报告和附件4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经费安排与管理

1、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购置疫苗、注射器。

省级落实免疫接种针次补助费。

市、县级落实宣传、培训、督导等相关费用。

严禁向儿童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2、专项补助资金必须及时拨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项目监督和评估

(一)摸底情况

进行现场接种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前期摸底登记情况进行审核,参考人口统计数及既往开展强化免疫儿童摸底登记数对摸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二)接种率评价

每轮接种工作完成后,由市、县级卫生、教育部门对接种情况进行评估。

每轮接种工作完成后,每县(区)随机抽取3所学校,即一所农村学校、一所城市学校和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学校,每所学校查看30名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的目标儿童乙肝疫苗补种情况。

若补种接种率未达到90%,则该校重新开展摸底接种工作。

若抽取学校补种接种率均未达到90%,则该县重新开展摸底接种工作。

(三)免疫效果监测

为了解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评价乙肝疫苗补种效果,在全省范围内选择3个县(区)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具体监测内容见《乙肝疫苗补种免疫效果监测方案》。

(四)督导检查

各地要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实施效果定期进行评估。

省卫生厅、财政厅将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接种工作结束后,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将项目总结报省卫生厅、财政厅。

附件:

1、2010年各市乙肝疫苗补种任务量

2、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表

3、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摸底调查及接种登记表

4、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汇总表

5、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样本)

 

附件12010年各市乙肝疫苗补种任务量

地区名称

补种任务量

西安

245005

铜川

25200

宝鸡

191000

咸阳

241200

渭南

148500

延安

79200

汉中

189600

榆林

299198

安康

192000

商洛

111000

杨陵

6000

全省

 

附件2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表

调查点:

____市____县____乡镇_____村

学校名称:

__________年级_____班

1.姓名:

2.性别:

①男②女

3.出生日期:

年月日

4.民族:

5.既往有无乙肝病史:

①有②无

6.既往是否监测过乙肝血清标记物(即乙肝“俩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①是②否③不清楚

6.1乙肝“俩对半”检测结果:

表面抗原(HbsAg):

①阳性②阴性

表面抗体(抗-HBs):

①阳性②阴性

e抗原(HbeAg):

①阳性②阴性

e抗体(抗-Hbe):

①阳性②阴性

核心抗体(抗-HBc):

①阳性②阴性

7.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

①是②否③不清楚

8.接种依据:

①接种证②接种卡③家长回忆

第一针接种时间:

年月日

第二证接种时间:

年月日

第三针接种时间:

年月日

最后一针接种时间:

年月日

家长/监护人签字

年月日

附件3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摸底调查及接种登记表

(___年出生儿童)

___省___市___县(市、区)___乡(镇、街道)___村(居委会)

摸底情况

补种情况

姓名

性别1

出生日期

乙肝病史2

乙肝血清标记物检测结果3

免疫史依据4

既往乙肝疫苗接种日期

需补种针次数

需补种一针儿童接种日期

需补种2针儿童接种日期

需补种3针儿童接种日期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第一针

第二针

第三针

最后一针

第一针

第二针

第一针

第二针

第三针

1.性别:

1-男2-女2.乙肝病史:

1-有2-无3.乙肝血清标记物检测结果:

1-阳性2-阴性3-未检测4.免疫史依据:

1-接种证2-接种卡3-家长回忆

已经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和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分别登记;摸底时将摸底的内容填写在摸底情况,接种时将接种日期填写在补种情况。

附件4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汇总表

(___年出生儿童)

___省(自治区、市)___市(州、地)___县(市、区)___乡(镇、街道)___村

单位名称

总摸底人数

各针次应种儿童数(人)

补种完成情况

补种1针次儿童实接种数(人)

补种2针次儿童数(人)

补种3针次儿童数(人)

1

2

3

实接种1针

实接种2针

实接种1针

实接种2针

实接种3针

合计

 

填表单位公章:

___填表人:

______年___月___日

附件5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样本)

 

___家长您好: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地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政府今年将在全省(或地区、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活动。

所有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间出生的儿童,如未完成3针接种,未患过乙肝,我们都会免费为他们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以下疾病,暂时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1)对酵母有过敏者;

(2)患严重疾病、急性或者慢性感染者、发热者,待康复后咨询医生进行接种;(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乙肝疫苗。

为避免乙肝病毒危害到孩子的健康,请您带孩子于___年___月___日,带本通知单到_________接种乙肝疫苗。

如有接种证,请不要忘记携带。

 

第一针接种时间:

___年___月___日

第二针接种时间:

___年___月___日

第三针接种时间:

___年___月___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建一个健康幸福的未来!

 

家长同意接种(签字):

 

___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___年___月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