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评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278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评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评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文评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文评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文评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评讲.docx

《文言文评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评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评讲.docx

文言文评讲

文言文评讲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预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1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2,咸誊清。

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3。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

“清,蚩妄人也。

或曰:

“清其有道者欤?

”清闻之曰: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

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呜呼!

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柳先生曰:

“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

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

①市:

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

这里指售出、成交③直:

价值、价钱。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                 居:

聚集,搜集

B.积券如山               券:

借据,欠条

C.未尝诣取直             诣:

前往

D.终不复言               复:

回答

6.答案:

D

解析:

A选项考"居",属于常用词的偏僻义项;B选项考"券",属于偏僻词;C选项考"诣",是初中课文《桃花源记》中学过的偏僻词。

而D选项考"复",则是实实在在应该掌握的常用词。

复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清优主之  不害清之为富也  B.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清不以怠遇其人

C.清其有道者欤 执其道不废   D.求者益众,其应益广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7.答案:

D

解析:

A选项考的是虚词词性,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B选项考的是虚词的实词意义,第一个"以"是动词;第二个"以"是介词。

C选项仍是在考虚词词性,两个"其",一个是副词,一个是代词。

只有D项的两个“益”都是“更加”的意思。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译文: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拍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译文:

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乎

译文:

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向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王者众矣天下

译文:

那些穷困料到的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多起来

8答案:

A

解析:

错误选项是A,译文中"等待"这个意思是原文中没有的。

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津津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上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9.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理解。

错误选项是B,这是对文中人物的过度拔高,可以通过正文中宋清的自白找到这一选项的问题。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到长远索引获得的利益较大”。

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

(不少于200字)(10分)

10.(10分)(略)

解析:

阅读延伸题是今年语文高考的新题型,它是在在阅读的基础上做延伸,既要考阅读能力,是阅读题的一部分,又要考写作能力,要结合自己的积累。

文言文延伸题是关于取利长远的,先让考生从文言文篇目中举一个例子,再去联系生活进行阐发。

要求考生先解决文中的问题,再书写自己的体验。

【参考译文】

宋清是长安西边药场的药商,储存有好的药材。

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给宋清,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

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成药方,就很容易出售,因此大家都称赞宋清。

那些生了病长疮的人,也都乐意到宋清那儿求药,希望病能快点消除。

宋清也都愉快地应允。

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以至于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

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不再提钱的事。

市场上的一般人因为宋清(做法的)不同,大家都取笑他说:

“宋清,真是个大傻瓜啊!

也有人说:

“宋清大概是个有道的人吧!

“宋清听了后说:

“我宋清只是个赚点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傻瓜的人也错了。

宋清开药行四十年,烧掉债券的有一百几十人,其中有的人(后来)做了大官,有的的接连管理几个州,得到丰厚的俸禄,那些给宋清送礼物的人,接连不断到宋清家里。

宋清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并且因为赊欠变成死账的有成百上千,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富有的人。

宋清获取利益的眼光长远,唯其久远,所以利润也在哪像那些小商人呢?

一旦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第二次就谩骂并把你当成仇人。

那些人赚钱,不是显得很小气吗?

我看傻瓜是有的,(就是那些商人)。

而宋清实在是凭着诚心实意的作风获得大利的,又不胡来,坚持这种作风不停,终于凭借这成为富人。

求药的人越多,他应允的面就越广。

有些官吏被黜免沉沦废弃,他照样亲自同他们打交道;有些看上去穷困潦倒的,宋清不因为这怠慢别人,碰到这些人,一定照样给他们好药。

等到有一天这些人重新掌权时,就更加丰厚地报答宋清。

宋清求利的眼光看得很远,都同上面的例子类似。

我看今天同人家交朋友的,别人得势了就去依附,变贫寒了就离弃,很少有人能像宋清这样子做的。

世俗之言,只是说“商人之间的交情”。

唉!

宋清就是个商人,今天和人打交道的,有能像宋清那样希望得到长远的回报的吗?

如果有幸能像宋清一样,那么天下能够遭到穷困屈辱而能免于死亡的人就会很多了。

柳先生说:

“宋清身在集市却不做市侩的行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待在乡里、学校,以士大夫自我标榜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做着市侩的行为,真是悲哀啊!

这样说来,那么宋清就不单只是与商人不同。

《周维城传》精准翻译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周维城传(清)

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侯: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荡:

毁坏;破坏)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无聊: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益跅驰①不问生产(生产:

犹生计),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无所:

没有地方,没有处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许字:

许配)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皇:

皇,通“惶”)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悲慕:

哀伤思念)如婴儿。

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其子孙逮(逮:

赶上,及,到)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

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肆:

店铺)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

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施与:

给予,以财物周济人)好义,然丰尝曰:

“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

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一金:

古代钱币数量名称。

二十两或一斤为一金。

后亦用以称银一两)。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

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

“吾生平感妇翁(妇翁:

妻父)知我。

”  

呜呼!

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①跅(tuò)弛:

放荡,不守规矩。

②肆:

店铺③脱:

偶尔④嘿(mò):

悄悄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未及属稿属:

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

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

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

商人

[答案]D

[解析]“贾”在此是动词,译为“做生意”,“做买卖”。

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分)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⑥拯一人者一金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B中的第一句表现了周维城孝敬父亲的“美好德行”,第三句表现了周维城孝敬母亲的“美好德行”,第五句表现了周维城宽容他人的“美好德行”。

第二句说的是“老人”,不是周维城;第四句说的是周维城做生意致富和三个儿子的情况,不是“美好德行”;第六句说的是焦翁,不是周维城。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杜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答案]A

[解析]“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表述与文本不符,文本中说周维城的祖先是绍兴人,迁徙到杭州后才开始世代经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

译:

[答案]所以为他作了传,以便留给后来编写县志的人。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译:

[答案]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翻译]

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县令恽君请我撰写整理富阳的县志。

还没来得及起草,恽君就奉命调任,我也离开了富阳。

富阳县的高傅占是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他给我非常全面具体讲了周维城的事情,所以为他作了传,以便留给后来编撰县志的人。

周丰,字维城,他的祖先是绍兴人,后来迁徙到杭州,世代都是商人,有钱财。

父亲名叫周重章,因火灾毁坏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阳居住下来。

周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贫困,心情压抑烦闷,更加放荡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于是极端困顿,不久死于富阳。

周丰幼年时,每当天气寒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回来,又没有地方可以得到吃的东西,他就总是拉过来父亲的脚抱在怀里来睡觉。

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他学着做生意。

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过他的店铺,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配给他。

周丰侍奉母亲,母亲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亲想要怎样;母亲的饮食他一定要亲眼看过,然后才送到母亲面前。

事务虽然繁重,他一定会时时到母亲房里看望问候才离开,离开一会儿,就又会到母亲身边察视。

母亲倘有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周丰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样子像是无处容身,围着母亲的身边走来走去,不停地呼喊“阿母”,声音悲切依恋像婴儿那样。

看到母亲的脸色和悦了,才非常欢喜;又呆很长时间,然后再退下去。

那些(在周丰在世时)赶上见到过他的子孙们,说他上床将要睡着时,一定会呼唤“阿母”,快要醒来时,又像这样,大概是(成了习惯)不知不觉地就这样了。

……周丰做生意发了财,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周丰八十四岁去世。

周丰在乡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长者(宽厚的)行为。

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

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丰。

周丰赶紧叮嘱把货物像原来那样收藏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

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他像以前一样对待他。

高傅占说:

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他人,见义勇为,可是周丰曾经说:

“我比不上吴翁和焦翁。

”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做生意。

每到年终,他夜里怀揣着金钱走街过巷,看见贫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钱放在门洞里,不让别人知道。

焦翁是江宁人,带了三百两银子到富阳做买卖。

当时洪水暴发,焦翁急忙呼喊打渔的人,说能救起一个人的就给他一两银子。

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三百两银子很快就用完了。

这两位老翁,如今拿他们来询问富阳人,谁也不知道他们。

周丰又曾说过:

“我这辈子感激岳父了解我。

呜呼!

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间,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君子啊!

5、B委放置,丢弃

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

6、B

利为彼有,为,二解。

其一,介词,表被动。

其二,判断动词

宜为报仇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

翻译:

给,替

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

C表被动,为。

所结构

D方位地点

7,、D

排除法。

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

8、C

敌方间谍,错。

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

9、

(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翻译: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赋分:

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赋分:

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参考答案】

5、B委放置,丢弃

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

6、B利为彼有,为,二解。

其一,介词,表被动。

其二,判断动词,不译。

宜为报仇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

译:

给,替   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   C表被动,为…所结构  D方位地点

7、D排除法。

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

8、C敌方间谍,错。

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

9、

(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翻译: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赋分:

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赋分:

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住的百姓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说:

“通往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高峰林立,是北方边境通往北平的咽喉。

如果有一百个人(在这个地方),那么有一万个人窥视中原,据守此地就可以不用担心北面的忧患。

现在,俞瑱占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们势必要把它夺回来。

就好像家的后门,怎么能够允许把它舍弃给强盗土匪呢。

现在趁着俞瑱刚刚到达(居庸关),又忙于抢掠,民心不服,占领(居庸关)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刚纵他而不去攻打,他们增加兵力据守(居庸关),以后再想攻打就困难了。

”于是就命令徐安前往居庸关讨伐俞瑱。

徐安攻占了这座城池,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于宋忠。

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说:

“假如贼人知道坚持团结人民,笼络民心,小心谨慎地坚守这座城池,即使我们想攻占它,怎么能够这么快就攻破呢?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于是命令千户吴玉据守(居庸关)。

皇上对诸位将领说:

“宋忠率领军队驻扎怀来,有必然(与我们)争夺居庸关的势头,因为他还没有到达,(我们)可以首先攻击他。

”诸位将领都说:

“贼人众多,我们人少,很难与他们争锋,攻打他们没有益处,应该坚守来等待他的到来。

”皇上说:

“你们有所不知,贼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内心并不一致,宋忠轻敌暴躁,缺少谋略,生性凶残,自以为是,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癸未,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携带盔甲而进军。

甲申,(大军)到达怀来。

在到达之前,抓获了贼人的间谍,(间谍)说宋忠欺骗(部队)中北平籍的将士:

你们全家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你们)应该给他们报仇。

将士听到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就让他们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他们原来的旗帜,(宋忠的)众多将士远远看见那些旗帜,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还活着,高兴地说:

“啊,我们本来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是宋都督在欺骗我们,差一点被他误导了。

”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降。

宋忠和余下的众人仓惶摆兵布阵没有成功,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宋忠大败,逃入城池。

王师趁机攻入城池,宋忠急忙藏匿在厕所,被王师搜查抓获,并且还擒获了俞瑱,在阵前斩杀了孙泰,其余的人全都投降了。

诸位将领擒获宋忠以后,面带笑容,非常高兴。

皇上说:

“宋忠本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凭借着能说会道,阿谀奉承,用财务贿赂奸恶之人,获得官职,执掌军权,便骄躁放纵,他能够迷惑一般的将士民众,但是(我们)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

小小的胜利有什么值得欢喜的。

”大家都磕头说皇上说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