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270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docx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

本文由学习型干部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为人处世的心理学

2010-05-1017:

52:

26浏览字号:

大中小|打印本页|来源:

南方网暂无网友评论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37讲时间:

2010年5月8日演讲嘉宾:

朱仲南,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持人:

陈实,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嘉宾简介:

朱仲南,男,1955年生,湖北鄂城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毕业,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中青班,中山大学牛津班学习.曾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省社科联专职学会任秘书.1985年3月起先后担任广东人民出版社《希望》杂志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广东省出版总公司副总经理,广东教

育出版社总编辑,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8年3月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

陈实:

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三十七讲现在开陈实:

始!

今天的主讲嘉宾是广东省出版局局长朱仲南,他演讲的题目是《为人处世的心理学》."为人"就是怎么做人,讲的是道德观;"处世"是怎么做事,讲的是世界观.为人处世的心理学,实际上讲的是人生哲学,道德哲学.300年来,哲学发展主要是在逻辑,科学哲学,政治理论方面,而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方面发展得比较少,最少发展的就是道德哲学.我再加上一条,是人生哲学,这不是我说的,而是美国著名哲学家莫蒂默艾德勒说的.今天朱局将把我们带入这个领域,他将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心理学是什么,它跟生理,遗传,环境,文化以及我们的世情,省情,国情有什么样的关系,朱局还将分析30种心理偏差及其行为,告诉我们30种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法.朱局的演讲里面将有两个结合,一个是结合总书记的要求,胡总书记在今年第一期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要求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来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局面.第二个结合是结合了汪洋书记的要求,汪洋书记在省委的读书活动中要求大家"善读书",这也是朱局经常说的三个字.作为全省新闻出版界的领导,朱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一句俗话叫做"做人要庄严,但不要俗气",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朱局身上挺适合.在工作中,他要求自己也要求大家能够"四律三养"."四律"是什么呢?

遵守纪律,遵守法律,遵守规律,同时要自律."三养"是什么呢?

就是一个人要有修养,有教养,有素养.对新闻出版他有五个要求:

不将一般的问题政治化,不将政治问题娱乐化,不将舆论问题低俗化,不将低俗的问题正常化,不将正常的问题大众化.我个人和新闻出版局打过很多交道,我觉得这基本上代表了我们广东新闻出版局的一个文化态度.在生活中,朱局打得一手好乒乓球,少年宫出来的,他曾经是很好的篮球后卫,他上学的时候是华师手榴弹第一名.他还有一腔很漂亮的男高音,但是"L"和"N"分不清楚.待会儿大家听课的时候还会发现朱局一个很大的特点,他很善于将自己的学习体会,人生经验格言化.今天大家听完课,很可能就会揣着一大堆人生格言回家.下面,我们就准备请朱局上来演讲,但是演讲之前我们应朱局的要求,就是在他演讲之前先放一段音乐.(播放音乐)朱仲南:

朱仲南:

刚才这段音乐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各种仪式之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音乐,这些音乐本身就是心理学,在颁奖的时候有一个颁奖的音乐背景跟没有音乐是差得很远的.另外,放什么音乐的效果也是差得很远.一放大草原的歌,你的心情就会很舒缓,心胸也宽

阔多了,心里感到有一种很想去草原看一看的感觉.因为,好歌是一种表达情感,领会情感的最好形式之一.心理学跟这个是很有关系的.为了今天的讲课,我把几十年前学的知识拣回来,资料上面写我读书的时候读的是教育系,但是也学了心理学.有一次与老师聚会,坐在那里的老教师都已经30多年的教学经验了.我就向老师汇报,当年学心理学的时候要学解剖,我现在还能把人的大脑12对神经背出来: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大脑有12对神经,大脑还有4叶:

顶叶,额叶,枕叶,颞叶.额叶是管情感,顶叶管听觉,枕叶管视觉.一般人以为人脑只有一个大脑,别的不存在,其实有延桥中间小大脑,还有丘脑和核脑.到底还有些什么脑,这些脑每个在管什么,我们还得研究.所以,麦贤得在打仗的时候,弹片打到他的大脑,他还可以继续操作,为什么呢?

因为只损伤了他的某个部位,管操作的那个部位还是正常.2010年第一期《求是》杂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有一篇重要的文章,题目是《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其中讲到:

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也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借鉴外国政党的有益做法.我们听了很有感触.不是学心理学这一科的人感受不是很深,学这一科的人感受特别深.因为以往领导人最多叫你学一下历史,看看《红楼梦》,看看《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很少会对某个学科向全党提出一个要求,而且这个要求还比较具体,其中谈到了心理学.可见,在整个社会复杂多变的格局下要掌握心理学,已是十分迫切的需要,这是第一,我们要去贯彻总书记的要求.第二是省委省政府要求领导干部多看书,所以要把自己看书的一些体会讲出来,你要讲课肯定要看很多的书,我最近看了起码不下10本心理学的书,把学过的东西整理,消化之后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心理学与生理的关系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是心理学与生理的关系.心理学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过去我比较怕跟人说我学过心理学,因为我一说就有两种情况出现:

第一个,有人就叫我看他的掌,他说你是心理学的,你看看我的掌,看看我在想什么.我说心理学不是搞这个的,当然这个我也懂,比中山纪念堂,三元宫旁边算命的那些人懂一些."掌不如纹,纹不如肉,肉不如色",这些我都懂."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个我也懂.但是那些算命看相的水平就到这里.其实整句话应该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勤七工八艺九盘算",因为这些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但是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你让我讲一般性的文化,而且有一些还不是很准确的文化的话,我就很难讲.还有一种,你一干什么事情他说你当然干得好,因为你是学心理学的,你能够把我的心看透.其实也不对,心理学不能把人的心看透.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就是有什么样的现实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而

这个心理活动跟脑的活动是连在一起的,只不过我们约定俗成说是心理,而不是脑理.好比"相濡以沫"这个词,现在习惯是用来形容夫妻的.其实庄子不是这个意思,庄子说的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实相濡以沫也可以不是形容夫妻的.还有一句是经常用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人认为是形容很容易的意思.其实治大国不是那么容易的,小鱼不是很容易煎的,你一翻动它就会断,肉太嫩一下就掉了,所以治大国就像煎小鱼一样,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现在大家都这么用,认为是形容很容易,也觉得没什么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一段岁月一段梦,年轻人比较喜欢诗歌,格言;中年人比较喜欢传记,报告文学,散文;老年人喜欢随笔,杂文和一些回忆性的文章.每个阶段的人都不同,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一个年龄阶段的梦.心理学与生理的关系很重要,现在很多心理学家为什么很难为社会服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忽略了对生理的研究.其实,生理现象的变化可以引起心理的变化,心理现象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引起生理的变化.比如说一个人情绪最复杂的时候你就可以跟这个人说,你要注意你的肠胃.一般情绪不安的人,焦虑的人肠胃肯定不好,它是心理引起的生理变化.生理也会引起心理变化,一个人不舒服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他心理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很强烈的.所以,我就跟一些心理学的同行说,我说以后你们讲课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说一说,生理和心理关系,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如果不懂,就跳过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二,心理学与遗传,环境,文化的关系心理学与遗传,环境,遗传主要是外貌上的遗传,当然,精神病也有遗传,其它的一些病也有遗传,但更多的遗传是外表和基因里面带有家族性的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种生理上的缺陷.而心理跟遗传关系是不密切的,根据心理学家的追踪观察,包括我自己的常年观察,不同的人甚至双胞胎都有不同性格,不同心理,完全可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表现.有一些疾病,譬如有些男同志容易谢顶,这个遗传率是很高的.但是,心理的遗传性是不高的,心理是受后天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有些名门贵族,有些很有才华的人,大家都对他生出的小孩寄予希望,希望是龙生龙,凤生凤,但事实未必如此.所以,我们要重视环境,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尤其是文化的影响.什么叫做文化?

我看在座每个人所说的文化的标准都会不同.我问了一些搞研究的人,他们说大概有187种对文化的定义的解释.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也一样,目前来说全世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没有一个是统一的.所以一些心理学家说,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文化也是这样.但是,我比较倾向于两种对文化的定义.首先文化是一种选择.一个人进商店选购东西,一个人要挑男朋友,女朋友,一个人要挑什么衣服,你这个人有了钱之后选择干什么事,凭这些我们就可以预测这个人大概属于什么样的文化的状态.文化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东西就可以判断你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状态.第二个,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解释,这是存在于法律之外的一些对人具有约束和促进的东西.我指的这个是我们一般社会上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在了解了心理学与遗传,环境,文化的关系之后,我们就要注意文化的影响和注意环境的影响.环境是很重要的.我曾到过婚姻介绍所去讲过课,在青年文化宫.拿谈恋爱来说,环境就很重要.例如,在珠海那条情侣路谈恋爱跟在工地旁边谈恋爱就不一样.在工地谈恋爱很麻烦,男的说"我以前很想跟你说",女的就问"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因为工地的声音很大,而且就算听见了她心里也不舒服.因为她认为谈恋爱应该是切切细语的.人什么都不怕,但有几样东西是很可怕的,其中有一个就是噪音.文革期间我曾在家里养鸡,但在那段时间一有什么事情就会放鞭炮,鸡在听到这些声音连蛋也不会下了.从那时开始我就发现,人和动物对噪音是非常恐惧的,特别是婴儿.婴儿如果在年三十听到鞭炮声,那种声音对他会有很大的伤害,但是成年人却不知道.广东人比较注重环境,怎么挤迫都要在阳台种点东西,房子怎么小他都要搞一个客厅,这一点是很好的,希望这种优点能够继续保持下去.文化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当年很多知青下乡找了对象,到了后来又离婚了,很多人认为那些男的是陈世美,其实不全是.是什么东西?

是文化冲突.有一本书叫做《文明的冲突》,这本书我觉得写得不错,但是我更想说文明一般可以融合,但是文化会冲突,所以这本书应该改为《文化的冲突》.比如说用手抓东西来吃饭,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是文化是恰当的,但我们能这样嘛?

所以,当年很多知青结了婚又离了,就是有文化的冲突.比如说看电视,看电影,光是选台,选衣服就经常会发生冲突,一个喜欢这个,一个喜欢那个,而且天天这样,那就烦了,条件又不够买两台.三,心理学与世情,国情,省情的关系心理学与世情,国情,目前我们国家所处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是希望和平崛起,在没有什么战争,没有什么动乱的情况下和平崛起.但是,和平的崛起谈何容易,全世界都在看着你,它会有它的想法,你经济发展了它就想办法对你进行某些控制,你经济不发展了它又对你的整个国家的市场感兴趣,也想控制.干得好它想控制,干得不好就乘虚而入,也是一种控制.国情是什么东西?

用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人口多,底子薄.我在这里加一句,素质还有待提高.这三个问题它就很头痛,它会产生一连串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比如我养鸡,母鸡孵小鸡的时候,一次孵几个鸡蛋最合适呢?

12个以下比较合适.母鸡的翅膀正好盖得住,然后还要把温度高的蛋拨到外面一点,把温度低的蛋拨到里面,不断调整.但是现在的母鸡已经盖了差不多30只鸡蛋,母鸡孵小鸡很辛苦,它要保护住自己的鸡蛋,保护住它的未来.但是,当你把100个鸡蛋给母鸡孵的时候它就懵了,它就不知道应该把哪个拨出去,把哪一个拨回来.到最后母鸡很痛苦,小鸡也出不来,就是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城市它到底应该有多少人比较合适,超过了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不超过又怎么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不然你想什么办法都是没有用的.家里来了一个亲戚很温馨,来了两三个亲戚很热闹,六七个呢?

六七个就乱了套了.有一次我到某个亲戚家里去坐,一共来了十五六个人,从早上包饺子一直包到下午四点半才吃完,因为人多啊,而且上厕所也要排队.所以,在这种国情,这种省情下,怎么样去作出判断,应该有什么心理调整很重要.

我认为广州市是一个改革开放之后的农讲所,这个农讲所不像过去的那个农讲所那么好办.它要从基础做起,要从小孩子怎么过马路,你怎么样当家长,你怎么面对城市生活做起.不像你在老家一样,看都不看就过马路,你怎么对待现代化的生活,你怎么对待一个网吧,你怎么对待你的老板,全部都要学过.所以,我很主张年轻女性到城市后第一关是去当保姆,当保姆最好了,尤其是到一些有文化背景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能调教出一个人的基本水平,如何应对这个社会,应对主人,应对家庭的琐事.然后再出社会,她适应起来就很强了.偏偏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梦想,当然这也跟中国的文化有关,他就想自己干,干完了之后就当老板,在中国个个都想当老板.四,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四,我想谈谈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是怎么来的呢?

心理学是哲学的妈妈把它生出来的,哲学是一个没有搞计划生育的母亲,生出了很多小孩,其中就有心理学.其实过去很多的心理学家都是哲学家,后来哲学已经包不住心理学这个孩子了,就让它出去了.心理学本身又生出了很多东西出来:

犯罪心理学,老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每一门都很重要.比如说恋爱问题,过去没有剩男剩女的说法,我们那个年代是叫大龄青年.有一次青宫让我去讲课,给那些大龄青年讲课,我看到那些女的都很有气质,那群男的也不错,长得不错,身材也不错.一边讲课我就一边纳闷,怎么这种人都会找不着对象.下课之后其中一个女青年跟我说,"老师,最近我有一个麻烦,我对男朋友很主动,很热情,相处都不错,但是最后都不行.电影票是我买的,看完电影我还开摩托车送他回家,但是他对我的态度还是不冷不热."我说,"你犯了一个毛病,俗话说'人反常态,必有所谋'.过去都是男追女的,不是女追男的,你现在表现得过分的热情,他就会想这个女的到底想在我身上得到什么,到底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我说,"你要改变策略.比如说要看电影,你就给他一个电话,说'某某,听说有一个电影不错'.那个男的问'什么电影','孙红雷的那个《潜伏》,那个大嘴巴不错'.他就问,'在哪一个电影院呢',你就让他去看报纸,让他去买票.看完电影之后不要送他回家,说'父母亲对我的要求很严格的,不能随便送人回家的'.这样那个男的就浮想联翩了:

这是一个很有家教,很有文化的女孩子.然后就去追了."三个星期之后,那个女青年打电话给我说,"老师,搞定了".再比如去吃饭的时候,菜上慢了,饭也夹生,你马上就骂服务员,这是不对的.遇到这种情况你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处理.我曾经问过几个饭店的朋友,他们说女孩子还好办.如果是男孩子,你骂他,他就会觉得我凭什么要来这里端菜端饭,我在家里还是一个很受宠的人,他在端菜的时候说不定就在半路上往里面吐口水.所以,遇上这些事情的时候就要不声不响地去调控,问一声你叫什么名字啊,家是哪里的,工作辛苦了,三句话讲好了就很容易了.我觉得广东人有一个毛病我到现在都不太理解,就是不愿意讲好话.好话又不用花钱,地税局,国税局又不会去收你的税.还有,大家往往主张上车不要跟司机讲话.我就经常破

这个规矩,一到长途车上我就跟司机说话,这也是心理学.现在的路越修越好,你们开车的就知道,路越直就容易困,很烦燥,那个时候你跟他说话.心理学就是研究这个东西的,要让司机感觉到不累,感觉到有一个人在关注他.汶川地震之后,军区总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医院都接收了不少灾区的孩子.这些孩子来了广州之后,送什么东西给他们就看出一个城市的水准了.有的市民很热情,最高纪录是一个小孩有多部手机,有些家长天天都带着小孩去送汤水,我都很感动.但是,这个在心理学上来说是搞错了,搞得不太妥当,送东西也有心理学.后来我就叫我们单位的机关党委书记还有一些同志,我说打电话去医院,把所有孩子在汶川读几年级,什么班,读什么书全部给我了解清楚.然后再根据孩子的人数买了相同的书包,女孩子的就买得颜色鲜艳一点的,男孩子就买一个结实一点的,我们局的同志和省出版集团公司一起送去了医院.一拿起这些书包,那些三天三夜不说话的孩子都说话了,甚至都哭了.那些家长都很奇怪,我的孩子三天三夜都不说话了,怎么见到这个书包就说话了呢?

这个就是心理学.因为一个人病重的时候,我们不要在不幸的人的面前谈自己的幸运,一个人不幸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谈幸运的事情,他会出现心理反差.尤其是你带着那些小孩,穿得很鲜艳去探望他们,但他们是穿着病服的,他会觉得我们是活得不同的人,你们动不动拿着手机,喝些好汤.而我们,要不是因为这次地震,你们谁会来关心我?

他会这样来看这个问题.但是,你送一个书包,就慢慢地拉近了距离,结果就哭了,笑了.所以心理学能够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情中.我到现在为止都很感谢广州市交警中队和某些部门,我80年代写过一篇文章《夜过交通岗有感》,因为那时到了晚上10点多钟,交通岗的灯就全都"下班"了,后来我说这个不利于公民素质的提高,这个灯应该24小时都要亮的,不管车多还是少,它是在培养一种文化,后来交警采用了.我为什么会知道被采用呢?

是我自己做了一次不是很妥的事我才知道的.我以前下班的时候要经过越秀北的一个小斜坡,我的单车刹车不是很好,过了红线才刹住.有一个警察就过来说,同志,你过了红线,对不起,你错了.我说,我是第一次才犯这个错,而且我对交通有一点研究,前几天还写过一篇关于交通的文章.交警说拿工作证出来看一下,他说"朱仲南,这个名字很熟?

"我说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晚报里了.他说,"哦,我们组织正在讨论你的文章,准备采纳你的意见,看在你是初犯,你先走吧."后来,我又写了一篇《手扶拖拉机进城有感》,写那些拖拉机在城市里造成很大的噪音,我都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谈这些问题,交警也采纳了.还有一个,医生穿白衣服也是我最早说的,我说,医生不要老穿白衣服,孩子一进医院看到穿白衣服的就哭了,感到不安.医生可以穿其他颜色的衣服,所以后来医生就有了蓝色的衣服,还可以是桔红色的,这个是好事.心理学跟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饭店的老板,经常招一些很漂亮的姑娘当服务员,这个老板就没有学过心理学.姑娘太漂亮的不行,留不住.留不住还不是主要的,有时候刚结婚的两夫妻去吃饭就会引起麻烦,那个男的看多两眼,女的就会拿筷子敲桌子.这还是好的,不好的就是那些心怀鬼胎的,准备挖墙脚,打情骂俏的.老板也看得心惊肉跳,

一方面担心员工被挖走,另一方面又不敢得罪大客户.找服务员最好是"60分万岁",但是脸色要好一点.脸色不好的话,来吃饭的人如果学过一点医学就会有一个逻辑推理,你长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才会搞成这种脸色,如果我经常来这里吃饭也会变成你这样的脸色,可能是环境和吃的东西有关,下次就不敢去了.五,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广州话有一句话叫"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人家以为这句话很消极,一说就觉得没有什么斗志,没有什么自我,尤其是"进门看脸色"这句话,我凭什么看你脸色.一说"擦鞋",这个人就是"擦鞋"的.可是谁不"擦鞋"?

我老实告诉你,我参加工作几十年还没有看见过一个人是不"擦鞋"的.你不擦这个人的鞋你总得擦那个人的鞋吧?

你不擦你女朋友的鞋,总得擦你未来岳父岳母的鞋吧?

你去看病总的擦擦那个护士和医生的鞋吧,总有一个人你要擦他鞋的,没有人不擦鞋的.所以,怎么看待擦鞋也是一种学问,不要乱擦,不要擦得人家不舒服,不要擦得旁边那个人反感.要用科学的态度去擦鞋.心理学早就做过这样的试验,一个班22个人是挨批的班,不管你做得好不好老师都会批评,责怪,同学里头老师故意制造不团结的氛围.另外一个班老师鼓励学生,充满了热情,老师不搞那些怪事.三个月后第一个班退学,厌学,出走的增多,另外一个班保持着不断的上进,成绩越来越好.所以,对人对事,一定要肯定表扬.但是我们的文化要注意,从小就不是这样子培养的.有些幼儿园给小孩子戴小红花的方式不太好.那个小红花怎么得来的呢?

李小明和张小英都睡在床上,然后老师就说谁中午吃零食,讲话你们要报告老师.然后到了下午,张小英就报告老师,说李小明中午吃零食,睡觉讲话.老师说,小明你就不对了,星期五你没有红花,小英有红花.到了星期五家长去接小英的时候她就戴着红花,家长也很高兴,她也很高兴.但老师这样是不对的,老师这样的评价标准会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告密,告状.小孩子是没错的,关键是引导者,引导者听见了,就说,"李小明讲话了是不是?

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告诉我的也是好孩子,讲话的也是好孩子.不过今天中午小明的表现不好,他下次可能就会好了,我们一齐来帮助他."要这样去引导,不要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敌对的斗争,有一种告密的文化,小学也是这样,中学也是这样,他就觉得告密得到一种好的评价,将来他在这个社会上就麻烦了.再比如两个卖菜的人,两个档口都是卖菜心的,怎么这段时间没有人来光顾呢?

有一个心理现象出现了,菜贩甲想,最近要降价才行,旁边那个家伙最近一见到顾客就吵架,得罪了人,我得降价把他压住.菜贩乙就想,最近我旁边这个人有点古怪,可能明天要降价来压我,明天他卖四毛半我就卖四毛,看谁能坚持到最后.然后第二天一个卖四毛半,一个卖四毛钱,然后就吵起来了.他们就没想到两个人一起喝喝茶,到白云山去走走,然后谈论一下菜卖不出去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明天就会越来越好.就像一个瓶子,放三个小球用绳子拉住,都想第一时间冲出这个瓶口是出不来的,因为三个球一起拉的时候,三个小球

的体积大于这个端口就出不来,怎么办呢?

只能是你一下是第一,我一下是第二,你一下是第三,这样才能全部出来.虽然有个一二三的概念在里面,但全部出来是它的本质.人际关系还有经常搞错的,在机关里只有三个人到四个人就搞工作取向型,我是处长,你是副处长,他是科长,很严谨的,层级管理相当严谨,这叫工作取向型.但在心理学上是不主张人数比较少的单位搞工作取向型,人数多的单位才能够用工作取向型,有很严谨的层级管理.人数少的时候是人情取向型,情感取向型.人多你怎么用情感取向型?

有个工厂,员工有8000多人,当领导的说要去家访,你怎么家访?

你天天家访一年不过是365家,所以,只能用工作取向型.人际关系交往里头更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判断你的对象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阶层,工作职业,年龄,你就能很坦然地跟他进行交流.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不同的表现,不要随便给某个事情下结论,但是可以研究他一般的心理规律.比如说工人一般比较团结,工人是流水线作业,上面那个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