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268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docx

无纸化普法考试领导判断题新

“六五”普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考试试题汇总【1】

判断题

(共599道)

1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2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

4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

5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

6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

7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原权利和救济权。

(√)

8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是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

9在我国,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

10在我国,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

1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具体指公民在立法上平等。

(×)

12我国法律渊源的分类不是与我国宪法关于法律制定的权限的划分密切相联的。

(×)

1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

14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管理、调控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

目前,包括《反垄断法》、《预算法》、《企业所得税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社会保险法》等。

(×)

15我们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包括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的法律。

(×)

16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就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事项,制定规章。

(√)

17目前,现行宪法包括1982年《宪法》以及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通过的4个《宪法修正案》。

(√)

18从诉讼程序上看,大陆法系国家采用当事人主义,法院判决书的推理方式是归纳法;英美法系国家采用职权主义,法院判决书推理方式一般是演绎法。

(×)

1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同地方性法规不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法律效力。

(×)

20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并服务于国体。

(√)

2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

(√)

22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两个重点:

一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二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力与责任统一,与利益紧密挂钩。

(×)

24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

25行政执法行为一经行政主体作出,就推定为合法有效。

(√)

26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既是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也是履行职能,承担责任的过程。

(√)

27公民的知情权是制约行政权的有效手段。

(√)

28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将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范围、限制、程序、结果、监督方式和救济途径等信息公之于众,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

(√)

29从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来看,政府行政模式主要经历了统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三个阶段。

(×)

30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须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处置和疏导结合。

(√)

31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但是不用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行为。

(×)

32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

33行政职权、职责具有同一性,行政职权同时也是行政职责。

(√)

34法治政府是指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即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受法律规范和制约。

(√)

35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决策权,要坚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

(√)

36推进政务公开要坚持以不公开为原则、公开为例外。

(×)

37依法行政必须把公平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利益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

38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但是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

39依法行政的权责统一要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

40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敦促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

(√)

41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唯一途径。

(×)

42推进依法行政,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无须限时办结。

(×)

43法治政府的内在规定性是成就并决定法治政府的本质属性。

(√)

44诚信与法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的。

实施法治的进程,实质上就是建设国家诚信的过程。

(√)

45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

(×)

46行政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步骤、方式、方法、顺序、时限等规则进行。

(√)

47程序正当的最基本要求是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即行政决定的作出者应当是中立、公正、不偏不倚的,不能与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之间有私下接触。

(√)

48诚实守信既是政府机关的道德准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律义务。

(√)

49政府的公权力不是自然获得的,而是法律赋予的,凡是法律没有授权的,行政机关不得为之。

(√)

50程序正当要求是依法行政的难点和重点,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程序规则,确立程序正当的观念,对于发展民主政治,保护公民权利,遏制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51党的十五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

52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把信访工作视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强调“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

(√)

53邓小平同志从应当重视和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角度,对“采取官僚主义态度,漠不关心,久拖不决,个别人甚至违法乱纪,搞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批评,严肃地指出“是非常错误和不能允许的”。

(√)

54胡锦涛同志强调“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并要求信访工作“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55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现实、最迫切的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是信访工作的核心。

(√)

56从信访问题的成因上讲,大量的信访问题主要来源于政府行为、执政行为和领导行为。

(√)

57从信访工作的地位来看,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群众性的工作。

(√)

58信访工作的领导体制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二是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三是信访部门协调指导。

(√)

59在信访工作领导体制中,明确领导责任是关键。

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信访工作负全责。

(√)

60对信访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行为,要严格依照程序和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倒查”。

(√)

61对超越或滥用职权,应当作为而不作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或者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损害信访人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及主管人员作出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62所谓紧急、重大信访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参与人员较多,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等手段,可能或已经危及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信访事件。

(√)

63相关的行政机关或组织,要建立重大、紧急信访信息报送责任制,绝不允许瞒报、迟报或谎报信息。

(√)

64重大、紧急信息要随事件的发生随时报送,一般各责任单位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业务部门报告重大、紧急信访信息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5小时。

(×)

65向上级机关报送重大、紧急信访信息以书面报告为主,必要时和有条件的可采用音像摄录形式;情况特别紧急时,可立即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再书面报告。

(√)

66报送的重大、紧急信访信息必须经过认真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必须经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签发,以确保上报信息的权威有效。

(√)

67信访事项的一般办结期限是30日,最长期限是60日。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68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15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

(×)

69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

70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

(×)

71只有复查意见才是信访终结意见,信访事项至此才算终结。

(×)

72信访事项进入办理程序后,信访人自收到处理意见之日起30日内未提出复查请求的,该处理意见为信访事项的最终办理意见,信访事项视为终结。

(√)

73信访事项进入复查程序后,信访人自收到复查意见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复核请求的,复查意见为信访事项的最终办理意见,信访事项视为终结。

(×)

74《信访条例》关于信访事项办理程序的规定没有完备的操作规程,导致各级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运作的方式方法不统一,甚至与有关法规相抵触。

(√)

75中国共产党不可以对宪法和法律的修改提出建议。

(×)

76党的先进性,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现。

(√)

77在革命中,共产党不得不采用军事的、暴力的手段,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流血牺牲。

执政之后的共产党需要的是建设和管理的手段,不再需要任何意义的流血牺牲。

(√)

78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

79中国正在推进的法治建设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

80我国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是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的,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民主服务的。

(√)

81实现彻底的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

(√)

82中国目前所推进的法治建设就是要对中国传统的政治运行方式进行本质上的彻底变革。

要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制走向民主。

(√)

83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

(√)

84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党。

(√)

85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

86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的法治化表现。

(√)

87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应再混同于以前的革命党。

(√)

88不是所有的革命党都是以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作为目标的。

(×)

89不论是苏联共产党还是中国共产党其目标都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

(√)

90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法治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领导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法执政,也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9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决策。

(√)

92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

(√)

93执政党只要不依法执政,法治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

94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执政党。

(√)

95中国共产党自身是否依法执政,影响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成败。

(√)

96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党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与转换,否则就可能成为自己正确行使领导权的严重障碍,给自己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

97从法制的意义来看,立法是所有法律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

(√)

98法治就是法的统治。

(√)

99领导立法是执政党体现其执政地位,实现其执政目标的首要措施。

(√)

100中国共产党本质上是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10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102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来看,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

103守法只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

104只有执政党积极推进法治,社会才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法治发展效益。

(√)

105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韩非子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

(×)

106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

107“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写入宪法修正案。

(√)

108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之一是: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09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110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11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国。

(√)

11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但我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

11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1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只有通过具体的制度、规则、程序、措施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

115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

(√)

116市场行为需要法律调整,市场秩序需要法律维护。

(√)

117我国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改革开放。

(√)

1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是在党的十五大上。

(×)

119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

120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

(√)

121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

(×)

122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

12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24有法可依的含义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

125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126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

(√)

127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

12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

(√)

129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

130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

131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司法的公正。

(√)

132法制宣传教育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

(×)

133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五年普法规划从1986年开始。

(√)

134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包括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

(√)

135“法律六进”活动是“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

(√)

136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公正的司法制度是依法治国形成的标志之一。

(√)

137行政监督包括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监督等。

(√)

138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

139司法包括刑事司法、民事司法和行政司法,它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方式,被视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140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是在经过充分的理论论证的情况下起步的。

(×)

141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

142法治条件下针对个案法律是至上的、唯一的、具有强制性的权威。

(√)

143在法治国家,不仅法律具有至上权威,而且法官对法律的含义具有垄断性的最终解释权。

(√)

144司法活动不仅对法律的实施至关重要,而且也是法治的内在判断标准。

(√)

145司法权是一种裁决权,这种权力的效力往往取决于法院的地位与效力。

(×)

146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

147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4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

149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

150司法是进行权利救济的最后手段,也是最为有力的救济手段。

(√)

1512007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

152公正司法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

(√)

153任何成员都不得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也不应受到任何法律上的歧视。

(√)

154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是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

155在司法活动中,公正与效率是人们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

在实际运行中,二者往往难以完全协调。

(√)

156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司法“公正”、“高效”之外,增加了司法“权威”这一新的提法。

(×)

15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这句话出自孟德斯鸠。

(×)

158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在行使审判权上,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159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在行使检察权上,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160我国属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司法改革是我国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表现之一。

(√)

161司法的行政化体现在司法机关地位的行政化、司法机关内部人事制度的行政化、法官制度的行政化、审判业务上的行政化、审级间的行政化、司法机关职能的行政化等诸多方面。

(√)

162司法的行政化为行政权干涉司法权提供了可能,严重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严重威胁到审级监督体系,进而对司法公正造成严重影响。

(√)

163司法裁判应当以发现问题为主要目标,并最终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

(×)

164从司法权的内部看,司法机关自己对终审裁判不得任意进行更改,必须维护终审裁判的稳定性。

(√)

165司法的权威主要来自于司法的独立、公正与高效。

(√)

166实现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正确行使司法权、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充分必要条件。

(√)

167任何社会成员触犯法律时,都会受到相同的惩罚。

(√)

168国家赔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国家承担法律责任,最终支付赔偿费用,由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具体赔偿义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公务人员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履行赔偿义务。

(√)

169从赔偿范围来看,国家对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

170国家赔偿窄于民事赔偿,属于有限赔偿责任。

(√)

171与民事赔偿有所不同,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是法定的。

(√)

172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以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以及一定的精神性赔偿为辅助方式。

(√)

173法律规定以外的赔偿方式会出现在国家赔偿之中。

(×)

174国家赔偿程序多元化,受害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取得国家赔偿。

(√)

175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至15日。

(√)

176行政机关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在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拘留公民的,属于违法拘留。

因违法拘留造成公民损害的,国家应予赔偿。

(√)

177行政机关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有收容审查、强制戒毒、强制治疗、强制约束、扣留等。

(√)

178行政机关违法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造成损害的,国家不予赔偿。

(×)

179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非法地对被害人身体实行强制拘禁,因此造成公民自由被剥夺的,国家应予赔偿。

(√)

180有的乡政府或工作人员私设公堂、私设牢房,或用办学习班不让回家等手段剥夺公民人身自由造成侵害后果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181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工作人员,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职权的组织的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如有以暴力手段以及采用其他方式,以及一些非暴力的手段致公民遭受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8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作为的方式或以不作为的方式造成公民伤害或者死亡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18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故意或失误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国家应当赔偿。

(√)

184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权益造成损失的,国家应当予以赔偿。

(√)

185行政处罚中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权的处罚种类包括罚金、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

(×)

186涉及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等。

(√)

187行政机关违法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损害的,国家应当给予赔偿。

(√)

188国家对行政机关违反国家规定(主要指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政策)进行征收以及征用造成的损害,应当负责赔偿。

(√)

189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包括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

(√)

190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91行政赔偿请求人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192受害人死亡的,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可以成为行政赔偿请求人。

(√)

193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其权利承受人有权作为行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

(√)

194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或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

195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实施违法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应由该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

196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

197行政机关实施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后又被撤销的,一般由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

198在确定赔偿义务机关的案件中,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