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docx
《让学生动起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动起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春华中学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有感
我是河北师大中文系04级的一名实习生。
被安排到邯郸峰峰春华中学实习。
我被安排到高二年级语文组实习。
这所学校是处于市中心的,所以学生的生活水平很高,分为住宿生和走读生。
高二年级一共有16个班,重点班有2个,14个班级是普通班,每个班63个人左右。
到了实习的第二周,我便发现了学校的问题:
学生厌学情绪普遍比较高,老师使出浑身解数的讲课,苦口婆心,学生照样心不在焉,或者干脆睡觉。
虽然已经到了高二,可是还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学业。
校方一直在寻求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的方法。
我所实习的两个月,虽然实习时间不长,但是,对校方的努力,却是了解的。
校方的目的很明确:
改变学生这种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成绩。
为此,学校开始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
由于刚刚开始转变教学模式,所以效果不明显,但是仍然有些成效,其中也不乏存在问题。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所调查和搜集的材料,就杜郎口中学和春华中学的情况,提出所存在的问题。
一杜郎口教学模式简介: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农村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试成绩居倒数之列,如今,杜郎口镇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
这种模式被称为“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⑴三个特点: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⑵三大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⑶课堂展示六环节: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⑷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
无任何现代化教学设施。
教室的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使用课桌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
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展示学习内容、互评互改等);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板、走廊都利用起来。
分组交流讨论确有实效;说唱演等形式无所不有。
简言之:
主要经验为――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二 峰峰春华中学为代表的学校情况和杜郎口相比
春华中学正在改革当中,当然,这里有三所高中还有一所初中。
然而,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模式,春华还是第一个。
原因在于什么?
其实,就我询问的一些情况来看,春华学习杜郎口模式的核心应该在于:
让学生动起来!
首先,杜郎口中学和春华中学的相似情况:
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高,最后,就连老师也对学生失望至极。
而杜郎口中学的大胆的改革,是成功的。
成功的原因在于何出呢?
根据我所搜集的材料,还有一些老师口中的评价及网络论坛上的意见,说明它改革成功的很大一点原因在于:
让学生动了起来。
我们看它本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就是说,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
我想,这点已经没有必要再说明了,那么,现在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应该放在以春华中学为代表的学习“杜郎口”经验的实际问题当中。
究竟会有多大的成效,现在是改革的初级阶段,一切还未知。
但是,在改革的初级阶段,我们不能不发现一些急需我们注意的问题。
相对于杜郎口中学来说,其他模仿改革的学校都应当注意的问题:
其核心应该在于——让学生动起来。
但是,教学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完全照搬杜郎口中学吗?
就我发现的问题,我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人数多少的问题。
杜郎口是农村中学,一个班大概有35——45个学生左右;而春华中学是市区的高中, 一个班级至少也要有65个人。
要施行那种分组的形式,人数太多。
老师驾驭能力变小。
(虽然学生自由讨论,但是,整个课堂还是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的。
)这就是说明,按照现有的班级人数,分组讨论式实施的可能性比较小。
(二)环境的差异。
1:
杜郎口中学周围都是荒野,即便出去也没有什么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
春华中学在市区,周围网吧就有好几个。
对学生来讲,诱惑太多。
另外,这里生活水平相对比较好,学生有MP3,手机等等。
有的学生上课还在玩弄手机。
这样就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毕竟这样的年龄阶段,自制力比较差。
2: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人们经常这么说。
事实也是这样的,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从小就深知祖辈生活的艰辛。
立志要好好学习,走出去。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们,从装束、言谈举止,都比较淳朴,其中生活的艰辛,相信一定对他们影响很深。
这样,他们的内驱动力一般比较多。
而峰峰等市区的孩子,当问他们的时候,潜意识没有为未来担忧,或者对现实的生活状况不满意的不多。
一位老师说:
“学习本来就是苦差事,生活安逸的学生,哪里愿意这样学习?
”
(三)学生本身的差异。
1:
生源问题。
“过了筛子又过箩”,这是一位老师形容春华中学的招生情况的。
好的学生在中考完毕以后,就被前几所学校招走了。
剩下的学生基础比较差。
本身,在心里上,这里的学生有点不自信,甚至有的自暴自弃。
这样的心态,怎么来面对自己的学业?
2:
初中、高中知识的差别。
初中的知识比较基本,比较简单。
让老师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剩下的35分都让学生自学,掌握知识应该可以。
而,我听过春华中学改革的示范课,尤其是数学,物理等课,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和公式,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和推理。
需要有个老师讲解的、诱导的过程。
在数学课上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但是,课后延伸的题还是不知道从何入手。
(四)家长的不同教育
根据我的调查和访谈,春华中学的班主任对家长的意见很是强烈,对家长很不满意。
孩子的厌学情绪比较重。
很多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生活水平也很高,特别溺爱孩子。
于是,当孩子请假的时候,班主任不同意,家长却帮着孩子欺骗老师,为的就是“争取”给孩子一天的休息时间。
当学生由于纪律问题被“赶”回家反省时,学校希望家长给予教育的配合。
但是部分家长忙于做生意,还是“原封不动”的把孩子送回了学校。
而农村,活动范围小,农村的家长比较希望孩子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孩子的命运。
就内驱动力而言,农村普遍要大于城市。
希望家长认识一点:
学校不是“大龄幼儿园”。
所以,综合上面所述,很多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学校,应该认识到,关键的问题在于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动起来。
而不是纯粹的照搬教学模式。
通过实习,学到的不仅是实践教学能力,而且给了我们很多其他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是教育者,更是以后中国教育事业的希望,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制,这份调查很是“单薄”,需要更加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
近年来,人们怀着“朝圣”之心,从四面八方纷至杜郎口中学,破译、解密、探访、考察、怀疑、寻找杜郎口奇迹。
。
杜郎口中学是一个曾经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经过十年的拼搏,转而焕发出生命蓬勃的奇迹,一个中国素质教育二十年继黄冈、汩罗、洋思之后的又一硕果,一个将中国教育推进一大步的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杜郎口神话。
一个叫崔其升的农村校长,带领一群农村教师,再率领更多的一群农村孩子,这群普普通通的农村人,在鲁西一个远离城市、交通闭塞、条件简陋的农村中学里,十年寒窗,扎根课堂,制造着打动我们的“神奇”!
崔其升校长以其敏锐的判断、坚强的毅力,从乡土、学情实际出发,靠他不断重建的勇气和自我修复、校正、决断、联合的能力,超越所有的实践,白刃“格斗”于鲜活而残酷的课堂改革之上,投身于实践又超越了实践,用这些原生态、本土性扎根农村的“土办法”,镌刻着“杜郎口”的痕迹,让我们感动、激动、唏嘘、赞叹不已。
下面就让我们认真全面地解读“杜郎口旋风”。
年以前的十多年,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县倒数第一,学生流失、辍学严重,管理混乱,人大视察多次亮黄牌,县上几次决定撤并。
教师想走走不了,办学条件极差又得不到改善,学校发展十分困难。
年全省教研室主任会在此召开。
他是市示范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德育先进校、市教研示范校、省重点课题研究基地,省教厅、聊城大学实验基地、中国创新教育杂志重点调研基地、全国合作教学研究基地。
杜郎口中学秉承“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
在崔其升校长的带领下,实施了彻底的课堂教学改革。
大破才能大立,大立必须大破。
改革→解放了孩子→把课堂还给了孩子→让孩子们做自己课堂的主人。
改革意味着生,不改则意味着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求生。
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改革的主体是人。
先拿领导、教师开刀。
认为世上本没有路,路就在自己脚下。
“解放”就是斩断束缚孩子们手脚的那根无形的绳索,还孩子以天性,给孩子以自由。
要彻底解放学生,就必须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念,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改革,搞合乎人性的教育。
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联想。
敢问、敢说、敢做,尽情地释放自我,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
杜郎口改革,堪比剪辫子、放大脚,它打破的是框子,打破的是两千年传统教育对孩子们的束缚,对教学观念的束缚,功不可没。
杜郎口的课改涉及到当前教育面临的五大问题:
一是学生课业负担减少了以后,质量是不是一定下滑?
二是条件差,投入少,农村边远学校是不是质量就一定上不去?
三是教师基础差,素质跟不上,是不是就没有改造的机会,质量也必须上不去?
四是生源差,学生基础差,是不是就没有改造的机会,质量也必须上不去?
五是素质教育在学校这个层面,究竟怎么去抓?
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改革回答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四个问题:
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问题;回答了课堂改革也能够开放的问题;回答了教改与升学率的正相关联问题;回答了基础教育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问题。
杜郎口改革的精神:
一是不甘落后,穷则思变的精神;二是敢于破旧立新的改革勇气;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探索态度;四是始终如一的一以贯之的恒久意志;五是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心理品质。
杜郎口改革的实质:
表面看是解决的学生升学的问题,其实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唤醒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幸福成长、快乐学习。
崔其升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实施主体教育,回归教育,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是知识的“灌装桶”的传统授课模式。
绝处逢生。
在全面诊断课堂后发现,课堂上的癌症已到了晚期
有人说杜郎口的课堂乱,当然也很活,仿佛像农村集市,外人称之为“教育超市”。
杜郎口是一个世界上黑板最大的学校(前面、后面、侧面、地下都是黑板),是没有讲桌讲台的学校,是一个课桌堆成六个方块、中间放一破瓷缸粉笔头的学校,每天上”模式的学校,教师是真正的组织、引领者,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中玩、玩中学,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学进去,是不让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学校(包括毕业班)。
他们坚持的真理:
预习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
他们的道理:
教不会的不一定学不会,听不懂的不一定学不懂。
他们认为:
学会需要条件,预习就是保障。
剥夺学生预习的权利,就是剥夺学生的自信;剥夺学生的自信,就是剥夺学生的快乐。
杜郎口的提法:
育人教书。
首先教给孩子们的应该是做事做人。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们先得做到,凡要求老师们做到的,领导(校长)先要做到。
这样的教育才有号召力,才能感召每一位学生。
他们坚持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课堂教学情况分析会,把本周内发现的诸多方面的课堂教学问题向全体老师一一摆明,并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工作重心的改革:
精心研究学生、研究学法,而不是教材教法。
重视集体备课,同学科共同备课,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备课质量。
避免了各自为战、年年写、年年抄的备课传统。
在改革的初期,老师很不习惯,想方设法的要讲。
老师越是想讲,校长就越不许讲。
”的要求。
矫枉必须过正,唯有置之死地,乱世重典,才有可能逼出希望。
于是对老师下“封口令”:
明确要求课堂分钟,教师一个字、一句话也不准讲,没有商量和通融,谁讲处理谁,经济上罚款,工作上停课两周。
不准讲要天天检查,天天兑现,还要搞株连,捆绑式考核。
不准讲,还必须想方设法保成绩,学校随时抽查课堂学习效果,谁的成绩下滑,将等同处理。
”。
崔其升校长敢于“吃螃蟹”,动大手术,动真格。
一时震惊社会,压力重重,但他决心下定,矢志不渝,将落实进行到底。
他认为: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辩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
这好比牵着小孩的手走路,却随时都准备放手让他自己走。
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
他认为要无限地相信和激活孩子的潜能。
崔其升校长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限于内容,也包括形式。
他认为讲台就是“神台”,讲桌就是“霸权”,中国教育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有讲台和课桌在上就容易滋生垄断和独裁,就无法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讲台是扼杀心灵的“刑场”,讲桌就是怒放的“罂粟”。
所以必须砸讲台,撤讲桌。
而且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一个也不准留。
一刀切,任何人都不许讲,不管老教师还是新教师,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
包括所有的学科,连英语也如此。
这样从根本上摆脱了老师的“神权”,砸了讲台,建了教师论坛,谈教论教。
论坛每周六下午四课时“论”、“谈”,讲收获和教训,反思课堂,总结心得。
用名师带动,拜师学艺,课堂比武,突出教研。
论坛促成教师从教师匠到科研性专家的飞跃成长。
这支“杂牌军”在“山大王”的带领下成为一支能战斗的精锐队伍。
学校成立了教科室,由业务副校长任教科室主任,把年级组改为教科组,全员参与科研性教学,在教研中讲群言谈,不搞一言堂,一是论课堂上的体会、感悟、反思、教训,以学科组为单位,叫“自由论坛”。
二是针对近期内发生的现象、问题、加以讨论分析的“主题论坛”。
坚持用发展的鞭子赶老师,不让一个掉队。
他认为发展是老师最大的福利,严格是对教师最大的关爱,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特色是学校的风景线。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校长的引领,学校的发展同样如此。
没有好的引领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当然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农村不代表封闭,杂牌军不一定就没有素质,原生态不代表不发展,关键是把教师的才能转化为动力。
杜郎口的领导有责任、自律、向上、落实。
“四有”:
有品格(诚实、善良、公正、勇敢、毅力、意志)、有思路、有“本钱”(资格)、有力度;校长要有八性:
自觉性、责任性、示范性、育人性、开创性、转变性、持久性、原则性。
校长常用西点军校的一句话要求大家:
领导就是要明确组织目标,并教导和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目标的人,而不单单是监督、控制、和监管自己的下属的人,领导是有情的,管理是无情的,制度是绝情的。
”要求多层面开展课堂推进,规定领导班子要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的教师上过关课。
每天搞一堂学科促进课,学校每期对教师进行二次听课打分考评,提出了四个要求:
一是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三是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革没有尽头,完善才是根本。
只有在实践中找到不足,才有发展的空间。
杜郎口由乱到治,再由治到改,由改实现了学校的发展。
杜郎口要求教师“走下来,走下讲台来!
”实现了真正的师生平等。
认为平等是民主的前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动力,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
所以拆掉了有形的讲台,也拆掉了无形的心造讲台,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杜郎口的学生:
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说,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读,铿锵有力,有滋有味;写,字体工整,快捷潇洒;演,角色投入,体验深刻。
学生学得很起劲,一脸自信,张扬着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学校所有能让学生自己做的,全都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乐于展现自己,认真而负责任。
名。
杜郎口中学以前的学生死学厌学,现在学生乐学愿学。
杜郎口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是升学;二是辍学;三是乐学。
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改革回答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四个问题:
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问题;回答了课堂改革也能够开放的问题;回答了教改与升学率的正相关联问题;回答了基础教育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问题。
杜郎口改革的精神:
一是不甘落后,穷则思变的精神;二是敢于破旧立新的改革勇气;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探索态度;四是始终如一的一以贯之的恒久意志;五是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心理品质。
杜郎口改革的实质:
表面看是解决的学生升学的问题,其实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唤醒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幸福成长、快乐学习。
崔其升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实施主体教育,回归教育,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是知识的“灌装桶”的传统授课模式。
”,要求教师尽量减少知识性的课堂陈述,应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分钟,其余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参与。
这不仅是时间的重新分配,而是教学理念的一个质的变化,课堂中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而教师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教师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幕后。
杜郎口中学认为:
一个再优秀、再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所假想的也不过是几种方案和思路,而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领悟力。
而集体爬黑板恰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解题思路的机会,他们的一些思路甚至是在老师的设计之外的。
杜郎口的课堂是动态的、有情感的、有成果的。
动态的课堂是指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组组之间、男女之间、优差之间,全方位、立体式互动,目的是让课堂真正成为愉快的求知的殿堂。
情感的课堂是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之中,浮想联翩,追求课堂声情并茂的效果。
成果的课堂就是做到学以致用,就是要有精品意识,要求每一节课后学生要做成果记录,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
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在一个完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没有丝毫压力,学习十分主动,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讨论研究,以自主学习和研究学习为主,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学习的快乐。
学生可坐、可立、可卧、可跑,累了可以走动,看不见可以站在桌子上,允许到别的小组参与讨论,甚至可以到室外走动。
只要为了完成学习目标,不拘泥于细枝末节,更摈弃繁文缛节,不限制学生,不压抑学生,让他们一身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投身于学习中去。
杜郎口的教学体现出课堂效果的神奇:
零作业措施;学生素质高;升学率高。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
学习态度由“供应式”向“自由超市”转变,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被动习惯;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杜郎口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动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要求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三环节:
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联系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场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中统一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展示课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
反馈课通过对学生在预习与展示课上的认知、体验、感受进行总结与反馈,对预习的学习目的进行回归性检测,检查三微目标的落实情况。
杜郎口课堂做到活与乱、放与收的有机结合。
做到活而有序,乱而不散。
要敢于放,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否则就会致“乱”,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否则信马由缰,只有给“放”一个界限,才能保障“放”的效果。
分钟里做什么?
首先不是把我所指导的直接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被动的听,被动地接受并确认;而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知识、建构知识。
教师围着学生转,围的是学习任务,任务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平台,也是活动的目标,任务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
杜郎口振兴的老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以导达思,促进发展。
杜郎口振兴改革的实践特点:
以是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价值。
杜郎口振兴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
教师上课要求——课堂气氛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
活动形式:
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基本功要求:
讲普通话;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
备课要求:
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实施措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教案的现象。
业务学习要求:
学习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重点是课堂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及学生的课堂表现。
学生课堂表现要求:
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
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的特点:
在参与中学习;快乐的学习;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层次对课堂把关;结对子工程;取消讲台,搬走讲桌;取消作业,设置预习笔记,双色纠错本;主题班会、专题校会;建立互访互学机制。
课堂展示六环节: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遵循的教学原则:
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全体性、合作性、终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