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966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docx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

教师资格证之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_________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  )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是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

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第2题:

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第3题:

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

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遗传因素是先天因素的最重要内容。

第4题: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幼儿园的环境由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构成。

第5题:

________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

(  )

A.电话联系

B.开放日制度

C.家访

D.家长会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电话、短信联系是近年来幼儿园经常采用的与家长联系孵方式之一。

利用电话信息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能够及时沟通幼儿在家或者在园的情况,迅速处理一些应急性的问题,为家长和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第6题: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第7题:

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

这发挥了(  )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A.社区资源

B.社区环境

C.社区习俗

D.社区文化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无形地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优秀的社区文化更是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题目中有的幼儿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的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丰富了教育内容,发挥了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第8题:

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强调(  )。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经历了60年代着重智力开发,70年代强调培养创造力以及80年代重视儿童个性、清感和社会化发展的曲折历程。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才开始把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本身作为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9题:

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和后天关系问题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孔子最早提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第10题:

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第11题: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是核心。

(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结构现代化

D.教育制度现代化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现代化分三个层面:

物质及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内容及手段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其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韵因素,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第12题:

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  )原则。

A.开放性

B.经济性

C.发展适宜性

D.参与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形式,要少花钱多办事,这体现了经济性原则,因此,答案为B。

第13题:

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答案为B。

第14题:

(  )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对幼儿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体。

A.实物

B.挂图

C.幻灯片

D.图书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尝、用皮肤来感觉物质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从而获得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所以,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答案为A。

第15题:

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

A.幼儿的活动

B.教师的活动

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

D.个别活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

第16题:

家庭经济收入、支出、储蓄等不必让儿童知道,体现了家长育儿中__________的守则。

(  )

A.尊重儿童

B.做好榜样

C.规矩明确

D.适当回避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睦,家庭生活的某些方面儿童是不宜参与、不必知道的,这就是适当回避。

第17题:

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

(  )

A.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

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D.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收费工作不属于规定的幼儿教师职责范畴。

第18题:

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福禄贝尔是最早命名幼儿园、提出完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人。

第19题:

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对小班幼儿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指导用语。

第20题:

在语言课上加上好听的歌曲,在体育游戏中加上故事,在数学课上加上绘画……,这体现了(  )。

A.教育目的的综合性

B.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C.教育制度的综合性

D.教育手段的综合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中所述现象属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第21题:

幼儿晨问自由活动的保教重点是(  )。

A.引导幼儿从事作业与教学活动

B.让幼儿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

C.稳定幼儿的情绪

D.让幼儿帮助老师做好教学准备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晨间自由活动的保教重点是稳定幼儿的情绪,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第22题:

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大致包括(  )。

A.父母、老师、同伴和亲戚

B.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

C.社区、家庭、幼儿园和大众传媒

D.遗传、环境、教育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遗传、环境、教育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23题:

幼儿园课程以(  )为基础。

A.教师讲授

B.幼儿自学

C.幼儿的间接经验

D.幼儿的直接经验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于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所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答案为D。

第24题:

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的作用是(  )。

A.选拔作用、分层作用、鉴定作用、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选拔作用、促进作用、诊断作用

C.鉴定作用、诊断作用、改进作用、导向作用

D.导向作用、发展作用、改进作用、选拔作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和导向的作用。

因此,答案为C。

第25题:

20世纪70年代,世界学前教育目标(  )。

A.着重智力开发

B.强调培养创造力

C.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D.重视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经历了60年代着重智力开发,70年代强调培养创造力以及80年代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的曲折历程。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把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

名词解释

第26题:

恩物________

 

参考答案:

恩物:

恩物是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套玩具。

福禄贝尔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恩赐物,是使人们认识上帝的大学校。

为适合儿童教育的特殊需要,须仿照大自然的性质、形状及篡则,制造简易的物件,作为儿童认识万物和理解自然的初步手段。

它是适合儿童特点的上帝的恩赐物,故名“恩物”。

详细解答:

第27题:

现代儿童观________

 

参考答案:

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

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是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力,尊重他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的机会。

详细解答:

第28题:

幼儿园环境(广义)________

 

参考答案:

幼儿园环境(广义):

从广义而言,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成长的。

详细解答:

第29题:

教育者________

 

参考答案:

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

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详细解答:

第30题:

最近发展区________

 

参考答案:

最近发展区:

即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

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即使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

详细解答:

简答题

第31题:

简述家长在入学教育中的责任。

________

 

参考答案:

(1)放手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激发和引导幼儿向往入学的美好愿望。

(3)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家长要在幼儿入学前准备好书包、文具、水壶等用品。

(4)调整幼儿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以配合将来的小学学习生活。

详细解答:

第32题:

简述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________

 

参考答案: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主要是: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前一个阶段并不阻碍后一个阶段,而是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

(3)儿童发展三段论,即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

(4)儿童的四种本能。

第一为活动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

(5)教学即生活。

对待家庭与教学时,福禄贝尔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6)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

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详细解答:

第33题:

简述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原因。

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2)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

详细解答:

第34题:

哪些家庭因素会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________

 

参考答案:

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职业、文化程度。

(2)家庭文化。

(3)家庭经济。

(4)家庭结构。

(5)家庭气氛。

(6)子女人数。

(7)家长期望。

(8)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详细解答:

论述题

第35题:

试析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________

 

参考答案:

(1)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将儿童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

(3)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

详细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