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491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docx

东北育才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卷

答题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命题人:

高三化学备课组

第Ⅰ卷(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Cu64Fe56Mg24Al27S32O16P31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1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A.焦炉气—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臭氧—单质

B.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C.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玻璃—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液氯—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2.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与硅酸溶液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

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

C.液溶胶中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D.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现象

3.将nmolCu2S的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4nmolB.10nmolC.10n/3molD.2n/3mol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L-1NaCl溶液含有NA个Na+

B.任意条件下,16gO3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由CH4和C2H6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氢原子数为5NA

D.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NA

5.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A.由弱变强B.由强变弱C.由强变弱,再变强D.由弱变强,再变弱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Cu+2H+=Cu2++H2↑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3-+H+=H2O+CO2↑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

CaCO3+2H+=Ca2++H2CO3

D.醋酸钠和盐酸混和:

CH3COONa+H+=CH3COOH+Na+

二、选择题(每小题1~2个选项,每题3分,少选给1分,共36分)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6.02×1023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6.02×1023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③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6.02×1023

④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6.02×1023

⑤2.9g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6.02×1023(2CaSO4·H2O式量为290)

⑥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A.①④⑥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8.下列溶液中,有关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

Na+、I-、Cl-、NO3-

B.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

K+、SO32-、SO42-、ClO-

C.能使pH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

Mg2+、Fe3+、NO3-、[Ag(NH3)2]+

D.无色溶液中:

K+、Cl-、NO

、SO

9.某溶液中含有HCO

、SO

、CO

、CH3COO-4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CH3COO-     B.SO

C.CO

D.HCO

10.在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Cl-B.K+、AlO2-、Br-、Cl-

C.Na+、Cl-、NO3-、SO42-D.Al3+、NH4+、Cl-、SO42-

11.X、Y、Z为三种单质。

已知:

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

Y>Z>X;

②单质的还原性:

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

X>Z>Y;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

X>Z>Y

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

12.标准状况下,往100mL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0.224LB.0.336LC.0.448LD.0.672L

13.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1/5molB.2/5molC.3/5molD.11/5mol

14.多硫化钠Na2Sx(x≥2)在结构上与Na2O2,FeS2等有相似之处,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成NaC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量之比为1:

16,则x值是

A.5B.4C.3D.2

15.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molB.0.21molC.0.16molD.0.14mol

16.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尖晶石,化学式可表示为MgAl2O4,它透明色美,可作为宝石。

已知该尖晶石中混有Fe2O3。

取一定量样品5.4g,恰好完全溶解在一定浓度100mL盐酸溶液中,盐酸浓度可能是

A.2.8mol·L-1B.3.8mol·L-1

C.4.3mol·L-1D.4.9mol·L-1

17.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0℃时,将35g食盐溶于100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NaCl晶体

B.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C.60℃时,200g水中溶解80gCuSO4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

D.30℃时,将35gKNO3和35gNaCl同时溶于100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晶体是NaCl

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Cu+Fe3+=Cu2++Fe2+

B.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

H2↑+C12↑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D.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

N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

第II卷(共52分)

19、(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硫酸铝K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使沉淀的质量最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CuSO4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5)KMnO4在酸性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反应式:

 

21、(11分)有这样一个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将两个各装有0.3gNaHCO3和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

将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右图:

 

(1)盛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大小气球(不计气球的弹力和气体温度影响)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粉末的试管变热。

由此他得出:

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

甲同学写出了如下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HCO3-(aq)+H+(aq)→H2O(l)+CO2(g)ΔH1;ΔH1>0

CO32-(aq)+2H+(aq)→H2O(l)+CO2(g)ΔH2;ΔH2<0

甲同学所作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为研究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以《NaHCO3、Na2CO3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为研究课题,进行了如下实验(每次实验各做三次,取平均值):

序号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温度

35mL水

2.5gNaHCO3固体

20℃

18.5℃

35mL水

3.2Na2CO3固体

20℃

24.3℃

35mL稀盐酸

含2.5g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20℃

19℃

35mL稀盐酸

含3.2g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35mL稀盐酸

2.5gNaHCO3固体

20℃

16.2℃

35mL稀盐酸

3.2gNa2CO3固体

20℃

25.1℃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NaHCO3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B、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Na2CO3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D、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5)结论:

影响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有下列化学仪器:

①托盘天平②玻璃棒③药匙④烧杯⑤量筒⑥容量瓶⑦胶头滴管⑧细口试剂瓶⑨标签纸

(1)现需要配制500mL1mol/LH2SO4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

(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要求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

(3)容量瓶使用前检验漏水的方法是;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用以稀释浓硫酸的烧杯未洗涤,;

②未经冷却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

④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23、(9分)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题纸

19、(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

(1)

(2)、。

(3)mol。

(4)原因是:

(5)

21、(11分)

(1)盛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

(1);

(2);

(3);

(4)①;②;③;④。

座位号

23、(9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A

B

C

B

C

B

二、每小题3分

7

8

9

10

11

12

C

AD

A

C

D

A

13

14

15

16

17

18

A

A

B

A

D

CD

19.(12分)略

20.(10分)

(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

(2)酸性氧化性(3)0.6mol

(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

(5)MnO4-+8H++5e-=Mn2++4H2O

21.

(1)①NaHCO3(1分),53:

42(2分);

(2)不正确(2分)(3)天平、温度计(各1分)

(4)A、B、C(3分);(5)NaHCO3的溶解过程及NaHCO3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吸、放热过程(2分).

22.(10分)解题探究: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本题难点在于误差分析,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