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7333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地理 已整理.docx

城市地理已整理

各章要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

1、城市:

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P1)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

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另外,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城市地理学的特殊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使其具有独持的一面。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

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

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第二章

居民点的概念

居民点的概念:

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它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确定市、镇的行政管辖范围即城镇的行政地域主要是为了管理,这是容易理解的,只是不同国家市镇的行政地域在空间尺度上有大有小,情况不一。

国外大多数情况是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城市实体地域,我国绝大多数情况是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城市实体地域。

二、城市的实体地域

•要真正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划出一条有严格科学意义的界线绝非易事。

古代筑有城墙的城市,城圈以内尽管也常常有大片农田,但城墙毕竟还可以作为城乡的明显界线。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突破城圈膨胀起来,城墙一类的明显界线不复存在,但每个城市毕竟还是相对集中,象大饼似的一块。

•进入现代,由于汽车的普及和城市效区化的结果,城市变成了中心城市和包括外围若干城镇在内的城郊的复合体。

城市到乡村的渐变特点和复杂交错,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城市消失和乡村开始的明显的标志点,大城市尤其如此。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area)

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按照1990年普查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地方和外围密集居住区两部分组成,二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中心地方”(centralplace、centralcity),它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外围密集居住区的划分基本上以普查小区为基本单元,以人口密度为基本指标,它们是否能归入某个城市化地区,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人口密度在每平方英里1000人(相当于每平方千米386人)以上的普查小区。

这些普查小区与其它符合条件的地域必须相连;若不相连,则与城市化地区主体之间的公路距离不得超过1.5英里(2.4km),且与隔断它们的这一不符合条件的地域一起,其总体人口密度必须在每平方英里500人以上;若隔离部分是水体或其它难开发地域,则公路距离可放宽到5英里;

(2)一个“地方”若包含有满足条件

(1)的地域,并且该地域的人口占该“地方”人口的50%以上,则将该“地方”全部划入城市化地区;如果该“地方’’没有包含满足条件

(1)的地域,或者即使满足条件

(1)但该地域的人口不足该“地方”的50%,则该“地方”全部排除在城市化地区之外;

(3)其它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英里1000人的地域,如果作为飞地被包围在满足密度标准的城市化地区中,而且面积不超过5平方英里,则可并人城市化地区;当城市化地区边界上有锯齿形缺口,缺口两侧地域满足人口密度标准,若缺口的开口端不超过1英里,深度至少2倍于开口端宽度,整个缺口面积不超过5平方英里,则可将缺口划人城市化地区。

三、功能地域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城市实体地域的边界易于变动,取得各年的资料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发展中的离心扩散过程,以一日为周期的商业、教育、就业、娱乐、医疗等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

•城市社会越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越频繁,城乡之间的分界也越模糊,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城市化地区/都市区(MA)/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按照1990年普查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地方和外围密集居住区两部分组成,二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Megalopolis)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群由姚世谋首先提出,在我国广泛应用。

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我国有全国形成五个著名的超大城市群的说法:

沪宁杭地区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辽宁中南部地区城市群。

●都市连绵区1986年,周一星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市人口统计口径时,提出这一概念,以与国外普遍使用的大都市带相对应。

形成条件:

(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2)有对外口岸;

(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

(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总之,以结构简单的小城镇聚落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地区,再到以城市化地区为核心的都市区,以及由许多都市区连接而成的大都市带,反映了城市概念和城市地域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

变化的总趋势是从行政城市体向功能城市体方向变化,从单一城市体向城镇复合体的方向变化。

总之,从城市的实体地域出发,可以分成城镇和乡村;从城市的功能地域出发,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

第三章

如何认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的发展——村庄的出现

•1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

最初,因谋生不易而过着成群结队的、漂泊不定的生活。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

首先,打猎的发展导致了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其次,在采集野生果实和植物根的基础上,慢慢开始种植植物,原始农业随之出现。

•后来,人们利用驯养了的牲畜来耕田和金属工具的开始使用,农业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巩固的基础,人类定居下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愈来愈迫切,愈来愈明显。

•许多萌芽状态的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定型的乡村。

并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陆续涌现许多新的村庄。

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集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开了。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各自都有若干产品剩余,因此,就为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间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交换从偶然性逐渐变为经常性了。

•交换一具有经常性,就必然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

这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

三、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城市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为农人和牧人的副业——织布业、金属加工业、陶器制造业等手工业,逐步完善起来,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

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交换范围。

交换的扩大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交换日益繁荣和扩大,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

市集逐步成为城市。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三次社会大分工:

1农牧分离:

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城市雏形形成

3商业与手工业分离:

城市规模扩大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如何影响城市产生与发展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1、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

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其平均纬度在上世纪20年代初是44°30′,在50年代初是36°20′,70年代初是34°50′,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

2、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

1981年世界197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80%以上(160个)分布在海拔不足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其中又以位于海拔100m以下的居多。

我国设市的城市分布在地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上的比例大致分别是1%、32%和67%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

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

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1、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2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间的关系

基础原理:

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双向联系:

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

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双向联系非常频繁:

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

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

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大、中、小位置:

这是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

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这是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

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与中心位置相对的是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所有城市原则上都要求依托一定的对外交通设施。

简述城市兴起成长的一般前提:

早期城市:

农业革命,出现农产品的剩余,导致:

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

现代城市:

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

工业城市、大城市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

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

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集聚经济:

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第四章

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Ⅰ:

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城市化Ⅱ:

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城市化定义:

1.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得扩大;4.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城市化的地域空间过程

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化(Pseudo-Urbanisation),如非洲一些国家。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

3、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①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

②乡村城镇化(RuralUrbanization)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

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RuralUrbanization)。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第一前提:

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

(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集中的地方。

决定了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城市外部的农业提供。

剩余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

只有农业发达,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在经济上才成为可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都诞生在农业发达地区,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第二前提:

剩余农业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不能兴起;非农业部门不能形成,城市也就不能产生。

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城市化的类型P57

1.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何为乡村城镇化?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

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RuralUrbanization)。

当然,要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除必须改变劳动方式、经济来源外,还必须使居民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准,享受城市型公共设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等。

为了发挥这些设施和所有非农业活动的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达到这些非农业活动及其从业人员,应该在地域空间上实现相对集聚,形成和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设施水平。

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发展。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郊区化P61

企业向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

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于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若在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之为郊区化

郊区城市化的主要特点P64

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高度化;3城市网络化

如何理解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2、世纪中叶之前,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人们出行方式则主要依赖于步行。

由于人们的出行能力有限,其活动半径很小,形成高度密集而面积狭小紧凑的城市。

如19世纪初期的伦敦,其核心区的半径约为2英里(1英里=1.6千米)。

从1800年到1850年,伦敦人口从100万增加到200万,城市半径还未增加到3英里。

当时的绝大多数居民根本没有任何公共或私人的交通工具,步行上班时间约需1小时。

3、铁路的出现给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带来了生机。

首先,通过铁路可将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从遥远的产地运到城市中,使工厂不必紧邻原材料产地布局,从而给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带来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次,铁路可以用作城市公共客运工具,使人们的出行距离大大增加,这就为城市向外扩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特别是当地铁出现后,铁路对大城市扩张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

1863年,伦敦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

此后,随着地铁和郊区铁路向四面八方伸展,伦敦的通勤半径速度增长至15英里。

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支线客运系统,铁路线之间的地区尚未发展起来,城市呈触须式的发展形式。

4、20世纪初出现了电气火车,它是比蒸汽火车更为有效的交通工具,由于它增速与减速都很迅速,因而可以设置更多的站。

更重要的是,新兴的公共汽车替代了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的陈旧支线交通方式。

作为一种快速而经济的高效率支线交通,它可以使人们沿现有的道路通达任何方向。

于是,铁路线之间的空地得到开发,原先触须状的城市转变为大致圆形的城市,城市的占地面积大为增加。

图显示了交通方式变革与城市形态变化的关系。

5、近几十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小汽车的普及,城市向郊外扩散的速度更快,距离也越远。

为了防止城市无限制地向四周蔓延,人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兴建绿带、卫星城镇等。

但若干发达国家中,大城市向郊外扩展的势头依然很猛,从而出现所谓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现象。

第五章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

2.中世纪阶段(即前工业化社会时期)

3.工业化时期

4.当代城市化(1950年以来)或称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城市化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三大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2、大都化趋势明显

3、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我国近代二元职能结构的总特征

a.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

近代工商业城市和传统的中心地城市;

b.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区域差异明显:

东北成为我国近现代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过低城市化”及原因P91

1982-198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达10.9%,但全国农业人口年递增率仅3.5%,只是由于放宽了设市、镇的标准,才使城镇非农业人口年递增率达4.8%,但仍远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种现象被称为“过低城市化”。

过低城市化原因有:

a.长期实行严格的控制“农转非”政策和控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政策;

b.我们始终坚持“控制大城市规模”这一城市建设方针;

c.存在一定数量的待业人口和大量的隐性事业人口。

d.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以就地为主。

即“离土不离乡”,他们不包括在城镇非农业人口的统计中。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六章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城市基本/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城市发展的过程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

★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

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

★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

★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

★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

2、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乘数效应”

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