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103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docx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

吉林省交通厅

二OO八年十月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纲要

省道是具有全省意义的跨区域干线公路,是全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全省大中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及旅游名胜区,承担大经济区间和市际中长距离的客货运输,为全省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吉林省省道网是1998年调整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有的省道网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公路运输迅速增长的要求,适应产业布局调整和城镇体系发展,提高道路等级标准,改善通行条件,促进和邻省间的区域经济互动,适应邻省对接路线的等级要求,以促进整个东北区域省道网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将现有省道网进行调整,扩大干线路网的规模。

调整省道网对指导吉林省公路建设和养护,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保证吉林省公路向着合理、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次省道网调整方案的时限为2008-2020年。

一、现状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GDP总额为5226亿元,位居全国第22位。

按可比价格计算,GDP比上年增长16.1%,高于全国11.4%的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9168元,比上年增长15.8%。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649.2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2007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729.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2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285.52元,比上年增长1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90元,同比增长15.1%。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0%。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和全国比,我省的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发展速度仍显缓慢,经济发展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效益不高。

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结构不适应体制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活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二是“三农”问题仍然突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是市场化程度低,改革开放相对滞后。

四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还不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五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

六是社会承载能力不强。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吉林省经济社会必将取得持续快速的发展。

2、干线公路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吉林省干线公路取得了长足发展,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有了较大的提高,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公路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但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干线公路网总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

2007年年底,我省公路总里程在全国排第24位,公路面积密度45.59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22位;国省干线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8.9%,在全国排第29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干线公路密度为4.07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排第24位,其中:

省道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为5.05%,在全国排第31位,省道里程占干线里程的56.6%,在全国排第27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1%。

二是干线公路网布局有待完善,现有干线公路网布局难以满足城际间、区域间日益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以及能源、粮食和旅游资源开发、国家安全的运输需求。

一方面,干线公路网是由高速公路网、普通国道网和普通省道网共同组成的,我省现状普通干线公路网络化程度不高,和高速公路网衔接得不够紧密,尚不能和高速公路网构成层次分明的干线公路网络,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如西北部白城地区缺乏干线公路,中部以长春为中心的城市群已初具规模,完善和之相适应的干线通道的时机已成熟。

另一方面,吉林省能源、粮食、旅游等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干线公路对吉林省资源和旅游业开发利用、商品粮外运以及农、林区的开发开放支撑力度不够。

随着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吉林省和周边省区及俄罗斯、朝鲜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但目前干线公路和周边地区的联系还很薄弱。

不仅通道数量不足且分布十分不均。

和相邻三省都存在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等级不对应的问题,影响了路网整体效益的发挥,难以满足区域间日益广泛的运输需要。

吉林省沿边境分布着7个国家一类口岸、4个国家二类口岸,尚有3个一类口岸、2个二类口岸没有干线公路连接。

不能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和邻国间经贸发展的需要。

三是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偏低,通行条件较差,制约着干线公路功能的发挥。

2007年吉林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87.93%,位于全国第18位。

吉林省干线公路中尚有241.3公里路面未进行铺装,省道中还有约18.3公里的断头路,降低了国省道作为区域干线公路的服务水平。

(二)形势和需求

1、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对公路运输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继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我省经济社会将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运输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2、适应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进程,强化市县、城镇及其和产业基地间的联系的需要。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结合吉林实际,立足于现有支柱、优势产业基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为此,吉林省调整了产业布局,提出建设汽车、石油化工、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基地。

客观上要求干线公路网必须紧紧围绕五大产业基地布局,为吉林省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根据吉林省城镇体系现状及发展规划,到2020年吉林省现有干线路网对城镇节点的覆盖率将大大降低,现有干线公路网已不能适应未来城镇的发展。

3、完善路网结构,提升公路等级和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和改善通行条件的需要。

到2007年底,我省等级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仅占12.3%,位于全国第11位,大部分为三、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

等外公路占总里程的16.87%,未铺装路面占总里程的42.30%,公路技术标准低,路况差,通行能力较低,而有的地区通行条件虽相对较好,但仍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

因此,加快干线路网调整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4、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是战备执勤、训练演练、生产生活以及应对战争、武装冲突等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

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边境省份,边境线全长1452公里,为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应重点考虑在吉林省东部边境线上布设干线公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骨架路网,为军事运输提供快速、机动、可靠的公路交通保障。

5、可持续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相对于全国而言,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这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公路交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保护自然环境,特别是加强生态敏感区、退化区、脆弱区、重点流域、天然林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道的功能定位及吉林省长远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为前提,以适应产业布局、城镇布局和综合运输布局为宗旨,结合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研究制定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层次明晰,具有前瞻性、连续性和时效性的省级干线公路网。

省道网调整后,全省干线公路网将由吉林省高速公路网、普通国道网和普通省道网共同构成。

本次省道调整主要是普通省道网方案,高速省道根据《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划定。

高速省道和普通省道共同构成吉林省省道网。

(二)调整原则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区域间经济水平、区域面积、人口、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因素,确定省道规模。

2、普通干线网和骨架公路网(高速公路网)紧密衔接配合。

3、市(州)至下辖县(市、区)、相邻县(市、区)间等重要节点基本实现省道便捷连通,力争连接重要城(乡)镇。

省道应和外省(区)县级以上节点连接,并尽量和其省道对应。

4、省道应连接机场、港口、场站、重要水源地,一类和二类口岸。

5、省道调整应注意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尽量利用现有线位通道资源。

6、省道布局方案应将国家安全和对外开放摆在突出位置。

三、调整的目标

吉林省省道网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布局完善、服务高效的干线公路网络,全面适应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体为:

1、连接所有地市,形成省会辐射地市、地市之间便捷连接的公路通道。

有利于推动省内各区域间经济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利于国土均衡开发,促进全省协调发展。

2、沟通周边省区(国家),连接所有一类边境口岸、邻省(区)县级以上节点,构筑对外联系的公路通道。

适应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形成吉林和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省际公路通道和和朝鲜、俄罗斯便捷联系、并和亚洲公路网相配合的国际公路通道,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快速运输条件。

3、覆盖所有市县和重要乡镇,实现相邻县级节点间短直连通、重要乡镇就近连接到干线路网。

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公路网络的整体效率,减少迂回和绕行。

4、服务重要的产业基地、连接重要旅游景区。

连接五大产业群布局重点地区,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

连接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粮食运输安全。

连接重要的旅游景区,促进旅游资源开发。

5、保障国防安全,构建快速便捷的国边防通道。

满足军事需要,提供快速、机动、可靠的运输通道,保障国防安全和维护领土完整。

四、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需求分析

通过定量分析预测,吉林省未来2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10%以上,全省人口总量增长趋势趋缓,并于2013年左右达到最高峰,其后人口逐步下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客车仍是车辆增长的热点,货车未来将向大型化发展,拖挂和集装箱将会有较大增长。

从货物类别及实载率分析看,我省资源型和多元化并存的运输结构特点,客运市场的运输需求亦较为旺盛。

预测结果显示吉林省汽车保有量将逐年快速增加,其中客车量增加更快,这符合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消费能力的增加和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

根据吉林省现有路网状况和路网布局、全省及各地区GDP、人口、客货运量等指标的预测结果,采用未来年各影响区的客、货车交通量增长率弹性系数法确定预测集中量、发生量。

采用随机用户平衡法分配交通量,充分模拟了交通量在路网上的配流情况。

以此作为省道网调整的基础依据。

吉林省2007年GDP总量在全国排第22位,虽然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6400亿元)尚不能达到2006年的全国GDP平均水平(7453.3亿元),因此,做为规划期为2020年的省道网调整规模选取当前的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发展目标,是基本适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低要求。

根据全省路网交通量预测,经测算,以全国平均水平做为调整规模目标,采用比重分析及国土系数法等四种指标测算,普通省道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至少为7.07%-8.94%,吉林省现有公路中里程加上规划的高速公路,总里程约为89494公里,按8.94%计算,本次普通省道调增规模宜控制在8000公里左右。

(二)省道网规模

调整后吉林省的省道路网共计50条线路,其中,高速省道9条,普通省道41条。

调整后的吉林省省道网总规模为11075公里,扣除重复里程334公里后的实际里程为10740公里,比调整前增加6427公里。

其中,高速省道规划里程2155公里,现已建成235.829公里;普通省道8920公里,扣除重复里程334公里后的实际里程为8585公里。

(三)普通省道网布局方案

根据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了“四环、六射、十三纵、十二横”的吉林省普通省道网布局方案。

详见附表: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

(四)省道命名和编号

考虑容易被公路用户识别和社会接受,确定吉林省省道网路线命名和编号原则如下:

1、命名原则

(1)路线名称由路线起讫点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公路”。

路线简称原则上为路线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组合表示,如果首位汉字有重复或和某地名相同,使用第二位汉字。

如“长春-白山公路”,简称“长白公路”。

路线起讫点地名在基本维持省内现有路线起讫点名称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节点名称。

(2)环线或绕城名称以中心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环××市经济圈公路”,简称“××经济圈”或“××市绕城公路”,简称“××绕城”。

(3)充分考虑和邻省(区)对相接路线的命名。

尽量保持两省相连接公路命名的一致性。

(4)尽量照顾现有习惯,维持原有名称;

2、编号原则

高速省道采用吉林省高速公路网的统一编号。

普通省级干线独立编号,基本沿用原有的编号体系。

具体方法如下:

普通省道编号由4位(S□□□)构成,其中“S”反映省级道路的性质;□□□为数字反映线路的方向及顺序。

□□□:

第一位□表示方向,后两位□□表示顺序码。

“0”开头表示环线,“1”开头表示从长春出发的放射状省道(顺序码从正北方向顺时针增大),“2”开头表示纵向省道(顺序码自东向西增大),“3”开头表示横向省道(顺序码自北向南增大)。

(五)调整后全省干线公路网的总体情况

省道网调整后,吉林省将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干线公路网络。

干线公路网将达到16503公里,面积密度达到8.80公里/百平方公里,位于全国第16位(2007年底数据),人口密度达到6.04公里/万人,位于全国第5位(2007年底数据),干线公路占公路总里程比重将达到18.44%,位于全国第4位(2007年底数据)。

省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由5.05%增加至12.00%,位于全国第5位(2007年底数据)。

五、省道网调整的效果

(一)完善干线路网的整体功能和布局

调整后的省道将同国家高速公路、国道一同构成干线公路网,连接全省五大产业基地,服务资源开发;加强了和周边省份重要公路的对接,扩大周边联络;发展了进关通道,进而连接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原有干线路网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使得区域交通流能够尽快地上下国道网或高速公路网;实现了重要的经济城市之间的便捷连接。

(二)提高干线路网的覆盖水平

覆盖全省县(市、区),全省乡、镇(政府所在的居民聚居区域、政府驻地、政府所在居民聚居区域边缘并和聚居区域内部的一条街道连接。

)通干线公路率达到60.2%,路网覆盖率和通达性大大提高。

实现了2020年达到5万人口以上城镇100%的连接,1万人口以上城镇的80%连接,二级以上口岸干线公路的100%连接。

实现和周边省份干线的行政等级对接,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连接五大产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所在地,工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干线公路网将连接所有重要的水路、铁路和航空枢纽,进一步强化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紧密合作和有机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为建立起我省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三)集约利用资源和国土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利益诉求增多,资源管理面临复杂局面,压力进一步增大。

省道网调整方案的实施,可实现资源利用的总量控制,强化集中管理,有利于保证资源使用的严肃性,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从国防安全、国家安全的需要看,省道网对于动员人员和物资力量,维护国家稳定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为抢险救灾等应急突发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

六、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路线规划研究。

省道网调整方案总体上还是比较宏观的方案,为便于今后的建设、管理、养护,建议开展具体路线规划研究,明确具体路线的起讫点,县城、重要城镇的过境问题。

特别是做好和高速公路并行的普通省道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规划建设期的研究。

(二)搞好空间规划控制。

提请省政府批准调整方案时,应要求有关部门、各市州、县市区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国土开发利用规划时,为省道发展预留空间。

(三)完善制定相关政策。

省道网调整方案一经批准,将会对未来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等产生重要影响,面对“费改税”和高速公路建设集中、资金十分紧张的双重压力,建议:

在积极争取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解决未来省道建设、管理、养护的相关政策。

(四)调整次级路网规划。

为和省道调整协调配套,利于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建议着手开展县级路网调整准备工作,省道调整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正式开展县级公路网调整工作。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

序号

路线   类别

路线名称

编号

简称

境内起迄点

全长(km)

重复里程(km)

新增里程(km)

主要控制点(下划线为新增路段)

省道总计

 

 

 

11075

334

6915

 

普通省道

 

 

 

8920

334

4760

 

环线

 

 

 

 

570

65

309

 

1

 

环长春经济圈公路

S001

长春经济圈

德惠-伊通-德惠

451

5

296

德惠、九台、四家子、双阳、伊通、大孤山、公主岭、大榆树、永久、巴吉垒、农安、德惠

2

 

通化市绕城公路

S002

通化绕城

官道岭-西甸子-官道岭

36

22

13

官道岭、西甸子、通化东站、官道岭

3

 

四平市绕城公路

S003

四平绕城

勤业村-塔山村

46

22

0

勤业村、杨木林村、塔山村

4

 

辽源市绕城公路

S004

辽源绕城

红五星-连昌

38

16

0

红五星、连昌、红五星

放射线

 

 

 

 

1218

12

168

 

1

 

长春-吉林公路

S101

长吉(北)线

安龙泉-吉林

108

0

0

安龙泉(长春)、龙家堡、四家子、左家、沙河子(吉林)

2

 

长春-石头口门公路

S102

长石线

长春-前董家

40

0

40

东方广场、东湖镇、前董家

3

 

长春-天池公路

S103

长天线

长春-天池

466

0

59

净月(长春)、双阳、烟筒山、桦甸、大蒲柴河、东清、松江、二道白河、天池

4

 

长春-白山公路

S104

长白线

长春-白山

268

12

69

世纪广场(长春)、新立城、伊通、营城子、朝阳山、朝阳镇、楼街、样子哨、腰牌、凉水、回头沟、鹤大交叉点(白山)

5

 

长春-双辽公路

S105

长双线

长春-双辽

148

0

0

皓月广场、大岭、秦家屯、桑树台、双山镇、慈惠、双辽

6

 

长春-太平川公路

S106

长太线

长春-太平川

189

0

0

火烧里、合心、永久、流水、前七号、太平川

纵线

 

 

 

 

4926

177

3245

 

1

 

东宁-防川公路

S201

东防线

兰家趟子(省界)-防川

192

0

22

省界、兰家趟子、春化、马滴达、珲春、圈河、防川

2

 

穆陵-长岭子公路

S202

穆长线

永胜(省界)-长岭子(口岸)

225

21

204

永胜(省界)、罗子沟、复兴、珲春、长岭子(口岸)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

序号

路线   类别

路线名称

编号

简称

境内起迄点

全长(km)

重复里程(km)

新增里程(km)

主要控制点(下划线为新增路段)

3

 

东宁-东清公路

S203

宁清线

道芬(省界)-东清

302

15

201

道芬(省界)、复兴、十里坪、汪清、仲安、三道、安图、万宝、东清

4

 

图们-和平营子公路

S204

图和线

图们-和平营子

335

0

335

图们、月晴、开山屯、北兴、三合、白金、勇化、崇善、双目峰、和平营子

5

 

三道湾-三合公路

S205

湾三线

三道湾-三合口岸

96

1

96

三道湾、朝阳川、龙井、智新、北兴、三合口岸

6

 

老松岭-南坪公路

S206

松南线

老松岭(省界)-南坪(德化)

265

11

48

老松岭、汪清、延吉、龙井、和龙、新兴洞、南坪(德化)口岸

7

 

和龙-露水河公路

S207

和露线

和龙-露水河

144

24

33

和龙、松江、二道白河、露水河(砬子河)

8

 

二道白河-桓仁公路

S208

二桓线

二道白河-浑江口大桥(省界)

507

12

492

二道白河、头道管理站、头西管理站、前川林场、马鞍山林场、白西林场、锦北林场、朝长线接点、漫江、松江、大桥、向阳、闹枝、兴隆街道办(临江)、苇纱河镇、三道沟镇、下套、青石镇、集安、榆林、浑江口大桥

9

 

尚志-西丰公路

S209

尚西线

清茶馆(省界)-西丰

340

18

305

清茶馆(省界)、前进、蛟河、松江、车背沟、常山、榆木桥子、呼兰、磐石、朝阳山、沙河镇、宴平、辽河源、渭津、辽源、乌龙岭(省界)

10

 

榆树-三道沟公路

S210

榆三线

榆树-三道沟(大路)

503

5

75

榆树、舒兰、蛟河、漂河、靖宇、江源、石人、大镜沟、红土崖、三道沟(大路)

11

 

五常-新宾公路

S211

五新线

荒岗(省界)-金场岭(省界)

447

61

211

荒岗、舒兰、吉林、口前、五里河、桦甸、大庆、石道河镇、辉南、杉松岗、样子哨、太平川、圣水、柳河、金场岭(省界)

12

 

榆树-九台公路

S212

九榆线

九台-大坡

80

7

73

九台、城子街镇、上河湾镇、大坡

13

 

营城子至西丰

S213

营西线

伊通河大桥-梨树岭

124

0

124

伊通河大桥、沙河镇、黄河镇、二龙山、东丰、拉拉河、杨木林、梨树岭(省界)

14

 

伊通-西丰公路

S214

伊西线

大孤山-泉太(省界)

57

0

57

大孤山、三道、小孤山、甲山、云顶、泉太(省界)

15

 

秦家屯-八面城公路

S215

秦八线

秦家屯-喇嘛店(省界)

78

0

77

秦家屯、小城子、榆树台、胜利、四棵树、喇嘛店(省界)

吉林省省道网调整方案

序号

路线   类别

路线名称

编号

简称

境内起迄点

全长(km)

重复里程(km)

新增里程(km)

主要控制点(下划线为新增路段)

16

 

大安-通辽公路

S216

大通线

大安-包拉温都(省界)

247

2

246

大安、西大洼、大榆树、龙沼、十道花、通榆、瞻榆、包拉温都(省界)

17

 

齐齐哈尔-大安

S217

齐大线

嘎什根(省界)-四棵树

135

0

135

嘎什根(省界)、五棵树、莫莫格、沿江、月亮泡、大安、四棵树

18

 

舍力-开原公路

S218

舍开线

舍力-杨木林子(省界)

357

0

357

舍力、新平安、海坨、水字井、乾安、查干花、东三家子、流水、东岭、玻璃城子、桑树台、榆树台、梨树、四平市、山门、叶赫、杨木林子(省界)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