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980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制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园林制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园林制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园林制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园林制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制图标准.docx

《园林制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制图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制图标准.docx

园林制图标准

园林景观制图标准

一、总则

1.0.1为了统一园林景观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是园林景观制图的基本规定,适用于总图、园建、结构、给水排水、绿化等各专业制图。

1.0.3本标准未详尽之处,应参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以下简称《统一标准》)的相应规定以及各有关专业的制图标准。

1.0.4统一使用“天正建筑8”作图软件。

1.0.5按标准化模式作图,尽量统一。

(见标准图)

二、排图与图号

2.1图纸幅面

2.1.1图纸幅面及图框尺寸,应符合《统一标准》的相关要求。

2.1.2图纸的短边一般不应加长,长边可加长;加长图纸须加图纸长度1/4的整数倍。

2.1.3-般AO〜A3图纸宜横式使用;必要时,也可立式使用。

2.1.4AO和A1图纸一般用于总图或局部平面,A2图纸用于详图;如果无特殊要求,不

用A3或A4图纸。

2.2图纸编排顺序

2.2.1工程图纸应按专业顺序编排。

一般应为图纸口录、设计说明、总图、园建图、结构图、给水排水图、绿化图……等。

2.2.2各专业的图纸,应该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逻辑关系,有序排列。

一般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平立面、后剖面详图排列。

2.3图纸编号

2.3.1工程名称、工程号需按统一要求填写(山项LI负责人于前期制定标准图框)。

2.3.2图名应包括图纸内所有单个小图的全名;若图名位置有限,可将内容相同的小图名称合并后填写。

2.3.3图号按统一要求编写,排序及代码如下:

LI录

ML

说明

SM

总图

ZP

大样

BZ

园建

J

结构

G

水施

SS

电施

DS

绿化

LS

ML-1.0/Ml-2.1

SM-1.0/SM-2.1

ZP-1.0/ZP-2.1

BZ-1.0/BZ-2.1

J-1.0/J-2.1

G-1.0/G-2.1

SS-1.0/SS-2.1

DS-1.0/DS-2.1

LS-1.0/LS-2.1

(—个编号只有一张图时,用前一种编号方法,如:

JT.O,J-2.0--

一个编号有多张图时,用后一种编号方法,如:

J-2.bJ-2.2……)

三、图层与线宽

3.0.1常用图层应分为自定义图层及天正自动生成图层。

(见附图)

3.0.2图线分五种:

加粗、粗、中、偏细、细:

对应线宽为:

0.80mm、0.50mm、0.25mm、0.18mm、0.12mm。

3.0.3工程建设制图,不同线宽和不同线型应按具体情况选用。

(见附图)

3.0.4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宽度。

3.0.5噌线不得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

四・字体与标注

4.1字体

4.1.1簧_絆]“天正”字库之“_TCH_DIM”。

大标题、图册封面、地形图等的字体,也可其他字体

4.1.2文字的字高,应从如下系列中选用:

3.5、5、7、10、14、20mm。

如需书写更大的字,其高度应按逅的比值递增。

4.2尺寸标注

4.2.1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

图样本身的任何图线均不得用作尺寸线。

4.2.2图样上的尺寸,应以实际尺寸数字为准,可取整数,不得直接更改尺寸数字。

4.2.3尺寸宜标注在图样轮廓左边及下边,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等相交。

4.2.4半径的尺寸线应一端从圆心开始,另一端画箭头指向圆弧。

半径数字前应加半径符号,直径数字前应加直径符号标注球体的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前加注符号“SR”o

4.2.5外形为非圆曲线的构件,可用坐标形式标注尺寸;复杂的图形,可用网格形式标注尺寸。

4.3标高

4.3.1总平面图室外地坪标高符号,宜用涂黑的三角形表示。

4.3.2剖面、立面标高符号,宜整齐标注在尺寸线外侧。

4.4剖切符号

4.4.1剖切符号的编号宜按顺序由左至右、山下至上连续编排。

4.4.2建(构)筑物剖切符号宜注在±0.00标高的平面图上。

4.4.3剖面图或断面图,如与被剖切图样不在同一张图内,可在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注明其所在图纸的编号,也可以在图上集中说明。

4.5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4.5.1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同在一张图纸内时,应在详图符号内注明详图的编号;在索引符号的上半圆中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并在下半圆中间画一段水平细实线。

4.5.2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不同在一张图纸内时,应在详图符号的上半圆中注明详图的编号,在下半圆中注明被索引的图纸的编号;在索引符号的上半圆中注明该详图的编号,并在下半圆中注明该详图所在图纸的编号。

4.5.3索引出的详图,如采用标准图,应在索引符号水平直径的延长线上加注该标准图册的编号。

4.6引出线

4.6.1引出线一般宜釆用水平方向的直线或与水平方向成45°的直线;位置不足时,可釆用与水平方向成30°、60°、90°的直线。

4.6.2引出线宜标注在图样轮廓右边,文字说明宜注写在水平线的上方。

4.6.3同时引出儿个相同部分的引出线,宜互相平行,也可画成集中于一点的放射线。

4.6.4多层构造的引出线,其说明的顺序应由上至下,并应与被说明的层次相互一致;如层次为横向排序,则山上至下的说明顺序应与左至右的层次相互一致。

4.7其他符号

4.7.1对称符号:

构配件的视图有1条对称线,可只画该视图的一半;视图有2条对称线,可只画该视图的1/4,并画出对称符号;图形也可稍超出其对称线,此时可不画对称符号;对称的形体需画剖面图或断面图时,可以对称符号为界,一半画立面图,一半画剖面图或断面图。

4.7.2连接符号:

应以折断线表示需连接的部位。

两部位相距过远时,折断线两端靠图样一侧应标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连接编号。

两个被连接的图样必须用相同的字母编号。

4.7.3指北针:

总平面图上必须标明指北针。

4.7.4材料填充:

两个相同的图例相接时,图例线宜错开或使倾斜方向相反:

两个相邻的涂黑图例间,应留有空隙,其宽度不得小于0.7mm,

五・比例与深度

5.1比例

5.1.1绘图所用的比例,应根据图样的用途与被绘对象的复杂程度选用。

5.1.2常用比例

1:

1、1:

2、1:

5、1:

10、1:

20、1:

50、1:

100、1:

150、1:

200、1:

500、1:

1000。

5.1.3可用比例

1:

3、1:

4、1:

6、1:

15.1:

25、1:

30、1:

40、1:

60、1:

80、1:

250、1:

300、1:

400、

l:

600o

5.2总体规划设计深度

总体规划设计山图纸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

5.2.1说明书

5.2.1.1主要依据:

批准的任务书或摘录;

所在地的气象、地理、地质概况。

风景资源及人文资料

能源、公共设施、交通利用情况等。

5.2.1.2规模和范围:

规模、容积、游人容量;

分期建设情况;

设计项目组成;

对生态一起、游憩、服务设施的技术分析。

5.2.1.3艺术构思:

主题立意;

景区、景点布局的艺术效果分析;

游览、休息线路布置。

5.2.L4种植规划概况:

绿地条件分析;

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类型分析;种苗来源情况;

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

5.2.1.5功能与效益:

执行国家政策、法命及有关规定的情况;对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活影响的预测;各种效益的估价。

5.2.2图纸部分

5・2・2・1建设场地的规划及现状位置图。

图中要标明绿线轮廓、现状及规划中建筑物位

置和周圉环境。

5.2.2.2近期和远期用地范圉图。

标明具体位置,有明确尺寸及坐标。

5.2.2.3平面图。

要在用地范围内标明道路、广场、河湖、建筑、园林植物类型,出入口位置及地形竖向控制标高等。

5.2.2.4整体鸟瞰图。

5.2.2.5重点景区、园林建筑或构筑物、山石、树丛等主景点或景物的平面图或效果图。

5.2.2.6公用设备、管道用设施、管线的位置及管线走向图。

5.2.2.7重点改造地段的现状照片。

5.2.3文件编排顺序

总体规划图设计文件封面总体规划图设计文件U录说明书

总图与分图

5.3初步设计深度

初步设计应在总体规划图设计文件得到批准及待定问题得以解决后进行,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说明书工程量总表和概算。

5.3.1设计说明书

5.3.1.1对照总体规划图文件中文字说明部分提出全面技术分析和技术处理措施。

5.3.1.2各专业设计配合关系中关键部位的控制要点。

5.3.1.3材料、设备、造型、色彩的选择原则。

5.3.2图纸部分

5.3.2.1总平面图:

用具体尺寸、标高表明道路、广场、河湖、建筑、假山、设备、管线等各专业设计或单独的子项H工程相互关系,周圉环境的配合,

必要时可用断面加以明确;总平面图必须有准确的放线依据。

5.3.2.2竖向设计图:

分别表示现状和高程;图纸比例尺同总平面。

5.3.2.3道路广场设计图:

广场外轮廓、道路宽度用具体尺寸标明;

用方格网(或轴线、中心线)控制位置或线形;

广场标高应标明中心部位和四周标高,道路转弯处应标出标高;标明排水方向,用地下管线道排水时,要注明雨水口位置;比例尺同总平面图。

5.3.2.4种植设计图:

标明树林、树丛、孤立树和成片花卉位置;定出主要树种;

重点树木或树从要标出与建筑、道路、水体的相对位置;比例尺同总平面图。

5.3.2.5建筑设计图:

注明建筑轮廓及其周围地形标高;与周用建筑物距离尺寸;与周圉绿化种植的关系。

5.3.3文件编排顺序

初步设计文件封面初步设计文件扉面文件目录文件说明书图纸目录

总图与分图

5.4施工图设计深度

在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施工图设计。

5.4.1设计说明书

设计总说明。

5.4.2施工总平面图

5.4.2.1应以详细尺寸或坐标标明各类园林植物的种植位置构筑物、地下管线位置、外轮廓。

5.4.2.2施工总平面图中要注明基点、基线,基点要同时注明标高。

5・4・2・3为了减少误差,整形式平面要注明轴线与现状关系,自然式道路,山丘种植要以方格网为控制依据。

5.4.2.4注明道路、广场、台承、建筑物、河湖水面、地下管沟上坡、山丘绿地和古树根部的标高,它们衔接部分亦作相应的标注。

5.4.3种植总平图

5.4.3.1平面图:

在图上应按实际距离尺寸标注出各种园林植物品种、数量;

标明与周圉定构物和地上地下管线距离的尺寸;

施工放线依据;

自然式种植可以用方格网控制距离和位置;

现状保留树种,如属于古树名木,则要单独注明木的编号与现场定位的方法。

5.4.3.2苗木表:

线依据。

种类或品种;

规格胸径以厘米为单位;冠径、高度以米为单位;

观花类标明花色;

数量及图例。

5.4.4竖向施工图

5.4.4.1平面图:

现状与原地形标高;

设计等高线、等高距为0.25cm-o.5cm;

土山山顶标咼;

水体驳岸、岸顶、岸底标高;

池底高程用等高线表示,水面要标岀最低、最高及常水位;

建筑室内外标高、建筑出入口与室外标高;

道路、转折点出标高、纵坡坡度;

绿地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画出排水方向,两水口位置;

图的比例为1:

100-1:

500;

必要时增加土方调配图。

5.4.4.2剖面图:

在重点地区、坡度变化复杂地段增加剖面图;

各关键部位标高;

图的比例尺为1:

20-:

50o

5.4.4.3做法说明:

夯实程度;土质分析;微地形处理;客土处理。

5.4.5园路广场施工图

5.4.5.1平面图:

路面总宽度及细部尺寸;

放线用基点、基线、坐标;

与周围构筑物、地上、地下、地下管线距离尺寸及对应标高;

路面及广场高程、路面纵向坡度、路中标高、广场中心及四周标高排水方向;雨水口位置、雨水口详图或注明标准图所引号;

路面横向坡度;

曲线形园路标岀转弯半径或以方格网放线;

路面面层花纹。

5.4.5.2剖面图:

路面、广场纵横剖面上的标高路面结构

5.4.5.3局部放大图:

重点局部;路面花纹。

5.4.5.4做法说明:

放线依据;

路面强度;路面粗糙度;

铺装缝线允许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路牙与路面结合部做法,路牙与绿地结合部高程做法;

异形铺装块与道牙衔接处理;

正方形铺装块折点、转弯处做法;

注意圆形铺砌材料的规格标注。

(可标为按多少弧度切割材料或儿等分)

5.4.6假山施工图

5.4.6.1平面图:

山石平面位置、尺寸;

山峰、制高点、山谷、山洞的平面位置、尺寸及各处高程;山石附近地形及构筑物、地下管道及山石的距离尺寸;植物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尺寸。

5.4.6.2剖面图:

山石、山峰的控制高程;山石基础结构;

植物种植池的作施、尺法、位置。

5.4.6.3立面或透视图:

山石层次、配置形式;山石大小与形状;与植物及其它设备的关系。

5.4.6.4做法说明:

堆石手法;

接缝处理;

山石纹理;

山石形状、大小、纹理、色泽的选择原则;

山石用量控制。

5.4.7水池施工图

5.4.7.1平面图:

放线依据;

与周圉环境、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的距离尺寸;自然式水池轮廓可用方格网控制;

周圉地形标高与池岸标高;

池岸岸顶标高、岸底标高;

池底转折点、池底中心、池底标高、排水方向;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的位置、标高;泵房、泵坑的位置、尺寸、标高。

5.4.7.2剖面图:

池岸、池底进岀水口高程;

池岸、池底结构、表层、防水层、基础作法;池岸与山石、绿地、树木结合部作法;池底种植水生植物做法。

5.4.7.3各单项土建工程详图:

泵房、泵坑;

给排水、电力管线;配电装置;控制室。

5.5园林建筑设计深度

5.5.1设计说明书

5.5.1.1建筑说明。

5.5.1.2结构说明。

5.5.1.3基础说明。

5.5.2建筑设计的图纸要求

5.5.2.1总图、分区图、分层平面图。

5.5.2.2建筑物的正立面及主要侧立面。

5.5.2.3各部位有代表性的剖面图。

5.5.2.4有关门、窗、墙、地面、天花等节点大样图。

5.5.2.5各类做法数量的明细表。

5.5.3结构设计的图纸要求

5.5.3.1基础平面及剖面图。

5.5.3.2柱网、楼盖平面图。

5.5.3.3屋顶平面图以及各类柱子、大梁、楼板、阳台、过梁等构件的模板和配筋图。

5.5.4设备设计的图纸要求

5.5.4.1各类管线系统图。

5.5.4.2各类管线平面布置图。

5.5.4.3各类节点大洋及详图等。

4

5

5.5.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