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694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docx

小学文学社优秀教案12课时全

1我就是我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

2.反思自己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珍重生命。

3.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入集体的大家庭。

教学重点:

1.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2.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或突出个人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

教学难点:

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表现自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思路提示

提示一:

这是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以写人为主。

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介绍自己,就必须抓住自己性格中的主要特点,通过几件具体的、典型的事例,突出自己某一或某几方面的性格特点,力求写出个立体的、充满个性化的自我。

写作重点应放在不同阶段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上,写出自我的风采,但不可面面俱到。

可以写我的长相:

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可以写我的性格和特点:

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好动的我……可以写我的内心:

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可以写我的爱好:

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可以写我的故事:

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等等。

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取材,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校生活、家庭生活或是朋友交往的其他场合,要选取那些最能展现你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反映你的性格特征。

要仔细地审视我,无情地剖析我,逼真地描写我,客观地评价我。

提示二:

写作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现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方面的进步;还可以采用反向构思的方式,写自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如“我不是我”,这样不仅构思新颖,也有创新的意识。

二、交流讨论

1.想一想,我有哪些性格特征?

2.小组交流各人的性格特征,还可以互相补充、完善。

3.代表发言,我的性格特征,老师必要指点,为写作做准备。

认识自我是完善自我的前提和途径。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创造自己的过程,追问自我、审视自我、创造自我是人类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

常做这样的自我追问和审视,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个性,准确的认识自己。

追问自己要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下面我们小结一下追问地角度。

追问角度参考:

个人简况、家庭情况、外貌体型、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爱好特长、成长经历、人际交往、优点缺点……

第二课时

一、技法点拨

在做自我介绍之前,请先列出“个人档案”,如:

1.个人情况简介:

姓名、家庭住址、出生的时间、年龄、名字的由来、名字的涵义……

2.个人的肖像与身高体型

3.个人经历

4.家庭情况

5.特别难忘的事

6.自己喜欢的格言

7.自己担任的职务

8.自己为人处世的观点和做法

9.特长和爱好个性

10.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二、范文引路

在介绍范文时,并请同学们讨论、介绍范文的结构安排,写作顺序,你可以学习、模仿的地方。

力争让范文起到引路作用。

三、撰写习作

四、评改交流

2写一首小诗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2.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趣,体会诗歌的特点,激发想象力,学习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的特点,学写小诗。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回忆上节课同学们所谈的心愿。

2.指名读读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心愿。

二、揭题

如果把大家的心愿写成诗,那一定很美,很有趣。

三、学习小诗

1.投影。

2.指名读诗。

3.评议。

(1)读诗的情况。

(2)诗的内容。

(喜怒哀乐)

4.齐读六首小诗。

第二课时

一、写作前谈话

1.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2.把刚才大家汇报的喜怒哀乐的事情改写成诗。

3.引导学生通过将练笔与小诗对比,了解写诗的窍门。

如:

(1)可分节写。

(2)每一行的字数不一定相同,句子要活泼简练。

(3)如果可能,末字可押韵,但不作要求。

(4)要表达真情实感。

4.本次习作基本要求。

(1)尽量写诗。

(2)内容为:

喜怒哀乐。

5.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换其他内容,也可以不写诗。

二、尝试创作

1.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2.投影片段或小诗共同欣赏、评议。

3.修改。

三、布置作业

继续习作,并修改习作。

3母爱

教学目标:

 

 1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 

 2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3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大家想一起欣赏一下吗?

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二 学习从生活中寻找事例表现母爱 

1. 同学们这首歌使你们想起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2.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做人。

这一切都渗透着母亲那份浓浓的母爱。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母亲,重温一下这分深深的、浓浓的、而又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

(板书课题:

母爱) 

3. 刚才的这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话: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同学们,你们有过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

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先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例,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第二个学生说事例的时候,教师就开始引导能集中体现母爱的一句话,写一件事,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

 

教师引导语:

 同学,老师说你感到的母爱是___,你同意吗?

和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请举手,看来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

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

  

4.让学生小组交流,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个可以写出作文的事例。

 

5. 找一个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

 

如:

你注意到妈妈接你时那体贴的眼神了吗?

你注意到妈妈那______了吗?

说说。

 

6.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刚才大家说得好,母爱真的很感人。

你们说的每一个事例中,感人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妈妈那温馨的身影,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可能都包含着一个浓浓的爱字。

如果说母爱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么这些细微的地方就是构成锁链的一个个所扣,把这些细微的地方写出来,母爱就显现出来了,是吗?

 

二、选择事例,当堂写作 

 1.有名同学也写了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想看吗?

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2. 出示文章:

 

母爱

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的对。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它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窗外下着小雨,我起床一看,都七点了。

 

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

也许是怕我嫌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轻轻打开了门。

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似乎想帮着我做点什么。

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出门一按就能打开。

妈妈做完这些,我的鞋带还是没系完,她索性就蹲下来,帮助我系好了没系完的鞋带。

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我匆匆下了楼,走到小区的拐角处,回头一看,妈妈正在阳台上向我这里张望。

我能感觉,那眼神将一个字悄悄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3.交流:

 

文中的那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

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4.其实刚才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就是作者描写具体的地方,她把妈妈的爱体现在了这些细微的举动上,收拾书包是爱的细节,准备雨伞是爱的细节,系鞋带是爱的细节,那阳台上的眼神也是爱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感受到了母爱,不是吗?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呢?

(板书:

细节描写) 

5.现在,能写了吗?

把你想到的这件事中最能体现母爱的那些细节写出来,时间够不够?

 

三 、交流完善 

1. 好,现在可以读我们自己的作文了,请看这篇作文。

读过之后,我们谈谈文中哪些地方流露出了母爱?

 

2.我们再来一起帮助这位同学想想,可能漏掉了哪些细节。

 

3.学生交流,教师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把细微的地方再想细致一些。

 

四、情感升华,激发学生感恩的情结。

 

同学们写的真好,从你们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深厚与强烈,母亲的爱是超越生命的爱,她像暖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儿女,那么此时此刻做为儿女的你们想对你们的妈妈说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结束语:

今天老师真高兴,因为从你们的言语中,我也能感受你们对母亲的爱,你们长大了。

母爱不是奔流大海,它是平常生活中的长流细水,只有我们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觉到它的绵绵不绝。

下面就把这首《烛光里的妈妈》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并捎去我们的祝福: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健康!

永远幸福!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课下把文章修改好,并读给你们的妈妈听,下节课我们再交流一下心得,大家说好吗?

4物语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写作状态,并且抓住写作要点,

2.借助多媒体,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获取语言情趣。

 

3.构思:

层层推进的训练方法。

 

教学重难点:

层层推进的训练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析 

大多数学生在描绘某一个事物(自然景观)时往往只注意事物本身的表面(表象),只重视了对事物的感性感受,造成写作时千人一面的局面,作文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开启思维,没有展开想象,使写作呈现僵化现象。

 

二、导 

作文是需要激情的。

作文是思想感情与生活碰撞的火花。

从生活中去感悟写作奥妙、体验写作乐趣,是激发写作灵感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

对生活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会使我们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更加美好。

今天让我们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验自然的风景吧!

 

三、赏 

1.老师引导并用投影仪显示写景作文的几个注意点:

观察的角度,景物的特征,具体的描绘,思维的拓展。

 

2.展示课文中有关写景的文段和课外名家美文中的写景妙句。

 

A、展示台展示第五册课文《鼎湖山听泉》中的精彩选段(略)。

 

B、投影仪显示课外名家语段(先显示未画浪线的文字,再一次显示浪线上文字):

 

村落沉睡了,幽暗的夜空泛着银光。

一颗颗绿色的星星,像夏夜那般温柔,它从深奥莫测的苍穹,从遥远的银河深处,若隐若现,友爱地向我眨着眼睛。

当我走在布满灰尘的夜路上,它随我同行;当我停在桦树林边,在那幽静的树阴下,它就守侯在树丛中间;当我走过家门,它就从漆黑的屋檐后面向我亲切而温柔地闪着光辉。

 

——(苏联)邦达列夫《星星和月光》 

四、思 

请几位同学谈感受,分析选段好在哪些地方。

 

1.为什么作者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

有没有诀窍?

 

明确:

借助联想和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