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709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docx

西诊操作复习体格检查48项汇总doc

体格检查48项汇总

操作总分:

15分二(检查方法)10分+(报告结果)2分+(|H1答提问)3分

1、体温测量

(1)患者准备

(2)医生准备(正确拿体温计,有无菌意识;把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交代患者测体温时注意事项。

(3)测量完毕报告结果

(4)提问:

三种不同方法测体温时间、正常范围?

各有什么优缺点?

体温测量常见误差原因?

2、血压(间接测量法)(18分)

(1)医生准备:

检查血压计(2分);

关健:

先检杳水银柱是否在点。

(2)患者准备:

测量前安静休息至少5min,肘部置位正确(2分);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并外展45°o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2分);

气袖均匀紧贴皮软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2分);

手触到肱动脉搏动,再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体件轻压。

(5)测量过程流畅(2分);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间隔l-2min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

(6)读数正确(6分);

考生测量完毕,向考官报告血压读数,必要时,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如读数不正确酌情扣分)

(7)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高血压分类及诊断标准?

(1分)

%1肱动脉(测&血压时)的正确位置是什么?

(坐、卧位)(1分)

%1为什么听诊器头不能塞入袖卜?

(1分)

3、浅表淋巴结检查

淋巴结检查常川视诊和触诊

视诊内容

触诊原则:

顺序(耳前、耳后、枕骨下区、下颌下、刻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胭禽);放松;滑动触诊。

(1)颈部淋巴结检查(9分)

%1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

告Z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3分)

%1检查者手势止确: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

(3分)

%1检查顺序正确:

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骨下区、下颌下、刻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

(3分)

(2)锁骨上淋巴结检查(6分)

%1告之被检查者止确体位、姿势: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

(3分)

%1检查者手法正确:

检查者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3分)

(3)腋窝淋巴结检查(7分)

%1告Z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

检查腋窝时血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手腕,将其前臂稍外展。

(3分)

%1检查者于法正确:

以右于•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禽,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禽5组淋巴结。

(4分)

(4)滑车上淋巴结检查(6分)

%1左臂滑车上淋巴结检查方法正确:

检査者左于握住被检查者左腕,用右乎四指从其上臂外侧伸至肱二头肌内侧,于肱骨内上探上37cm上下滑动触膜滑车上淋巴结。

(2分)

%1右臂滑车上淋巴结检查方法正确:

检查者右手握住被检查者右腕,用左乎四指从其上臂外侧伸至胧二头肌内侧,于肱骨内上®±3-4cm上下滑动触膜滑车上淋巴结。

(2分

(5)腹股沟淋巴结检查(6分)

%1告之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

被检查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2分)

%1检查者手法正确:

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膜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膜腹股沟人隐静脉处和垂直组淋巴结。

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4分)

(6)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

(1分)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1分)

%1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2分)

%1肺癌、乳癌各易转移至何处浅表淋巴结?

(1分)肺癌:

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乳癌:

腋窝、锁骨下,胸骨旁淋巴结。

4-7、眼(眼球运动、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辐转反射、结膜巩膜检查)(18分)

(1)眼球运动检杳方法正确(4分);

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告Z病人头部不动,眼球

随冃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呈〃H〃型)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止确(6分);

%1百接対光反射是将光源百•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3分)。

%1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対光反射(3分)。

(3)眼调节和辐犊反射(3分)

告Z被检杳者注视检杳者手指。

检杳者手指自被检杳者前面1米远处,匀速向被检杳者鼻前移动,至10cm前停止。

观察被检查者两侧瞳孔缩小及两眼聚合情况。

(4)结膜、巩膜检查。

结膜梅剖分类;分别观察其有无充血、出血、苍白、颗粒、滤泡、水肿等。

检查睑结膜要领(看、拉、压、翻)

巩膜:

眼球向上下左右运动。

(5)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缩小)有什么临床意义?

(1分)两侧瞳孔(针尖瞳)说明什么问题?

(1分)对光反射消失有什么临床意义?

(1分)

%1眼球运动支配神经?

%1两眼辐犊功能不良(不能聚合)考虑什么?

(1分)

%1正常巩膜、角膜颜色?

8、鼻窦压痛

(1)检杳方法

(2)提问:

正常鼻窦有几组?

鼻窦检查临床意义?

9、口咽部及扁桃体

(1)检查方法

(2)提问:

①扁桃体肿大分度?

②口咽部检查内容?

(硬腭、软腭、腭垂、扁桃体及咽后壁)

10、12、甲状腺检查、气管检查(18分)

(1)甲状腺视诊:

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并能正确表达其大小及性质(12分);

%1甲状腺峡部触诊:

检査者站于受检查者前血,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血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4分)。

%1甲状腺侧叶触诊:

-•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4分)

%1后面触诊:

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

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4分)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扌112分)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换度、表而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若有肿人时,还要进行甲状腺听诊

(2)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止确并能表达气管止中或偏移(4分)。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小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小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Z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來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3)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甲状腺正常状态的视听触,分别可得什么体征?

若触及肿大,应从什么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甲状腺的分度

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常见原因?

%1气管向右偏移,可能是胸部有了什么病变?

(1分

11、颈部血管检査

(1)检查方法视诊、触诊

检查内容:

颈动脉、颈静脉

(2)提问:

①动脉正常情况?

增强生理?

病理?

%1静脉搏动见于?

三尖瓣关闭不全

%1充盈过度或怒张见于?

处位平卧(可达什么位置)

13、14、胸(肺)部触诊(内容与方法)(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止确(5分);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杳者两手置于被检杳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屮线两侧对称部位,两于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丁•前侧胸壁,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

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6分);

%1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3分)。

%1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从前胸、侧胸、背部依次检查,不能遗漏(3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5分)。

%1操作手法同胸丿郭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

(3分)

%1考生能口述:

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胸膜摩擦感。

(2分)

(4)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一侧胸部呼吸运动较对侧减弱,考虑什么?

(1分)

%1一侧胸部语颤增强常见于什么病?

(1分)

%1一侧胸部语颤减弱常见于什么病?

(1分)

%1触及胸膜摩擦感临床意义?

如何鉴别心包靡擦感?

15、16、17、胸(肺)部叩诊(内容与方法)(18分)

(1)直接叩诊:

用于大面积肺部病变时

间接叩诊:

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10分)

%1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的指关节(4分)。

%1顺序正确:

首先检杳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两侧对比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告之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卞进行叩诊,比较叩诊音的变化。

(6分)(无对比叩诊应酌情扣分)

(2)叩肺下界移动度(6分)。

%1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

(1分)

%1然后告之被检杳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2分)。

%1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告之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启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由此测量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2分)。

%1患者屏气不宜过长。

(1分)。

(3)

(同法在锁骨中线、腋中线上叩诊)

(3)肺下界叩诊:

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平静呼吸时,沿锁骨中线、腋中线及启胛线分別叩诊,由浊音变实音处即为肺下界。

(4)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肺部叩诊有儿种方法?

讲一下正确做法。

(1分)

%1右下胸部清音区叩诊明显变浊,考虑什么疾病?

还要做什么体检鉴別?

(1分)

%1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正常值是多少?

减少说明什么问题?

(1分)

18、胸部(肺)听诊(方法、内容顺序)(18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止确(8分);

%1环境安静温暖。

手持听诊器胸件手势止确。

(1分)

%1听诊顺序正确。

(7分)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的(2分)、分别检查前胸部(1分)、侧胸部(1分)、背部(1分),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2分)。

(2)考生口述在正常人身上能听到哪些呼吸音,并能指出其部位(4分)能讲出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咅、支气管肺泡呼吸咅(2分),能指出相应听诊部位(2分)

(3)考生口述在有肺部疾患人体身上可能听到哪些常见的音(4分)

湿罗音(1分)、干罗音(1分)、哮鸣音(1分)、管呼吸音(1分)、胸膜摩擦音。

(4)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大片状肺炎时该部听诊有何异常?

(1分)

%1胸腔积液时患侧胸部听诊有何改变(体征)?

(1分)

19、听觉语音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8分);

%1环境安静温暧。

手持听诊器胸件手势正确。

嘱患者发“yi”长咅(1分)

%1听诊顺序止确。

(7分)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的(2分)、分别检查前胸部(1分)、侧胸部(1分)、背部(1分),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2分)。

(2)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止常人听到声音?

(1分)(柔和而模糊的声音)

%1听觉语音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1)(同触觉语颤)

20、心脏视诊(方法、内容——以口述为主,并能指出其相应部位)(18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4分);

%1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正确暴露胸部。

(2分)

%1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莫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

(2分)

(2)考生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4分);

%1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

(1分)

%1观察心尖搏动范F用。

(1分)

%1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1分)

(3)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6分)

%1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

(3分)

%1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杳者心尖搏动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

(3分)

(4)考生口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3分)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1分)右心室肥大。

%1剑突下搏动。

(1分)生理?

病理?

%1心底部异常搏动。

(1分)(5)

(5)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

%1右心室增人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

左心室増人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

(1分)

%1心前区膨隆常见于什么疾病?

(1分)

21、心脏触诊(内容、方法、顺序)(18分)

(1)触诊手法正确(3分);被检查者卧位,检查者在其右侧,先用右手常自心尖部开始检查,然后缩小到右手小鱼际或指尖,触诊压力适当。

(2)触诊顺序正确(3分);从心尖部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

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其他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3)在心尖搏动区触诊(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并能表达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所在体表位置(6分);

%1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

(3分)

%1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内、夕卜。

(3分)

(4)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4分);

%1震颤:

用丁•掌或于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2分)。

%1心包摩擦感:

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1分)。

(5)提问(4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考虑什么情况?

(1分)

%1心尖搏动触不到,有什么对能?

(1分)

%1心前区触到舒张期震颤即肯定有器质性心脏病,对不对?

(1分)

%1心包膜擦感临床意义?

22、心脏间接叩诊(手法、顺序,需在人体上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18分)

(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

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消瘦者例外),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4分);

%1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2分)

%1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2分)

(3)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10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ni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屮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匕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

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止常人心相对浊音界:

右界(cm)肋间左界(cm)2-3II2-32-3III3.5-4.53-4IV5-6V7-9(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lOcni)评分办法:

%1方法和结果正确正确(10分)。

%1方法和结果基木正确(6分)。

%1方法和结果错误(0分)。

(4)心脏叩诊问题(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心脏叩诊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1分)

%1什么叫梨形心?

提示什么病变?

(1分)

%1什么叫靴形心?

提示什么病变?

(1分)

23、心脏听诊(方法、内容,并在人体上指出相应部位)(18分)

(1)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5分);

%1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1分)

%1肺动脉瓣区: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1分)

%1主动脉瓣区:

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1分)

%1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1分)

%1三尖瓣区:

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1分)

(2)听诊顺序正确(5分);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

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6分)。

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1分)、心脏杂音(正常、杲常)(2分)、心包摩擦音(1分)等。

(4)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第一、二心音鉴別

24、肝颈静脉返流征及奇脉检查

(1)肝颈静脉返流征:

患者半卧位,观察平静呼吸时颈静脉充盈度,再右手学按压右上腹或脐周,观察颈静脉充盈度有无增加。

(2)奇脉:

手法同脉搏触诊,了解平静呼吸时患者脉搏悄况,嘱深呼吸,深吸气时脉搏消失为奇脉。

(3)提问:

(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怎么判断?

临床意义?

%1奇脉临床意义?

25、外周血管检查:

颈动脉搏动、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枪击音检查(18分)

(1)颈动脉搏动触诊(4分);

检查者以拇指置颈动脉搏动处(在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触之并比较两侧颈动脉搏动。

(2)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方法正确(4分);

毛细血管搏动征:

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3)水冲脉检查方法正确(4分);

检查者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梯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4)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4分)。

枪击音:

在外周较大动脉衣面(常选择胧动脉或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

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

(5)周围血管征检查

视诊:

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

触诊:

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水冲脉。

听诊:

枪击音和杜氏双重音。

(6)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周围血管征临床意义?

(1分)脉压差増大的疾病(发热、甲亢、重度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

%1有水冲脉者应考虑什么问题?

(1分)

26、27、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18分)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6分);

%1告之被检查者止确体位: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2分)

%1检杳者手法正确:

检杳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杳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

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2分)

%1检查顺序正确:

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2分)

(2)腹壁紧张度(4分)

%1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止常(柔软):

按尿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

(2分)

%1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

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

(2分)(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

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

(2分))

(3)压痛及反跳痛(6分)检查者用于•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病。

(3分)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町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

(3分)

(4)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腹部有局限压痛,考虑什么?

(1分)

%1如果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1分)

28、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液波震颤)(18分)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6分);

%1告Z被检查者正确体位: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2分)

%1检查者于法正确:

检查者应乎温暖、指甲剪短,右前静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而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

触诊时于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于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2分)

%1检查顺序正确:

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2分)

(2)液波震颤触诊(4分)患者平卧,双腿屈曲,放松腹壁,检查者以一手掌而贴丁•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

(3分)为防止腹壁木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手学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

(1分)

(3)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1液波震颤检查什么?

%1腹腔内有多少液体可查出液波震颤?

(1分)

29、33、肝脏触诊和肝上下径叩诊测量(18分)

(1)肝脏触诊(12分);

%1告Z患者体位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

训练腹式

呼吸(2分)

%1单手触诊:

检杳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人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

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乎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

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6分)。

%1双手触诊:

检杳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艘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使肝下缘紧贴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

(4分)

(在两条线上触诊、避免肝上触肝)

(2)肝上下径叩诊测量方法正确(4分);

%1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

当由清咅转至浊咅时即为肝上界,

由实音变鼓音处为肝下界。

(2分)

%1测量右锁中线上肝上界至肝下界的垂直距离。

(2分)

(3)提问(2个)(2分)

%1肝上下径正常值是多少?

(1分)9〜11cm

%1右肋缘下触及肝缘吋要注意哪些内容?

(1分)

30、31、脾脏、胆囊触诊(18分)

(1)脾脏触诊(10分);

%1平卧位触诊:

被检杳者仰卧,两腿屈曲。

检杳者站在被检杳者的右侧,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拿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5分)。

如脾脏屮度以上肿大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