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编辑.docx
《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编辑.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编辑
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编辑)
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成就和面临环境1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1
第二节“十二五”发展机遇6
第三节“十二五”面临挑战7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8
第一节发展原则9
第二节发展战略10
第三节发展定位11
第四节发展目标13
第三章优化空间布局,构筑增长新格局16
第一节做强“一主一次”两个经济增长核16
第二节优化206国道产业经济带16
第三节发展两个特色经济片区17
第四章推动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7
第一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17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18
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1
三、支持企业做大做强24
第二节促进服务业大发展25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5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26
三、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27
四、培育发展旅游业27
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9
一、做大做强优势农业29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32
三、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32
第五章加快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33
第一节重点加强中心城区建设33
第二节积极推进南部新城建设33
第三节促进重点乡镇特色发展33
第四节着力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34
第五节加快建设农村幸福美好家园34
第六章推进北融南接,全面加强开放合作35
第一节推进开发园区大发展35
第二节推动“北融南接”大进步36
第三节全面促进大开放大合作36
第七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文都桐城37
第一节大力推进文化创新37
第二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38
第三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40
第八章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40
第一节培育企业创新主体41
第二节打造公共创新平台41
第三节集聚利用创新资源41
第四节着力完善创新机制42
第九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42
第一节构建便捷交通运输体系43
第二节构建安全高效水利体系45
第三节强化能源保障46
第四节提高信息化水平47
第十章加强社会建设,打造和谐幸福桐城48
第一节促进教育事业大发展48
第二节推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49
第三节推进广电事业繁荣发展49
第四节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50
第五节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51
第六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1
第七节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52
第八节推进“平安桐城”建设53
第九节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53
第十一章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4
第一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55
第二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55
第三节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56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57
第一节优化发展环境57
第二节加强要素保障58
第三节推进规划实施60
《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二
五”期间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依法履
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精神,对于全市上下统一思想,
凝聚合力,振兴发展,努力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前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章发展成就和面临环境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战胜各
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一五”规划目
标全面完成。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实
力大幅提升。
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财政收入迈上10亿平台,
预计
2010年全市GDP达到118亿元,年均增长18.8%;财政收入达到12亿
元,是“十五”末的3.3倍,年均增长27.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8.0%;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5.8亿元,
是“十五”累计投资的4.6倍。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巩固,现代农业发展
水平进一步提高,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务业体系更加健全。
三
次产业比例由22.6:
46.6:
30.8调整为15:
55:
30。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
成,综合交通里程达2350公里。
城市建设进展顺利,路网建设、城市
供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批绿化景观工程相
继完成。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
设顺利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桐城经
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9.2平方公里,进驻企业153家。
双新开发区一
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十个特色镇街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
强。
民营经济发展活跃,特色产业日益壮大。
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280余家,
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
以民企为主体的机械制造、包装印刷、家纺服
装特色产业体系基本确立,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车用凸轮轴生产基
地、全国闻名的输送机械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包装印刷基地。
产业集
群效应更加凸显,新渡镇被评为“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范岗镇荣
获“中国刷业城”称号,大关镇是“中国制盖产业集群镇”,金神镇被
授予“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
品牌建设继续加强,“鸿润”、“金
光”、“白兔湖”、“盛运”、“霞珍”相继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北圈南带格局形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
融资体
制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地
方金融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成就明
显,汇源果汁、凯迪发电、金田塑业等一批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落
户。
“十一五”全市累计引进项目1157个,利用市外资金73.4亿元。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4.2亿美元,年均增长15.8%。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全面启动,我市
开放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预计
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2880元和7105元,分别高于预期目标
1880元和2115元。
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各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教育投入稳步增加,12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成功申报4项国家
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实现全覆盖。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加强。
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
保持较低水平。
“平安桐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快速增强的五年,是
民营经济
繁荣壮大的五年,是对外开放取得突破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显著改善的
五年,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五年。
面向未来,我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
历史起点。
专栏1“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十一五”计划目标2009年完成2010年预计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111102.8118
财政收入(亿元)88.612
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亿元)150237.8365.8
五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000115001288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99062887105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15.5
城镇登记失业率(%)4.5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降低20%
左右
森林覆盖率(%)3030
2005-2010年全市GDP增长情况
2005-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2005-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2005-2010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第二节“十二五”发展机遇
未来五年,全球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走向缓慢复苏,世界多极
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
加速推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
动,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增强,绿
色增长、和谐发展成为重要主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
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我省加快
发展的重要平台。
合肥经济圈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中心城市辐射带
动更加明显,县域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市经济
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战略机遇。
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市工业化、城镇
化进程将继续加快。
双新经济开发区建设全面启动,南部新城框架全面
拉开,产业规模将快速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将大幅度增加,居民消费需
求将有效扩张。
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将显著增强我市发展的内生
动力。
北融南接快速推进的机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
圈建设全面推进带来多重发展机遇,有利于我市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
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开放性;有利于我市接受合肥辐射带动,加快经济
圈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我市更多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和要素,借力发展,
借势发展,合力推进,振兴赶超。
国家和省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的机遇。
我市创业氛围浓厚,民营经济发
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国家及省鼓励引导民间投
资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实施,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将大为拓宽,民营
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调动,民营经济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中央及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机遇。
文化是提升地区软实力的强大支
撑,国家和省均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我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中央和省一系列政
策支持下,我市文化产业崛起、文化事业繁荣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十二五”面临挑战
在充分把握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未来我市仍然面临一些可以
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
一是产业升级任务艰巨。
我市包装印刷、
汽车
零部件等产业虽已初步具备集群规模,但仍处在产业链低端,企业小而
散,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刻不
容缓。
二是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全省十强县市经过近年来积蓄发展,内
生增长动力更为强劲,各县市抢抓机遇,积极谋划跨越赶超,我市前有
标兵,后有追兵,重返“十强”任务艰巨。
三是要素短缺矛盾突出。
随
着发展进程加快,我市开发建设土地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民营个体
经济的原始积累资金,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更为突出的是
结构性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市新一轮发展的瓶
颈。
四是社会和谐压力增大。
随着新一轮大建设全面展开,环境污染、
征地拆迁、利益分配等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将会增多,同时由于政府财
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健全,维护社会和
谐稳定的压力增大。
综观全局,“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充满机遇、富有挑战的时期,是一个
肩负新使命、开拓新局面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赶超的攻坚期,是大力实
施北融
南接战略,深化开放合作的机遇期,也是全面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建设
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站在新起点,我们具备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战略
机遇,把握得好,我市综合实力就能跃上一个新台阶,重返“十强”就
充满希望和可能。
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
增强振兴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
强市主
题,始终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创业立市、文
化兴市、北融南接、创新推动、和谐安市战略,坚持转型发展、和谐发
展,着力打造创业桐城、文化桐城、和谐桐城,努力走在全省县域经济
发展前列,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第一节发展原则
坚持加快赶超,振兴发展。
牢固树立加快赶超的强烈意识,充分发挥比
较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着力集聚发展力量、夯实发展基础、
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显著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后劲,
实现
经济社会全面振兴。
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发展。
把自主创新作为赶超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主
动对接合肥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主体、构筑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
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对经济的支撑力。
以创新促转型,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开放合作,联动发展。
紧抓机遇,加快北融合肥、南接皖江的步伐,
以开放促进产业集聚,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全方位开放型经济新
格局,形成与其他地区错位竞争、合作共赢、联动发展的良好态
势。
坚持改善民生,和谐发展。
着眼于富民惠民安民,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社会事业进步,促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坚持环境友好,绿色发展。
坚持集约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
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促进高能效、
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
机统一。
第二节发展战略
工业强市。
牢牢把握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
略不动摇,进一步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
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
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强
化产业配套协作,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和水平。
创业立市。
进一步弘扬桐城创业精神,鼓励以全民创业为基础的创业、
创新、创造活动。
推动桐城再创业,创大业,引导全民创业向更
高层次
迈进,支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培育一批抗风
险能力强的大企业,打造若干引领行业发展的民企航母,增强经济发展
的内在动力,以创业推动桐城振兴发展。
文化兴市。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发掘桐城文化丰厚底蕴,
包装桐城文化遗存,提升桐城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
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
促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服
务共同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保障力和
文化竞争力,努力打造桐城文化高地。
北融南接。
紧抓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
大机遇,加快北融合肥经济圈、南接皖江城市带的步伐,积极开展区域
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与合肥在区域交通、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等
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大规模、高起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形成区域经
济合作共赢新优势。
创新推动。
充分利用合肥创新资源,主动接受辐射和带动,推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加强政府引导,促
进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创新作用,
推进创新要素集聚,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
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和谐安市。
以和谐促进平安、繁荣,倡导包容性增长,以更大的决心和
力度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坚定不移的走共同富裕道
路。
强化全社会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节发展定位
皖西南区域副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在安庆领先的经济优势,扩大区域开
放合作,积极主动对接安庆市经济发展主核,加快融入合肥经济圈,全
力推进产业调整升级,做大城镇规模,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
动力,着力打造立足皖西南、融入合肥经济圈、连接皖赣鄂的皖西南区
域副中心城市。
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
挖掘桐城文化底蕴,突出桐城现代文明,彰显新
时代桐城人文精神,着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开发与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
有机结合,丰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凝练城市文化特色,
打造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要的包装、羽绒、输送机械产业基地。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瞄准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包装行业转型升级。
发挥品牌效应,
延伸羽绒产业链,强化集聚,进一步做大羽绒产业规模。
推动输送机械
产业成立企业联盟,做大做强输送机械产业,打响桐城输送机械品牌。
通过5-10年努力,把桐城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包装、羽绒、输送机械
产业基地。
教育名市。
依托桐城中学、天城中学等百年名校基础教育资源优势,大
力弘扬桐城教育文化,利用桐城政务新区教育园区建设机遇,集聚中学
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资源,放大品牌效应,努力把桐城建
设成为全省首屈一指的教育名市。
全省重要的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立足我市现有新材
料和环保产业基础,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
策支持,重点引进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吸引集聚
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相关中小企业,推动我市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电子信
息产业大突破、大发展、大跨越,努力形成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聚区。
通江联湖的物流集散地。
充分利用鲟鱼镇、孔城镇位于引江济巢节点、
沟通巢湖与长江的区位优势,谋划建设高标准港口,引进省内外大型物
流企业,支持本土企业联合做大,鼓励企业完善现代仓储物流,融入合
肥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着力打造我省通江联湖的物
流集散地。
第四节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紧紧围绕“在安庆当龙头,在全省争位次,在全国创
品牌”的发展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实现“安庆领先、皖江一流、全
省上游”,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更加友好,经济、社会、
生态协调发展,综合实力重返全省县域十强之列。
――综合实力增强。
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年
均增长17%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600元;一产达到27亿元,年均
增长5%;二产达到168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55
亿元,年均增长19%;三产达到105亿元,年均增长21%。
财政收入达
到39亿元,年均增长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500亿元,
年均增长3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2%。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
56:
35,工业化率接近52%。
文化产业发展突出,
产值翻一番以上。
未来五年,规模企业达到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
元企业50家以上,5000万元企业100家以上。
(培育税收超亿元1-2
家,超5000万元以上企业8-10家,超千万元以上企业30-40家,上市
企业3-5家,打造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产业集群3-5个)。
――城镇建设加快。
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5%,主城区建
成区面积
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南部新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
人口5万人,中等城市框架基本拉开,与合肥同城化发展的态势初步形
成;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交通、教育、就业、养老、医
疗等体系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幸福。
到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800元,年均
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文都桐城建设步伐加快。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
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社会和谐进步。
到2015年,教育均等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
育更加巩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社会保障制度进一
步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
内。
民主法治进程加快,居民整体素质提升,和谐社会更加巩固。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到2015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
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固
体废物利用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生态环境
持续良
好。
桐城市“十二五”主要指标预测
序号指标“十一五”预计“十二五”规划
2010年年均
增长2015年年均
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1814.130017.0
2一产增加值亿元18275.0
3二产增加值亿元6516818.0
4其中:
工业增加值亿元5815519.0
5三产增加值亿元3510521.0
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558713.33860016.6
7三次产业比重%15:
55:
309:
56:
35
8财政收入亿元1226.83926.5
9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6637.8150032.5
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718.710022.0
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288010.62480014.0
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71057.91200011.0
1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比2010年下降20%
14森林覆盖率%3032
第三章优化空间布局,构筑增长新格局
按照“强化一主一次,重点打造一带,充分发展两片”的发展思路,优
化空间布局,做强两个经济增长核,优化一条产业经济带,加快发展两
个特色经济片区,打造“北融南接”的支点。
第一节做强“一主一次”两个经济增长核
做强经济增长主核。
指桐城老城区、东部新城、市经济开发区及孔城镇。
壮大提升机械制造、家纺服装、包装印刷、节能环保等支柱产业,大力
发展金融、文化、物流、商务、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旅
游等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房地产业。
继续完善老城区成熟的商住功能,
积极拓展东部新城,推进市经济开发区扩区提升,加快孔城镇旅游功能
区建设。
壮大经济增长次核。
指双新开发区及新渡、双港两镇。
重点发展机械制
造、包装印刷和塑料化工等产业,配套发展商贸物流等生产和生活性服
务业,全力打造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新平台。
引导新渡、双港镇与双新开
发区错位发展。
加快南部新城建设,兼顾居民生活和产业服务两大功能,
加快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