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621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社会学绪论.docx

文学社会学绪论

廊坊师范学院

课程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文学社会学

授课专业汉语言文学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刘平

所属系别中文系

教研室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次

年月日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文学社会学

课程类别

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课程代码

课程所属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总学时

32

学分

2

讲授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授课专业

汉语言文学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刘平

职称

讲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掌握主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并通过社会学方法的具体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文学社会学的批评方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文学社会学的历史演变。

2、社会学代表理论家的理论观点。

3、文学社会学批评方法的使用。

教材和参考书

参考书:

1.《文学社会学新编》,方维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现代文艺社会学》,姚文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安东尼·吉登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4.《詹姆逊文集-新马克思主义》,乔纳森·H·特纳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弗朗西斯·马尔赫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8.《物质文化读本》,孟悦罗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阿尔弗雷德·韦伯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系别:

中文系教研室:

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章节备课)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导论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1周至第2周共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文学社会学学科建立的学术背景,并进一步了解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要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学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文学社会学的研究重点。

教学进程

第1教学周:

重点讲述文学社会学学科创建的背景。

第2教学周:

讲述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以课堂讲述为主。

思考题(讨论题)及作业:

1.文学社会学学科建立的当代意义。

2.如何看待文学和社会学的学科交叉?

参考文献(含参考书、有关资料出处、相关课程网站网址等):

1.《文学社会学新编》,方维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现代文艺社会学》,姚文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阿尔弗雷德·韦伯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5.《詹姆逊文集-新马克思主义》,乔纳森·H·特纳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安东尼·吉登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一章导论:

文学社会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

一、作品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对于“文学社会学”这个概念,在学界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它究竟属于研究文学的学科,还是属于研究社会学的学科。

如果是研究社会学的学科那是否还是研究文学的学科应该关注的呢?

其实仔细思考这个问题,问题的关键来自于从哪个视角来看“文学”这种存在,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形式主义流派,让我们认识到研究文学可以有两种方法,即“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1、内部研究

意大利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克罗齐的《美学》(1902),无疑是所有唯心主义文学理论中一言九鼎、影响巨大的文献。

他的“艺术即直觉”“艺术即表现”的学说,以其鲜明而大胆的表述及内在张力,将整个问题推向极端。

克罗齐的见解,源自他对马拉美等人的现代诗的体验,他认为马拉美的诗呈现出语言的新维度。

克罗齐的观点见之于后来不少文学艺术理论流派:

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NewCriticism)都明确地以他的理论为基点;罗兰·巴特的“新批评”(nouvellecritique),其实同样是克罗齐所宣扬的思想。

克罗齐将诗学和文学分析归入语言学研究领域,这在以后体现于雅各布森的“文学性”研究,后者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

同样,对罗兰·巴特来说,文学是语言的构造,解读文学不能靠历史和社会视角,而要借助与之相关的语言学。

同克罗齐一样,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史很少与文学有关,或者根本没有关系。

如果说语言本身是还未实现的文学,那么,文学则是语言的兑现。

罗兰·巴特“新批评”的同路人布朗肖认为,艺术作品的旨归不是纯粹的表象:

雕塑让大理石闪光,文学炫耀语言。

所有继承克罗齐的衣钵所发展的学说,都在根本上认定文学与文字艺术的等同关系。

另外,索绪尔的观点,即符号问题始终是历史和文化的常规问题,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语言问题成了一百多年来西方文论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大论题。

提倡内部研究的人认为,作者作为一个存在或存在过的人,已经不是必须纳入内部研究的因素了。

从作者引导出作品,或者以作者看作品,无法看到作品的“精髓”,或者一个伟大的天才。

作者的个人状况、奇异性格、嗜好和弱点介绍得越多,作品就越加神秘。

奢谈无聊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出于神秘化的策略,试图以此展示那些不知来自何处的创造力。

作品是人创造的,这自然千真万确,但是不能构成阐释。

因此,竭力从一般社会状况演绎出伟大的作家及其作品,只能是极为荒唐之举。

否则,伊丽莎白时代不应该只出一个莎士比亚,法国第二帝国中应该比比皆是波德莱尔,而中国现代文学中则到处可见鲁迅。

从以上文字可以见出,主张内部研究的人对“外部研究”是多么反感。

他们认为自己同艺术作品贴的很近,他们要保护艺术作品的精髓,以免其受到从事外部研究的人的糟蹋。

在他们的观念里,作品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间似乎有着严格的界限。

当我们冷静思考内部研究时,我们不得不说,它们的积极之处在于逼迫人们重新思考传统模式的合理性问题,并将新的命题植入当代文学批评。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的语言研究在文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中是否具有优先权甚或排除其他一切方法的权利?

假定文学作品化约为纯粹语言的东西,而不能表情达意,那它基本上无法翻译成其他语言。

但实际状况是,世上存在翻译。

所以,内部研究还是无法阐释文学的所有存在的。

2、外部研究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现代理论都沉湎于语言绝对主义,什克洛夫斯基后来也要求在考察艺术作品时,不应当采用完全封闭的方法,而应顾及其他相关作品。

形式主义流派最终也把文学进化、类别竞争等纳入他们的视野。

沃伦也同样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纯粹以形式主义的标准去对文学作充分的评价是可能的吗?

艺术产生于社会,却常常试图逃离社会,可是不间断的外部影响使它同社会连在一起。

如果说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人的行为的产物,那我们一开始就必须承认,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社会的一员,他无法摆脱不同层面上的社会化影响,其作品亦无法摆脱“社会性”。

从这一意义上说,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史永远是由个体和社会共同决定的,其中包含作品的内容、形式、技巧、指向等。

彻底放弃文学的思想因素及其同历史和社会的关联是行不通的。

从本质上说,没有为自己而存在的作品。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有的放矢的,作品同读者或观众的关系,无疑也是属于艺术作品的基本事实。

前文分析的“文学性”与“社会性”的不同研究取向,便是我们论述文学社会学的语境。

3、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语境

从文学创造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不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而浸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风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即或文学创造和消费的是一些空灵的、超脱的、虚玄的、恬淡的产品,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纯净”而不带社会性。

因此,社会学的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学社会学无疑是文学理论一种重要的形态,而且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中国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在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B.Vico)。

他在其社会学著作《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其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

其后法国学者孔德(A.Comte)、斯达尔夫人从实证社会学出发,对文学社会学的建立都有所推动。

但在这方面取得比较重大成果的是法国的艺术理论家丹纳(H.A.Taine)。

他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而真正的文学社会学属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一系列文艺论著是从文学社会学角度考察文学活动的典范,普列汉诺夫、卢卡契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学社会学也有重要的贡献。

二、“文学社会学”的历史

1、文学社会学的萌芽期

(1)卢梭、席勒及“时代精神”

文学社会学有它自己的历史。

就欧洲范围来讲,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是在进入市民社会之后才成为一个较为固定的论题。

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

思考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其出发点不是文学整体,而是市民社会的文学,不是任何一种社会,而是资本主义社会。

这里既说资本主义又说市民社会,指的显然不只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封建社会之后经商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晚期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

法国思想家卢梭一开始就领悟到高雅的文化与社会财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一个新的、关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层面上探讨问题,他认为艺术与人类不断膨胀的需求紧密相关,而这种需求来自人类为了实现自我的肆无忌惮的私有观念,导致人类原初之善良和人性的丧失。

卢梭借助“自然人”和“文明人”这对范畴来揭露社会。

认为科学和艺术用鲜艳的花环遮掩了私有欲的链条。

卢梭第一次以批判的目光审视具有社会代表性意义的艺术和文学与奢侈的物质社会之间的联系,第一次将文学艺术同匮乏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明察出底层市民被排除在高高在上的文化之外,而他们却为这个文化做出了牺牲的现象。

在卢梭看来,艺术家与作家不仅在经济上依附于他们所服务的社会,如果他们想获得社会的理解和认可,他们就不得不认可和接受不少社会实际状况。

同时,卢梭讨论了审美力的问题,认为只有出现一个新的社会以及文化生活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审美趣味才有可能出现。

席勒在1784年的一次题为《一个好舞台究竟能起什么作用》的讲演中,认为舞台能够成为宗教的伙伴,真正的戏剧艺术能够同宗教一样起到教育作用。

卢梭和席勒所倡导的思想,都与一种“危机意识”紧密相连。

之后,以启蒙运动为思想准备的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震撼力,很快显示出市民阶层自我意识的局限性,与暴力和专政连在一起的观念形态越来越受到根本性的怀疑。

进入19世纪,更推动了危机意识的蔓延,促使了关于文化、艺术、文学的“社会学”思考。

对于这类问题的思考基本上属于哲学的事情。

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一种新的声音越来越响,即哲学方法不再能把握和认识社会状况和现象;对社会现象的把握必须依靠一种独立的方法。

波纳德开始的社会学探索,大有与哲学作对的意味。

(2)19世纪与“文学社会学的”滥觞

文学社会学真正起源于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源于一种先验的、对某种文化整体的认识。

斯达尔夫人是最早研究文学和社会之关系的人物之一。

《论文学》的明确目标是,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究竟如何影响文学,而文学又是怎样影响宗教、风俗和法律的。

孔德强调人的智力状况对一个时代的艺术的影响,以及一般社会现实和环境对于艺术所起的极大作用。

在判断文学和艺术的特色是,孔德的观察基点是它们在社会文化整体中的作用。

孔德提出的问题,直接通向了丹纳的理论,丹纳持实证主义文学艺术观,即种族、环境、时代决定说。

迪尔凯姆以其社会学理论和具体研究,充实了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使社会学方法获得了实质性内容。

他认为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生命而存在,它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塑造人的意识。

人类大多数意向是在外界引导、熏陶和强制下形成的。

2、20世纪上半叶的理论思考

就概念史而言,我们很难断定明确的“文学社会学”之说究竟始于何时。

在德国,一些研究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默克尔在《德国文学史研究的新任务》中,试图界定一种有别于审美价值判断的文学史研究的新方法及其领域,并称之为“社会文学方法”。

他认为运用这种注重文化环境、时代气息、特别是文学生活整体的观察方法,能够补充和丰富其他文学史研究方向和方法。

科恩-布拉姆斯泰认为,作为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离不开社会批判精神。

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在西方文学理论界是最具说服力的东西。

豪泽尔注重社会与文化和艺术的“相互作用”。

在他看来“民间艺术”“通俗艺术”“精英艺术”这三种审美基本层次,同乡村居民、城市居民和有产阶层这三类社会基本阶层具有直接联系并且这三种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并在历史中变迁。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文学理论领域内部对文学社会学各种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总体上来说极为拘谨。

蓬勃发展的“新批评”和“作品内涵研究”及其反社会学视角的文学批评,使得文学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观念占据强势地位。

文学社会学的认识方法多被看做通俗文学的研究手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理论)

5、文学社会学的定位

所谓文学社会学,简言之,就是对文学进行的社会学研究。

一方面,研究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及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及规范。

 

文学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起源、社会功能、以及文学创作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是考察文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

”按照文学社会学的创立者之一、法国学者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1918—2000)的观点,文学社会学的任务不是去寻求美学价值的尺度,而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某些决定文学事实的社会现象”。

他将文学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概括为研究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

三、“文学社会学”总论

1、文学社会学在文艺学和社会学中的地位

(1)文学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学

一般来说,但凡“XX社会学”,一定是对XX(研究对象)进行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人员无疑是其中的主角。

有意思的是,“文学社会学”除外,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大陆。

翻看近二十年国内的学术研究成果,绝大多数属于文艺学研究。

就连2011年面世的《文学社会学新编》一书,也是作为“文艺学系列教材”之一而出版的。

这其中可能原因很多,但无论如何,社会学研究人员的缺位都是令人惊讶且不可思议的。

文学研究重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以及作品本身所包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理论价值,如作品是如何构思的、蕴含着什么样的重要内容、用了那些写作技巧(如明喻、暗喻、倒叙等)等等。

至于揭示作者生平、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所包含的社会意义等,虽然文学研究中最为常见,但也只是运用社会学视角对文学进行的外部分析,归根结底还是借用社会学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点。

学者方维规就明确指出:

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经验和实证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研究检视文学的一个视角,即“社会-文学”视野。

后者说的是方法或重点,因此无所谓独立的学科。

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社会学”与学科之“学”无关,而是方法学的“学”。

(2)文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学

从文学社会学的萌芽开始,它就是以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的面目呈现的。

当然,由于其和文学的紧密关系,一开始研究文学社会学的,都是文学家或文艺理论家。

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是最早研究文学和社会之关系的人物之一。

她的《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简称《论文学》,1800)一书,就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是:

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究竟如何影响文学,而文学又是怎样影响宗教、风俗和法律的。

之后,埃斯卡尔皮将文学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概括为研究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则更具备了鲜明的社会学色彩。

“文学虽说特别,但无可非议,它是图书业的‘生产’部门,而阅读则是这一工业的‘消费’部门,知道这一点决不是无足轻重的。

”这样的内容,显然不是文学研究的对象。

德国斯图加特1976年版《社会学词典》第400页对文学社会学的解释是:

“艺术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它致力于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对社会作用及社会对它们的反作用下达定义、进行分类和阐释。

”(在西方学者的论述中,“文学社会学”和“艺术社会学”两个概念时常并用,一般论述同样的问题。

)显然,词典也是将文学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分支来定义的。

直到最近,英国亚历山大(VictoriaD.Alexander)的《艺术社会学》一书,依然把艺术社会学视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2、文学社会学的传统与挑战

文学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有二:

一是文学对社会的反映与作用,二是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及规范。

首先,文学社会学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

如果没有远离国土参加战争和被海盗所囚禁的经历,塞万提斯写不出《唐·吉诃德》;如果没有淘金和航海的经历,杰克·伦敦也写不出《海狼》那样的探险小说。

同样,面对二十世纪初中国混乱的社会形势,鲁迅的那些批判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作品,深刻揭示了旧社会的腐朽本质,有力地促进了国人的觉醒。

看完鲁迅的作品,可以这样说,无论你怎样自豪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与辉煌,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心情沉重,会为那一时期的中国在封建礼教禁锢下的不思进取以及思想麻木感到愤怒,也都会油然而生出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雄心和行动。

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会对社会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学可以让人认识社会百态、可以对人进行精神教化、也可以用来愉悦身心。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序言《毛诗序》中的句子,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近代,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就曾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教育了千千万万年轻人为了崇高理想而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

其次,文学社会学认为,社会是文学发展的基础,对文学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文学社会学认为,文学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最终受社会的制约。

“当作家和读者属于同一个社会集团时,他们的意念就可能互相吻合。

文学上的成功就寓于这种吻合之中。

换言之,一本成功的书就在于它表达了这个集团所期待的东西,使这个集团认识自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文学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而经济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所以,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制约。

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社会经济活动对文学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内容上看,文学作品所揭示的各种社会关系,表达的各种观点、情感、审美趣味,再现的各方面的社会生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不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从文学的发展上看,经济基础是决定文学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

当然,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演变的制约和影响,往往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缓慢的,甚至是不同步的。

3、文学社会学的学科界定:

文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就社会学而言,它是把文学视为人类和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来研究的;对文学理论来说,它是在文学研究中注重文学的社会性。

(1)文学理论中的社会因素与文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因素

文学理论中的社会因素,是强调理解文学作品时必须观照社会和历史事实,这里的社会学概念,从考察对象到方法,都是认识文学和作品的一个视角。

它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历史联系对文学创作所起的作用,并通过特定事实和现象,认识文学与社会的历史联系对文学创作所起的作用。

这种“文学——社会”的方法注重个体事实,并认定社会事实与文学存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而文学社会学注重的是典型现象,不认为现象和文学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社会现象只是多种可能的文学行为之前提。

(2)文学研究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学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视野中的文学关注的是文学的本质,而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学关注的只是文学这种存在。

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文学社会学并非一个学科,而只是一个视野;由是可以对“文学社会学”概念做一个区分:

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建立在经验和实证基础上。

另一方面,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研究检视文学的一个视角,即“社会——文学”视野。

四、“文学社会学”的方法

1、冲突理论

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但其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主要归功于两个早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和齐美尔。

20世纪50年代,在两位德国籍社会学家达伦多夫和科塞的努力下,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有关冲突的思想开始在美国浮出水面,并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马克思:

马克思表明,暴力冲突会导致社会组织、特别是稀缺资源分配模式的大变革。

后来的理论家们寻求对产生冲突与变迁力量的解释时,含蓄地借助于马克思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社会中充斥着在稀缺资源分配上的冲突,充斥着有价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使被统治群体动员起来反对统治者。

韦伯:

韦伯认为冲突的发生高度依赖能够把被统治者动员起来的“魅力型领袖”。

与马克思不一样,韦伯不认为这种领袖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不平等的系统中并不总是发生革命性的冲突。

韦伯认为,魅力型领袖是否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历史性机会的问题,但是如果这样的领袖出现并挑战传统的权威,把因为精英垄断资源和社会等级低层的人们获得财富权力与声望机会的缺失所造成的不满动员起来,冲突与结构性变迁就有可能发生。

革命成功之后,领袖面临巩固其成果的组织问题,在冲突成功地动员起来之后,为了将追随者组织起来,领袖们创建了正式的规则程序结构,使魅力常规化,如果兴起的是法理型权威,权威以平等施行的法律与规则为基础,个人表现与能力成为一个人在科层结构中地位获得与提升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冲突的可能性将减小。

但如果常规化产生新的以类别为基础的不平等模式就会兴起新的传统权威体系,成员的地位就会与党派,身份、阶级地位高度相关,新精英掌握了资源,等级体系中的流动受到阻滞,新的冲突也就在望了。

齐美尔的贡献在于对基本社会过程形式的理论陈述,即他所说的形式社会学。

他和马克思一样认为冲突无所不在,但他和马克思不同的是:

马克思认为冲突最终会变为革命性和暴力性的,并导致体系的结构性变迁,齐美尔则经常分析冲突的积极现象,认为冲突能提高团结、整合,产生常规变迁的不那么激烈和暴力的冲突。

对齐美尔来说,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在一般情况下,会导致高度工具性的和非暴力的冲突。

在劳资关系领域齐美尔的命题就比马克思的语言更加准确,暴力经常发生在工会成立之初的劳资纠纷中,这时利益与目标的展现并不清楚。

当利益与目标得到澄清,暴力冲突已逐渐被不那么暴力的谈判所取代。

2、批判理论

186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TheGermanIdeolog),该著作中的大部分内容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YoungHegelians)的。

马恩的批判包含着某些基本的观点,这些观点充当了“批判理论”背后的原动力,即认为社会理论必须批判压迫性的社会体制,并且提出一种解放全人类的替代性选择。

当代批判理论的核心要素是在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