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659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docx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必过题2

现代教育学

(二)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千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任务B.教育目的

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先天失明,但是嗅觉、听觉等却比正常人要灵敏得多,这说明人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不平衡性

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A.外铄论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5.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法是()。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6.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

A.隐私权B.名誉权

C.人身权D.教育权

7.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是基础。

A.知B.情

C.意D.行

8.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A.德育规律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B.启发性

C.巩固性D.循序渐进

10.19世纪末,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采取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

11.()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

C.生产力D.文化发展

1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

C.教育D.主观努力

1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实现的。

A.培养人才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D.发展科技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

15.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

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16.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力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

17.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

A.自然化B.现实化

C.社会化D.自由化

18.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

19.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

20.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E.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阶级性B.道统性

C.专制性D.多样性

E.刻板性

3.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

A.制度文化B.活动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D.设施文化

E.形态和体系文化

4.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A.性别差异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5.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A.人身自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

E.受教育权

6.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工具性课程B.知识性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D.技能性课程

E.实践性课程

7.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方面。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目的性D.认识的有效性

E.认识的教育性

8.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B.教学研究计划

C.课题计划D.教具制作计划

E.课时计划

9.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A.习惯的养成B.学习辅导

C.生活辅导D.择业指导

E.卫生引导

10.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废科举、兴学校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D.壬戌学制颁布

E.六三三制的实行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_______和_______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并接受其检验。

3.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特别是_______。

5.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以比喻为“_______”。

6.1957年,_______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即“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7._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

8.教学大纲又称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定的_______、有关_______的指导性文件。

9.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_______,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_______和_______的能力。

10._______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2.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

3.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重要途径。

()

4.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焊的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方法较严厉。

()

5.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6.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

7.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

8.教材就是教科书。

()

9.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

()

10.备课就是备教材。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测验

 

2..心理断乳期

 

3.心理健康教育

 

4.班级目标

 

5.普通教育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应怎样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2.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什么样的教育作用。

 

3.古代学校教育有哪些特征?

 

4.教育从哪些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七、论述题(共10分)

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它的影响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被称为另一个“家长”。

由于大部分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过长,所以关于电视对孩子学习和行为影响的争论不断。

你认为电视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该做些什么以减小电视的负面影响?

 

现代教育学

(二)试卷五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A.社会性B.历史性

C.民族性D.继承性

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中。

A.《学记》B.《大学》

C.《论语》D.《中庸》

3.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A.校园文化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D.活动文化

4.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的属性。

A.实践B.现实

C.社会D.自然

6.学科专家的建议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的C.课程目标

C.课程程改D.内容改革

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方法改革B.观念改革

C.课程改革D.内容改革

6.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D.学习内容

9.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A.根本目的B.主要任务

C.基本任务D.辅助目的

10.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社会、知识、儿童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11.课的类型是指根据()划分课的种类。

A.教学规律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D.教学任务

12.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B.裴斯泰洛齐

C.洛克D.夸美纽斯

13.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凯洛夫B.杜威

C布鲁纳B.赞柯夫

1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

C.科学技术D.文化

15.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人提问”的策略是()。

A.升华性问题B.突出性道德争端

C.澄清与总结D.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16.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的领导方式。

A.“学生中心”B.“教师中心”

C.“德育中心”D.“集体中心”

17.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差异性

1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主要部分B.基本部分

C.主要途径D.基本阶段

1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斯宾塞D.洛克

20.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A.小学教育B.初中教育

C.高中教育D.大学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B.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C.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D.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

E.社会出现了阶级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A.改变教育者的观念B.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影响教育的内容D.影响教育的质量

E.影响教育方法和手段

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

A.内发论B.外铄论

C.成熟机制D.教育

E.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B.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C.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师的教学质量

E.教育方法的选择

5.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B.有硕士学历

C.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D.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

E.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B.权威性

C.普遍性D.义务性

E.基础性

7.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A.教育目的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科特性D.教师素质

E.教学的时空条件

8.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

A.提问方式B.程序学习方式

C.小组学习方式D.研究方式

E.讨论方式

9.德育是()的总称。

A.知识教育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

E.审美教育

10.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E.质量管理

三、填空题(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______有______自觉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2.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______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作的“______”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______。

3.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______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__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文化。

5.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______、和___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6.______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

7.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______时期。

8.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______。

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______而采用的方法。

10.试题类型大体有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

()

2.德育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学,做到教书育人。

()

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

4.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

()

5.智育就是知识教育。

()

6.隋唐以后盛行的察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

7.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决定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

8.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都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

()

9.不同的社会制度教育目的也不相同。

()

10.教师只要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有高深的学问。

()

五、名词解释(每小題2分,共10分)

1.思想教育

 

2.班级管理

 

3.教学原则

 

4.课程目标

 

5.义务教育

 

六、简答题

1.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要说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4.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导向性原则。

 

七、论述题(共10分)

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教育部关于新课标高考大纲已正式出台,较之老大纲,新大纲具有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试分析课程标准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现代教育学

(二)试卷六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D.学生文化

2.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3.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

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D.培养目标

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是()。

A.苏格拉底B.夸美纽斯

C.卢梭D.杜威

5.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著作是()。

A.《爱弥尔》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D.《学记》

6.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

7.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洛克

8.最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是()。

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

9.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策略的是()。

A.突出道德争端B.询问“为什么”的问题

C.澄清与总结D.使情境复杂化

10.在集体发展的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D.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

11.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B.存在主义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D.要素主义教育学

1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B.生产领域的应用

C.学校教育D.市场推广

13.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

1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思维能力的培养B.创新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D.实践能力的培养

16.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辱性的人。

A.自然B.社会

C.实践D.现实

17.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环境

C.遗传素质D.教育

18.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B.智育

C.体育D.美育

19.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有极大的关系。

A.设计B.安排

C.认识D.设想

2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算B.读、写、画

C.读、画、算D.写、画、.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民主化的内含包括()。

A.取消教育的等级制、特权制B.实行机会均等的教育

C.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D.均衡教育资源

E.追求教育自由化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D.可以促进民主

E.促进社会的变革

3.“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弗洛伊德B.华生

C.孟子D.荀子

E.洛克

4.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与兴起,从历史背景看,主要与()。

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B.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

C.近代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D.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

E.国家主义思潮

5.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6.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A.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B.研究学生集体的传统

C.研究学生个体的需要D.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

E.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7.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8.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有()。

A.目标明确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D.表达清晰

E.气氛热烈

9.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D.知识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10.教师可通过()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

A.讲清道理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D.召开班会

E.反复实践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2.潜在课程也称______,其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______。

3.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

4.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看,______和______在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5.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_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______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6.教学任务是人们追求的_____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学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______和______。

8.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的形式是______。

9.德育方法是教育者______和受教育者______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0.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__。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X”。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2.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

()

3.科学技术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

4.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

()

5.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限制其活动。

()

6.“棍棒底下出孝子”,说明体罚也可以教育出好学生。

()

7.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洛克。

()

8.组织教学只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

()

9.教学就是智育。

()

10.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理念

 

2.地方课程

 

3.演示法

 

4.教学组织形式

 

5.德育原则

 

六、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