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导论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6237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导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区导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区导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区导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区导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导论教案.docx

《社区导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导论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导论教案.docx

社区导论教案

前言

第1讲

下面我们将进入第一章的学习。

在了解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之前,请大家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个标志。

(图片一)大家认识吗?

这是2012年4月,我国民政部公布的中国社区标识。

所以,开始了这个专业的学习,以后这个标志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就要摆在像五星红旗在中国人心目中那样高的位置。

这个标志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由爱心组成的大红的中国结。

这个结的寓意就是我们这门课程学习的目的。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核心思想,伸出大家的双手、献出你的热心,为推进中国社区建设,贡献我们每位同学的一份力量。

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多么高尚的目标,这学期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门课的内容。

本书一共分为三大块儿,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社区概述。

围绕着社区的来源、含义、组成要素、结构、功能。

社区有哪些类型,还介绍了社区研究的几个概念,紧接着陈述了我们研究社区的理论视角,介绍了社区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就是围绕城市社区展开的,包括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城市社区的组织与管理、城市居民的家庭及邻里关系生活介绍,以及他们与社区服务的关系。

下面介绍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他们弄得迁移与聚居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还有就是关于城市社区中贫困、失业、住宅、犯罪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我们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三编,我喜欢,因为本书的这部分是我母校华农大文法学院钟院长编的。

这一部分是围绕农村社区的理论知识展开的,像农村社区的家庭、组织之间的历史变迁及相互关系,当前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以及农村社会变迁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像现在农村现代化发展,城镇化加速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需要去研究的,当经济发展过热,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的时候,加强社会管理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情,我们这个专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我们学习第一章,社区。

第一个问题是社区一词的来源。

是19世纪末开始的“西学东进”的产物。

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提出来。

他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与成名作,后来被翻译为《社区和社会》,又叫做《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这是社区一词的德文表示。

《GemeinachaftandGeseiischaft》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罗密斯把滕尼斯的这本书翻译成了英文。

《CommunityandSociety》

这是社区一词的英文表示。

将英文community介绍到中国并译为“社区”主要归功于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1948年10月16日,在学术期刊《社会研究》第77期上发表了论文《20年来中国社区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翻译滕尼斯的著作及汉译词汇“社区”的形成过程。

最早是翻译成“地方社会”,后来偶然间想到了“社区”,就这样,大家沿用,慢慢流行。

这就是社区一词的由来。

看到没,一个偶然的机会,创造了不一样的未来,所以同学们也有多多的这种偶然。

第二个问题,关于社区的含义,什么叫社区呢?

我们可以先直观的认识一下,在这三张图片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是社区吗?

相信同学们对这两张图所折射出来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同样,对于社区这个概念,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界定也各不一样。

国外学者,比如帕克:

占据在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地域上的人群汇集。

滕尼斯:

由若干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

伯吉斯:

强调“社区的地理环境”。

希莱里:

包含那些具有一个或更多共同性要素以及在同一区域保持共同接触的人群。

罗吉斯:

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菲利普:

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邓肯.米切尔:

指称人们的集体,这些恩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心情的自治的社会单位。

(以城市、城镇、乡村、教区为例)。

国内学者:

台湾的徐震认为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群体。

王康:

社区是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本书主编蔡禾的老师何肇发:

区域性的社会。

方明:

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张敦福:

共同情感联系和价值的认同,共同的地理空间,共同的利益,一定的人群。

不同的定义太多了,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学者们对于社区这个概念的讨论的热衷程度与分歧。

1955年,美国学者希莱里做过统计,他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多达94种,1981年,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杨庆坤又指出,关于社区的概念有140余种之多。

到了今天,关于这个定义的数量,已经不敢想象了,同学们可以进期刊网搜索一下。

今天我们可以抛开对社区这些概念的分歧。

从界定的共性出发,就是说我们把别人的观点进行一下综合,把共同的部分融合起来,可以将社区界定为什么呢?

社区——就是区域性社会,它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把握社区这个范畴,应该掌握以下四个基本含义。

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即具体的地理位置。

第二,社区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这些人口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

离开一定的人群,社区,就不复存在。

其三,生活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源于邻里互助、社区文化建设等等。

其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我国各地,社区活动可以说开展得丰富多彩。

第2讲(暂缺)

第3讲

一、农村社区(是最早出现的社区类型。

(一)农村社区的含义:

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农村社区这样一个区域社会里,人们的主要谋生手段就是从事农业生产。

)农村社区地域广阔,社区结构简单(人口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区域结构),人口同质性较高,社会流动缓慢。

社会流动:

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1)根据流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和各层之间的流动)。

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

例如,第一、二产业转向服务业。

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一个分层结构层面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可以细分为上向流动(流入的层次高于流出的层次)和下向流动(流入的层次低于流出的层次)。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点把流动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同代流动指的是自己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参照基点一般是自己的最初职业,比如士兵当上将军。

代际流动是通过与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

参照基点是父亲(母亲)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者其他地位。

(3)根据流动原因又可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由外部原因推动的。

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

比如科学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农业人口,增加了城市人口。

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又叫非结构性流动。

反应了各层次之间是否开放及开放程度、人们的流动意向,以及人们在选择、获取社会地位方面有没有平等的竞争机会。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

1、社区规模小,人口密度低;这个是相对于城市社区和小城镇社区相比较而言所得到的结论。

在规模上看,农村社区里面的家庭户数一般在几十户到上百户之间。

跟城市社区相比,随便划个楼盘都是多少人,一个小区都是几百上千户,更何况一个社区。

2、生产力落后,经济自给自足;

农村社区里面,由于农业技术的落后和劳动者较低的素质,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业具有随机性、季节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农民的经济活动是很简单的,主要表现为经济活动的内容简单(种地)和方式简单(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

3、社区结构简单,人口同质性强;

人口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程度、心理情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相似度很高,个体间的差异较小,职业分工远远不如城市复杂。

以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以生产农业初级产品为主打,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经济活动。

4、社区流动缓慢,乡土文化浓厚;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发展程度较低,所以社区成员的流动性较小,速度较慢。

从代内流动看,农村社区成员一生平均流动次数会少于城市,从代际流动看,大部分与上代人之间还是差不多的,代际流动较少。

除了部分通过读书、做生意转为了城市居民,这只是少部分。

其次,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血缘关系浓厚,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乡土文化浓厚。

从这几个特点就可以看出,以前有个段子是这样形容农村社区: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挖掘基本靠手,耕地基本靠牛,娱乐基本没有,照明基本靠油,老婆基本靠买,发财基本靠偷。

(三)农村社区的类型:

1、农村社区的静态分类:

(1)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平原村、山村、草原村、沿江河湖海村、内陆村。

(2)根据农村社区聚落形态的差异,可以分为散村和集村。

散村的聚居程度较低,结构比集村简单,人们之间的合作与社会交往相对较少。

集村的规模较大,结构比散村复杂,囊括了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如小型商业网点、文化娱乐中心、医疗室、学校等。

2、农村社区的动态分类。

(1)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农业村、林业村、木村和渔村等等。

(2)根据人口聚居规模,可以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

基层村往往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住宅的布局分布比较散漫,聚落占地面积较大。

只有简单的公共设施,没有统一规划的街道、商店和学校。

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一般就只有20~30户左右。

中心村就设有本村或者是附近村庄的生活福利设施(学校、商店、卫生院等),往往会有200、300户左右。

(四)农村社区的结构:

1、农村人口结构

(1)农村人口数量。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生育愿望较为强烈,农村社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农村人口在社会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但是,当前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是有所下降的。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

(2)农村人口的构成。

人口年龄构成——劳动年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低于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高于城市。

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口离开土地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

人口性别构成——男女性别之比高于城市。

文化教育结构——教育层次低、文化水平低,城乡差别大。

职业结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呈现出职业结构单一的特点。

虽然有部分人会从事为农业配套服务的加工业、商业等,但是比重较小,并不能动摇农业的主导产业地位。

只是随着城乡壁垒的打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加快了产业结构的扩张,农村社区的职业结构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农村家庭结构。

家庭规模—往往比城市和小城镇的家庭规模大。

家庭类型—传统农村社区以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当前主要还是以核心家庭为主。

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五)农村社区的功能:

1、经济功能: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和原材料。

2、政治功能:

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等进行的管理、规划、建设等。

目前的工作里面,服务的成分并没有很好的突显。

国家强调服务,但是社区服务的步伐是没有跟上的,根本就没有很好发挥服务的功能。

3、文化功能:

与众不同的居住形式、语言(广西的例子)、价值观念(重男轻女)、物质文化(解放前,穿衣风格持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

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4、社会保障功能:

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主要是由家庭承担的。

在以前,这个功能可能只是体现在个别的五保户照顾上(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现在国家开始推动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新农保)。

年满16周岁的非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

纯农村户口都可以参加。

二、城市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含义:

简单地说,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

是指人口高度集中,居民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社会功能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二)城市社区的特征

1、社区规模大、密度高、人口集中、异质性强。

业缘、趣缘和志缘关系构成了联系城市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

城市的人际关系是比较松散的,这时候不再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主,而是以业缘关系(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为主,同时还存在着趣缘关系和志缘关系(成员间的兴趣、爱好、志向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登山协会、桥牌协会、“驴友”)城市人口具有各种复杂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职业、收入、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2、社会结构开放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劳动分工的专业化,导致城市与外部的联系日益增强,促进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开放。

邓爷爷当年可说过“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所以,城市只有具备了开放型的结构,才能不断地从外部去吸收信息、人才等资源,加强人口、物质、信息、能量和价值的交流与交换,促进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

3、社会流动性大。

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比较频繁,又是有各种结构复杂的群体和组织组成。

社会矛盾和冲突激烈,流动性较大。

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布局,会有一些水平流动。

(自由择业);平等的升迁机会和公平的竞争机制(垂直流动)。

同时还有调整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流动。

4、社区功能综合化

城市社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社会服务的中心。

功能上就会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的特点。

很多城市都会有自己的城市名片,比如,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的钱少;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的胃不好;到了重庆才知道火锅里有一种特殊的作料不能少,到了成都才知道自己结婚太早。

(三)城市社区的类型

1、按城市社区的职能分类

(1)综合性城市:

既是行政中心、又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信息交流中心。

(2)专业性城市:

某一专业发展在城市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影响和决定城市的性质。

可以分为工业城市、矿业城市、商业金融城市、港口外贸城市(中国大陆海岸线最南端的深水海港,防城港,是全国19个枢纽港之一,)、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株洲是被火车拉来的城市,也包括郑州和石家庄)、等等。

(3)特殊职能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开封)、风景旅游城市、边境城市(辽宁丹东、新疆塔城、云南瑞丽)等。

2、按城市社区的规模分类(城市人口的数量是衡量城市社区规模的重要指标)

(1)特大城市:

超过100万。

(2)大城市:

人口在50~100万

(3)中等城市:

20~50万(4)小城市:

人口在20万以下。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404.76万,占全省的17.5%,十年净增加293.9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4%,呈平稳持续增长态势。

低于北京、上海、重庆。

(四)城市社区的结构(地域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

(一)地域结构1、地理位置(外部要素)2、城市地域内部出现的不同组合格局(内部要素)

(二)人口结构。

城市人口数量多、密度大;人口流动频繁、迅速;人口异质性强、差别大。

人口的增长是自然增长(由于出生和死亡所导致的增长)和机械增长的结合,以机械增长(由于人口的迁入和迁出所导致的增长)为主。

(3)经济结构组织结构:

城市经济各个领域、系统、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

(大中小企业的比例);部门结构:

将城市的经济部门分为主导部门、支柱部门、支持部门。

(根据这些部门对城市经济生存和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产业结构:

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空间结构:

城市各种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基础设施,居民点、工作点、商业点在城市空间内的分布状态。

(五)城市社区的功能

1、城市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据点

(1)以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骨干,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能够把生产中有紧密联系的企业组织起来;

(2)城市能够将专业化的分工协作由点到面、有城市到农村逐步推广扩撒;(3)城市能够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生产过程和技术过程而建立各种各样的专业写作形式和经济组织,并且使之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

2、城市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

(1)城市能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调节手段,运用价格、税收、利率、信贷等杠杆去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城市还具有促进商品流通的功能,是物流和商品流的集散地(商品生产发达、人口多、市场容量大、信息灵敏、交通便利,经济联系广泛,商业服务完善,交易方便)。

3、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具备文化扩散的各种条件和手段,云集了各种大众的传播条件和文化设施,使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及科学技术中心(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科技的集中和技术的综合奠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4、城市是社会前进的基地。

城市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源地。

(1)城市发展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

从手工生产到社会化生产,从机械时代到电子信息时代,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是源于城市,继而传播到全社会;

(2)而城市作为先进生活方式的发源地,新观念、新行为也是产生于城市,继而辐射到全社会。

第4讲

首先,请同学回忆一下,上次课我们讲到的两种社区类型(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现在我们需要一起来学习社区的另外一种类型,小城镇社区。

它是连接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中间环节,在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我们可以说小城镇社区“亦城亦乡、非城非乡”。

小城镇社区跟农村社区、城市社区比起来,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

至于这些区别与联系,我们学习了本堂课的内容,再结合之前的两节内容,同学们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1、小城镇社区的含义:

小城镇社区是指发展规模较小,集中程度较低,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小城镇社区的特征:

1、过渡性:

小城镇是介入乡村和都市之间的过渡居民区,被称为“乡头城尾”。

在性质上,并不是每天只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跟纯农业活动的乡村是不同的;跟纯工商业活动的都市也是有区别的;既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中心,又是城市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向农村地区辐射传播的中转站和接收点。

在城乡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小城镇社区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2、融合性:

指的是小城镇社区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农村的某些特点,融城乡于一体。

从产业结构上看,小城镇社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农工商一体化”或者“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性特点。

农村社区,农业占绝对优势,城市社区工商业占主导。

小城镇社区兼有第一、二、三产业,也有比较齐全的农工商门类,各个行业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

从职业结构上看,小城镇社区既有非农业人口,又有兼业人口(他们是既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又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亦工亦农亦商”人群)从文化结构上看,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从生活方式来看,既有明显的城市生活方式,又具有农村生活方式的特征。

3、流动性:

主要包括商品的流动(作为工业原料和城市居民消费品的农产品要通过小城镇流向城市;城市生产的工业品也要通过小城镇流往农村)和人口的流动(不只是大城市,在小城市也是有这样的流动人群的,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流动人口聚集起来为小城镇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3、小城镇社区的类型

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小城镇社区。

我们通常是根据行政规定、地位、城市职能、生成原因这样几个标准进行分类。

1、按行政规定分,可以分为建制镇和乡镇。

建制镇:

是指达到国家规定的建制镇标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设立的镇;乡镇是指不够设立建制镇标准的乡镇府所在地集镇和虽达到建镇标准,但是尚未建镇的乡镇府所在地集镇。

建制镇:

1、总人口在两万以下的乡,全乡非农人口超过2000人;总人口在两万以上的乡,全乡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2、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地、边境口岸、大型集贸市场,非农业人口不足2000人,如果确实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2001年的时候我国的建制镇就已经达到了20374个。

2、按地位划分,

级城镇——县城镇,县域中心,是城镇体系中的核心;

级城镇——是几个乡的中心,在城镇体系中是次级中心;

级城镇——一般的乡镇或建制镇,是乡域或镇域范围的中心,是城镇体系的末端。

3、按城市的职能划分

行政管理型:

是区域内的行政管理中心,是县乡政府所在地;工业聚集型:

以工业、采矿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非农产业占主导地位,非农人口比例高;商品集散型:

以商品集散和服务业为主;交通枢纽型;文化景观型(指的是具有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或文化价值的城镇,这类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带动城镇发展。

)丽江古镇、洛带古镇、李庄古镇。

乌镇、周庄、西塘。

4、按生成原因划分

农村城镇,农村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城镇。

工矿城镇,由于采矿或者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的建立而形成的城镇。

卫星城镇,大中等城市处于分散人口等需要而建立的城镇。

特殊城镇,由于边境管理、军事等特殊原因而形成的。

4、小城镇社区的结构

1、人口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人口数量急剧增加;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口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小城镇人口素质高于农村、低于城市。

年龄结构上呈现出年轻化特点,以青壮年为主,生产性人口大于受养性人口。

这种年龄结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密度大于农村、小于城市。

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结构比较复杂。

居民间的血缘关系较少,业缘关系较多。

居民多数来自辐射圈内的农村社区。

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阶梯,许多小城镇流动人口的比重甚至超过城市。

2、家庭结构:

家庭数量不断增多;(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转移到城镇,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的教育,去城市买房定居;同时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传统的联合家庭不断分化成主干家庭或是核心家庭。

这些原因都使得家庭数量增加。

)家庭结构核心化;(现代青年人的独立意识增加,两代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差异,可能会选择核心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收入来源也是多元化的;等等原因使核心家庭不断增多,家庭核心化已成为家庭发展的趋势。

)家庭生产职能的社会化。

(家庭生产在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分配、交换等方面逐步超出家庭的范围,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3、经济结构:

主要表现为“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形式;第一、二、三产业并存,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小城镇经济的主力军,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小城镇成为工业基地,使小城镇社区形成以工业为主,商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而此前,小城镇在更大程度上是指农产品的集散地。

逐渐地,小城镇成为了工业品的中转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

工业、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居民和周围农村居民提供了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项服务。

但是目前,小城镇服务业的发展程度相对比较低,发展前景很广,发展的力度很大。

5、小城镇社区的功能

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有利于吸收日益增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包产到户的推行,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的流向是城市,尤其是比较发达繁荣的大中城市。

这给已经人满为患,就业困难的大中城市造成了极大压力。

出路何在?

现在看来,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以县域为单位,以县城为中心,适当建立几个区位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市政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较为完善,有一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小城镇来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较为可行。

小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