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61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品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

**育肥猪饲料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三、项目建设单位

公司名称:

山西**养殖有限公司

地址:

山西省**X市**县**镇**X村

法定代表人:

**X

注册资本:

叁佰万元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

生猪的养殖、大棚蔬菜的种植(需国家专项审批的项目除外)

四、项目依托单位

公司名称:

地址: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经营范围:

种养殖、饲料加工、冷藏服务、种养殖技术培训服务,分割肉、熟肉的加工、销售。

四、建设地点

**县**镇

五、建设内容及期限

建设内容:

新垫土地200亩、复垫土地100亩、坡地改造3400亩,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治河打坝1800米。

建设期限:

一年

六、项目建设项目法人简介

****

七、项目依托单位法人简介

****X

八、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62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3.4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5.02万元。

九、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需筹措资金628.5万元,其中企业自筹328.5万元作为项目资本金;其余300万元申请以工代赈款解决。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628.5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86.4

平均

3

年销售税金

万元

32.45

平均

4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259.33

平均

5

年利润总额

万元

94.58

平均

6

年所得税

万元

平均

7

税后利润

万元

94.58

平均

8

投资利润率

%

13.32

平均

9

投资利润率

%

17.89

平均

10

投资回收期

63.2

含基建期(税后)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4.01

含基建期(税后)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36.8

含基建期(税后)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建设单位其它基础资料

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3日)

4、《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国务院国发[1982]21号

5、《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1988年9月1日国务院第10号令

6、《太原地区建筑安装工程材料差价指数》2001年三季度至2002年四季度。

7、《山西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估算指标编制组

8、《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计划委员会

9、《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国家计委。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国家计委投资司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用手册》国家计委投资司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1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主编和**彭兆声

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务全书》主编于守法

14、《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1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批南》2002年3月

第三节结论和建议

一、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二、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优化山西省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三、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低成本廉价粮食将会大量涌入我国,为养猪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政府审时度势地制定了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优势产业的政策,并迅速在全国实施。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共中内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粮食和其它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进入小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这一历史性跨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为解决温饱而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农业生产,就可以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高品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过去由于短缺而发展提供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就可以利用更多的农业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

这样发展无公害生猪饲养需消化大量玉米、黄豆,并使之增殖,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区域经济。

对促进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当前人们迫切期盼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养殖基地周围紧邻农区,也在广泛呼呈和关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养殖基地每年生产的大量猪粪经过沼气加工处理后,沼气用于农户取暖、做饭。

沼渣、沼液是很好的农田有机肥,不公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且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污染,促进农业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建设和实施本项目,无论是对农户本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县养猪业的发展,以及**公司产业结构链的完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未来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是:

充分利用农产原料,提高对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广度,向着方便化、功能化、多样化发展,重视新资源开发,重视品牌效应。

**县地处太原市郊区,又是省城太原的水资源保护地,粮食生产以玉米、黄豆、谷子、黍子、糯玉米、荞麦、绿豆等农产品。

年产能力达8000吨。

但是,**县过去生产结构单一,品种老化,化肥、农药的使用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卖个好价钱。

**县**种猪繁殖有限公司经过认真调研,从省情、县情出发,在山西**养殖有限公司、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山西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北京新世纪高科技农业研究所、江苏农科院动科所、中国国际种猎改良公司等权威单位为依托。

作为项目建设的智囊团和顾问,参加单位和人员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能力。

使本项目得以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高效化顺利实施和完成的关键。

认为利用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创建本项目,必将促进农业化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解决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形成以工促农,带动全县率行脱贫。

公司的宗旨是“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每年与**县无公害安全农产品基地的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收购无公害玉米、黄豆。

以此为原料进行无公害饲料生产,养安全无公害猪,生产无公害猪肉产品,饲料年设计生产能力6000吨,其中玉米4200吨。

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山西省、太原市、**县、大盂镇四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并在资金和建设上给予帮助。

**县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本项目的优惠政策。

这对本项目的顺利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我省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产品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农业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变,市场需求成为农业发展的直接拉动力量;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快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是我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

传统的小农经济规模小、分散性强、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了基于我国农业人口大国基本国际的总体经济发展;并且由于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下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为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引导、扶持和促进基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并维护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以“科技兴农”为根本出发点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热潮。

山西**养殖有限公司作为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与农户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经济收入明显示提高,但是,**县地处山区,公司生产基地多为坡地,土地贫脊,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缺乏,大部分农田得不到浇灌,而且农田不集中,形不成规模化生产。

这样,农产品产量不高,远远不能满足该公司的生产需求,这一供需矛盾成为公司生产的瓶颈,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因而扩建公司原料生产基地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假使由国家扶持,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为该公司原料生产基地治滩,治河,以及节水工程的建成,必将提高原料产量,扩大公司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户收入。

项目的建设既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又优化了山西省农业生产结构,由此可见,建设和实施本项目,无论是对企业本身,农业可持续发展,还是对太原市的农业工程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县距太原市27公里,地处沂定盆地和晋中盆地的脊梁深处,位于东经122°12′—113°09′,北纬37°56′—38°25′之间,东邻盂县,西靠静乐县和古交工矿区,南与尖草坪区连中,北与忻州接壤,东北、东增分别与定襄县、寿阳县交界,全县总面积2063.19平方公里,占太原总面积的29%。

二、自然资源状况

项目区位于大盂盆地南部,地势平坦,地形标高1020米左右,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上部岩性分别为第四系、第三系松散岩层,厚度为120—250米,含水性较差;下部岩性为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好,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水位标高800米左右,单井出水量在1500—2000吨,打井大约在400米左右,开发较为容易,能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

项目区全年平均气温8.9℃,受地形,地势影响支配,盆地平川区高于山区,西部山区最低,东部山区次之,一年中最热月份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3.2℃,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温度为-7.9℃,极端最高温度35.6℃,极端最低温度-22.2℃,年平均降雨量441.55㎜,无霜期160天。

**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090万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8850万立方米,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8510万立方米,年平均重复诸量为6270万立方米,全县地表水可采资源量为1739万立方米,地下水位可采资源量为9725立方米,其中平川盆地可采的孔隙水为390万立方米/年,变质岩山压泉水180万立方米/年。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区所在的**县在近几年,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增强,“两高一优”农业格局初步形成,200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年平均递增9.1%,农林牧副渔结构行到进一步改善,其产值构成变化为40:

10:

50,林牧业地位是显上升。

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达到250公斤/亩。

到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9亿元,农业商品率达到80%,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建立,企业化的经营管理制度广泛推广,各项农副产品基地形成规模,已具相当的竞争实力,农业商品十分丰富,现代化城郊农业格局形成。

由此可见,不论从项目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和社会环境状况综合分析,均对项目的建设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四、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

大盂镇位于**县北端,占地21.16万亩,耕地5.8万亩,素有“粮川”之称,乡镇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第二节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土地资源

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动作机制,利用**县大盂镇土地建设,已得到村、镇、县三级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征用。

农户种植用地,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