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087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侯张良者答案.docx

留侯张良者答案

留侯张良者答案

【篇一:

(带答案)六年级国学试题】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

1、《始皇出游》写了(a)外出巡游的经过。

a、秦始皇b、司马迁c、徐市2、(a)成了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尊称。

a、皇帝b、丞相c、始皇

3、汉高祖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这句话里子房是(c)

a、韩信b、萧何c、张良

4、秉笔直书中,(b)最后一个赶来记载史实的。

a、太史伯b、南史氏c、太史仲5、不是关于友情、友谊的成语是(d)a.刎颈之交b.患难之交c.忘年之交d.破釜沉舟

8、“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讲的是谁的故事?

(b)a、韩信b、张良c、孔子

9、两汉时期,两次派张骞出驶西域的皇帝是(b)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

10、历史上有位皇帝听到他的重臣逝世的消息后,惋惜地说: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死后,我就少了一面镜子了。

这位重臣是:

(c)a、李斯;b、萧何;c、魏征。

1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a、《史记》b、《道德经》c、《资治通鉴》d、《汉书》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c)a、齐桓公b、刘邦c、嬴政d、项羽13、破釜沉舟选自(b)

a、《高祖本纪》b、《项羽本纪》c、《晋世家》d、《管晏列传》14、《大风歌》的作者是(c)。

a、管仲b、项羽c、刘邦d、张骞

15、(a)用来比喻虽然身在异乡,却感觉很亲切,像在家乡一样自在快乐。

a、鸡犬新丰b、同甘共苦c、多多益善d、投笔从戎

16、古代专门记载朝廷大事,记录君王言行的官员是(a)a、史官b、翰林c、中书令d、尚书17、“隹”的本义是指(c)

a、野鸡b、麻雀c、短尾巴鸟d、家禽18、“矰”是指(c)

a、锅b、赠送c、短箭d、刀具

19、“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作者是(b)a、李白b、李峤c、杜甫d、白居易

20、(c)忍辱负重的故事,逐渐演化成了成语“卧薪尝胆”。

a、项羽b、刘邦c、勾践d、张良21、凡由“舟”组成的字,大都与(a)有关。

a、船b、横木c、运输工具

22、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的著名探险家是(a)a.张骞b.班超c.甘英d.安敦2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的是(a)a张良b萧何c韩信

24、凡是由“殳”组成的字,大都与_b__有关。

a、力量、功效b、打、杀、撞击c、禽类

25、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b)

a.张骞b.班超c.甘英d.安敦二、填空

1、“舟”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2、“破釜沉舟”讲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3、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

过丹阳,至钱塘。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汉初三杰分别是___张良___、____萧何__、__韩信___。

6、《大风歌》的作者是刘邦。

7、“鸡犬新丰”这个成语故事来源于汉高祖刘邦。

8、“赵盾弑其君”这句话是史官董狐记载的。

9、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

10、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12、四维指礼、义、廉、耻

13、前不见古人,_______后不见来者_______,14、_____念天地之悠悠___,独怆然而涕下。

15、《资治通鉴》是______司马光____主持编篡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被毛主席称为“一部值得再度的好书”。

16、在古代,贝壳因珍贵,常用作货币使用,凡是由“贝”组成的字大都与钱财、财富有关,比如___贫_、_贸_、____货_。

17、宁为百夫长,______胜作一书生___。

(杨炯《从军行》)18、人以铜为镜,________可以正衣冠____;以古为镜,_________可以见兴替_____;以人为镜,___可以知得失

19、《以铜为镜》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_司马光____主持编篡的,是我国第一部____编年体通史___。

20、三晋是指_____韩_、__赵____、___魏_____。

21.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2.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选自《笔》,作者(李峤)。

23.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选自《垓下歌》,作者是(项

羽),

24、《垓下歌》的作者是(项羽)。

25、“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中的“子房”是指(张良。

2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选自《凉州词》,作者(王之涣)。

2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

三、判断:

13、萧何给楚汉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

14、“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常用来表示以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四、列举题

1、郭隗曰:

“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文言文的意思。

(郭隗说:

“假若大王一定要招贤纳士,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

至于那些比我更贤能的人,难道还会以千里为远而不来吗?

”)2、本册我们学过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请来列举几个。

卧薪尝胆、田忌赛马、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投笔从戎等等3、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1)、解释词语意思:

圯:

____桥_______履:

______鞋子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意思.

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张良一愣想揍他一顿。

又见对方是上了年纪的人,勉强隐忍下来,下去把鞋子拾上来。

4、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得失?

请写一写这面”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你知道的我国古代的史书。

《史记》《汉书》《战国策》《左转》《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篇二:

河北省燕赵联盟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txt>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的主要考试内容:

人教版必修1、必修2(1,2单元)。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早已有“贤贤”的观念。

据《孟子》追述,齐桓公召集的诸侯“葵丘之会”,

但是,“贤贤”的思想毕竟确立了,只是问题在于能否打破等级之间的界限。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与实践,为社会开辟了一条新路,而这正是孔子的伟大贡献。

“有教无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

“人人我都教育,不加任何区别。

”不区别地域、贫富,而尤其重要的是不区别血统、出身。

“自行束倚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而这一学费(束倚)是当时不难置办的。

为活跃,各有成就,地位显赫,影响巨大。

如果不是通过孔子的教学和游说活动,这些人很难有政治上发展的机会。

但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孔门的“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还主要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发挥影响,其制度化及制度的定型完善尚需时日。

战国时期,儒家的荀子说: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这是明确的对于世袭社会“血而优则仕”原则的否定,而其依文学品行为新标准的取士选官原则,则在后世逐渐得到了相当彻底的实现。

(摘编自何怀宏《世袭社会解体的原因和后果》)

1.下列关于“举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古代的“举贤”受出身的局限极大,春秋时有名有事可考的人没有庶民出身的,平民出身的人更是难以进入那个时代的权力中心。

c.春秋时期的“举贤”实际上被分为两类,重要职位的举贤都是在上层贵族圈子进行,“士”的“举贤”才与“民”有关。

d.古代的“举贤”没能打破那个时代等级制度的限制,真正实现一定突破的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与实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收弟子,既不区别地域、贫富,更不区别血统、出身,一视同仁,都给以教诲,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

c.孔子那些贫贱弟子,许多人政治上获得了发展机会,取得了显赫地位,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这应全部归功于他们的老师孔子。

d.儒家荀子明确地否定了世袭社会“血而优则仕”的原则,提出了自己的选官原则。

他的原则在后世逐渐得到了相当彻底的实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推行考选制度,为国家举贤,他让平民出身但才华横溢的人走上政治舞台,为国效力,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b.春秋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上层贵族之下是下层贵族士,士之下是民,

平民可以跻身士阶层,士也可能降为平民。

c.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就是“人人我都教育,不加任何区别”,开创了平民

教育的新纪元,为当时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可用之才。

d.战国时期荀子的“举贤”思想是对孔子“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后世“举贤”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

良引兵从沛公。

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晓下军,良说曰:

“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成阳,沛公欲听之。

良曰:

“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

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遂至成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

项王乃许之。

良因说汉王日: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

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良亡,间行归汉王。

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良进曰:

“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邻;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此两人可急使。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

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注】①雒阳:

洛阳。

②郦食其:

人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

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轻财爱国。

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

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

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

败蛲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

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

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5分)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

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

古地名。

”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8.请概括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

用。

(5分)

9.这首诗借“边将”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两句是,____。

(3)曹操《观沧海》中,用来形容水波动荡、山岛巍然的两句是“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85岁屠呦呦至今不是中科院院士,她自己怎么说

屠呦呦摘得诺贝尔医学奖之后,她的“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特殊身份又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评价她背后大量科研人员的贡献也引发争议。

舆论对屠呦呦落选院士的“打抱不平”由来已久。

有人认为,一个获得美国医学最高奖的科学家,竞无法评上中国的院士,不是由于学术原因。

人民网2011年的一篇评论就曾强调:

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在会议上也好,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然而,学术界对于屠呦呦却不乏质疑之声。

2009年,屠呦呦发表了由她编著的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后,同样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曾撰文称,这本书“许多部分歪曲历史,无视当

【篇三:

课堂练习《鸿门宴》知识巩固及练习(含答案)】

一考点、热点回顾

通假字

1.距─拒: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要─邀:

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不—否: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坐─座:

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

古今异义

1.山东古:

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

省份名。

2.非常古:

意外的变故。

今:

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

黄河以北地区。

今:

省份名。

4.河南古:

黄河以南地区。

今:

省份名。

5.婚姻古:

儿女亲家

今:

男女结为夫妻关系

6.细说古:

小人的谗言。

今:

详细地讲述。

7.于是古:

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

今:

表顺承

8.再古:

两次

今:

第二次

重点实虚词

1.谢谢罪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

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故旧、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

故听之

特意: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幸宠幸、亲近:

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

故幸来告良。

5.去距离:

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

脱身独去。

6.若若入前为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讵能若是乎

7.然沛公默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

8.于向,对:

贪于财货

比:

长于臣。

在:

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就此:

不如因而善遇之。

就、于是: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

10.为任,做:

使子婴为相。

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

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制定: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处理对付:

为之奈何

作为:

军中无以为乐。

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

何辞为?

11.之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

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

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

珍宝尽有之。

12.且将: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尚且: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况且:

且焉置土石?

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间行。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

沛公旦日从(使?

?

跟从即带领)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不内。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抄小路)行,间至军中。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省略句:

沛公军霸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奉厄酒为寿。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加彘肩上。

置之坐上。

竖子,不足与谋

3.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4.介宾短语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5.宾语前置: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固定结构

无所:

没有?

?

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奈何:

奈,动词。

何,疑问代词。

译为“如何”、“怎样”。

如“为之奈何?

孰与:

与?

?

相比,怎么样(谁更?

?

)?

表示比较。

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

“?

?

的原因”或“?

?

的方法”。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为?

?

所:

被?

?

表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

?

以?

?

)没有用来?

?

的。

如“军中无以为乐”。

有以:

有用来?

?

的。

如“项王未有以应”。

何?

?

为:

表反问。

如“何辞为?

偏义复词:

出入: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成语

1.项王曰:

?

赐之彘肩。

?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斗酒彘肩)〖解释〗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2.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解释〗秋毫:

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

侵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解释〗刀俎:

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二典型例题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飨士卒()犒劳()鲰生()卮酒()有郤()玉玦()......

樊哙()目眦()参乘()彘肩()刀俎()杯杓()......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令将军与臣有郤()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