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6006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教学设计.docx

教育学教学设计

2/95

3/95

4/95

5/95篇二:

教育学教案

案教育学教

要改变一般人的本质,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

技能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

的教育和训练。

--马克思《资本论》(195页)

人的本质不是它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上说,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马恩全集》(第三卷

教育是最神圣的阳光事业,是引导人类告别洪荒走出

蒙昧的理性之光。

······我说大学其实是学会一种生存

方式,学会怎么样自己选择你所需要的知识。

你应该

学会自主学习。

--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第一

页)

育学的概念、教514页)

(一)教育学--即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综合学

科)。

(二)教育现象--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人用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到的一切。

是教育的

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三)教育规律--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四)科学--是指由概念到判断、推理形成的知识体系[知识树]。

(五)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成果。

(六)社会--是指一定生产方式条件下的人的集合。

如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

社会、商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括地说:

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二)具体地说:

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管理论。

(三)揭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三种形态

1.教育经验--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感性认识成果。

2.教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的总称。

3.教育学--(见教育学的概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古代)

1.代表教育家

(1)中国的:

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乐正克(师生五代)和荀子、韩愈、朱熹、

王阳明、曾国番等。

(1)外国的: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代)和古罗马的昆体

良。

2.代表作

(1)中国的:

《论语》(孔子语录)、《大学》(曾子)、《中庸》(子思)、《孟子》(孟子)、

《学记》(乐正克)(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

《六经》孔子修,(商周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

《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教学的教材,《乐经》火烧失传,后称《五经》。

《大学》传为曾子所作,是一篇关于古代大学教育的著作,有三纲领("大学之道,在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现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成其意,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辨之,笃行之"(称为"学、问、思、辨、行"五步法。

《学记》(见上)。

(有"施"不陵节,"学不躐等"等教育思想)。

(2)外国的:

《灵魂论》(亚里士多德)、《理想国》(柏拉图)、《产婆术》(苏格拉底)、《论

演说家的教育》(昆体良)(世界第二部教育专著,晚《学记》300来年)。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近代)

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被称为传统教育理

论之父)。

2.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问世,标志教育学成为独立的科学。

{赫尔

巴特提出"教学"可按"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去进行(四步教学法)}。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现代)

1.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1)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出版了社会主义第一部教育学,即《教育

学》。

(2)我国无产阶级教育家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专著)。

(3)克鲁普斯卡娅出版了《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专著)。

4)马卡连柯出版了《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史诗》等。

2.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出版。

(1)杜威的教育理论被称为现代教育理论。

(2)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理论之父。

(四)教育学的成熟阶段(当代)(20世纪50年代至今)

1.三大教育理论的出现

(1)教育家布鲁纳发表《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发现教育理论。

(2)教育家赞可夫发表《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了高难度教学原则理论。

(3.)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2.21世纪教育理论发展走势

(1)素质教育理论走势。

(2)主体教育理论走势。

(3.)人文教育理论走势。

(4)终身教育理论走势。

(5)全民教育理论走势。

(6.)全纳教育理论走势。

(7.)创造教育理论走势。

(8.)合作教育理论走势。

(9.)实践教育理论走势。

(10)科学教育理论走势。

3.形成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1)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儿童教育学。

(2.)家庭教育学、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

(3.)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管理论。

(4)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美学、教育史学、教育语言学、教育法学、教育控制论、比较教育学。

第二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

《说文解字》(许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我国教育理论认为:

(一)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二)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三)最狭义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德育)。

二、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教育的服务社会功能

1.教育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教育的培养人才功能

1.人的社会化功能。

2.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功能。

三、教育的基本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有什么样社会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教育。

1.教育的经济性(生产性)。

2.教育的政治性(管理性)。

3.教育的文化性(民族生活性)。

4.教育的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

(三)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的基本因素

(一)三因素说--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内容。

(二)四因素说--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内容;4.教育方法。

(三)六因素说--同"四因素说"外,还有:

教育目的、教育环境(杨启亮提出)。

五、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教育

1.原始社会概况:

(1)经济概况

(2.)管理概况

(3)文化概况

2.原始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非独立性(教育在生活之中)

(2.)教育普及性(平等性--全民教育)

(3)教育原始性(有学无教--暗示)

(二)古代教育

1.古代社会概况(农业社会概况)

2.古代教育基本特点:

1.教育的独立性;2.教育的阶级性;3.教育形式简单。

3.古代学校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提高;2.间接经验积累增多;3.记载经验工具出现(文字、笔等);4.固定的教育场所(如中国古代的庠、序、校)

4.古代教育内容

(1.)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篇三:

《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教育学课程编号:

230124任课教师:

济南大学政管学院

学院、专业、年级:

师范类教师所在单位:

政管学院心理学系课程简介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之

一,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中学教育所必需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通晓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并能够有意识地把教育和教学工作建立在教育学基础之上。

《教育学》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和十一章的教学内容。

绪论主要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明确教育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十一章分别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教育目的、教育体制、课程、教师和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教学基本环节和方法、现代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要求以讲授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为基础,着重使学生掌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特点规律,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研究教育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学的教学应注意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强调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重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在教学学习方式上主要包括:

讲授、讨论、自学、作业、教育实践,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求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授课章节:

导论

第一节新世纪的教育与展望

第二节第二节教师和师范生学好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

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新编教育学,董操等,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李剑萍,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0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学好教育学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何在?

2.理解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思考题:

1.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当好老师",请对此观点做出评价。

2.谈谈师范生为什么要学好教育学。

3.按照自己的想象,描述一幅数字化时代的学校图景。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世纪的教育展望

一、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征

(一)经济知识化:

由于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和信息为重要特征的经济。

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智力成为国际通用货币,人们又称之为

"脑黄金"。

(二)生活数字化:

二、新世纪教育展望:

(一)教育事业社会化:

(二)个人教育终身化:

21世纪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

终生教育的思想是由德国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保罗·朗格朗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之所以提出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下面的一些理由:

1.科学技术的变革的加速。

2.人口的因素。

3.闲暇时间的增多。

(三)教育活动个性化: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造,而创造就需要个体有个性,正因为如此,个性培养问题就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

(四)教育手段现代化:

误区1:

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误区2:

教育手段现代化就是加强硬件建设。

误区3: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就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误区4: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新世纪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1996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该书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后,于1996年4月在巴黎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会议上向总干事马约尔提交的最后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的观点:

(一)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

1.对个人发展:

2.对社会国家:

(1)教育通过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型人才,为财富的现实增长提供智力支持。

(2)教育活动本身就是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

(3)教育关涉最多的还是人的文化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扩展和丰满,甚至也包括人的自然生命。

(二)教育是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的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

片面的社会发展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在中观念的指导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只见物不见人或多见物少见人,发展的中心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

(三)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关键投资。

第二节教师和师范生学好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一、学好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

(二)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进而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三)有助于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工作技能。

(四)有助于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

教育学的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1)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

谛;

(2)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

(一)明确指导思想

(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四)读书与思考相结合

(五)与相关学科的学习相结合篇四:

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主要学习目标:

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教育问题在教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理解教育学的任务

3.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4.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5.懂得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就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

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师范院校教育学就是帮助教师或未来的教师获得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必需的专业思维意识和基本的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的一门课程。

(一)教育事实

教育事实(亦称教育现象)具有广泛的含义:

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这些是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教育事实部分。

(二)教育问题

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时,教育问题便产生了。

比如人们有意识地提出了"要造就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培育人"等问题,并对此进行讨论,于是就产生了"教育问题"。

当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得到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教育科学研究便有了开端。

这些是教育学的使用价值所在。

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因为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

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流派。

教育学要重现对教育问题的研究。

(三)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例如,在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要受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的文化生活所制约。

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又如,在教育工作中,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智育与德育,小学、中学、大学各个教育阶段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

(四)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

针对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现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了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也包括其特殊规律。

大致有以下内容:

(1)教育的基本原理。

如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属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等。

(2)教育的基本内容。

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相应的任务、内容与要求。

(3)教育的基本途径。

如教学过程、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4)教育的基本管理。

如班主任工作、教育评价等。

应注意的是,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经验只反映教育过程中表面的、局部的、非普遍性的现象,而教育学反映的是教育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

教育学是运用理性的思考,对教育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仔细筛选,找出规律,总结上升成科学理论的。

其次,要区分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不同。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一方面,教育学和教育方针政策都反映了教育的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学和教育方针政策是分别从客观、主观角度反映教育规律的。

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都是以教育学揭示的客观规律作为理论依据的。

因此,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育学的任务

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以指导教育实践。

从教育对象角度看,教育学要揭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不同对象的教育规律,于是就形成了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

由于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用性的特点,所以它又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生理学等知识,对教育现象进行综合性研究,揭示出规律。

在我国,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现时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教育规律。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学是研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培养人的规律的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时期

这是人类对教育最初进行理性认识的时期。

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墨子对教育与环境作用的论述,对生产劳动教育的重视;孟子强调"思则得之"、"专心有恒";荀子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等。

在西方,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都为教育学的萌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和谐发展思想和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和重视儿童思维与道德的培养等,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但是,萌芽时期的教育学还称不上是什么"学"。

因为它还不具备自身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学科体系。

它仅仅是一些教育的主张和思想观点,又多是些片断的、个别的结论,且多孕育在古代哲学的母体之中。

代表萌芽时期的教育著作,是中国古代的《学记》。

但《学记》仍然是一些经验的概括和片断的、个别的结论,还没形成自身的逻辑体系。

(二)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近代形成的。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立了基础。

夸美纽斯(1592~1670)在他的著名著作《大教学论》中,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划分了儿童的年龄分期,确立了各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班级授课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和教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贯穿于他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

《大教学论》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形成独立学科的阶段。

继夸美纽斯之后英国洛克的绅士教育、法国卢梭的自然教育、瑞士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英国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都在理论上丰富着教育学的内容,推动着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深入发展。

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并由赫尔巴特进一步奠定的。

赫尔巴特(1776~1841)他深受裴斯泰洛齐探索教育心理学化的启发,提出观念与统觉的理论,

试图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阐明教育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科学教育学建立时期

赫尔巴特把教育学的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科学高度。

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阶级的、历史的和世界观的局限,在教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也充满着分歧与斗争,反映着不同的方法论基础和思想,因此,这些教育思想,都还没有真正科学地或完全地揭示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作为真正科学的教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19世纪后半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问题,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的,体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创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教育学,作了可贵的尝试。

全书以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为中心,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经验,使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科学的新阶段。

20世纪20年代,中共早期党员杨贤江著《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著作。

真正系统而广泛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建国后,我们在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我国历史上优秀的教育遗产和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