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822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docx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5)

一、语基(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思忖(cǔn)秸秆(jí)创可贴(chuāng)方枘圆凿(ruì)

B.间架(jiān)摭拾(zhí)节骨眼(jiē)乘机反扑(chéng)

C.舌苔(tái)补给(jǐ)瞟白眼(piǎo)当头棒喝(hè)

D.恫吓(hè)麋鹿(mí)慢腾腾(téng)自增惭怍(zhà)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徽州火腿炖甲鱼和鲜笋炒肉闻名遐迩。

/武义郭洞山清水秀,十一长假游人如织。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于一身。

(旅游资讯)

B.观看本片,请登陆电影网。

/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2.3亿成交,创拍卖纪录。

/萨顶顶春晚《万物生》受青睐。

(娱乐快报)

C.反垄断局首张“重罚单”能否杀一儆百?

/实现东亚的长治久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足球市场曾经一度乌烟障气,球迷一谈起足球就唉声叹气。

(时政要闻)

D.收购价格波动大,不少中间商屯积棉花,牟取暴利。

/华东铝业的铝冶炼和加

工占湖南省绝大份额。

/中美商贸联合会达成多项共识。

(经济信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流言蜚语,我们不以为意;艰难困苦,我们处之泰然;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作支撑。

B.“孩子的眼泪落在母亲心里,凝成了一根针”,每次读到这样精彩的句子,我总会抄写在笔记本上。

多做些寻章摘句的工作,对写作水平的提高肯定会有帮助的。

C.人生在世,孰能无过?

只要你能彻底洗心革面,我们还是会原谅你,帮助你。

D.元旦前夕,二十多位书画高手在省书画院组织的“壬辰龙年迎新书画大赛”中欢聚一堂,舞文弄墨,一展风采。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产品那样,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藏起来。

C.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D.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成见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5.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及年代的搭配关系不正确的是()

A.《拿来主义》——鲁迅——现代

B.《边城》——沈从文——现代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宋代

D.《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清代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题8,翻译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

走小路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

C.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

攻占

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怿:

高兴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月出于东山之上。

B.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侣鱼虾而友麋鹿。

C.秦亦不以城予赵。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则请立太子为王。

则或咎其欲出者。

8.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廉颇送至境。

B.为一击缶。

C.遂与秦王会渑池。

D.相如张目叱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

左右欲刃相如。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泣孤舟之嫠妇。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译文:

⑵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京中七日立春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注释

罗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浙江新城人,青年时代长期寄居京城长安,但求取功名之途一直不顺。

这是诗人久居京城期间所作的一首诗。

(1)“一二三四五六七”,作者数着日期过日子,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2分)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句。

(4分)

12.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赤壁赋》)

(2)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一朵午荷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问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

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

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

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

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茏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

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

“快过来看!

”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

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

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

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

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

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

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

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

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

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

那些荷花呢?

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

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

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

“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

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

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

想到这里,我竟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

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

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

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

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②·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3.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4分)

14.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4分)

15.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6分)

五、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

16.阅读下面二则新闻材料(摘录),完成题目。

(12分)

材料

(一):

2009年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学第一天对全美中小学生演讲:

“你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你在生活里会走得越远。

“你的未来掌握在你的手中,除了你自己,没人能书写你的命运。

“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

你们将来要与他们竞争,你们在学校的成功不仅仅决定了你们的未来,也决定了21世纪美国的未来。

(摘自新华网2009年9月9日)

材料

(二):

2010年12月6日,奥巴马在一所社区大学的演讲中多次提到中国,他列举中国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的领先于美国的种种成就,并以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作比,称美国人正迎来新的“卫星时刻”。

“卫星时刻”敲响的警钟,有两个暗示:

一是前苏联在科技上一度超越,使美国恐慌,促使美国加强对教育和科研创新等的投资,最终美国超越了前苏联,还开发了新的技术、产业;二是奥巴马梦想着中国也像前苏联一样,到时轰然倒下!

(摘自《重庆晚报》2010年12月08日,有删改)

⑴从材料

(一)中提取三个关键词。

(3分)

⑵分析上述两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9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①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

”(《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注】①是用:

因此。

希:

同“稀少”,少。

(l)结合语段①②,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孔子“远怨”的方法。

(3分)

答:

(2)请简要分析儒家“反求诸己”的修养观。

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体会。

(9分)

答:

六、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这个故事,按要求作文。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

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

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阅过来信,一笑,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

诗曰: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然后把它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

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大家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

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

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

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

请根据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2答:

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花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13答:

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

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14答:

一、形象美:

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

(3分)二、精神美:

风雨中的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15答:

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的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第二次的诚心观荷,第二次观荷在花残季节,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而认识到“孤寂也并不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生命在自我澄明中得到升华。

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也是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

 

郴州市一中2012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B/A秸(jiē)C苔(tāi)D怍(zuò)

2、A/(B“登录”—“登陆”;c“乌烟障气”—“乌烟瘴气”;D“屯积”—“囤积”)

3.C(A“高山仰止”:

对崇高品德的敬仰,不能用于对才能的赞美。

B“寻章摘句”:

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的词句,缺乏创造性。

贬义,与语境不符。

C“瞻前顾后”: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D“舞文弄墨”:

玩弄文字技巧,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贬义。

4.D(A主客体颠倒,应为“使无数网友倾倒”;B语序不当,将“8年前”移至“曾率领”前;C成分残缺,在“新一轮援助”后加“的决定”)

【译文】鲁之裕,字亮侪,是一位奇男子。

当时田文镜任河南总督,为政严厉,提、镇、司、道各级下属,奉命守职,极其谨慎,在进见田文镜时,没有人眼睛敢东张西望。

鲁公就在田文镜部下工作。

有一天,田文镜命令鲁公去摘取中牟县县令李令的官印,并就此代理县令。

鲁公采取穿便服前往(的办法),穿着粗布衣服,戴草帽,骑着驴进入中牟县境。

只见数百位老年人互相搀扶着在大路上叹苦发愁,(鲁公)走上去拜了两拜讯问原因,(老人们)回答说:

“听说有位鲁公要来接替我们的县令,客人您在开封知道这事吗?

”鲁公故意问:

“你们问这个作什么?

”(老人们)答道:

“因为我们县令贤明,不忍心让他离去的原故。

”又走了几里路,看见许多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商议:

“好官走了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

”有人就摇手说:

“田总督有命令,即使有十个鲁公,又能做什么呢?

况且鲁公正是摘取李县令官职来取代他的,怎么肯自己不做官而让给别人呢?

”鲁公听了,心里非常尊敬李县令,但没有做声。

到了县衙,见李县令的相貌温良奇雅,他向鲁公作揖,请鲁公进去,说:

“官印已经等公很久了!

”鲁公也向他拱手回礼,说:

“我看您的形状相貌,衣着服饰,并不是奢侈放荡的人,并且贤名在士人百姓中议论称道,怎么才到任却国库亏空了呢?

”李县令回答:

“我,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云南人。

与母亲分别后,在京师游宦十年,才得到中牟县令之职,因此借了俸银迎母亲到来。

母亲到了,却被弹劾去官,这是命啊!

”话尚未讲完,哭了。

鲁公说:

“我一路来受了暑热,就准备热水,让我洗个澡!

”说罢,就一直走到别的房间中去,一面洗澡,一面思索,鲁亮侪内心不能没有触动。

想了很久,他举手敲浴盆中的水,发誓说:

“如果按照常规行事,就不是大丈夫了!

”于是他穿戴好衣帽向李县令告辞,李县令大惊,问道:

“您到哪里去?

”回答:

“到省里去。

”李令交给他官印,(鲁亮侪)不接受;李县令坚决要给,说:

“不要因为我而连累您!

”鲁公将官印铿然一声掷在地上,厉声说:

“您还不知道我鲁亮侪的为人!

”最终拍马飞驰离去。

全县的士人百姓都焚香送他。

到省以后,鲁公先去拜见布政司和按察司,禀告事情的原因。

(两司)都说:

“你犯了丧心病了吗?

像你这样地做事,在别的总督巡抚面前尚且不许可,更何况是田公呢?

”第二天早上,鲁公到衙门时,两司长官已经先在了。

名片还没有投进去,全衙门已经在传呼鲁公入内。

只见田公朝南而坐,脸色铁青,怒气很盛地在等着他,两旁排列着司、道以下文武官员十余人,田公斜着眼看鲁公说:

“你不管县事而来,为什么呢?

”鲁公答:

“有事要报告。

”问:

“官印在哪里?

”答:

“在中牟县。

”又问:

“交给什么人?

”答:

“李令。

”田公一声冷笑,朝着左右看看说:

“天下难道有这样去摘印的人吗?

”都回答:

“没有。

”两司马上起立向田公谢罪,说:

“我们教诫不经常,以致有这样狂妄违逆的官员。

请您一并弹劾鲁之裕,交给我们,严厉审讯他们结党作弊的罪行,来警戒其他官员。

”鲁之裕脱下官帽,上前叩头,大声说道:

“本来应当这样。

只是让我讲明一下:

因为想谋求一官半职,所以来到河南(或:

因求官的缘故来到河南)。

我能得到中牟县令之职,高兴非常,恨不能连夜就摆起仪仗,立即办理公事。

没有想到一入县境,耳闻目睹李令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竟这样好,士大夫对他也是一样;等见到他本人,知道他挪用银币又是这样的缘故。

如果大人您已经知道他这样仍命令我前去,我为了自己沽名钓誉,而空手归来,就是我的罪了。

如果大人您不知道他这样就命令我前去,我回来向您说明这些原因,请示大人的意旨,希望(这样)能够不辜负大人爱才之心以及圣上主张以孝来治理天下的意旨。

您若是认为李县令没有什么可以哀怜的,那么我再去取印也并不迟。

不然,大人辕门外有数十名官员,都想求得一个官印而得不到,我是什么人,敢违拗您的旨意呢!

”田公听了默然不言。

两司给鲁公递眼色叫他退出。

鲁之裕也不辞谢,走了出去。

刚走到屋檐外,田公变了面色走下台阶,呼叫鲁之裕:

“回来!

”鲁之裕回进大堂跪下。

田公又招呼他:

“向前!

”然后取下自己所佩戴的珊瑚冠戴在鲁公头上,叹息着说:

“奇男子!

这顶冠帽应该给你戴。

没有你,我差点(几乎)错误地弹劾(揭发)贤良的官员。

只是给皇上的奏章已送出去了,怎么办!

”鲁公问:

“几天了?

”回答:

“已经五天了,即使快马也追不上了。

”鲁公说:

“大人有恩,我能追还。

我年轻时能一天走三百里;大人真要追还奏章,请赐给我一枝令箭作为信物!

”田公应允了。

过了五天,奏章追还了。

中牟县令最后太平无事。

因此鲁公名闻天下。

在此之前,鲁亮侪的父亲曾任广东提督,因受三藩胁迫,与他们结了盟。

当时亮侪只有七岁,被作为人质押在吴三桂处。

吴王上朝时,亮侪侍立在旁。

他读书完毕,每天与吴王帐下的健儿学习古秦国、越国作战时所摆的军阵等技技,所以他的武艺尤其超人一等。

5.B/谢:

辞谢、告辞。

6.A/且:

均作连词,表让步,况且。

B.以:

均作介词,上句表因果,因为;下句表情况,把。

C.其:

均作代词,上句,他;下句,你的。

D.于:

均作介词,上句表地点,在;下句表对象,向。

7.D/吴王坐朝,亮侪侍侧。

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之法,故武艺尤绝人云。

8.B(错在“严厉指出田文镜的过失”。

9.⑴好官走(或“离开”)了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

(去、盍、诉,各1分。

注意:

“诉”不能译为“告诉”)

⑵并且贤名在士人百姓中议论称道,(怎么)才(或“刚”)到任国库却亏空了呢?

(称噪、甫、下车,各1分)

⑶如果没有你,我差点(几乎)错误地弹劾(揭发、撤掉)贤良的官员。

只是给皇上的奏章已送出去了,怎么办!

(微、劾、但、疏,各1分)

10.

(1)答案示例:

上句写山色。

帆迎,船迎往前去,是动态。

山色来——还去,山一一迎面而来,又一一掉臂而去,写出舟行之速,又是动态。

动态写山,动中有动,别具情趣。

(2分)

下句写水容。

船夫过滩施橹,击散了圆圆的滩上水纹,则滩痕为动态,船过后,滩痕又一一复为圆形。

则滩痕呈静态。

静态写水,静中有动,又具理趣。

(2分)

(2)答案示例一: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借写船行迅速:

五更舟中,梦见到了钱塘(杭州)。

一觉睡醒,才知道钱塘果然到了眼前。

(2分)抒发对人生、世事变化迅疾,难以预测、把握的感慨。

(2分)

答案示例二: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借写船行迅速:

五更舟中,梦见到了钱塘(杭州)。

一觉睡醒,才知道钱塘果然到了眼前。

(2分)表达作者泰然面对时空变化,世事变迁的洒脱之情。

(2分)

11.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三顾频烦天下计。

12.C(属中国红十字会的做法)

13.B(4段末是说“可能”)

14.⑴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增强信任度,

(2)建立起二者之间有效的作用机制,

(3)改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运作方式。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15.“戈壁滩是死亡的草原”,一是因为茫茫的戈壁滩没有生命的迹象;二是因为在历史上人类曾经创造的辉煌文明也永远消逝在那里。

(4分。

共两点,每点2分)

16.【参考答案】修辞手法有:

排比、比拟(拟物)、引用。

(写出任意两个即可给2分,如写了三个其中又答错一个只得1分)内容表达上的作用:

写出了戈壁(或古丝绸之路)曾经产生过的文明、文化,形象地表现出它曾有过(当年)的生命力和数不胜数的辉煌和凄怆。

(2分)情感上的作用:

表达了作者对当年戈壁历史作用的赞叹和对现今荒凉死寂的哀挽。

(2分)

17

①孤独:

指人类无力抗争宇宙,在宇宙面前,人类是孤立无援。

(2分)

②孤独:

是说在戈壁的荒漠上,已没有其他的生命,没有生命为伴。

(2分)

18.

(1)答案示例一:

从文章内容看,这个题目很恰当。

“戈壁有我”是全文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