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735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docx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工商管理专业

中文摘要

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攀升,衍生出了许多新兴产业,互联网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市场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提升,为了维持自己的发展,很多互联网企业选择了收购和并购。

同时,这些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不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无论是从并购金额上看,还是说并购的数量来说,互联网行业的并购活动行为都不容小觑,对互联网行业的并购效应进行剖析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针对阿里巴巴此次并购“饿了么”引发的协同效应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借此来为今后其他企业展开并购计划和活动辅以一定的指导

本研究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具体包括财务指标法、文献研究法等,结合阿里巴巴在并购饿了么前后的各种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分别进行调研分析。

研究发现,互联网企业在并购后通过相互交流沟通,简化了业务流程,实现协同效应,改善了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而不断扩大了用户群体,占据大量市场。

此外,互联网企业通过采用并购可以获得一系列优势,迅速在开拓的市场站稳脚跟,而且可以将并购的公司的业务与公司的主营业务进行有机结合拓宽盈利模式,达到多元盈利的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企业并购;协同效应

ABSTRACT

Today,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ynewindustrieshaveemerged,andtheInternetindustryisoneofthem.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marketcompetitionisincreasingdaybyday.Inordertomaintaintheirowndevelopment,manyInternetenterpriseschoosetoacquireandmerge.Inrecentyears,thetrendofM&AactivitiesamongInternetcompanieshasbeenontherise,bothintermsoftheamountofM&AandthenumberofM&AactivitiesintheInternetindustryshouldnotbeunderestimated,anditisespeciallyimportanttoanalyzetheeffectofM&AintheInternetindustry.Therefore,thispaperanalyzesthesynergisticeffectsofAlibaba'smergerandacquisitionof"Hungry"inamoreprofoundway,soastoprovideareferenceforothercompaniestodeveloptheirM&Aplansandactivitiesinthefuture.

Thispaperusesavarietyofanalyticalmethods,suchasfinancialindexmethodandliteratureresearchmethod,tocompareandcontrastvariousdataofAlibababeforeandaftertheacquisitionofHungryMash,andconductresearchandanalysisonoperationalsynergy,managementsynergyandfinancialsynergyrespectively.ItwasfoundthatInternetcompaniesstreamlinedtheirbusinessprocessesandrealizedsynergyeffectsthroughmutualcommunicationafterM&A,whichimprovedtheirbusinessperformanceandthuscontinuouslyexpandedtheiruserbaseandoccupiedalargemarket.Inaddition,InternetcompaniescanlearnmanagementexperiencethroughtheactofM&A,quicklyseizenewmarketsandlowerbarrierstoentry,whilealsoenablingtheorganiccombinationoftheoriginalbusinessunitandthenewbusinessunittobroadentheprofitmodelandachievetheeffectofdiversifiedprofitability.

Keywords:

Internetcompanies;corporatemergersandacquisitions;synergyeffects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

——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如今,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新的产品和服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中国以及世界上涌现了一批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例如中国互联网行业三大巨头:

腾讯、XX、阿里巴巴。

在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旧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已不再适用于互联网行业。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大企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随之而来的困难和挑战也将不断的浮现;怎样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一直是困扰所有企业的一个难题。

对于企业之间相互的压力,企业规模扩大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通过外界发展增长和通过内部内生增长。

外界发展增长是采用企业间收购的途径在企业规模上实现增长或业务范围上的扩充,内部内生增长是企业内部通过相关政策优化企业规章制度,该方式稳妥,但所需时间较长。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阶段,如有企业想要仅通过采用内部内生增长的方式,也就是优化内部制度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能力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并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扩张发展模式。

因此,那些期望通过收购并购来发展的企业来说,全面剖析并购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尤其是业绩方面的变化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选择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这一经典的并购活动进行案例研究,针对阿里巴巴此次并购“饿了么”引发的协同效应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借此来为今后其他企业展开并购计划和活动辅以一定参考作用。

2.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针对传统产业的公司并购活动产生的效应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问世与发展。

所以这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少有人针对该行业进行研究探索,且这些研究大多只是简单的分析财务数据评估财务效应,没有对协同效应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目前的关于协同效应的研究成果与互联网企业并不匹配,不能进行直接的套用。

因此,研究互联网行业产生的协同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对现有互联网并购效应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扩展,因此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采用典型案例——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结合案例研究法和财务指标研究法等方法针对并购前后企业的变化来综合分析此次并购活动带来的协同效应,对阿里巴巴未来进行并购活动评估协同效应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对今后的其他互联网企业进行收购并购计划时的调研和分析起到了显著的可借鉴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创新性结合了多种方法,相关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

为了给论文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调研查阅了相关领域的期刊和文献,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后,吸收总结了各路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确立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2)案例研究法

本文对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进行案例分析,对两家并购公司的财务报告以及在美股上市的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并结合互联网行业信息,在对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而分析研究出互联网企业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的结论,为今后的其他互联网企业进行收购决策时起到了显著的可借鉴的意义。

(3)财务指标分析法

在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上,本文选取了阿里巴巴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对此次并购前后阿里巴巴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估此次并购活动产生的协同效应。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协同效应,高芳璐和康健(2018)在对2011年的两家国企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得出结论企业要提高盈余,实现盈余最大化,就可以利用并购行为的协同效应。

黄艳和刘新阳(2016)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企业借助并购实现的收益,要高于内部利益时。

企业就可以借助并购行为来提升营收,进而保证收益最大。

魏涛(2017)认为,大多数上市公司会通过并购来增强竞争力,实现经营的协同效应,提升品牌价值。

邹璐(2014)分析了协同效应,并采取调研考察的方式研究了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制度,发现公司有时会采用并购的方式来提高流动资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

龚俊琼(2015)对协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企业往往可以借助并购行为,达到财务协同,进而提升了公司收益。

(二)国外研究综述

在协同效应方面,Monika(2015)指出,通过并购的方式,公司的总效益和收益会显著增加,而且比单个公司简单相加的总效益要大得多,即所谓的两一相加大于二。

Harford(2015)发现,企业执行官可以通过并购计划和活动制造企业协同效应,使得企业实现稳步增长。

Benimle和Lyand(2017)进行了实例研究,对一些具体的并购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协同效应,通常倾向于采取横向的方式。

两位的研究均表明,通过这样的活动实现协同效应会影响该行业的竞争对手以及供货商和消费者。

Vojislav和Gordo(2013)深入分析了并购动机,主要对公共、私营部门的动机进行了明确,研究结论是两部门的动机存在明显区别,前者的并购是为了实现协同效应,而后者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发展水平,降低公司成本进而实现效益的增加。

(三)文献评述

通过深入分析上述文献,对并购或动的动机和好处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当前大多数学者仍然普遍关注传统行业,对新兴行业不够重视。

重点关注的行业有传统的服务业、制造业等,针对互联网这种新行业内的并购协同效应并未做出全面细致的研究。

互联网行业是现阶段发展最迅速、最具潜力的行业领域,与传统行业相比其发展时间较短,目前仍位于成长阶段;互联网行业是近年来并购数量最多、并购规模最大的行业,因此对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互联网企业。

第二,并购行为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经济行为的一部分,并购的发生和结果在特定的行业内,通过分析我们便可知其规律。

在对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方面,之前的学者主要从某行业或某企业自身的并购活动出发,但单一行业的研究缺少了和其他行业的对比。

互联网行业与其他传统业生产工具不同,互联网企业在生产要素和商业模式上与原有传统行业不尽相同,故其并购活动会有不同于其他行业并购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本研究针对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并购行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后者的独特特点具有相当意义。

第三,先前的研究人员在在分析典型并购案例时,都是根据现有的并购理论来考虑对双方的影响。

而这些理论不可能在每个并购案例中都得到完美的验证,并购双方的背景和经济环境也是并购案例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第四,之前的论文中,研究者们在进行研究和调研时没有结合多种方法,采取了单一的财务指标法、非财务指标法、定量实证分析法等,但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将方法有机结合,而是较为单一。

三.互联网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理论分析

(一)相关基础理论

(1)互联网企业

按照划分范围来区分,互联网企业可以具体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的互联网企业通常来说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以服务和商品两个盈利点作为收入来源。

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涉及的方面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层、应用层和终端层。

三个层次中,互联网企业的活动可能是在一个独立的层次上,也可能是相互重叠、相互融合的。

狭义上的互联网企业范围较为狭窄,主要指以域名为基础,借助网站向客户提供服务和产品。

这就使得这些企业始终对终端非常重视,即对该领域的基础建设和维护非常关注,同时也重视发布到网上的内容。

因此,本研究中针对的都是狭义上的互联网企业,通俗来讲企业是通过建立的网站向顾客提供服务。

表3.1中给出了这些企业可能提供的服务。

表3.1互联网企业主要业务

互联网企业涉及业务

典型企业

搜索网站

Google、XX

网络门户

新浪、搜狐、网易

移动通讯

腾讯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亚马逊

由上表可以发现,这些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四种,具体为:

搜索网站、网络门户、移动通讯和电子商务,同时这些业务的提供公司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并在该领域内占领了优势地位。

如今,互联网公司的专长各不相同,各具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往多元的方向上发展,更多的拓宽到别的领域。

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公司,该公司是最大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公司,研发的淘宝以及天猫app都拥有着大量的用户群体,但是也在从互联网领域向其他领域拓宽发展。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的企业在公司发展方式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互联网企业具体特征如图3.2所示。

图3.2互联网企业特征

互联网企业具有高比例的轻资产、较高的不确定性、独有的现金流结构三个特点。

首先,互联网公司较传统企业,基于较少的固定资产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特点,有的仅仅拥有一个域名就可以开展业务。

由于轻资产占据了占公司价值的大部分,因此互联网公司很难像传统行业那样进行准确的估值。

另外,因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重视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的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拓展,开拓了很多新领域。

同时可以的提升也推动了互联网的更新换代,互联网公司必须不断对产品服务进行精进,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

最后,基于互联网的现金流结构,在公司成立之初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购买固定资产,与传统生产型公司相比,其现金流的走向可以说是不尽相同。

一些企业出于发展阶段,会将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而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广告营销并不能保证投资回报。

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如果没有研发和营销的投入积累,是不可能实现实质的增长的。

只有一个企业完全发展到成熟阶段,拥有其核心技术,开发出自己的独有产品,进而保证公司的客户量,同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地位之后,才能对企业的资金动向进行合理分析。

(2)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M&A),是收购和合并的总称。

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通过谈判和签订合同等商业行动成为一个实体的过程。

当多个实体成为一个实体时,该实体可能是一个新实体,也可能是一个旧实体。

一个公司以产权交易的方式获得另外公司的实际控股权,最终实现某种经济目标的行为属于收购。

并购有不同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对并购的形式可以进行分类,主要为以下三种:

横向、纵向和混合。

之所以可以进行这样划分,是按照发生并购行为的两者的业务的关系。

表3.1中给出了并购类型和方式。

表3.1企业并购类型

划分标准

并购类型

方式

并购对象

横向并购

发生在同一行业或产业之间

纵向并购

处于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公司

混合并购

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并购行为

现金购买资产

使用现款购买目标公司资产

现金购买股票

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股票

支付方式

股票购买资产

用收购公司的股票来交换目标公司的资产

股票交换股票

收购公司通过向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发行股票,来交换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资产收购股份或资产

使用资产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票

(3)协同效应理论

赫尔曼在1971年创造性给出了协同效应的概念。

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即协同效应可以同时覆盖内部和外部。

内部协同通常来说是企业以共享生产资源的方式来创造收益。

外部协同需要借助其他企业的合作,通过聚合来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费用。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经过合作之后,其经济效益会出现大幅度提升。

而且当协同效应可以发挥实际作用时,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会高于发生并购的两者在独立经营时的净现金流量之和,同时利润也会出现大幅度提升。

一开始协同作用主要应用在物流领域中,通俗解释就是混合产生的效用要大于单独使用产生的效用。

在经济学的分析研究中,该理论也帮助人们梳理了部分的商业现象。

协同理论,数学角度解释就是一加一大于二,这是指企业的经营者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将经营方式、规模优化到极致。

早在2000年《战略协同》中就提到,协同就是搭便车,当可以免费借助或低于原有成本使用另外企业的资源时,就会发生协同效应。

安德鲁斯在书中将协同效应根据资产的形态和特征划分为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

前者主要借助可用的资源,后者借助无形的资产。

(二)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作用机理

企业通过并购,可能产生一系列协同,具体的协同方面包括:

经营、管理以及财务。

经营协同,具体是指企业利用协同,生产经营活动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进而实现利益的增加。

也就是说协同效应产生的规模经济、成本降低、市场份额扩大、更全面的服务等使得企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管理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公司各管理行为之间的协同作用所带来的效率提升。

并购完成后产生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成本的降低,还包括提高了业务效率以及跟更为充分的利用公司剩余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协同效应可以提升公司的可持续竞争力,对公司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把管理协同效应放在优先实现的目标。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协同效应给协同公司带来的财务利益:

提升财务能力、进行合理避税等。

财务协同效应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并购行为,可以使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

第二,并购后,可以扩大公司规模,资金来源也更加广泛,企业的内部资金也可以更有效地使用。

此外,随着公司资本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增强,也会降低企业破产清算的风险。

四.案例分析

(一)企业简介

1.阿里巴巴企业简介

1999年由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公司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公司全名为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公司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自成立以来,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电子商务,同时为了提升发展水平,陆续开拓了在线支付和网上交易等业务。

发展至今,该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巨头,公司规模巨大,同时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阿里巴巴的员工已达2.5万余人,在中国的电商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4.1中给出了该企业当前的具体业务范围。

图4.1阿里巴巴集团业务构成

阿里巴巴于2003年开始创建淘宝平台,正式开展电子商务业务;2004年推出支付宝,使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支付的新型移动支付方式;2008年,淘宝正式更改名字为天猫,改名也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商品的质量。

2009年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云,旨在研究云计算;2014年,该公司做出了一大举动,将蚂蚁金服33%的股份收入囊中,进而成功将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这两大业务推向市场;2015年,该公司对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进行了有机融合,推动了创新;2018年,该公司对饿了么进行入资,标志着开始涉足外卖行业。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形成了以"核心业务"、"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业务”为核心的业务板块,在关键核心板块中,还是将零售、批发、物流以及本地服务作为盈利的增长点,不仅在中国占领了市场,还在海外开发了新的用户群体。

借助淘宝网,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零售商,这很大程度依托公司开创了新零售方式,借助数字化实现了智能的供应链系统,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消费体验。

从物流配送的角度来说,阿里巴巴公司将仓库库存、物流以及配送流程可视化,优化了物流服务,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

在本地生活方面,饿了么平台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使得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有即时配送的服务。

2.饿了么企业简介

上海饿了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饿了么)于2009年4月成立,其主打线上配送餐饮服务。

饿了么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分别是在线订餐和即时配送,饿了么应用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了各大主流的移动平台,成为国内首个完善的外卖配送系统。

饿了么成立之初,在市场上投放了大量的广告,为首次注册的新用户提供了高额的现金补贴,为商家也免费提供了配送服务,这为应用市场积攒了大量的用户。

饿了么应用的上市,革新的我国的餐饮服务业,提升了消费者的便利,图4.2中给出了饿了么的主要经营业务。

图4.2饿了么主营业务

饿了么公司于2008年证实成立,自此便开了线上订餐的先河;2012年正式研发出饿了么应用,创新了智能移动订餐模式,将订餐服务推广到移动手机上;2016年,阿里巴巴对饿了么进一步投资,标志着两者的合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推动了饿了么的发展;2018年,该公司直接并购了饿了么,这表明饿了么成为该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饿了么公司的发展时间线可见图4.3。

图4.3饿了么发展历程

(二)并购过程和类型

1.并购过程

2018年4月,一封公告的发布,表明饿了么被阿里和蚂蚁金服联合收购。

当然这并不是该公司的突然决定,早在2016年开始,阿里巴巴便持续向饿了么增加投资资金,终于在2018年4月完成的收购,以95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饿了么公司,整个的收购流程时间线可见图4.4。

图4.4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过程

从图4.4可以看出来,这次收购历经的时间将近两年,第一,该公司早在2016年就进行了大量投资,将12.5亿美元投到饿了么获得22%的持股份额;接着,2017年,阿里巴巴又联合蚂蚁金服又对饿了么追加投资,此次投资金额为4亿美元,成功囊括了32.94%的股权,标志着该公司已然成为最大的股东,原先的第一股东退居幕后。

接下来在2017年6月阿里领投又追加了10亿美元。

一直到2018年4月,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饿了么以95亿美元的价格被全资收购。

2.并购类型和模式分析

善意收购:

本次并购是在阿里巴巴和饿了么进行友好协商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此次并购属于善意并购;

股权投资收购:

阿里巴巴为了更好的对饿了么进行控制,采取了股权投资收购的方式,由图4.4可知,此次收购经历4轮不断的投资,股权的占比逐渐增加,可以发现采用的方式为现金购买股票收购;

纵向并购:

以行业视角来看待问题,双方都属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但是主要的赢利点有所差异,前者主要负责电商购物,后者专注于网络订餐,这两者盈利的差异使得并购属于纵向并购的方式;

现金收购:

阿里巴巴这次的全资收购饿了么的方式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现金收购事件,这也是选取案例的主要原因。

(三)并购动因分析

(1)获得战略多元化经营机会

该公司在采取收购之前,已经控制了大量的线上电商市场的客户,但是在线下O2O零售业方面却尚不成熟。

并购重组帮助阿里巴巴提升了即时配送的物流业,有利于该公司在未来对“口碑”、“盒马”和“饿了么”进行科学整合,进而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