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586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8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docx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江苏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1】质点(A)

1.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模型。

2.条件:

当物体的_________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注意:

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当物体本身的长度跟通过的距离比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凡是研究转动问题、凡是研究各种动作问题物体都不可以看作质点。

【知识点2】参考系(A)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考系选择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理论上说任何运动的物体都可以看作参考系,通常以地面作为参考系。

选择不同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知识点3】路程和位移(A)

1.路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量;

2.位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是_____量。

3.只有质点做___________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知识点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速度是描述物理量,如果在时间

内物体的位移是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v=Δx/Δt

(1),2.速度是量,方向与相同。

3.由

(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4.能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即平均速度与________对应,瞬时速度与________对应

5.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例题:

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训练:

1.判断: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

(2)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3)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2.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看见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没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没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西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3.地上的人说公路上的汽车开的真快是以______为参考系,而汽车司机说汽车不动是以_____为参考系。

4.判断:

(1)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2)位移可能比路程大()

(3)研究机械运动可以不要参考系()

(4)选用不同的参考系,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论是相同的()

(5)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5.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是________速度;汽车经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是指________速度

【知识点5】匀速直线运动(A)

1.匀速直线运动是指_________不变的运动,包括其大小和_________。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________,物体处于状态。

【知识点6】加速度(B)

1.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即速度变化(增大或减小)得_______(“快”还是“大”)的物体,加速度较大;与速度v、速度的变化

v均无必然关系

2.加速度表达式:

a=_____________,a的方向与△v的方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知识点7】探究、实验: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a)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

(1)

(2)

例题: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B.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训练

1.判断:

(1)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2)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

(3)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4)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也越大()

(5)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就越大()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在某次“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其中一段打点纸带如图所示,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由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纸带在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是m/s,在A、D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m/s2

 

【知识点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B)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1)速度时间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

(2)位移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位移公式:

________________(4)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

(5)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6)中间位移速度公式

(7)如果以初速度方向作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为______,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为______。

2.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3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加速度为4m/s2求:

(1)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3)汽车刹车6秒时、10秒时位移

 

例题:

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12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1.5s汽车停止,求:

⑴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⑵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x;

 

训练:

1、当物体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一秒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3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3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速度大3m/s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m/s

2、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4m/s2m/s2B.0m/s4m/s2C.4m/s4m/s2D.4m/s0

3、某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遇紧急情况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则汽车在刹车后,1s内的路程是___________,3s内的路程是___________。

【知识点9】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匀速直线的位移-时间(x-t)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的直线;

2.匀速直线的速度-时间(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____的直线。

【知识点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B)

1.图像意义:

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②表示物体做;

③表示物体做;

2.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的;

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

【知识点11】自由落体运动(A)

1.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________的作用下从___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______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g=10m/s2)。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h=;vt2=

【知识点1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1.科学研究过程:

(1)

(2)(3)

(4)(5)

2.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和和谐结合起来。

例题:

两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2s前甲比乙运动的快

B.在第2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第3s末,甲落后于乙

D.在第2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训练:

1.

 

上面6幅图中,表示物体静止的是____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

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

2、两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2s前甲比乙运动的快

B.在第2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第3s末,甲落后于乙

D.在第2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3.判断:

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4.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

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落的距离是()

A.H/2B.H/4C.H/8D.H/16

5.让一小石块从井口自由下落,已知下落到水面的最后一秒内下落的距离是整个距离的7/16,则石块从井口下落到水面的时间是多少?

井口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知识点13】力(A)

1.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⑴力_______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2.力的三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____________;⑵使受力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分类

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知识点14】重力(A)

1.重力是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

但不一定指向地心。

2.重心:

①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_____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______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______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②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__________上。

③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________,可以在物体____,也可以在物体____。

一般采用______法。

3.重力的大小:

G=______。

【知识点15】形变和弹力(A)

1.弹力

⑴发生_________的物体,会对_____________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力的方向:

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____________。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

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弹性形变越______,弹力越____.

弹簧弹力:

F=________(x为_______或________量,K为________。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_______进行判定.

例题: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休的运动方向相同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训练:

1.判断:

(1)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2)有施力物体,必有受力物体()

(3)甲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

(4)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5)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6)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7)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8)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9)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10)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1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12)轻绳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所在的直线上()

2.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________发生了形变

【知识点16】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A)

1.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说明:

a、FN为接触面间的_____力,可以______G;也可以________G;也可以_____G。

b、

为____________,只与接触面______和_________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摩擦力的大小:

由物体的_________或_________求解,与正压力____关。

(3)大小范围:

O

fm(fm为___________,与正压力_____关)

(4)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_____,也可以与运动方向_____,还可以与运动方向_____b、摩擦力可以作_____功,也可以作_____功,还可以_____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训练:

一。

判断:

1、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的运动()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4、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5.用手握啤酒瓶,越握越紧,则摩擦力()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二.填空:

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箱从原地移动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

由此可知:

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果用20N的水平推力由静止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

【知识点17】力的合成和分解(B)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_____力。

2.共点力的合成:

(1)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_______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合成。

a.若

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向:

合力大小

合力方向与

的方向________。

反向:

合力大小

,合力方向与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__向。

b.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F

、F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公式:

为F1、F2的夹角)

3.注意: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________

F

________。

(3)合力可以_____分力、也可以_____分力、也可以______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训练:

1、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小者()

2、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任一分力()

3、有两个共点力,F1=2N,F2=4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

A.1NB.5NC.7ND.9N

4.将一个大小为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是()

A.1N和10NB.10N和10N

C.10N和15ND.15N和20N

5.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小球上,以下各组力中,可能使小球平衡的一组是()

A.2N,3N,6NB.1N,4N,6N

C.35N,15N,25ND.5N,15N,25N

【知识点18】探究、实验: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

1.内容: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形,它的__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例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减小实验误差的作用()

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训练:

一.填空:

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己准备了如下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图钉(几个),刻度尺,铅笔。

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选填“秒表”,“天平”,“三角板”或“重锤”)。

先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栓在橡皮条一端的两条细绳,使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0点,描下0点的位置并记下两个弹簧秤的__________和两条细绳的____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这时,应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____位置。

【知识点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________或者做__________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__________,其加速度为____,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亦即F合=______。

(1)二力平衡:

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

(2)三力平衡:

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①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②其中任何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相反方向的分解则这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等大反相,即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平衡。

③将三个力平移首尾相连则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即三角形法。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知识点18】探究、实验: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

1.内容: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形,它的__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例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减小实验误差的作用()

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训练:

一.填空:

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己准备了如下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图钉(几个),刻度尺,铅笔。

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选填“秒表”,“天平”,“三角板”或“重锤”)。

先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栓在橡皮条一端的两条细绳,使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0点,描下0点的位置并记下两个弹簧秤的__________和两条细绳的____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这时,应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____位置。

【知识点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________或者做__________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__________,其加速度为____,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亦即F合=______。

(1)二力平衡:

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

(2)三力平衡:

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①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②其中任何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相反方向的分解则这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等大反相,即两个分力和另外两个力平衡。

③将三个力平移首尾相连则可以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即三角形法。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知识点20】牛顿第一定律(A)

1.惯性:

保持__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性质,______是物体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平衡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知识点23】牛顿第三定律(A)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