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294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docx

常见的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FrankHankins)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GordonHamilton)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BasicConceptinSocialCasework)一文,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学者霍利斯(FlorenceHollis)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1)理论假设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

认为影响人的行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认为导致服务出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成长早期未实现的欲望或诉求压抑,对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压力;其次,当前的压力,迫使早期的问题显现出来;第三,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的要求。

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这3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服务对象心理出现困扰、人际交往出现冲突。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他们也有自我发展的潜力。

  

(2)治疗技巧

  ①直接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直接治疗技巧。

前者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

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支持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和同感等方式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给予服务对象必要的肯定和认可;直接影响则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心的冲突,调整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

后者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

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心的感受和想法。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人格发展反思则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②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同事、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它扩展了个案服务介入的焦点,构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技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生理医学模式,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实施阶段。

这三个实施阶段相互影响、紧密关联,形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自身的特点。

  ①注重从人际交往的情境中了解服务对象。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是指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在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过程中,只有把服务对象放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的情境中,并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心冲突与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真实原因。

  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是指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

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缘由诊断则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③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阶段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

它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主要用于5个方面的治疗工作:

一是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二是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三是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四是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五是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思想来源植根于行为治疗原理(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贝克(A.T.Beck)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认知治疗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成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重要思想来源。

为了扩展服务的效果,七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寻求和探索将认知和行为因素结合起来的服务模式,形成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史华哲(R.Schwartz)1982年对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进行了总结。

  

(1)理论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包含2个基本假设:

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假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日常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就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情绪。

这样,认知、情绪和行为就会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形成相互影响的循环圈。

可见,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把人的问题归结为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因此,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从认知、行为和情绪3个方面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2)治疗技巧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受。

当然,它同时也关注服务对象的家庭背景、创伤经历和儿童早期的发展状况等。

一般情况下,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根据服务对象问题的复杂程度安排5-20次的面谈。

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案例,像人格障碍等,辅导面谈的次数可以超过20次。

每次面谈的时间以45分钟左右为宜,每周1次。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主要包括:

  ①个案概念化。

根据服务对象的心理结构和问题的特性,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个别化,以适合具体的具案。

它要求从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设计针对具体问题的服务介入计划。

而不是相反,依据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直接安排治疗活动。

  ②合作式的治疗关系。

治疗师依据理解、友好、同理等原则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平等的合作治疗关系,组成调查研究小组,一起观察、一起建立问题的假设、一起设计和执行服务治疗计划等。

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中,服务对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可以参加治疗计划的讨论,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③格拉底式的提问。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法,他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结论。

社会工作中的格拉底式提问,即通过采用对话式提问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服务对象的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强调让服务对象参与具体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强迫服务对象接受所谓的治疗理论和概念。

  ④结构化和心理教育。

通过让服务对象设计日程的安排和提供反馈的方式,帮助服务对象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提高服务对象的学习能力,最充分地发挥面谈辅导的治疗效果。

而心理教育是指运用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呈现治疗的概念和要点。

当然,在运用心理教育的治疗技巧时,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如自助的读物、手册和量表等。

  ⑤认知重塑。

通过认知中错误的辩论、理性选择方式的列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

  (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在行为治疗模式基础上结合认知治疗的要素而产生的,它形成的目标就是想克服行为治疗模式和认知治疗模式的限制,把人的部信息的加工过程和外部的行为调整结合起来。

因此,认知行为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行为治疗模式和认知治疗模式,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①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非常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的部信息加工的特点,把人的部意识的变化过程也作为考察的容。

这样,借助于对人的部意识过程的了解,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服务对象行为变化的规律,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②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行为治疗模式注重人的行为的改变和学习规律,认知治疗模式强调人的部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

实际上,人的行为改变一定涉及部信息的加工过程;同样,人的部信息加工过程的改变通常也会带来人的行为的变化。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既看到人的行为改变的规律,又看到人的认知加工的特点,使部和外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工作。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这种趋向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种倾向是发展出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另一种倾向则发展出不良的、非理性的生活方式。

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它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比较有影响的ABC理论。

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events),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beliefs),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知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通常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都是由引发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的影响。

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像要求自己所遇到的人都喜欢自己,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所谓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场境中的经验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所谓绝对化是指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普遍化是指服务对象把自己对某件或者某些事情的看法概括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性;抽象化是指服务对象把具体场境中得出的经验抽象为一般的准则。

因此,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最有效方法是协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使服务对象形成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

  

(2)治疗技巧

  ①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即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它主要包括:

一是反映感受。

让服务对象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二是角色扮演。

让服务对象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境中的情绪和行为,了解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三是冒险。

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

四是识别。

根据非理性信念的抽象、普遍和绝对等不符合实际的具体特征分析、了解服务对象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②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即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它主要包括:

一是辩论。

让服务对象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质疑,动摇非理性信念的基础。

二是理性功课。

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语言模式,如“必须……”、“应该……”等,从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

三是放弃自我评价。

鼓励服务对象放弃用外在的标准评价自己,逐渐消除非理性信念的影响。

四是自我表露。

借助社会工作者表露自己感受的方式,让服务对象观察和学习理性的生活方式。

五是示。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具体的示行为,让服务对象理解和掌握理性的行为方式。

六是替代性选择。

借助替代性方法的寻找,帮助服务对象逐渐克服喜欢极端化的非理性信念。

七是去灾难化。

让服务对象尽可能设想最坏的结果,直接面对原来担心害怕的事件(灾难),从而使服务对象担心害怕中的非理性信念显现出来。

八是想象。

让服务对象想象自己处于困扰的处境中,并通过设法克服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方式学习和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方法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明确辅导要求。

在服务对象接触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除了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外,还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清晰简洁地介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导致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②检查非理性信念。

当服务对象了解了困扰产生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时,就需要鼓励服务对象寻找这些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并且协助服务对象理解这些非理性信念与具体的情绪、行为困扰之间的联系。

  ③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找到了非理性信念之后,服务对象接着面临的任务是与这些非理性信念展开辩论,认识和了解这些非理性信念的不切实际的地方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且采取具体的行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

  ④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了解了非理性信念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之后,服务对象就需要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并且与具体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连接起来,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⑤巩固辅导效果。

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帮助服务对象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理性的生活方式,巩固辅导的效果。

  4、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task-centeredmodel)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为了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雷德(WilliamJ.Reid)和沙尼(AnnW.Shyne)合作开展了一项为了促进个案工作服务效率的研究。

1872年,雷德和艾泼斯坦(LauraEpstein)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Task-centeredSocialCaseWork)一书,具体讲述在有限的时间实现由服务对象自己选定的明确目标的任务中心模式。

  

(1)理论假设

  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5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①介入时间有限;②介入目标清晰;③介入服务简要;④介入效果明显;⑤介入过程精密。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

它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

  任务中心模式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

①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即由服务对象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处理问题、处理什么问题以及怎样处理问题等,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

②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即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介入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潜在能力,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2)治疗技巧

  任务中心模式把沟通视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无论在辅导面谈之还是之外,社会工作者只有借助具体的沟通行动,才能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服务对象,推动服务对象发生改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2个要素和达到5种功能。

  有效沟通必须具备的2个要素是:

①有系统。

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所处的介入阶段以及此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与服务对象沟通,这种沟通需要集中焦点、不节外生枝,同时又与整个服务介入过程紧密相连,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②有反应。

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服务对象及时的回应,鼓励服务对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让服务对象体会到社会工作者对他(或她)的关心和尊重,了解和分享社会工作者的经验和感受。

  沟通要达到的5种功能是:

①探究。

明确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承担的任务。

在确定了服务对象的任务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执行任务。

②组织。

规划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方式和目标,包括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和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

③意识水平的提升。

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料,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④鼓励。

强化或者激励服务对象的、有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和态度。

⑤方向引导。

向服务对象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建议和忠告,让服务对象及时了解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

  (3)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问题的界定、服务对象的界定以及任务的界定是任务中心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任务中心模式的重要特点,因为只有清晰界定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为服务对象制订简要的服务项目。

  ①清晰界定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4个条件:

第一,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第二,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第三,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第四,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②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求助者都能成为任务中心模式的服务对象,任务中心模式对服务对象具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2个方面:

第一,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且作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求助者。

第二,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③合理界定任务。

在界定任务时,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3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这3个方面的因素是:

第一,服务对象的问题;第二,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第三,服务对象的意愿。

  5、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crisisintervention)是一种对处于生活危机状态中的人施以短期性治疗的方法。

该模式最早是由林德曼(ErichLindeman)和卡普蓝(GeraldCaplan)提出的。

1946年,他们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1)理论假设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它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吸收其他理论以及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的概念。

  ①危机的定义。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危机通常可以分为2类:

一是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例如入学、成长、结婚、生子、更年期或退休等所导致的危机;二是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例如,受暴力伤害、致使性疾病、失业、离婚、家庭遭遇灾难和亲人意外死亡等事件引起的危机。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②危机的发展阶段。

危机出现以后,服务对象的身心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情境。

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4个阶段:

一是危机发生。

在这一阶段服务对象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危险事件而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和不安,无法有效应对意外危险事件,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

二是应对。

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就会设法解决面临的困难。

三是解决危机。

在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就会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题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

四是恢复期。

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的身心平衡状态。

  

(2)治疗技巧

  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

在综合运用这些服务介入技巧时,危机介入模式形在了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

  ①及时处理。

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按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②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只有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

  ③输入希望。

因为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去希望的状态,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激起服务对象寻求改变的愿望。

  ④提供支持。

在帮助服务对象面对和处理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

当然,同时也需要培养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

  ⑤恢复自尊。

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

社会工作者在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首先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⑥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

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3)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由于服务对象处于危机的状态中,社会工作者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快速、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困扰,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

危机介入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由于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通常表现出迷茫、不安和不知所措,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②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危机之后经常伴随服务对象的是一些破坏行为。

因此,作为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危机常是非常不稳定的,表现出紧、不安、迷茫、无助和沮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聆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

  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一旦服务对象的情绪稳定之后,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制订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介入计划。

在服务对象周围其他人的支持下,协助和检查计划的执行,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危机的影响。

  6、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总结自己的临床辅导经验后提出的。

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心变化。

1957年罗杰斯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得出促使服务对象改变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和交流。

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