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485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doc

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辛亥革命学案16(新人教版)必修

[课标要求]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经济基础: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

章炳麟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基础

①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酝酿

(1)武装起义:

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2)广泛宣传:

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3)有利条件: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同志军起义,湖北防务空虚。

3.过程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日,占领武汉三镇。

(2)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易混易错]

武昌起义并非中国同盟会领导,更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长期流亡海外,中国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主要是黄花岗起义。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领袖孙中山。

(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

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⑥确立责任内阁制。

(2)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重点精讲]

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1)这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定颁布的

从其内容上分析体现了“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

(2)它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

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

《临时约法》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共和制度,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易混易错]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非整个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深化探究]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以

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

思考 

(1)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了哪些原则?

(2)由材料四可看出,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有何特点?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1)材料一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材料二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材料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2)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以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策划南北议和。

②列强通过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压,替袁世凯撑腰。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

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妥协退让。

(2)篡权: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的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深化探究]

材料 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 孙中山主持召开

第一次国务会议 袁世凯天坛祭天

甲: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

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

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

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思考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就三位同学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甲: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乙: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

丙:

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

堂小结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这说明中国同盟会(  )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

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反映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故选B项。

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史实,它推翻的是清政府。

3.一部历史作品中写到:

“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

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

”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就任同盟会总理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

D.孙中山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1912年元旦”等信息可知应选B项。

4.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

A.三权分立B.总统制

C.主权在民D.责任内阁制

答案 D

解析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以国务员、内阁总理限制总统权力。

故选D项。

5.“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皇帝倒了”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由此可知选D项。

学思之窗

思考:

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

答案 以康有为

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因此,当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就发表言论反对民主革命思潮。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的权利受宪法的限制,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

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精神。

二、学习延伸

收集外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封建势力妄图复辟的资料,同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进行比较,认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历史作用。

答案 

(1)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复辟是指政权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统治者手里,但这并不表明整个社会又回到封建制度之下,并非历史的倒退。

为了避免发生动乱,资产阶级不得不同意斯图亚特王朝重新建立政权,但附加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妥协条件。

因此王朝复辟只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变通形式,妥协是在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基础上实现的。

究其原因来说,主要是资产阶级不依靠人民群众、新贵族的保守性、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等,根本上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弱小。

这种王朝复辟是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的,是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曲折性、反复性的表现。

(2)而辛亥革命后出现的袁世凯复辟是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

辛亥革命提高了人民的觉悟,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次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发动,在反复辟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他政治派别都站在反帝制一边。

其他各派军阀出于各种目的也反对复辟,这就导致了复辟失败的必然结果。

说明一切违背民主潮流、阻碍历史进步的活动必将遭到失败。

[基础达标]

1.20世纪初期,张聿光常在上海《民呼画报》《民吁日报》《民主画报》上发表抨击时弊、为新时代呐喊的漫画。

下面漫画《饭桶》作于1911年,作者旨在讽喻(  )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革命军的软弱妥协

C.武昌起义影响甚微D.满清王朝灭亡在即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漫画反映的服饰上来看,作者将清朝统治者比作“饭桶”,意在讥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故选A项。

2.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的进行

C.义和团运动爆发D.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中以“新”代“满”,反映了清朝的灭亡,推翻清朝统治的是辛亥革命。

故选B项。

3.下面银币发行的当年(  )

①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④清廷万般无奈,颁发皇帝退位诏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图片中“中华民国元年”这一关键信息。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因此“中华民国元年”是指1912年。

①②④都发生于1912年;而③发生于1911年,应予以排除。

4.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对人们的思想起了解放作用。

故选B项。

5.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代的两面国旗,其变化反映出的政治发展趋势是(  )

图一 大清的龙旗    图二 民国五色旗

A.从贵族制到民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