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96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 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docx

精品新人教版A版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101算法初步优质课教案

第一节 算法初步

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2.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知识点一 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

(1)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应用:

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程序框图

定义: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易误提醒 易混淆处理框与输入框,处理框主要是赋值、计算,而输入框只是表示一个算法输入的信息.

[自测练习]

1.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x=-12,那么其输出的结果是(  )

A.9

B.3

C.

D.

解析:

依题意得,执行完第1次循环后,x=-12+3=-9≤0;执行完第2次循环后,x=-9+3=-6≤0;执行完第3次循环后,x=-6+3=-3≤0;执行完第4次循环后,x=-3+3=0≤0;执行完第5次循环后,x=0+3=3>0,程序结束.结合题中的程序框图可知,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答案:

C

2.如图,按如下程序框图,若输出结果为170,则判断框内应补充的条件为(  )

A.i>7?

       B.i>9?

C.i>10?

D.i>11?

解析:

∵21+23+25+27=170,∴判断框内应补充的条件为i>7或i≥9,故选A.

答案:

A

知识点二 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及相应语句

名称

示意图

相应语句

顺序结构

①输入语句: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②输出语句: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③赋值语句:

变量=表达式

条件结构

IF__条件__THEN

语句体

END__IF

 IF__条件__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__IF

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DO

 循环体

 LOOP__UNTIL

条件

当型循环结构

 

WHILE条件

 循环体

WEND

易误提醒 易忽视循环结构中必有选择结构,其作用是控制循环进程,避免进入“死循环”,是循环结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易混淆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

直到型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而当型循环则是“先判断,后循环,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两者的判断框内的条件表述在解决同一问题时是不同的,它们恰好相反.

[自测练习]

3.如图是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该程序框图共运行5次,各次2n的值分别是2,4,8,16,32,所以输出的n的值是5.

答案:

5

4.当a=1,b=3时,执行完下面一段过程后x的值是________.

IF a

x=a+b

ELSE

x=a-b

END IF

解析:

∵a

答案:

4

考点一 算法的基本结构|

1.(2015·高考天津卷)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S的值为(  )

A.-10

B.6

C.14

D.18

解析:

执行程序框图可知,i=2,S=18;i=4,S=14;i=8,S=6.故输出S的值为6.

答案:

B

2.(2016·威海一模)根据给出的程序框图,计算f(-1)+f

(2)=(  )

A.0          B.1

C.2D.4

解析:

输入-1,满足x≤0,所以f(-1)=4×(-1)=-4;

输入2,不满足x≤0,所以f

(2)=22=4,

即f(-1)+f

(2)=0.故选A.

答案:

A

3.(2015·高考重庆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k的值为8,则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  )

A.s≤

B.s≤

C.s≤

D.s≤

解析:

第一次循环,得k=2,s=

;第二次循环,得k=4,s=

;第三次循环,得k=6,s=

;第四次循环,得k=8,s=

,此时退出循环,输出k=8,所以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s≤

,故选C.

答案:

C

1.解决程序框图问题要注意几个常用变量:

(1)计数变量:

用来记录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如i=i+1.

(2)累加变量:

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S+i.

(3)累乘变量:

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p×i.

2.处理循环结构的框图问题,关键是理解并认清终止循环结构的条件及循环次数.

  

考点二 算法的交汇性问题|

算法是高考热点内容之一,算法的交汇性问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一大亮点,归纳起来常见的探究角度有:

1.与统计的交汇问题.

2.与函数的交汇问题.

3.与不等式的交汇问题.

4.与数列求和的交汇问题.

探究一 与统计的交汇问题

1.如图是某县参加2016年高考的学生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的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1,A2,…,A10(如A2表示身高(单位:

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图

(2)是统计图

(1)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程序框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cm(含160cm,不含180cm)的学生人数,则在流程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  )

A.i<6?

        B.i<7?

C.i<8?

D.i<9?

解析:

统计身高在160~180cm的学生人数,即求A4+A5+A6+A7的值.当4≤i≤7时,符合要求.

答案:

C

探究二 与函数的交汇问题

2.(2015·高考山东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T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开始n=1,T=1,因为1<3,所以T=1+

x1dx=1+

x2

=1+

×12=

,n=1+1=2;因为2<3,所以T=

x2dx=

x3

×13=

,n=2+1=3.因为3<3不成立,所以输出T,即输出的T的值为

.

答案:

探究三 与不等式的交汇问题

3.关于函数f(x)=

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区间[a,b],则输出的区间是________.

解析:

由程序框图的第一个判断条件为f(x)>0,当f(x)=cosx,x∈[-1,1]时满足.然后进入第二个判断框,需要解不等式f′(x)=-sinx≤0,即0≤x≤1.故输出区间为[0,1].

答案:

[0,1]

  

   第3题图      第4题图

探究四 与数列求和的交汇问题

4.(2015·高考湖南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n=3,则输出的S=(  )

A.

B.

C.

D.

解析:

第一次循环,S=

此时i=2,不满足条件,

继续第二次循环,S=

此时i=3,不满足条件,

继续第三次循环,S=

此时i=4>3,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

,选B.

答案:

B

解决算法交汇问题的三个关键点

(1)读懂程序框图,明确交汇知识;

(2)根据给出问题与程序框图处理问题;

(3)注意框图中结构的判断.

  

考点三 算法基本语句|

 按照如图程序运行,则输出K的值是________.

X=3

K=0

DO

 X=2]

[解析] 第一次循环,X=7,K=1;

第二次循环,X=15,K=2;

第三次循环,X=31,K=3;

终止循环,输出K的值是3.

[答案] 3

算法语句应用的关注点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对应于算法的顺序结构.

(2)在循环语句中也可以嵌套条件语句,甚至是循环语句,此时需要注意嵌套格式,这些语句需要保证算法的完整性,否则就会造成程序无法执行.

  

(2015·高考江苏卷)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为________.

解析:

该伪代码运行3次,故输出的S为7.

答案:

7

  25.变量的含义理解不准致误

【典例】 (2015·高考全国卷Ⅰ)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0.01,则输出的n=(  )

A.5

B.6

C.7

D.8

[易错点析] 

(1)读不懂程序框图,把执行循环体的次数n误认为是变量S的值,没有注意到n的初始值为0.

(2)对循环结构:

①判断条件把握不准;②循环次数搞不清楚;③初始条件容易代错.

[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

S=1-

,m=

,n=1,

>0.01;

S=

,m=

,n=2,

>0.01;

S=

,m=

,n=3,

>0.01;

S=

,m=

,n=4,

>0.01;

S=

,m=

,n=5,

>0.01;

S=

,m=

,n=6,

>0.01;

S=

,m=

,n=7,

<0.01,输出n=7,故选C.

[答案] C

[方法点评] 

(1)要分清是当型循环结构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要理解循环结构中各变量的具体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2)在处理含有循环结构的算法问题时,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次数,循环中有哪些变量,且每一次循环之后的变量S、n值都要被新的S、n值所替换.

[跟踪练习]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的值为(  )

A.3        B.-6

C.10D.-15

解析:

第一次执行程序,得到S=0-12=-1,i=2;

第二次执行程序,得到S=-1+22=3,i=3;

第三次执行程序,得到S=3-32=-6,i=4;

第四次执行程序,得到S=-6+42=10,i=5;

第五次执行程序,得到S=10-52=-15,i=6,到此结束循环,输出的S=-15.

答案:

D

A组 考点能力演练

1.定义运算a⊗b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则

的值为(  )

A.4         B.3

C.2D.-1

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S=

2cos

=1,2tan

=2,1<2,

所以

=2(1+1)=4.

答案:

A

2.(2016·贵州模拟)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s的值等于(  )

A.-3B.-10

C.0D.-2

解析:

第一次循环k=0+1=1,s=2×1-1=1,满足k<4;第二次循环k=1+1=2,s=2×1-2=0,满足k<4;第三次循环k=2+1=3,s=2×0-3=-3,满足k<4;第四次循环k=3+1=4,不满足k<4,输出的s=-3,故选A.

答案:

A

3.(2016·长春模拟)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出的S为

,则判断框中填写的内容可以是(  )

A.n=6?

B.n<6?

C.n≤6?

D.n≤8?

解析:

,∴n=6时满足条件,而n=8时不满足条件,∴n≤6,故选C.

答案:

C

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120,则判断框内为(  )

A.k>4?

B.k>5?

C.k>6?

D.k>7?

解析:

依题意,进行第一次循环时,k=1+1=2,S=2×1+2=4;进行第二次循环时,k=2+1=3,S=2×4+3=11;进行第三次循环时,k=3+1=4,S=2×11+4=26;进行第四次循环时,k=4+1=5,S=2×26+5=57;进行第五次循环时,k=5+1=6,S=2×57+6=120,此时结束循环,因此判断框内应为“k>5?

”,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