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789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docx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doc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

 1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系统设备的可靠性不断提高,人、机运行作业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作为复杂社会技术系统极其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由于其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存在极大的可塑性和难以控制性;另一方面,尽管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但归根结底还要由人来控制操作,由人来设计、制造、组织、管理、维修、训练决策。

因此,随着机械失效比例的下降,人的因素便成为诱发现代工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统计资料显示在不同行业中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的比例见下表1。

事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而这一现状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人员意识、安全管理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等)不够健全或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所导致的。

因此,为了能够持续有效地预测、预防、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现代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体系。

     表1人本事故在各行业中所占的比例

 

行业名称

人本事故的比例

道路交通

57%完全由人引起

航空

90%包含人的因素

70%~80%

核电

60%以上

石油化工

60%以上

矿山

85%

     2人本事故致因理论及分析

     2.1事故致因理论及分析

     乍看起来,硬件失效似乎是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挑战者号(Challenger)、博帕尔(Bhopal)、及三里岛(ThreeMileIsland)等举世闻名的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很少可靠性分析专家支持这种推测,其中有些分析专家强调在操作、设计、维修及其它管理和组织过程中的人因失误是基本原因。

目前具有影响的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包括:

多米诺理论(Domiontheory)、人因理论(Humanfactors)、流行病学理论(Epidemiological)、事故/事件理论(Accident/Imcident)、系统论(Systemtheory)以及联合论(Combination)。

以H.S.Heinrich(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至因理论——多类诺理论被运用时的10句话被认为是“工业安全的公理”(见表2)。

在其1931年出版的“工业事故预防”(IndustrialAccidentPrevention,1980年第5版)中认为事故是由不安全行为(UncafeActions)和不安全状态(UnsafeConditions)引起的。

从表2中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首要因素。

     表2工业安全公理——H.S.Heinrich提出的十句陈述

 

序号

公     理

1

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2

伤害的发生是由一个完整的因素序列导致的,这其中最后一个因素便是事故本身。

3

人们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对于选择恰当正确的措施是十分有益的

4

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与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的途径是相类似的

5

管理者是工业事故预防的关键个体

6

只有在个人产生了不安全行为和(或)在机械或自然的危险时,事故才会发生

7

伤害的严重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并且导致伤害的特殊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8

事故具有直接或间接代价。

直接代价的例子如医疗费、责任主张、赔偿、及住院花费

9

管理者应该承担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责任,因为它处于达到最终结果的最佳位置

10

由个人产生的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的行为并不总是立即导致事故或伤害

 

     2.2人本事故致因及比例

     在工业企业中,人本事故的发生原因及比例可由图1所示:

     

     图1人本事故致因及比例

     2.3影响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因素

     从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和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一直是导致事故的首要因素。

在人—机器—环境系统中,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性因素即操作人员生理、认知能力、心理、性格等方面能否很快的适应岗位要求。

这是操作者能够正常操作,避免安全事故的首要条件。

     

(2)知识和技能因素操作者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规程与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工作速度和操作的成功率;专业知识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其对系统的认识与对规程的理解,尤其当事故状态超出规程覆盖的范围状况时,操作人员的知识决定其对事故的判断和操作行为的决策,并决定事故控制处理的成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3)工作负荷或压力因素包括不恰当的工作负荷(包括体能、信息输入/输出量和速率、精神状态等因素)和员工职业健康状况不满足工作要求,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所做工作在时间上要求很紧或上级提出过多的要求;二是做一项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不屑去做的工作。

这会给一般工作人员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事故。

     (4)人机工程学或工效学方面一个系统如果它的设计忽略了人体的生理特征、人体的心理特征、人体机能特征、人与作业环境的匹配性、以及人的行为特征与失误的考虑,即使它的效率再高也是很难发挥其相应作用。

如果它不适合操作者,操作者就无法得心应手的进行操作,那么这个机械系统就无法得心应手的进行操作,那么这个机械系统就发挥不了最佳效用,而且更容易引发事故。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从人和机器的有机结合中寻找,一方面用选拔、培训的手段来提高人对机器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在机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机器适应人的问题。

另外,还有必要在条件允许时,建立一套人工环境(即人为地为操作人员创造一套可以最大可能的适应机器的环境),或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去维持人的承受限度,真正实现“机宜人”、“人适机”,以人为本。

     (5)组织管理因素是否有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并得以有效实施,安全文化与职业技能培训是否足够,劳动组织是否合理,组织及班组的凝聚力和沟通状况,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等因素均对人本事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从前面的工业安全公理可以看出如果组织管理不善将会成为人本事故的主要诱因,因为管理者是事故预防的关键个体。

     3人本事故的预测和预防

     3.1人本事故的预测

     人为差错率预测方法(Tehnique,forHumanErlorRatePrediction缩写THERP),是用来分析操作人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操作与措施时发生失误的概率。

这种方法的分析步骤为:

     

(1)分析系统和人的操作程序;

     

(2)研究操作人员可能导致差错的事件;

     (3)把整个操作程序分解成各个操作步骤和单个动作;

     (4)建造分析人的可靠性的事件树。

事件树分析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程序;

 

     ①确定系统和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后果的初始事件,把分析对象及其范围加以明确,找到初始事件,并进行分类,对那些可能导致相同事件树的初始条件可划为一类;

     ②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并进行功能分解;

     ③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及其成功或失败的两种状态,逐一列举由此引起的事件;

     ④建造事件树(EventTree)。

根据因果关系及状态,从初始事件开始,由左向右展开,即构成了事件树;

     ⑤进行事件树简化。

系统中包含的因素很多,事件树中的分支也很多,有些分支并没有发展到最后的功能时,事件的发展已经结束,因此可以将事件树进行简化;

     ⑥进行定量计算。

定量计算就是计算每个分支发生的概率,为了计算这些分支的概率,首先必须确定每个因素的可靠度。

     (5)求出各个动作和各个操作步骤的可靠度,如果各个动作中时间相容,则按概率计算。

按人的行动过程可以确定人的可靠度,日本东京大学井口雅一教授根据S-O-R模式(信息输入——判断决策—操作处理),提出操作者的可靠度为:

      RH=1-bcdef(1-r)=1-r1r2r3

    式中,r1——与输入有关的基本可靠度

      r2——与判断有关的基本可靠度;

      r3——与决策有关的基本可靠度;

     b——作业时间修正系数;

     c——操作频率修正系数;

     d——危险程序修正系数;

     e——生理与心理条件修正系数;

     f——环境条件修正系数。

     (6)由可靠度求得整个程序的不可靠度,即人的失误率造成的严重后果。

     由于影响人的失误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各种动作的可靠度是根据实验或统计得出的数据,在选择时又有一定范围,不是一个绝对值。

各种修正系数的确定也包括主观因素,因此人的失误率预测只能作为分析事故时的参考。

根据人体意识水平的高低,合理进行动作的调整或采取措施减少疲劳,提高人对事件变化的敏感程度,是提高人体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3.2人本事故预防对策

     由于操作人员在生理、认知能力、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弱点,人本事故的预防就是要消除这些弱点中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方面,从而使生产中的事故下降,通常采取的对策有:

     

(1)安全教育对新职工讲授工作性质、任务和重要性;传授安全知识,设备、工具和机器操作不良可能引起的危害,教育员工有对所处工作环境安全状况的知情权、建议权、甚至停工权;介绍安全警告标志安全规程等,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做到一切工作要有自觉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安全教育要讲求实效,要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安全分析会和事故分析,必要时还可邀请专家授课。

     

(2)劳动安全联防联控劳动安全联防联控是在我国研究较早的一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主要是从管理上采取“自控、互控、他控”的方法,使生产现场实现有效的互相监督,消除不安全因素。

并将安全管理直接同经济效益挂钩,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3)应用群体动力学技术预防事故群体动力学技术其本质就是改变群体成员关于自身行为能力的意识,调整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优化组织风气等。

在企业中应用群体动力学技术,优化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使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与班组其它成员协调一致、加强自主管理意识,是会有利于事故预防及生产效益的提高的。

     (4)加强操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全面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事故分析来提高职工分析问题、处理事故的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急救、应急技能演练。

除加强日常的业务学习外,还应注意提高危险作业时的大脑意识水平和预知危险的能力。

美国十分重视工业安全培训与继续教育,从面上看;涉及到员工、从业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承包商与分包商等各方面的培训对象;培训范围包括了安全意识、安全常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法规、事故调查、审核认证等;培训行业和领域几乎涉及了与人及其生活、工作环境有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化学品、旅游、家居、办公等等;培育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采用了从最直观的图片到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有课堂讲授,也有专题的技术研讨班,还有远程教育,有些培训教材就是电子游戏。

从专业和技术深度的角度而言:

有专门从事石化等工业的过程安全技术与管理培训公司或机构;有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的机构;有机械或结构安全与完整性的技术服务公司;有交通安全培育培训机构;有核安全培训机构;有专业的网上安全技术培训学校;有从业资格证书培训机构;还有因客户的专门要求而定制培训内容的公司。

最有影响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有政府机构、中介公司、行业安全协会,有些大型企业也成立了专门的培训公司对外提供安全培训和服务。

     (5)制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由于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各单位都强化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狠抓安全组织的建设、制度的完善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教育工作及隐患的治理工作,同时建立起以安全预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强化对系统的安全管理,以安全为中心进行全过程、系统的事先处理,加强对危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在组织生产前特别注意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周密做好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工作,找出重点岗位、危险部位、关键因素、主要原因,逐一测定分析,采取最可靠的安全措施对事故进行重点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4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体系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在现代工业生产安全事故中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为了有效遏制人本事故的发生,现代工业企业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系统安全管理理念,使企业能够顺应市场经济之需求,在尊重人权,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发展壮大。

实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1)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建立良好的安全沟通氛围和渠道,让员工有工作环境危害的知情权;

     

(2)使人人都具有高度安全意识,既保护自身,又维护他人安全和国家社会的财产安全;

     (3)增强人的安全主动性,以达到安全全球化为最终的目的;

     (4)具有高度的团队精神。

良好的团队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也十分需要这种精神;

     (5)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实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

即全员、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6)完善企业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借助于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能够增强人们的安全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

安全文化制度体现为伦理道德作用,约束人们的安全行为;

     (7)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并不否认采取一些强制性的安全管理措施,行政政策约束和监督管理是实现这一管理的必要开端。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图

     实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的整体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2)全面规范、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为企业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管理手段。

     (3)促进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机制的完善,能使组织的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改善与政府、员工、社区的公共关系,提高企业声誉,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5)提供持续满足法律要求的机制,降低企业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

     (6)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克服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贸易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5结束语

     总之,现代安全管理过程不仅仅是技术实施和行政过程,更是存在相互关联的个人和群体的精神活动过程,实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应尽的社会道义和法律责任。

如今各类企业组织日益关心如何控制其作业活动并考虑将安全管理全面纳入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如建立员工心理素质档案等。

因此,21世纪的企业管理将是将产品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产品经营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动态安全管理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系统化、体系化的企业综合战略管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