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463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洋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洋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洋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洋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洋思教案.docx

《洋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思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洋思教案.docx

洋思教案

洋思语文教学模式及教案

一、洋思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应用程序

1、示标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即要求)。

【步骤】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讲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1)制订目标要准确。

教师要紧扣大纲要求,准确制订出课时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

该“掌握运用”的知识,决不能人为地降低到“了解”的要求上。

(2)交代目标时,语言要简洁,语速要慢,以让学生弄清学习的内容、要求。

(3)目标内涵要广,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不仅包含知识的要求,

而且还要根据教学实情适当渗透德育、心理疏导、学习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2、自学前的指导(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花多长时间,自学会么内容,怎么自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自学效果等等。

【步骤】

(1)教师布置自学任务

(2)教师指导自学方法

(3)教师明确自学要求

【注意事项】

(1)明确自学内容,要使每个学生知道学什么,要交代清楚看书从哪里看到哪里,做哪几道练习题。

(2)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例如看书,是独立地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同桌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

(3)明确提出要求,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

3、先学(5-10分钟)

【目的】

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步骤】

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自学解决思考题

【注意事项】

(1)学生自学时教师督查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能走过场。

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自学习惯,或不善于自学,或自觉性不高,但教师不能放任,可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

(2)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螳中的疑难问题,并整理归类,为后教作准备。

(3)调查对象以中、下生为主。

4、后教(10分钟左右)

【目的】

通过评判、点拨、补充、更正、归纳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条理化,最终形成运用所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1)这一环节中教的内容应该是一般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

(2)教的方式,一般应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便是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则肯定,不必重复。

学生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教师要补充。

学生讲错了,教师要及时更正。

(3)教时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要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5、课堂小结,完成课堂作业(15分钟左右)

【目的】

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

二、洋思中学初一语文教案

  课题:

梵天寺木塔

  教材:

七年级语文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受到应有的启发。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师: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而宋朝的森林建筑艺术更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学习《梦溪笔谈》二则中的《梵天寺木塔》(板书),随着北宋科学家沈括一起来感受我国古代森林建筑艺术的魅力。

  请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受到应有的启发。

  老师相信同们一定能紧张地自主学习,顺利地达到目标。

  二、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1、出示自学指导

(一)。

  自学指导

(一)

  请自由朗读课文,如有不认识的字,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

三分钟后,比谁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板书学生提问的字于黑板上。

  梵fàn贻yí履lǚ讫qì

  三分钟后

  则指着黑板上的字问:

会读的举手?

  指名会的学生读。

  2、师: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声音响亮。

愿意读的举手。

  XX,你先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发现读错了,就举手帮他更正。

  3、生轮流读,有错即停,指名更正,师板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4、生齐读课文。

  三、二读课文,练习译讲

  1、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

(二)准备译讲课文。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二)

  请读读课文,利用注释或字典练习译讲。

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

六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译讲课文。

  2、生自读,自译课文,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译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并板书于黑板中间。

  师提示:

请同学们不要放过一个疑难,有不会的一定要提出来。

  学生可能有以下难解释的词语:

  便实钉之:

实:

使坚实钉:

用钉子钉

  钱帅登之:

指正在建造的木塔以瓦布之:

木塔

  喻皓之妻:

的便实钉之:

木板

  患其塔动:

那密使其妻:

他的(匠师的)

  如其言:

他的(喻皓的)人履其板:

  伏其精练:

他(喻皓)

  〔生在译讲过程中,师对“之”“其”等虚词归类板书〕

  3、(6分钟后)

  师:

能译讲的同学请举手

  正面开始译讲课文,这几个疑难词句,在译讲时一并解决。

怎么译讲呢?

  请看:

  (投影出示)译讲方法:

  逐句译讲,即读一句,解释词,最后翻译这一句(人名、地名不必解释)。

  4、指名轮流译讲。

(如有错误,则叫他坐下,问:

能讲对的举手?

指名许多学生回答。

如无人举手,教师讲解)

  生可能有以下难翻译的句子: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

  人皆伏其精练

  〔人们都佩服他高明。

  〔生在译讲过程中,可能有些内容没有补充出来,师提示:

翻译时要作必要的补充。

如“(塔身)就不动了”〕

  〔生在译讲过程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可能没有调整,师提示:

翻译时要作必要的调整。

如“贻以金钗”即“用金钗赠给(她)”〕

  (6、师:

正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如有疑难,可以提出来。

  如有疑问,老师个别辅导。

  7、(齐读课文)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不用了。

  四、课堂作业

  

(一)师:

下面请大家完成课堂作业。

  出示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

  请大家练习背诵,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背,相互背。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背诵。

  5分钟后,问:

能背的同学举手?

  如果举手少,就让学生再读;如举手多,就指名背诵。

  3、检查背诵

  同桌背

  齐背

  (不熟练的可以翻翻书)

  

(二)继续出示课堂作业

  请读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2、探究·练习二

  3、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思考问题,师目光巡视。

  A、解决探究练习二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的难堪和用心良苦。

如学生说虚荣心强,也对。

  如学生回答错了,师问题:

他为什么不公开去问呢?

  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一个无可奈何,一个轻松解决?

  关键是懂不懂科学,能否运用科学知识。

  〔前一问,学生若答到“不能解决疑难的为难心态”也可;后一问生答到“笑表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意即对〕

  〔要求多名学生回答,并表情朗读〕

  师:

“密”“笑”(板)两字写出了人物的神态,透露出人物的心态,可谓生动传神。

我们要注意体会并能简洁生动(板)地描摹人物。

  B、生答到“我们为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感到自豪”“我们要学科学、用科学”等意师均肯定。

  3、表情朗读课文

 

洋思教学模式教案——梯形判定

(1)

作者:

员旭红时间:

2012-08-3113:

37:

54

20.5梯形判定

(1)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

同学们,现在大家一起来学习20.3正方形的性质请看我们学习的目标(用小黑板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2.探索并掌握梯形的判别方法,能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自学指导:

怎样才能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呢?

主要靠同学们自学,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认真阅读课文P120——P121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几何图形是梯形?

什么样的几何图形是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何特殊性质?

3.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有那些?

4.分别用几何语言表述这几种判定方法.写出判定定理一和判定定理二的证明过程.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

5.从以上判定方法可以看出,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需要什么条件?

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

DE∥AB且交BC于点E

问题一:

AB=ED吗?

为什么?

问题二:

∠DEC=∠C吗?

问题三:

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注意: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讨论完成问题。

注意:

等腰梯形判别的用几何语言表达为:

 

如图:

1.在梯形ABCD中,AD∥BC,AB=D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定义法)

2.∵在梯形ABCD中,AD∥BC,∠A=∠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判定法一)

3.∵在梯形ABCD中,AD∥BC,

AC=BD.∴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判定法二)

三.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1.学生自学,老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时端正学生的自学意识。

确保学生紧张自学

四.学生练习,老师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布置任务:

看完了的同学请举手。

请两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证明过程,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完成.

(让中差生与后进生回答问题和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

同时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随堂练习:

课本练习题1。

2

(请两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证明过程)

学生板演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巡视,把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误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写在黑板上同一题目下面。

五.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1.观察板演,找错误。

请同学们看黑板,看看他们做的有没有错误,与你们自己做的比较,结果是否与黑板上的同学做的相同呢?

发现错误或者不同的请举手。

2.学生自由更正。

让他们各抒己见,老师将回答正确的给予肯定,回答错误的则引导学生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

引导学生更正并归纳:

判别等腰梯形的方法有:

(一)判别等腰梯形的方法一:

(定义法)

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二)判别等腰梯形的方法二:

结论: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二)判别等腰梯形的方法三:

结论: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六.当堂训练

1.布置作业

P122。

1。

2

2.配套练习相关题目.1.2

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的当代中国名校,是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现代学校的一面旗帜。

1980年,当时泰兴县天星镇六个村的农民,为了解决子女就近上初中的问题,集资了两万元钱,买了七亩地,建了26间房,办起了洋思中学,当时只有5个班,13名教职工,220名学生。

从那时起,洋思中学就没有让政府投过一分钱。

可是,在1982年以前,洋思中学的学生也没有一个能考上高中,参加中考也没有一个学生的数学能考及格。

1982年末,当时的民办教师蔡林森始任校长,局面开始转变。

从1987年至今,一直保持着合格率、

巩固率、升学率三个百分之百和优秀率一个一流的记录,有80%的学生升入省重点高中。

这个原本是“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生源”的农村联办初中,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质量。

如今已是:

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省模范学校、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

洋思中学三个百分之百和一个一流的取得,并不是建立在选拔录取优生的基础上,而恰恰相反,他

们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被其他学校选拔之后的学生基础上的,2001年入学的学生中有近二分之一

的人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加起来不足120分。

就是这样的学生,毕业时却都成了合格生,而大多数竟成为

优秀生。

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

这正是需要我们研究和学习解决的问题。

按照江苏省的规定,不足5万人口的乡镇只能有一所初中,而该镇现在已有三所初中,洋思中学地处长江边上,学区内生源不足400人,这所学校应该撤消。

可是洋思中学不但没有撤消,反而越办越兴旺,现有在校学生3600多人,其中有3200多人是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交费生。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外人到这里来参观学习,至今前来取经者累计已超过30万人次。

于是,商家也打起了“洋思中学”的主意,竖起了“洋思中学招待所”之类的招牌,一所学校居然

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洋思中学是一个奇迹,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几年来真心实意学洋思者,也真的取得了成功,确确实

实提高了质量,学校办出了水平,创出了成效。

那么洋思中学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

(-)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教好

洋思人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坚定有力的八个大字写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也烙在洋思人的心坎上。

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都坚信这八个大字,而且洋思人说起这句话时,总是充满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十几年如一日,他们努力实践这样的教育理念,终于成就了洋思中学这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洋思中学的这个信念是由蔡林森校长树立起来的,这是他从自己三个孩子的教育经历中悟出来的道理,并且在洋思中学的办学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了,才取得了如今这样的效果。

蔡林森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候都在老家的小学里上学,成绩均不理想。

大儿子上一年级时,不识数,跟不上班;二儿子上四年级时,曾经把成绩报告单上的算术“68”分改成“88”分;小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初中班倒数第一,是全镇26名未考取的学生之一。

小学老师对蔡林森摇头叹息:

“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

三个孩子先后离开老家,进了洋思中学读初中。

蔡林森义不容辞地成了三个孩子的“辅导老师”。

每天中午,他叫孩子口述上午学过的例题,口答习题,如果哪一道错了,就在那道题的旁边打一个“?

”,但不告诉她答案,让孩子自己看书、思考、更正。

孩子拼命地动脑筋,满头是汗,不停地自问:

“怎么错了?

怎么错了?

”蔡林森只是默默地看着孩子,耐心地等待。

等呀,等呀,孩子终于惊喜地叫起来。

蔡林森笑着说:

“对呀!

”以后,蔡林森利用散步、洗脚和躺在床上临睡前的时间再问一些类似的题目,看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

每天晚上,他还让孩子默写英语单词,错了的,自己更正并记下来,再反复默写、检查。

星期六回家,蔡林森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一边赶路,一边把本周学习中做错的题目再查一遍,如果错了,就再更正。

这样,20几里的乡间小路,成了孩子总结一周学习的“课堂”。

三个孩子慢慢学会了自学,读完初一,都一跃成为优秀生并且越来越爱学,越学越好。

后来,大儿子考取上海交大,小女儿考取华东师大,并先后赴美留学,大儿子已获得博士学位;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入了党,提了干,现任中国石化二公司财务科长。

活生生的事实引起蔡林森的深思:

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

由这个朴素的思想出发,蔡林森带领洋思的老师们开始了一项平凡却是伟大的教育实验,并取得了“从上帝般地令人敬爱,到上帝般的令人敬畏”的教育教学质量。

信念产生胆识与气魄

每年暑期,许多学校(包括一些名校、重点校),早早地就拉开了架势,全力以赴大打“生源”战,种种形式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而洋思中学却没有只言片语,只有七月上旬眼见人满为患时,才在媒体上登出“招生已满,概不接受”的字样,以免远道涌来的家长们白跑一趟。

多年来,凡到洋思来求学的,不管多调皮,不管成绩多差,学校都收下。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在同行们看来是那样不可思议,但是,洋思人真的这样做了。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蔡林森是这样说的,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

在蔡林森看来,“差生”就像一块璞玉,和好学生一样,存在着成“器”的可能,对于教育者来说,不是看“差生”目前的状态(璞),而是要着力研究如何去“打磨”。

让学生由“璞’成“玉”,最有说服力。

事实上,到洋思来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璞”,经过洋思人创造性的“打磨”,最终使他们成为一块块熠熠闪光的美“玉”。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同时,还承担着风险。

洋思人为什么敢于这样做?

这是因为他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蔡林森说:

“如果有的学生没教好,那也是暂时的,是因为方法不对。

”几年前,有些人曾经这样议论:

好学生留在城里,差学生送到洋思去。

洋思好像是“工读学校”似的。

洋思的老师听了很不舒服,蔡林森听了很是高兴,他对老师们说:

‘大家不要‘作气’,应当感到自豪才对。

这就像给人看病一样,小毛病卫生室就能处理,大一点的要送医院,疑难杂症就要看专家门诊。

家长之所以把通常认为‘教不好’的学生送到洋思,就是因为相信我们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

”自信,并非‘空穴来风’,洋思人有十几年成功的实践经验,有蔚然成为风的爱生传统,有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2001年秋学期,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还是有200多名“特差生”难以进门。

这些学生家长很激动:

“我们就相信洋思,来了就不想回去!

”“只要收下,给多少钱都愿意!

’“你们既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要收下我们的孩子!

’面对家长殷切期待的目光,洋思领导班子紧急磋商后决定:

全部收下。

〔二)有一套科学具体的操作办法

1.从坚定信心抓起——让人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把信念变成信心和行动。

学年开学初,洋思中学要举办三次全校演讲会,一次是教师演讲会,一次是学生演讲会,一次是新同学演讲会,主题都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以此来坚定师生的信心,鼓舞师生的士气。

平时,又通过班会,校内传媒与相关活动,树立和宣传典型事例。

2.从上课抓起——建立了一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都能学好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实质:

全过程让学生学。

第一、介绍学习目标。

(一分钟左右)

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主要通过投影等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简明扼要,明确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师不做任何说明和讲解。

第二、自学指导。

(两分钟左右)

通过投影明确告知学生:

A.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B.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

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方法好,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

这种自学方法的日积月累为极大地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C.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第三、学生自学。

这个环节很重要,老师要特别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对教师发现的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

第四、学生练习。

自学后,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用题来检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练习题必须精心设计。

A.检测的学生对象,主要是中差生,上黑板做题或抽问回答,同时允许尖子生在掌握本课内容的前提下,超前地学,尤其是奥赛题,尖子生在后教部分可以照顾。

B.检测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出题,可以是类似题的翻版,切忌离题万里,注意跨度不要太大,难度不要太大,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好自学方法,解决问题就行。

类似题的检测可以及时地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四个环节18分钟左右完成,第三、四环节是学生学学生练,第一、二环节是先学的辅助环节。

第五、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要注意三个明确:

明确教什么,明确怎么教,明确教以后达到什么要求。

A.教什么,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教师教的一定是学生在学的环节存在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明确判断有无错误,有错误错在那里,为什么错,无错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直到学生找完问题、更正完问题,找完方法,学好了思维和解题的方法为止,教师不轻易把问题和方法主动讲出来,都是学生在主动地思考,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找问题、找方法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B.怎么教,“兵教兵”是一个很好的教的方法,注意只要有学生会,就要让会的学生教,如果实在没有学生会,教师再教。

会的学生可能教的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学生帮解决的问题,同学记忆是最深的,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C.明确教的要求,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必须做到教一题会一群,必须教出方法,教出规律,错一题会一类,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大容量、多媒体更能有效地解决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

这个环节还不是教师完全教,要尽可能让学生思考问题。

第六、当堂完成作业,(不少于15分钟)

A.作业要典型,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出题,要分层次出题,(大容量、多媒体更能有效地解决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可以有必做题,选做题,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在学生。

B.当堂必须完成,分层次地完成。

当堂完成的好处,一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能力的培养*自己去做。

二是可以直接反馈信息。

三是可以有效地减轻课后学生的负担。

四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课后许多活动课的内容。

课堂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明线就是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在学和练,暗线是就是每一步都有教师在指导、引导,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它不是放羊式的。

哪一位把这两跳线结合得好,谁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3.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实行“三清”

到洋思中学来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所谓“教不好的学生”,有的学习成绩在原来学校甚至是倒数第一。

2001年,洋思初一收了200多名两门功课不足120分的学生,有几十名还是个位数;初二收了200多名插班生,其中也有几十名学习成绩是个位数的学生。

即便是对这样的学生,洋思也没有丧失可以教好的信心。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洋思人有三个做法:

之一,合理分班,调动竞争的力量。

2001年他们将初一200多名两门功课不足120分的学生,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平均分到两个分校20个班级,并分别与分校长、班主任签定“目标教育责任状”,定期对这些学生的转化情况进行验收,优者奖,劣者罚。

之二,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

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到教室前排的位置,与优生同桌,结成学习对子。

之三,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

课上老师提问最多的是这些学生,板演最多的是这些学生,释疑、点拨最多的是这些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还是这些学生。

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以炽热的情感使过去备受老师冷落和同学歧视、家长打骂的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

每堂课自学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