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催眠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615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静催眠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镇静催眠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镇静催眠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镇静催眠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镇静催眠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静催眠药.docx

《镇静催眠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静催眠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镇静催眠药.docx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

(Sedative-hypnotics、AntiepilepticsandAntipsychotics)

镇静、催眠、抗癫痫及抗精神失常药都属于调节中枢神经兴奋性活动的药物,除抗抑郁药外,其它对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活动都有抑制作用。

它们之间有时没有明确的界限。

镇静催眠药的作用可使病人的紧张、烦躁、失眠等精神过度兴奋受到抑制,使之平静或进入睡眠状态。

有些镇静药对过度兴奋的运动中枢具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和制止惊厥的发作,临床上用于癫痫的治疗,称为抗癫痫药。

抗精神失常药是在不影响意识的条件下能控制躁动、焦虑、抑郁及消除幻觉,使病人能过正常生活,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病和神经官能症。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在小剂量时可使服用病人紧张烦燥的情绪和状态得到改善,使之处于平稳和安静的状态,用作镇静剂;较大剂量时会使服用者进入睡眠状态,用作催眠。

镇静催眠药无共同的化学结构特征,许多化合物都曾用作镇静催眠使用。

由于副作用较大等原因,一些早年使用的药物如溴化物、导眠能等已被淘汰。

现常用的药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以及一些其它的类型。

一、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1、巴比妥类代表药物

常见的巴比妥类药物

类别

药物名

结构式

药物名

结构式

长时

巴比妥

苯巴比妥

中时

异戊巴比妥

环己烯巴比妥

短时

司可巴比妥

戊巴比妥

超短时

己锁巴比妥

硫喷妥钠

巴比妥类药物是由取代的丙二酸酯与脲缩合制得的环状酰脲的衍生物。

在20世纪初即已问市。

环状酰胺结构5位上的R1或R2为氢时,该化合物可以解离、呈酸性,叫巴比妥酸(Barbituricacid),无生理活性。

5位的两个取代基必须都不是氢的巴比妥衍生物,才有活性。

只有5位取代基的碳原子总数达到4时,出现镇静催眠作用,为7~8时产生很强的作用。

本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耐受性,长期用药会成瘾,突然停药时还会产生戒断症状,属国家特殊管理的二类精神药品,必须控制使用。

目前在临床上已逐渐被苯二氮卓类药物所取代。

*苯巴比妥

化学名为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

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mp.174.5~178℃。

在空气中稳定。

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醚、乙醇。

巴比妥类药物存在互变异构现象,有环丙二酰脲的内酰胺(酮式)和内酰亚胺(烯醇式)结构共存。

其烯醇式呈弱酸性,pKa在7~8之间,本品的pKa为7.4,在碱溶液中可得到苯巴比妥钠。

酮式烯醇式

苯巴比妥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可作成注射剂。

苯巴比妥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与酸性药物接触或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碳酸的pKa6.35),可析出苯巴比妥。

在配制注射剂和药物配伍使用中要加以注意。

苯巴比妥钠溶液放置易水解,产生苯基丁酰脲沉淀而失去药效。

水解的速度与温度和pH有关,10%溶液于1℃贮存,二个月基本不变化;在35℃贮存,一个月内分解达22%;溶液的pH升高,水解反应加速。

为避免水解失效,巴比妥钠注射剂须制成粉针剂,临用时用注射用水溶解。

本品分子中因含有酰脲-CONHCONHCO-结构,与铜盐作用能产生类似双缩脲的颜色反应。

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显紫色,巴比妥类药物都具有类似的反应。

但含硫巴比妥类药物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时反应液显绿色,可以用来区别含硫和非含硫的巴比妥类药物。

*硫喷妥钠

本品系戊巴比妥钠的2位氧原子以硫替换得到的药物。

可溶于水,作成注射剂,用于临床。

由于硫原子的引入,使药物的脂溶性增大,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迅速产生作用。

但同时也容易被脱硫代谢,生成戊巴比妥,所以为超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

常用于静脉麻醉、诱导麻醉、基础麻醉、抗惊厥以及复合麻醉等。

*异戊巴比妥

化学名为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H,3H,5H)-嘧啶三酮。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水溶液显弱酸性,pKa7.9。

本品具有与苯巴比妥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稳定性。

异戊巴比妥作用与苯巴比妥相似,因5位取代的异戊基在体内比苯基代谢快,为作用时间中等的催眠药与抗惊厥药。

本品的脂溶性较高,易透过细胞膜和进入脑组织,显效较快。

2、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体内代谢

巴比妥药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5位上有不同的取代基,它使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过程,造成了巴比妥类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区别,可供不同情况下使用

(一)、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与其解离常数pKa的关系

一般说来,药物以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以离子形式发生作用。

因而要求药物有适当的解离度,使在体液中有合适的分子离子比。

知道药物的解离常数和体液的pH,可按下述公式计算出药物在体液中的解离程度。

在生理pH7.4的条件下,各种巴比妥药物在体内解离的程度不同,透过细胞膜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的药量也有差异,使镇静催眠作用的强弱和作用的快慢不同。

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的pKa和未解离百分数见下表

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的pKa和未解离百分率

巴比

妥酸

苯巴

比妥酸

苯巴

比妥

司可

巴比妥

异戊

巴比妥

戊巴

比妥

己琐

巴比妥

pKa

4.12

3.75

7.40

7.7

7.9

8.0

8.4

未解离百分率

0.05

0.02

50

66.61

75.97

79.92

90.91

巴比妥酸和苯巴比妥酸在生理pH条件下,99%以上是离子状态。

几乎不能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的药量极微,故无镇静、催眠作用。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未解离的分子分别为50%和75.97%,易于吸收和进入神经中枢起作用。

(二)、药物作用与脂水分配系数的关系

药物要能在体液中转运,又能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和脂溶性,现常用脂水分配系数来表示。

对大量巴比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总结出:

①环上5位两个取代基的总碳数以4~8为最好,此时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②碳数超过8,脂溶性过大,可导致惊厥作用。

③在酰亚胺氮原子上引入甲基,可降低酸性和增加脂溶性,起效快。

若二个氮原子上都引入甲基,则产生惊厥作用。

④将环中2位的氧原子以电子等排体硫原子代替,如硫喷妥,其脂溶性增加,易吸收,故起效快。

(三)、药物作用时间与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

巴比妥类5位取代基上的氧化是该类药物代谢的主要过程,氧化后生成的羟基易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从肾脏排出,故体内代谢的难易决定了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

当5位取代基为饱和直链烃或芳烃时,不易氧化,则作用时间长,故为长时巴比妥;而当5位取代基为支链烃基或不饱和烃基时,氧化代谢迅速,作用时间短,如司可巴比妥,为短时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代谢产物

3、苯巴比妥类药物合成通法

二、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1、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发展和代表药物

苯二氮杂卓类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具1,4-苯二氮卓结构的抑制中枢神经作用的药物。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和成瘾性较巴比妥类小,问市后不久即成为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药物,目前在临床上比第一代巴比妥得到更广泛的用途。

本类药物中最先上市的是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深入的研究后,发现氮氧化和脒基的结构不是活性必要结构,得到了结构较简单的,且活性较强的地西泮(Diazepam,安定)。

通过对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7位具有吸电子取代的化合物活性增强。

得到硝西泮(Nitrazepam)、氯硝西泮(Clonazepam)和氟西泮(Flurazepam)。

在这类药物的代谢研究中,发现地西泮在肝脏内经1位脱甲基,3位氧化等生物转化得到的代谢产物仍有活性。

由此,得到如奥沙西泮(Oxazepam,舒宁)和劳拉西泮(Lorazepam)等药物。

其作用强度与地西泮相似,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西泮类药物,在1,2位可水解,导致活性丧失。

为改变这种情况,在1,4-苯二氮卓结构的1,2位并合三唑环,增加了稳定性和提高了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生物活性明显增加。

如艾司唑仑(Estazolam)、阿普唑仑(Alprazolam)和三唑仑(Triazolam)。

西泮类和唑仑类药物在体内分别在3位和4位,即相当于二苯氮卓环上的3位上发生羟基化代谢。

*地西泮

化学名为1-甲基-5-苯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

又名安定。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130~134℃。

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溶解,pKa3.4。

本品的酸性水溶液不稳定,放置或加热即水解产生黄色的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和甘氨酸。

水解开环发生在1,2位或4,5位,两过程平行进行,最终水解成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这一水解过程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共有的反应。

4,5位开环为可逆性水解。

在体温和酸性条件下,4,5位间开环水解,当pH提高到中性时重新环合,口服本品后,在胃酸作用下,4,5位间开环,当开环化合物进入碱性的肠道又闭环成原药。

因此4,5位间开环,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本品体内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其代谢途径为N-1去甲基,C-3的羟基化,形成的羟基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C-3羟基化代谢物仍有中枢抑制的生物活性。

本品与中枢苯二氮卓受体结合,产生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神经官能症及失眠。

地西泮的合成路线如下:

*奥沙西泮

化学名为5-苯基-3-羟基-7氯-1,3-二氢-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

又名舒宁、去甲羟基安定,是地西泮的活性代谢产物。

奥沙西泮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对光稳定,mp.198~202℃(分解)。

微溶于乙醇、氯仿,不溶于水。

pKa11.6(HA),1.8(HB+)。

奥沙西泮的C-3位为手性中心,右旋体的作用比左旋体强。

目前使用其外消旋体

奥沙西泮的作用与地西泮相似,但较弱。

用于神经官能症、失眠及癫痫的辅助治疗。

*三唑仑

化学名为1-甲基-8-氯-6-(2-氯苯基)-4H-[1,2,4]三氮唑并[4,3-a][1,4]苯并二氮杂卓。

本品为短效镇静催眠药,吸收快,服用后15~20分钟出现催眠作用,半衰期短,约为2~4h。

主要代谢产物1-羟甲基三唑仑和4-羟基三唑仑。

临床用于镇静催眠。

1-羟甲基三唑仑4-羟基三唑仑

*艾司唑仑

化学名为6-苯基-8-氯-4H-[1,2,4]三氮唑[4,3-a][1,4]苯并二氮杂卓。

又名舒乐安定。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艾司唑仑为三唑环与苯并二氮杂卓环在1,2位并环的药物。

这种结构使原苯并二氮杂卓环的1,2位不易水解,因而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

三唑环的引入也增强了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和代谢的稳定性,使生物活性增加。

本品在酸性情况下,室温即可在5,6位发生可逆性水解。

本品的作用强,用量小,毒副作用小,对肝肾功能,骨髓等均无影响,治疗安全范围大。

适用于焦虑、失眠、紧张、恐惧以及癫痫大、小发作和术前镇静等。

三、其它类镇静催眠药

还有一些药物供镇静、催眠使用。

如甲喹酮(Methaqualone),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甲丙氨酯(Meprobamate)以及近年问世的唑吡坦(Zolpidem)。

甲喹酮水合氯醛甲丙氨酯

*唑吡坦

化学名为N,N,6-三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乙酰胺。

本品是第一个上市的咪唑并吡啶类镇静催眠药,目前已成为欧美国家使用的主要镇静催眠药,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而对呼吸系统无抑制作用,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较弱。

在正常治疗周期内,极少产生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

第二节抗癫痫药

癫痫是一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在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或精神方面的突然性,暂时性地出现异常现象,发作时几乎总是伴有异常和过强的脑放电活动。

根据癫痫临床上发作时的症状,现将其分为三型:

大发作、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

采用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的抗癫痫药物可防止和抑制癫痫的发作,多为对症治疗。

早年曾用溴化物进行癫痫的治疗,巴比妥类药物的问世后成了主要用药。

以后发现一些具有酰脲结构的巴比妥类似物具有抗癫痫作用,如以苯妥因(Phenytoin)为代表的乙内酰脲类,它对癫痫的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治疗作用。

丁二酰亚胺类的乙琥胺(Ethosuximide)主要用于小发作型癫痫的治疗。

在发现苯二氮卓类药物后,具有抗惊厥作用的地西泮、硝西泮等也在临床上广泛作为抗癫痫药使用。

近来发现二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及脂肪羧酸类的丙戊酸钠(SodiumValproate)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

苯妥因乙琥胺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丙戊酸钠

*苯妥英钠

化学名为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钠盐。

又名大伦丁钠。

是苯妥英的钠盐形式。

本品是治疗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对小发作无效。

苯妥英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氢化的无活性的5-(4-羟苯基)-5-苯乙内酰脲及水解开环的产物α-氨基二苯乙酸,它们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

5-(4-羟苯基)-5-苯乙内酰脲α-氨基二苯乙酸

*卡马西平

化学名为5H-二苯并[b,f]氮杂卓-5-甲酰胺。

本品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mp.189~193℃(部分分解)。

几乎不溶于水,在乙醇中略溶,易溶于二氯甲烷。

二个苯环与氮杂卓环的烯键成一较大的共轭体系,其乙醇溶液在238nm与28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本品为广谱抗惊厥药,具有抗癫痫及对抗外周神经痛的作用,对癫痫大发作最有效,对局限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有一定疗效。

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不明显。

该品的合成路线如下:

*丙戊酸钠

化学名为2-丙基戊酸钠。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略有丙戊酸臭,有引湿性,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或氯仿。

本品吸湿性极强,吸湿后重量增加。

为改善其吸湿性,通常在丙戊酸钠中加入少量的有机酸,使二者成复合物。

丙戊酸的pKa为4.6,5%水溶液的pH值为7.5~9.0。

本品为广谱抗癫痫药,能抑制γ-氨基丁酸(GABA)的代谢,提高脑内GABA的浓度,抑制痫性冲动的扩散,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本品多用于其他抗癫痫作用药无效的各型癫痫。

丙戊酸钠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反应,偶有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血象。

第三节抗精神失常药

治疗精神活动障碍如躁狂不安、精神错乱、忧郁、焦虑等的疾病的药物统称抗精神失常药。

其中有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失常的抗精神病药,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抗躁狂、抑郁症药,以及抗焦虑症药物。

抗焦虑症药多用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等。

本节主要介绍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症药。

1)抗精神病药物

以化学结构分类,抗精神病药可分为吩噻嗪类,噻吨类、二苯环庚烯类、丁酰苯类和苯酰胺类。

其中吩噻嗪类,噻吨类、二苯环庚烯类等因具有三环的化学结构,也统称为三环类抗精神病药。

这类药物使用时都会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麻痹等,产生这类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药物阻断了运动神经的多巴胺受体所致。

(一)、吩噻嗪类

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氯丙嗪(Chlorpromazine)后,开始了精神病的药物治疗。

氯丙嗪有强的安定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以兴奋症状为主的精神病,但副作用较大。

在氯丙嗪的结构改造研究中,得到一批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的2位的氯可被其它吸电子基如三氟甲基、乙酰基等取代。

按取代基-CF3>-Cl>-COCH3>-H的顺序,抗精神病活性加强。

三氟丙嗪(Triflupromazine)抗精神病活性为氯丙嗪的4倍,乙酰丙嗪(Acepromazine)的作用弱于氯丙嗪,但毒性亦较低。

氯丙嗪三氟丙嗪乙酰丙嗪

对吩噻嗪环上10位的氮原子的侧链的研究,也得到一些临床使用的药物。

碱性氨基与环之间的碳链以三个碳原子为宜,碳链缩短、增长或出现分支都减少其生理活性。

侧链末端的氮为叔胺,通常接两个相同的烷基,也可是含氮杂环,如N-甲吡咯烷基、哌啶基或哌嗪基的一部分。

如奋乃静(Perphenazine)和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

奋乃静三氟拉嗪

一些侧链上含有伯醇基的吩噻嗪药物,常与长链脂肪酸制成酯的前药,使药效维持的时间延长。

这是由于吸收较慢,使药物在注射部位贮存并缓慢释放出原药,如氟奋乃静庚酸酯(FluphenazineEnanthate)及氟奋乃静癸酸酯(FluphenazineDecanoate),前者注射一次可维持作用一周,后者可维持作用2~3周,使用更加方便。

(前药:

是指一类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产生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前药原理是药物设计思想之一。

*盐酸氯丙嗪

化学名为N,N-二甲基-2-氯–10H-吩噻嗪-10-丙胺盐酸盐。

本品有吸潮性,在水、乙醇或氯仿中易溶。

5%的水溶液pH值为4~5,氯丙嗪的pKa值为9.3。

本品的吩噻嗪环易被氧化,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色。

为阻止变色,注射液中加入对氢醌、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或维生素C等抗氧剂。

氯丙嗪为多巴胺的抑制剂。

具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安定作用较强,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亦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等。

在临床使用时,往往有部分病人在日光强烈照射下发生严重的光毒化过敏反应,可能是氯丙嗪遇光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所致。

对这些病人在服药期间应防止过多的日光照射。

这也是吩噻嗪类药物所特有的毒副反应。

*奋乃静

化学名为4-[3-(2-氯吩噻嗪-10-基)丙基]-1-哌嗪乙醇。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mp.94~101℃,pKa[HB+]3.7,7.8,几乎不溶于水,溶于稀盐酸。

本品对光敏感,易被氧化。

日光照射约2h后,逐渐变色。

氧化变色产物可能是由于生成不同的醌式结构显色。

故本品应避光密闭保存。

本品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其作用比氯丙嗪约强6~10倍,但镇静作用较弱。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狂躁症。

口服后约44%由尿中排泄,本品的锥体外系反应较多,肝功不良者禁用。

吩噻嗪的环系也可改变成其它的三环。

如噻吨环,二苯氮卓和二苯环庚烯,都有一些临床使用的药物。

(二)噻吨类

把吩噻嗪环上的氮原子换成碳原子,再通过双键与侧链相连得到噻吨类衍生物。

如氯普噻吨(Chlorprothixene)对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官能症疗效较好、作用比氯丙嗪强,毒性也较小。

改变该类药物的侧链及环上2位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与吩噻嗪类相同。

由于噻吨类药物的母环与侧链以双键相连,因而存在几何异构体。

顺式异构体的活性比反式异构体强。

氯普噻吨

(三)二苯氮卓类

以乙撑基取代氯噻嗪环上的硫原子,得到了中环扩为七元环的二苯氮卓的丙咪嗪(Imipramine)和氯米帕明(Clomipramine)。

与氯丙嗪相比,均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

前者显效慢,抗抑郁作用强,后者的镇静作用较强。

(四)、二苯环庚烯类

若在噻吨类结构中,以乙撑基取代环上的硫原子,并仍以双键与侧链相连,得到二苯环庚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抗抑郁作用强于丙咪嗪。

此外,类似结构的衍生物氯氮平(Clozapine)也是较好的抗精神失常药。

阿米替林氯氮平

(五)、其它类

*氟哌啶醇

化学名为1-(4-氟苯基)-4-[4-(4-氯苯基)-4-羟基-1-哌啶基]-1-丁酮。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mp.149~153℃。

本品在氯仿中溶解,乙醇中略溶,水中几乎不溶,pKa为8.3。

本品为抗精神病药,作用机理与氯丙嗪相似。

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兴奋躁狂状态。

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抗焦虑作用及控制兴奋作用。

口服后约有70%被吸收,2~6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舒必利

化学名为N-[甲基-(1-乙基-2-吡咯烷基)]-2-甲氧基-5-(氨基磺酰基)-苯甲酰胺。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液,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mp.177~180℃。

pKa9.1。

需遮光,密闭保存。

结构中在吡咯烷2位有一手性碳原子,故本品具有旋光异构体,其中左旋体为具有活性的光学异构体。

临床使用外消旋体。

本品抗木僵、退缩、幻觉、妄想及精神错乱的作用较强,并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和止吐作用。

无催眠作用。

无或少有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小。

严重心血管疾病和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抗抑郁症药

抑郁症表现为情感活动过分低落,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单胺类平衡失调及5-羟色胺(5-HT)缺乏有关。

抗抑郁症药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按作用机制抗抑郁症药可分为三类。

1、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多具有三环和叔胺或仲胺侧链,通过抑制神经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重摄取而起作用。

代表药物有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多塞平(Doxepin)、阿莫沙平(Amoxap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等。

多塞平阿莫沙平马普替林

2、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神经细胞对5-羟色胺的重摄取,提高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从而改善病人的情绪。

该类药物对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摄取无影响,故选择性强。

代表药物有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舍曲林(Sertraline)和西酞普兰(Citalopram)。

该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和易与耐受,是近年来出现的抗抑郁症的优秀药物。

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和酪胺失活的重要的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失活代谢,使神经递质的浓度增加,达到抗抑郁的治疗目的。

代表药物有吗氯贝胺(Moclobemide)和托洛沙酮(Toloxatone)。

吗氯贝胺托洛沙酮

*盐酸阿米替林

化学名为N,N-二甲基-3-[10,11-二氢-5H-二苯并[a,d]环庚三烯-5-亚基]-1-丙胺盐酸盐。

阿米替林适用于内因性精神抑郁症,副作用较轻。

本品在肝内首过效应,脱甲基生成主要的活性代谢产物去甲替林。

去甲替林作为阿米替林从代谢研究过程发现的新药,也作为临床用药,治疗抑郁症。

*氟西汀

化学名为(±)N-甲基-[3-苯基-3-(4-三氟甲基苯氧基)丙胺,临床用其盐酸盐。

本品为口服抗抑郁药。

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起作用。

用于治疗抑郁症。

本品在肝脏代谢,主要为活性代谢物N-去甲氟西汀,并通过肾脏排泄。

本品半衰期较长,约为2~3天,N-去甲氟西汀的半衰期可长达7~9天。

主要副作用为肠胃道刺激和神经失调。

*帕罗西汀

化学名为(-)反式-5-(4-对-氟苯基-3-哌啶甲氧基)-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临床用其盐酸盐,其(S,S)构型比其对映体活性高131倍。

本品的作用与氟西汀类似,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起作用。

可代替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

主要代谢途径为氧化和间位甲基化,最后结合形成尿苷酸化合物,从尿排出。

本品单次用药时半衰期约10小时,多次用药延长到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