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4597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教师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三、四年级两年系统的科学学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平时在科学学习上兴趣浓厚,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已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科学意识淡薄,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这都给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本册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一、从问题入手。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二、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三、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四、过程与方法的显性化。

本册教材在各单元教学中不断渗透过程与方法的训练,并特地在本册教材的末尾,单独进行过程与方法的集中训练,以期强化。

本册教材共5个单元,分为20课。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本单元从观测太阳开始,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和月亮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月相变化的规律,懂得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

我们更期待他们会由此感悟:

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第二单元:

光和色彩。

本单元要求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何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等有关要求。

力求让学生对光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第三单元:

电和磁。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

电和磁使有密切的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生电。

所以把他们并在一个单元里,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单元里还有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人体的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要求构建的,这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本单元主要建构依据:

《科学课程标准》有较多与本单元有关的内容,他们是建构本单元的依据。

 

(一)科学探究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做出合理解释

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运用语言、图、表等方式表达研究过程与结论。

4、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景中。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物植物的影响。

2、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和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5、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6、知道开关的功能,会连接简单的电路,知道有的材料易导电,有的材料不易导电

7、知道磁铁有方向性,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8、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用指南针

9、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与防治

10、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敢于大胆想象,感受和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4、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1、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悉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组织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5、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1.1太阳和影子

2

2

1.2太阳钟

2

3

1.3昼夜交替

2

4-5

1.4看月亮

2

中秋节

5-6

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2

国庆节

7

2.1光的行进

2

8

2.2照镜子

2

9

2.3研究透镜

2

10

2.4七色光

2

11

3.1简单电路

2

12

3.2导体和绝缘体

2

13

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2

14

3.4研究磁铁

2

15

3.5电磁铁

2

16

4.1测量呼吸和心跳

2

17

4.2肺和呼吸

2

18

4.3心脏和血液循环

2

19

5.1解释

2

20

5.2建立模型

2

21

6.1期末复习

2

22

6.2期末复习

2

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

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见户外的阳光了吗?

提醒学生,不可以直视阳光,以免对眼睛产生伤害。

2、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呢?

温暖、热、明亮。

3、同学们能够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

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描述太阳的高度。

4、你们还看过天空中其他位置的太阳吗?

那是在什么时候?

早晨、傍晚、中午、下午。

二、观察影子

1、谈话:

找一根竹竿立在操场上,说一说,竹竿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亲自“立竿”“见影”,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

3、用粉笔画出整条影子,并测出长度,记录当时的时间。

4、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人一组,在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也把它画下来,并记上时间。

三、讨论

1、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猜一猜,过一段时间,操场上的那些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影子会动吗?

怎么动呢?

朝哪个方向动呢?

2、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活动,制作日影仪

1、什么是日影仪?

日影仪有什么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影仪。

学具袋中有现成的材料,引导学生组装起来即可。

3日影仪如何使用?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何使用日影仪。

要特别强调的是,纸上的方位必须与实际方向保持一致,日影仪摆放好之后,用胶带固定,以免移位。

五、你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用手电筒和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

六、组织讨论

1、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标记的影子的变化。

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这个时候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影子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而且长度也发生了变化。

2、总结影子变化规律

3、在组织学生讨论教材提出的问题时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然后描出影子顶端的连线,用箭头表示移动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总结出影子变化的规律是由西向东,早晨非常的长,中午变短,到傍晚的时候又变得非常的长。

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到西,早晨的时候很低,中午的时候高,傍晚的时候低。

七、课堂总结。

 

2、太阳钟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钟的技时原理,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技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

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现在几点钟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请问,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又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

3、教师讲解:

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计时工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计时工具。

二、介绍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和太阳钟。

1、谈话:

课前,大家收集了有关古代计时工具的资料,下面请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教师展示各种日晷和太阳中的资料。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书上展示了四种日晷,第一幅图是中国古代石晷,第四幅图是古代欧洲人挂在墙上的日晷,他们的晷面和地平线垂直。

地平日晷,因晷面和大地平面相平行而得名,教材里展示的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地平日晷,它是仿照我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地平日晷制作的。

赤道日晷,因晷面和赤道相平行的得名,晷面和地平线夹角和当地的纬度保持一致,晷针分别指向南极和北极,最典型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

3、谈话:

认识了这么多的太阳钟,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原理来计时的吗?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日晷是人们通过观察太阳投射物体的影子的移动来计量时间的。

三、制作日晷

1、谈话:

既然古代制作太阳钟的方法这么有用,我们也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吧。

讨论:

如何制作太阳钟呢?

2、各小组交流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并介绍其他的制作太阳钟的方法。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太阳钟,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来制作太阳钟。

5、学生分小组制作太阳钟。

6、制作好了之后,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太阳钟。

四、玩手掌日晷

1、提问:

在没有日晷的情况下,你能利用日晷的原理来计时吗?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介绍手掌日晷的玩法,

3、学生尝试利用手掌日晷计时,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课堂小结。

3、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能搜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

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

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图片演示昼夜交替情境。

2、谈话: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昼夜交替现象

3、提问:

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对此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

二、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

1、提问:

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总结:

人类很早就对作业的行程进行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观点。

课本第八页介绍了四种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

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边上的一只三足金乌。

他白天巡逻,晚上休息。

于是,人们就把金屋出来时看作是白天,休息时看作是黑夜。

古希腊学者把地球想象为一个飘动着的鼓,他们认为鼓的外层是包在雾里的火环,太阳、月亮在雾中运转,人类从雾的开口处看到他们。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三、模拟昼夜的成因

1、讲述:

昼夜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这节课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认识。

2、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

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提问:

太阳绕地球一周,可能需要多长时间?

固定手电筒位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请问,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3、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分小组实验。

比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太阳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长短。

4、思考并交流,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5、教师小结:

太阳不可能用24小时围绕地球转一圈,说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不会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

而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因此,昼夜交替只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讲述:

哥白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对太阳绕地球转的看法产生怀疑并最早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一正确结论的人。

7、教师演示,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固定手电筒位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当太阳照射地球时,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那一部分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黑暗部分又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8、教师继续演示:

在地球仪上插上一个标志,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标志从明亮部分转到黑暗部分的交界处时,这是一天的什么时间?

当标志进入黑暗部分是什么时间标志?

从黑暗部分转到明亮部分的交界处是什么时间?

标志正对太阳又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9、教师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所在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当中国是白天中午的时候,哪些国家是黑夜?

10、交流并总结昼夜的形成的原因。

四、认识不同地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及时差对人的影响。

1、我们知道了昼夜形成的原因,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

2、用多媒体展示,自转中的地球标注北京,纽约和巴黎的位置,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纽约和巴黎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转播?

为什么?

3、学生讨论并交流,当一个地方是黎明的时候,哪些地方是黄昏?

哪些地方是正午?

哪些地方是午夜?

4、小结:

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

所以每个地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就产生了时差。

时差对人体是有影响的。

比如说中国和美国时差大概12个小时,中国晚上相当于美国上午,因此,中国人在睡觉的时候,美国人正是起床上班的时间。

所以,中国人到美国时,因为时差问题一开始就要颠倒拨白天和黑夜,是不适应的。

五、课堂总结。

4、看月亮

教学目标

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一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学过程

一、月相的变化规律探究

1、同学们,你们看过月亮吗?

你能把看过的月亮画下来吗?

2、给学生发放画月相的纸张。

特别注意:

发给学生画月相的纸张,尽量做到大小相同,最好能在纸上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这样既方便学生画月相,也方便教学下面的比较和排序以及发现月相变化规律的这一个教学环节。

3、学生尽可能的画出自己见过的各种各样的月相,越多越好。

4、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画出的月相。

5、展示学生画出的月相,尽量展示不同形状的月相。

把学生画的月相张贴到黑板上,要张贴不同形状的月相。

6、教师小结:

同学们画的月相真是各种各样,说明同学们平时观察非常仔细,那么大家能够给这些月相排序吗?

7、学生给黑板上的月相进行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给黑板上的月相进行排序,如从圆到缺,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等等。

8、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给黑板上的月相进行排序,如学生未按时间顺序排列月相,教师可提醒学生按时间先后排会是怎样的排法呢?

师生共同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黑板上出现的月相。

9、教师总结:

大家刚才按照时间顺序,给黑板上的月相进行了一个排列,可以看出来,月亮是按先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的顺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的,那么按照这个顺序,我我们可不可以来预测一下,今晚的月亮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预测今晚月亮的形状,并且在纸上画下来。

10、教师: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总线的月相变化规律预测了今天晚上的月亮的形状,并且也画下了今天晚上月亮的形状,那么同学们今天晚上可以回家,观察今天月亮的形状,看看大家的预测是否准确。

二、制作月相盒

1、其实,想要观察月亮的变化规律,我们也可以动手做一个月相盒。

2、出示制作月相盒所需要的材料:

小电筒、乒乓球、塑料盒等等。

3、教师一边讲解制作月相盒的步骤,一边示范制作月相盒。

4、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月相盒。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月相盒的制作情况。

5、学生制作完成之后,教师示范使用月相盒的方法。

6、学生试着使用月相盒,看一看是否像我们观察的那样子。

三、给月亮记日记

1、月亮每天都有变化,每天的形状都不一样,那么土家想不想记录下月亮每天的形状和变化?

下面让我们来给月亮记日记吧。

如何给月亮记日记呢?

要记录哪些内容呢?

2、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白给月相记日记,除了记录月相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包括观察日期、时间、天气状况、观察的心情和感受以及观察的地点等等。

3、鼓励学生独立的记满1到2个月,也可以与他人合作,轮流给月相记日记。

4、特别提示:

给月相记日记是以农历日期为准的,因为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而形成的。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的规律,了解月亮的形状每一天都会发生变化,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

其实,大自然中除了月亮,其他的事物也都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各自的生物钟。

3、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教学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有人叫也能按时按时醒来。

夜来香在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

蝙蝠到夜间才会出来活动。

这一切都有什么有关系呢?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这一切都跟昼夜有关。

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4、板书课题: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研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出示郁金香白天和晚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就像睡觉了一样。

同学们,除了郁金香,你还知道你周围有哪些植物也像郁金香这样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发生变化的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图片。

牵牛花:

在夜间收拢花瓣,到了凌晨四点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他才开放。

合欢树:

在白天叶子是张开的,到了夜晚,合欢树的叶子就会收拢。

4、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

是什么影响着它们发生了变化?

5、学生讨论并交流,明白这些植物发生变化是因为昼夜更替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6、教师提问: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7、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

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生活习性的节律,我们也称作为生物钟。

8、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一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9、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林奈和花钟

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画钟,他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型的花台上,这种钟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有些欧洲人还是用这种钟来布置花坛。

10、科学发展到现在,人们正在尝试改变大自然,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来改造植物呢?

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呢?

11、学生讨论并交流。

教师小结:

是的,人们现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变植物生存的环境,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规律,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加强光照就可以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谈话:

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昼夜对动物也有影响吗?

大家能不能举例子来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明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3、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的图片,提问:

这些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晚活动?

学生交流。

4、教师引导:

有关这些动物的知识,大家有的了解,有的不了解,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答案呢?

6、引导学生谈一谈获取答案的方法:

一、可以上网查询,二、可以咨询他人,三、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四、直接通过观察的方法获取答案。

四、课后作业

1、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让我们想办法了解他们一下,他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

大家有没有兴趣呢?

2、教师提出观察的要求:

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通过观察或查资料的方法,来了解他为什么在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3、友情提示:

观察的时候,不要伤害小动物,不要随意惊动小动物,要想办法留下小动物活动后的痕迹,要注意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调查结束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小动物留下的东西不要去尝。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4、能够用语言和图画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

用语言和图画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页上的小诗,谁愿意来读单元页上的这首小诗?

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光)

3、关于光和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

4、板书课题:

1、光的行进

二、认识光源

1、出示美丽的节日夜景图片。

多么美丽的节日夜景啊!

是什么点缀了节日的夜晚呢?

(灯光和焰火共同照亮了节日的夜晚)

2、那么光来自哪里呢?

请同学们举例子说一说。

3、出示教材上的五幅插图,想一想,光可以分为哪几类?

光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光,一类是人造光。

自然光包括萤火虫发出的光、月光、星光、阳光、闪电等等,而人造光是指人制造出来的光,如烛光、灯光等等。

三、光是怎样行进的

1、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的图片。

(课本第11页上面三幅图。

2、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有什么现象?

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从光的行进来观察,从而明白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不管是自然光的阳光、星光等等。

还是人造光的夜晚马路上的车灯、灯光、烛光等等,这些光在同一种物质里都是按直线传播的。

3、既然大家都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你能用手电筒和三张小孔板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