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463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docx

西方美术史要点总结

西方美术简史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

第一节、原始美术

人类最早制造的劳动工具从广义上讲就属于美术品。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塑、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原始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期。

旧石器时代最杰出的美术作品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及母神雕像。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拉斯科洞窟顶上描绘了大量野牛、驯鹿、野马等动物。

原始人用有色的土和石头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用水调剂成液态或膏状的颜料。

再用粗壮的黑线勾画出轮廓,并以红、黑、褐色渲染出体积结构,富有动感,被誉为“史前的卢佛宫”。

拉斯科洞窟崖壁画线条粗犷、气势磅礴、动态强烈。

画面已经初显构图意识。

法国现代画家马蒂斯对此赞不绝口,很高兴自己的所作与原始人的画迹有相通之处。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

它包括主洞和侧洞。

侧洞顶部布满各种动物画,最突出的是各种姿势的野牛,用红、黑、褐色画出,生动而精确。

阿尔塔米拉壁画画在窟顶,观赏者必须躺倒仰视,西方人称它为“史前的西斯廷教堂”

原始人的创作目的

1:

为了生存的实用。

他们画动物目的在于识别动物而去猎获动物。

2:

也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原始人出猎前,为了保证打猎成功而举行的巫术仪式。

原始人认为,如果他们只要画出所要猎获的动物的画来,而且可能是用投枪和石斧击打着画中的动物,真实的动物也同样会屈服于他们的威力。

所以原始人视绘画为魔力,相信画什么就能征服什么。

母神雕像

原始雕塑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

这些女性雕像强调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

《原始的维纳斯》——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是其中最着名的代表作。

巨石文化

从地中海诸岛到大西洋沿岸地区,都有一些粗制的巨大石块的纪念物,这些巨石有的高达70多英尺,重有百吨,有的排列长达两英里,极为壮观。

称为巨石结构、巨石建筑、巨石碑。

产生这些巨石结构的文化称为巨石文化。

巨大的石块和当时的丧葬风俗及原始宗教密切相关。

这些巨石结构各有其奇异的形态,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具有抽象美的纪念碑。

第二节 古代美术

1、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两河流域是指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条河之间的地区”)。

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出现了定居的农业民族,到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从中亚经伊朗迁徙到此,建立了最早的城市。

从此,这一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个奴隶制国家。

直到公元前538年被并入波斯帝国。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

这一时期的雕刻相当发达。

苏美尔人的圆雕像很可能是用于宗教目的。

雕像身体呈圆柱形,双手捧于胸前,姿势虔诚,面部表情平静划一,眼睛瞪得很大,流露出纯真、朴实、专注的表情。

巴比伦时期

这一时期最着名的是汉漠拉比法典石碑。

汉漠拉比建立了庞大的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着名的汉漠拉比法典。

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浮雕刻画了汉漠拉比王肃立在太阳神的宝座前,听他口授法典。

太阳神的威严和汉漠拉比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虔诚和严肃

2、古代埃及美术

埃及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古埃及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君主,又是太阳神之子,利用宗教的神秘力量来统治。

它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三个时期。

古代埃及美术的特点

1、艺术形式和表现程式稳定

古代埃及艺术的形式和表现程式在3000年间基本处于稳定少变的状态,总的说来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的基本法则和程式,并且迫使艺术家用美化的方法来表现对象。

2,宗教影响巨大

埃及人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甚至法老也必须借助宗教力量来统治国家。

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认为在肉体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可以得到永生。

埃及人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修建庙宇和陵墓上,对尸体的保存和坟墓装饰特别关心。

因此古埃及的艺术都是为此服务的。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王国时期法老的陵墓。

古王国盛期,吉萨金字塔群最为着名。

吉萨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福金字塔。

金字塔的艺术特点

金字塔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它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站在它的脚下,人们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金字塔的外观对称、稳定,它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尤其是它屹立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中,象纪念碑巍然耸立在炎炎烈日之下,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地位不可动摇。

狮身人面像

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它由整块天然岩石雕凿成。

雕像身长约57米,面部为5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

它头戴菱形巾冠,前额雕刻着圣蛇,两眼直视前方,面部仍保持着哈夫拉的相貌特征和威严气派。

由于岁月和风沙侵袭、战争的破坏,它已鼻崩目残,在风沙弥漫、日影昏暗之时,远远望去,残破的脸部显示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和奇异莫测的神情。

3,古代希腊美术

整体特点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古希腊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成为古希腊艺术的形象来源。

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机智灵活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相通的有利因素。

古希腊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塑造健美人体的条件,使他们对于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和表现。

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

古希腊美术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1、荷马时期

根据荷马史诗的作者名字来命名,也就是氏族社会末期。

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时期。

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

这一时期的陪葬用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

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2、古风时期

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

在这一时期,希腊艺术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瓶画、建筑和雕刻。

瓶画——陶瓶是希腊人主要的日常器皿和出口商品。

瓶画有三种风格:

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

黑绘风格:

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

其代表作有《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

红绘风格:

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它恰好与黑绘风格相反,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

瓶画表现的多为情节性场面,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活题材为主。

流畅秀丽的线条表现了各种人物、戏剧性的动人场面以及细腻的感情。

建筑

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

希腊神庙具有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

先后出现三种柱式:

多利亚式——朴素、粗壮,没有柱基,柱身由下向上逐渐缩小、中间略鼓出,柱身有凹槽,柱头上接方形柱冠。

伊奥尼亚式——精巧、纤细,有柱基,柱身较细长、匀称,凹槽密而深,柱头为涡卷形,檐壁有浮雕饰带。

科林斯式——在伊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到更为华丽的装饰,柱头为繁密的花蓝。

雕刻

古风时期的雕刻受埃及影响,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僵硬状态。

无论男女像,在表情上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称为“古风的微笑”。

3、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这一时期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建筑

这一时期建筑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

雅典卫城包括山门、巴底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建筑,主要建筑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巴底农神庙。

巴底农神庙长70米,宽31米,柱高10.5米,采用多利亚柱式,檐壁又采用伊奥尼亚式的浮雕饰带,东西三角楣装饰着高浮雕。

它结构匀称、比例合理,有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与装饰性、内容与形式取得了高度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雕刻

古典时期的雕刻达到了希腊雕刻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雕刻家。

米隆和《掷铁饼者》

米隆是古典初期雕刻家。

他的作品造型准确,对人物内在的骨胳和肌肉运动有较深的理解和传达。

代表作《掷铁饼者》在一个固定的动作上表现出运动的连续性,出色地解决了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改变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

菲狄亚斯和《命运三女神》

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亚斯。

他设计了雅典卫城建筑,创作了卫城内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

他的作品创造了典雅、静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

《命运三女神》姿势优美,衣纹主动,既衬托出女神丰腴的体形,又具有流动柔美的运动感。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

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随着帝国的不断征服与扩张,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希腊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雕刻,雕刻艺术形成了以不同的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希腊本土的艺术传统。

这个雕像最初是为了纪念一次海上战争的胜利而做。

底座是一个船头,放在悬崖峭壁上面向海洋,跟环境结合起来。

胜利女神站在船头指挥着希腊的军队取得胜利。

海风迎面吹来时,把衣服吹到后面。

胜利女神的两个手臂变成了高高扬起的翅膀,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身体线条非常流畅,衣皱扬起,充满了胜利者豪迈的喜悦。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又叫《断臂的维纳斯》。

这个雕像实际是两块石头做成的,可以谁也看不出它的衔接。

它的衔接就在衣服和身体相接的部位,很巧妙地掩盖了拼接之感。

这个雕像完全保存了古典时期的审美特征:

女性的头发是中分的,鼻子一直通上去,就是所谓的希腊鼻,眼睛像杏仁一样,嘴唇比较鼓,下巴也稍微鼓起来,脸上的表情很平静。

整个雕像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拉奥孔》表现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他的两个儿子被两条大蛇缠住,极力挣扎、痛苦不堪的情形。

具有悲剧性的情节,人物的痛苦扭动和挣扎极为外露,没有古典时期的含蓄。

希腊化时期,肖像雕刻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歌颂帝王、独裁者,以及哲学家、诗人、作家的肖像。

这些肖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性。

西方近代最负盛名的史学家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的评价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4古代罗马美术

罗马美术的整体特征

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又被希腊人征服。

罗马人是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

希腊艺术对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特点,罗马美术也有其不同于希腊美术的独特之处。

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

罗马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希腊艺术与罗马艺术的区别

希腊艺术:

理想主义、简朴、强调共性、典雅精致。

罗马艺术:

实用主义、享乐、强调个性、宏伟壮丽

竞技场

科洛西姆竞技场是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

从外形看,它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分别由多利亚式、伊奥尼亚式、科林斯式三种柱式装饰,第四层是饰有半圆柱的围墙。

第一层供观众出入用,上面几层作为休息场所。

它对现代体育场的型制产生深远影响。

纪念柱

纪念柱是罗马帝国纪念性建筑的另一种形式,留存至今的图拉真纪念柱是其代表作。

该柱高27米,柱顶上曾经立有图拉真皇帝的铜像,圆柱上有环绕柱身23圈、长达200多米的浮雕带,详细记载着罗马军队征服达契亚人的历史。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指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间这一段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

中世纪的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角色。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

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

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公共地下墓窟,这种墓窟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

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

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里卡”。

基督教徒把它直接搬用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

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为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都城,而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的国都,史称拜占庭帝国(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在经济、政治上都较稳定、繁荣,而且东罗马的主要疆域正是古代希腊文化发达的中心地区,因此在拜占庭艺术中,可以看到古希腊罗马传统的强大影响。

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艺术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建于537年,构思和技术上受罗马万神庙的影响很大。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指以小块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是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

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为知名。

圣维他尔教堂位于意大利的拉文纳。

教堂的主要祭坛上方是镶嵌画《荣耀基督》。

两边是皇室参拜的行列,一边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另一边是《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蛮族艺术

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