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4168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docx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

一、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2)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难点:

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课时安排】

用0.5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

1•弓I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

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

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

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教学反思】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技术

(2)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新技术(例如:

传感、微电子、通信等)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难点:

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

【教学过程】

1•复习信息处理的过程。

2•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

3•强调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说明信息技术包含的

3个技术。

4•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

5•请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教师来总结归纳。

6•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7•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请学生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教学反思】

三、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3)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4)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特点的了解,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通过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正确认识新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2)树立网络安全防范、遵守网上公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2)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3)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难点:

(1)防范计算机病毒。

(2)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用1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寻找关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电脑病毒、黑客、网络陷阱和网瘾的相关实例。

【教学过程】

1•弓I入。

从学生周围抄作业的现象引入,说明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是网络文化、道德的一部分。

2•介绍计算机病毒。

演示计算机中了某些病毒的症状,请学生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介绍病毒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特点出发,讨论防范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3•介绍黑客、网络陷阱

请学生列举身边中的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实例,感受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危害。

4•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通过各种报道中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网瘾的表现和危害。

请学生讨论预防网

瘾的方法。

5•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简单介绍一些网络政策法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何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讨论。

【教学反思】

四、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工作原理。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掌握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换算。

(4)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5)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机构,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

(3)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把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计算机的每个部分是智慧的结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4)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

难点:

(1)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不同存储容量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3)把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课时安排】

建议3个课时。

【教学准备】

一台拆开外壳的电脑(可以是坏的或淘汰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剪辑或网页、各种电脑广告。

【教学过程】

1.弓I入。

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

2•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请学生浏览教师提供各类电脑销售广告,从中归纳整理得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冯•诺依曼的定义“计算机是一个能接受输入、能处理数据、能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设备”与前面提到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相结合,阐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学习硬件的主要组成。

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计算机可以将哪些类型的信息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计算机怎么存储数据?

计算机产生哪些类型的输出?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怎样交换数据?

将答案提炼归纳就会得出计算机的5个组成

部分,并通过演示实物或播放视频,讲解它的功能和用途。

5•学习软件及其分类。

请学生组内讨论,列举常用的软件并分类。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系统软件是帮助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软件;应用软件是帮助人完成任务的软件,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

6•请学生尝试脱离书本画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7•活动:

“畅想未来电脑。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查找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分类和历史,并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归纳出几点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完成未来电脑的畅想(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设想一下未来电脑的样式、功能等)

【教学反思】

五、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方法。

(2)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

过程与方法

2.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方法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信息表示的规范和准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

难点:

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简单换算。

【课时安排】

建议0.5个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从电灯的开和关、计算机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引入其中数据的表示法。

2.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

介绍二进制的概念,二进制进位计数的规则是“逢二进一”。

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换算表。

请学生参照书中的对照表进行几道二进制和十进制换算的小练习。

(2)可以适当地拓展到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3.ASCII码和汉字代码。

将ASCII码和汉字代码从占位大小,代表字符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种码的特点。

【教学反思】

六、初步使用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键盘的基本组成。

(2)熟悉键盘基本指法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中掌握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开机、关机的方法。

难点:

熟练使用键盘。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准备】

键盘示意图、打字练习软件。

【教学过程】

1•开、关机的操作。

请学生开机,体会冷启动的过程,讲解其中的关键点(按下电源开关、自检、调用程序、进入桌面)。

介绍正常关机的步骤,并请学生练习体验。

从计算机遇到死机情况,不能从系统退出,弓I出热启动。

2•键盘基本键的功能介绍和基本指法的介绍。

3•通过打字练习软件进行简单的指法练习(键盘操作将在今后的不断使用中加强)。

4•根据前面所学,分组讨论制定班级的“上机公约”。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操作系统。

(2)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难点:

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课时安排】

0.5个课时。

【教学准备】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教学过程】

1•介绍操作系统。

请学生复习第一单元中学过的关于操作系统的知识,列举知道的操作系统。

2•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

以微软操作系统为例,简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代表产品。

并请学生讨论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

二、认识Windows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WindowsXP的桌面(图标、快捷方式、任务栏)

(2)熟悉对话框的使用和菜单的操作。

(3)掌握Windows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

(4)能进行窗口操作和之间的切换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窗口界面的共性,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对话框的使用和菜单的操作。

(2)掌握Windows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

难点:

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准备】

包含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