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3326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征

(1)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绝大部分处于传统型。

③我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迁移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主要从欧洲迁移到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

(2)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人口大量流向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地区。

3.国内人口迁移

(1)我国古代:

受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

a.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流向:

由东部向西部、东北地区。

b.20世纪80年代以来:

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流量大增;流向:

发生明显变化,由中、西部向东部。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备注:

要你分析人口转移的原因时,就通过两个方面:

迁入地、迁出地,并结合以下三个因素去分析)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

②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占主导

③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与宗教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人口移动会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对迁入地而言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但也能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增大人口压力。

对迁出地而言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口压力,增加收入,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②人口移动会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人口移动,大大促进了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其中资源是主要因素。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即最适应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

(1)类型:

a.住宅区:

特点: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比重)。

分化: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

b.商业区:

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状:

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

商业活动中心与服务中心。

c.工业区:

工业活动的特点:

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2)三种最基本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型模式。

(书本22页)

2.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影响因素)

a.表现: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决定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b.影响地租的因素:

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c.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收入不同:

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3)知名度高低。

(4)种族或宗教团体(西方城市)。

(5)历史原因。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市等级

规模

提供服务级别

提供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

2.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布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同一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互无关系。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标志(判断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城市数量的增多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1)推力因素:

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因素:

①城市就业机会多;②城市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城市交通便捷。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特点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势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1.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1)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进入后期成熟阶段。

(2)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1)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影响。

(4)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第二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主要的区位因素:

光热水土地,政交市劳技

(备注:

要求分析一个地方农业区位选择的好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务必把上述的知识点记住)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案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分布地区:

东南部和西南部。

(2)区位因素:

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暖、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3)生产模式:

“土—草—畜—市场”。

(4)措施:

天然草场改良为半人工草场;播种优质豆科牧草并施肥。

(备注:

分析农业区位特点方法:

通过机械化水平高(低),商品率大(小),生产规模大(小)

分析农业区位的条件:

光热水土地,政交市劳技)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要求:

务必把各种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布区,区位条件,区位特点掌握)

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主要分布地区:

亚洲季风区

主要作物:

水稻

主要特点: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4、水利工程量大

区位条件:

1、高温多雨气候;2、地势低平;3、人口稠密;4、人多地少,粮食需求大

二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

主要作物:

小麦、玉米等

主要特点:

1、生产规模大;2、商品率高;2、机械化水平高

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2、市场广阔;3、地广人稀;4、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蓄业)

一大牧场放牧业(面向市场)

分布地区: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农产品:

牛(美国与阿根廷)、羊(澳大利亚)

主要特点:

1、生产规模大;2、商品率高;3、专业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距离海港近

二乳蓄业

分布地区:

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

牛奶及其制品

区位特点:

1、商品率高;2、机械化水平低;3、集约化程度高;4、多分布在大城市周边

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潮湿,拥有适宜的多字牧草生长

第三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备注:

分析工业选择是否合适的时候:

可以通过以下的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土地、水源、原料、能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市场(国内、国外)、政策、运输、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等。

2.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

因此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

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

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

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交通和科技的进步

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环境保护因素(备注:

要关注)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空气污染

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者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水源污染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①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因素

(4)决策者行为

三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1)污染重的工业

污染空气——工厂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郊外。

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集聚

概念

优势

举例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加强企

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一个大型工业企业建成后,与之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许多企业相继建设,与它配套,形成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区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运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能高的工业在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2.工业地域: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3、工业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概念:

工业分散是指具有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位置上趋远的现象。

2.工业分散的成因:

在各地寻找最优区位。

3.工业分散的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分布区:

英国的中部、德国的鲁尔区、我国辽中南、美国东北部

2、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如果叫你分析其他老工区的情况可以借鉴以下给出的信息材料)

(1)发展的背景:

丰富的煤炭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长期局限于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

(3)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1、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为例——特点总结:

小轻同专分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②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2、典型案例——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因素

区位优势

位置

位于美国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

属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

交通

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科技

这里是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

斯坦福大学与产业部门互相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互相促进,使“硅谷”成为“美国高技术的摇篮”

市场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军事订货量

文化

“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地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地活力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运输对象

发展

铁路

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货运(如矿石、金属、牲畜等)及客运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向高速化发展

公路

发展快,应用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由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

运量小,耗能多,长途运输成本高,运费较高

短途货运和客运,承担集散转运任务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价低(尤其是海运)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及客运

历史最悠久,目前国际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的物品

大型化、

高速化

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且只能单向运输,受气温影响较大

长时间向一个方向大量运送气体、液体或粉末状、颗粒状固体货物

用新材料替代钢管铺设管道

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按运费价格

由大到小为:

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

航空—铁

路—公路—海运—河运

按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

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按连续性

由好到差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按稳定性

由大到小为:

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线(如铁路、公路、航道)和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备注:

分析一条道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或者修建的是否合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上述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表现: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表现

(1)交通方式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1)山地地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

(2)平原地区:

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密度大。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交通最优:

商业网点多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市场最优:

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通达性最高,能吸引大量消费人口。

第五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地关系:

渔猎社会时期(平衡的状态)——农业社会时期(对抗状态)——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征服自然口号的提出)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超过资源再生速度时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形成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地区

环境污染

城市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农村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

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2.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入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它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在工业上面表现为要发展——清洁生产

在农业上面表现为要发展——生态农业

 

注:

资料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仔细浏览后下载使用,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