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3191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docx

高压线防护架方案

海安吉祥佳苑工程

 

高压线防护施工方案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Ο一四年二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3

二、编制依据3

三、工程概况及现场概况3

四、防护方法4

五、防护架施工技术要求4

六、毛竹架绑扎方法及搭设标准7

七、施工安全措施10

八、安全技术措施11

九、防护架体检查12

十、防护架拆除13

十一、防护架搭设注意事项14

十二、防护架抗倾覆计算15

附件:

附图一、防护架立面图

附图二、塔吊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说明

为保证塔吊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和顺利完成各楼的施工任务,现根据塔吊使用环境安全有关要求及有关对施工区域内高压电线防护措施要求,特制定此高压线防护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1#塔吊吊臂距离高压线不满足安全距离,按照公司的要求,必须搭设必要的防护设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要求防护架搭设高度超过上部高压线不小于2m。

防护架应牢固、稳定,具有一定的抗风和抗倾覆能力。

二、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国家相关规范规定;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防护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国家现行的技术政策及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验收规范。

三、工程概况及现场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海安县吉祥佳苑工程

工程地址:

南通市海安县江海路北、草坝路西

建设单位:

海安保障性住房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南京回归建筑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江苏科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现场概况

在场地南侧、江海路北侧有10KV高压线通过,现场施工中设4台塔吊,其中1#塔吊因塔吊距高压线距离小于塔吊大臂长度,架空高压线在塔吊回转半径内,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见平面布置图)

四、防护方法

因施工所用的塔吊均需要360度回转,所以现场南侧塔吊覆盖范围与高压线重合区域搭设单侧防护栏。

防护架下部沿着高压线方向先采用Φ48*3.5的建筑钢管搭设高度6米、宽度4.5米的排架,然后上部采用绝缘材料毛竹搭设防护架。

搭设参数为:

立杆纵向间距为1.5米,横向间距为0.9米。

水平杆步距为1.8米,第一步扫地杆距地0.2米。

钢管斜撑每4.5米设置一道,两边设置。

防护架搭设高度超过上部高压线不小于2.0米,水平距离高压线不小于2米,搭设总高度17米,长度66米。

同时在高压线保护架上设警示牌:

“高压线危险”。

五、防护架施工技术要求

1、钢管防护架技术要求

1.防护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纵距1.8米;横距0.9m;步距1.8m。

2.立柱构造要求:

(1)立柱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

(2)立柱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3.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1)宜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紧在横向水平杆上。

(2)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宜采用6m管。

(3)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1)横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端部伸出立柱不少于100mm。

(2)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跨中。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剪刀撑与支撑的构造要求:

(1)防护架沿纵向布置剪刀撑,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共设置3道。

(2)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角度为45~60度。

(3)剪刀撑斜杆的接头必须采用搭接,搭接要求跟以上构造要求同。

6.防护架拆除要点:

(1)划出工作区域,禁止行人进入。

(2)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搭先拆,先搭后拆。

(3)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4)材料工具要传递而下,不得随意抛扔。

2、毛竹防护架技术要求

A、毛竹搭设材料: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毛竹搭设防护架,其中毛毛竹小头直径不小于35mm,大头直径不大于100mm,长度不小于6m。

毛毛竹不得腐朽,表面不见虫眼。

(2)离高压线4米以下部位采用篾丝或布条绑扎,其余高度范围采用12#脚手专用铁丝,镀锌铁丝使用时不允许用火烧,次品和锈蚀严重的镀锌铁丝不得使用。

B、搭设尺寸要求:

(1)防护架总长按现场内高压线长度确定,立杆纵向间距为1.8米,横向间距为0.9米。

水平杆步距为1.8米。

(2)防护架每隔3跨设抛撑一根,抛撑必须牢固连接。

同时遇电杆处防护架与电杆进行连接,以增墙防护架的稳定性。

(3)防护架应牢固稳定具有抗风能力。

3、防护架搭设程序

场地平整→确定立杆位置→铺设垫板→竖立杆→绑水平杆→绑抛撑、斜撑、剪刀撑等→设置连电杆点→安装警示标志。

⑴.扫地杆:

在立杆底部离地20cm处绑扫地杆。

⑵.竖立杆:

先竖两端头的立杆,再立中间立杆。

立杆竖好后,应纵成行,横成方,杆身垂直。

立杆弯曲时,其弯曲面应顺纵向方向,既不能朝高压线面也不能背高压线面,以保证大横杆能与立杆接触良好。

⑶.绑大横杆:

防护架两端大横杆的大头应朝外。

绑扎第一步架的大横杆时,应检查立杆是否埋正、埋牢。

同一步架的大横杆大头朝向应一致,上下相邻两步架的大横杆大头朝向应相反,以增强防护架的整体稳定。

⑷.绑小横杆:

小横杆绑在立杆上,相邻的两根小横杆的大小头应相反放置。

上下相邻的两排小横杆应绑在立杆的不同侧面。

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长度不得小于300mm。

⑸.绑斜撑、剪刀撑、抛撑:

防护架搭设至三步以上时,即应绑设抛撑、斜撑、剪刀撑。

⑹.设置连电杆点:

防护架高度超过7m时,随搭设防护架随设置连电杆点。

⑺、安装警示标志:

在架体上方每隔二十米左右悬挂警示标语。

所有警示标志必须安装牢固。

六、毛竹架绑扎方法及搭设标准

1、毛竹架绑扎方法

1、直交:

毛竹垂直相交,如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立杆与小横杆相交处应采用平插十字扣或斜插十字扣的绑扎方法。

平插十字扣绑扎方法的绳扣不易松动,横杆沉降量小,效果较好。

绑扎时铁丝既要扭紧,使毛竹不松动,又不要扭紧过度,使铁丝绞段或受伤。

平插十字扣、斜插十字扣见图。

2、斜交:

毛竹倾斜相交,如立杆与斜撑相交处,立杆与剪刀撑相交处,大横杆与斜撑相交处,应采用斜十字扣的绑扎方法。

斜十字扣用的铁丝两个单头必须从毛竹交角最小处插进,才易扭紧,保持毛竹不松动。

斜十字扣做法见下图。

3、毛竹接长:

毛竹接长采用顺扣绑扎法,接头长度不少于1.5m,绑扣不少于3各,两端及中间各1个,扣的间距不大于0.75m。

接长处必须防止弯折扣松动,以免影响防护架的整体稳定和使局部受力状况恶化。

2、毛竹架搭设标准

⑴.立杆:

立杆应大头朝下,上下垂直,立杆杆身垂直偏差不得超过架高的1/1000,且不得大于100mm。

不得向外偏斜。

最后一根立杆应大头朝上,为使立杆顶端齐平,可将高出的立杆向下错动。

立杆必须按规定进行接长,相邻立杆的接头至少应错开一步架,接头的搭接长度应跨两层大横杆,且不得小于1.5m。

为使接长后的立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上下立杆的接头应沿纵向错开。

⑵.大横杆:

大横杆绑扎在立杆内侧,沿纵向平放。

大横杆必须按规定进行接长,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大头伸出立杆200~300mm,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接头位置,上下相邻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一个立杆。

⑶.小横杆:

小横杆绑扎在大横杆上,大头朝里。

伸出大横杆的长度不得小于200mm。

小横杆应等距离均匀布置,不得抽拆。

⑷.斜撑:

斜撑设置在防护架的外侧,与地面不小于45度角倾斜。

齐底端埋入土中,底脚距立杆纵距一致。

⑸.剪刀撑:

剪刀撑设置在防护架外侧,是与地面成45~60度角的交叉杆件。

从下至上与防护架其它杆件同步搭设,杆件的端部应交于立杆与大横杆的结点处,并与立杆和大横杆绑牢。

剪刀撑本身与立杆、大横杆相交处应绑牢。

⑹.抛撑:

抛撑与地面成45~60度角。

防护架搭设到3步架高时,全高不大于7m,应每隔5.4米设置一根抛撑。

其底脚应埋入土中。

七、施工安全措施

1、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搭设。

钢竹架体分界严格按方案执行,毛竹架应向下伸一步落脚在钢管脚手架的横杆上,并且绑扎成一体(至少3道)。

2、搭、拆防护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式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搭拆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脚脚、穿软底鞋。

3、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拆立杆时,应先抱位立杆再拆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角端头扣。

5、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6、搭拆防护架时要采取隔离措施,严禁架杆接触电线。

7、拆下的材料应从上传递下来,不得随意抛扔,拆下的扣件要集中堆放。

8、拆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进行详细交底方可离开。

9、严禁工地施工人员随便拆动防护架杆件及脚手片。

10、五级及五级以上大风、零、雨、雪天应停止工作。

11、制定定期检查制度,安全员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发现情况及时整改。

八、安全技术措施

1、钢管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间隔30米设置一处接地点。

3、对各班组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特别电工、塔吊驾驶员除必要的安全交底、教育外;针对场内的高压线、变压器的使用安全,要求每日交接班检查,任何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4、项目部把高压线、变压器立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检,项目部周检制度。

5、防护架搭设前必须根据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制定防护架的安全技术措施。

6、为防止塔吊臂碰撞防护架,每周对塔吊指挥、司机进行教育交底。

7、塔吊指挥员对所有在高压线附近材料等吊运时必须蹲点指挥。

8、防护架通长方向立杆要拉线整直成一条直线。

 

九、防护架体检查

(一)、防护架搭设和使用前的检查

1.防护架搭设至三步架高时,应按设计要求检验,符合后,继续向上搭设。

至要求高度,并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会同搭设班组按规定项目和要求进行检验,检查合格后办理交接验收手续方准许交付使用。

2.检验要求如下:

(1)整体防护架必须保持垂直、稳定,不得向外倾斜。

(2)防护架与电杆的拉结点及剪刀撑必须牢固,间距符合设计规定。

(3)毛竹、镀锌铁丝的规格尺寸和材质必须符合规定。

(4)立杆、斜杆底部应有垫块。

填土要夯实,不得有松动现象,并应高出周围的地面。

(5)各杆件的间距及倾斜角度应符合规定。

(6)镀锌铁丝绑扎应符合规定,且不允许一扣绑扎三根杆件。

(二)防护架使用期间的检查

1.防护架使用期间必须设专人经常检查。

2.检查项目如下:

(1)防护架有否出现倾斜或变形。

(2)绑扎点镀锌铁丝有否出现松脱和断裂。

(3)立杆有否出现沉陷和悬空。

检查后不合格部位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符合规范规定后,方准许继续使用。

(三)、防护架在特殊情况下的检查

暂停工程复工,大雨、大雪及冰雪融化后的工程,必须重新对防护架进行详细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准许继续使用。

(四)、管理

1.材料部门购进的防护架毛竹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规范规定,不得采购等外材或残次品作为防护架的部件使用。

2.施工过程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抽拆防护架上的杆件,并应及时清除防护架上的垃圾和冰雪等杂物。

3.毛竹应按规定分别堆放,四周应设置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桶等备用。

十、防护架拆除

1、架子使用完毕后应由专业架子工拆除防护架。

2、防护架拆除时,作业区及进出口处必须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除的杆件应自上而下传递或利用滑轮和绳索运送,不得从架子上向下随便抛落。

4、竹防护架拆除的要求

1)防护架拆除必须严格遵守自上而下按顺序进行,后绑的先拆,先绑的后拆。

拆除顺序如下,安全网→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进行拆除。

2)拆除杆件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立杆:

先抱住立杆再解开最后两个绑扎扣。

大横杆:

剪刀撑、斜撑:

先拆中间绑扎扣,托住中间再解开两头的绑扎扣。

抛撑:

先用临时支撑加固后,才允许拆除抛撑。

剪刀撑、斜撑及连接点只能在拆除层上拆除、不得一次全部拆掉。

十一、防护架搭设注意事项

1、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2、搭设立柱时,外径不同的钢管严禁混用,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构造要求。

3、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3跨设置一根抛撑。

4、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防护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十二、防护架计算

双排外竹脚手架计算书

一、脚手架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防护架竹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为15m,立杆横距为0.9m,立杆纵(跨)距为1.5m,横杆步距为1.8m。

2、材料参数

搭设本脚手架所用的材料为毛竹,弹性模量E=30000kN/m2,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2kN/m2,抗弯强度设计值为66kN/m2。

小横杆平均外径为110mm,壁厚为6mm,其截面惯性矩为I=π×[1104-(110-6)4]/64=1444354.291mm4。

大横杆平均外径为110mm,壁厚为8mm,其截面惯性矩为I=π×[1104-(110-8)4]/64=1873507.629mm4。

立杆平均外径为120mm,壁厚为12mm,其截面惯性矩为I=π×[1204-(120-12)4]/64=3500475.632mm4。

所用的脚手板为竹笆片脚手板,其自重为0.3kN/m2,安全网自重为0.005kN/m2。

二、小横杆验算:

小横杆按照单跨简支梁进行计算

1、小横杆的荷载计算:

作用在小横杆上的荷载包括施工荷载为1kN/mm2,转化为作用在小横杆上的线荷载为q1=1×1.5/(2+1)=0.5kN/m;

脚手板荷载,q2=0.3×1.5/(2+1)=0.15kN/m。

所以,作用在小横杆上的荷载为q小=1.4×q1+1.2×q2=0.88kN/m。

2、小横杆抗弯强度验算:

小横杆的最大弯矩为,M=0.88×0.92/8=0.089kN·m

最大弯矩处竹子的截面抵抗矩为:

W=π×[1104-(110-6)4]/(32×110)=26260.987mm3。

小横杆实际受弯应力为:

σ=M/W=0.089×106/26260.987=3.393N/mm2

竹子抗弯强度为fm=66N/mm2≥σ=3.393N/mm2。

所以安全。

3、小横杆挠度计算:

受弯构件允许挠度控制值为:

[ν]=900/200=4.5mm

小横杆的挠度为:

ν=5qlb4/384EI

ν=5×0.88×9004/(384×30000×1444354.291)=0.173mm

ν≤[ν]

所以,其挠度满足要求。

三、大横杆验算:

1、大横杆荷载计算

大横杆承受小横杆传递的集中荷载和本身的自重荷载以及外部的安全网传递的荷载。

小横杆传递在大横杆上的集中力为:

Q=q·lb/2=0.88×0.9/2=0.396kN

因为外侧大横杆要承受安全网的重量,所以外侧大横杆的受力最大。

取外侧大横杆进行计算。

安全网传递荷载为q3=0.005×1.8=0.009kN/m

所以作用在大横杆上的均布荷载为:

q大=1.2×(0.009+0.025)=0.041kN/m

2、大横杆的弯矩计算

大横杆的最大弯矩为:

M=0.041×1.52/8+0.396×1.5/3=0.209kN·m

支座反力为R1=0.041×0.9/2+0.396=0.414kN

最大弯矩处竹子的截面抵抗矩为:

W=π×[1104-(110-8)4]/(32×110)=34063.775mm3。

大横杆实际受弯应力为:

σ=M/W=0.209×106/34063.775=6.149N/mm2

竹子抗弯强度为fm=66N/mm2≥σ=6.149N/mm2。

所以安全。

3、大横杆挠度计算:

受弯构件允许挠度控制值为:

[ν]=1500/200=7.5mm

大横杆的挠度为ν=5qla4/384EI+23Qla3/648EI

ν=5×0.041×15004/(384×30000×1873507.629)+23×0.396×103×15003/(648×30000×1873507.629)=0.892mm

ν≤[ν]

所以,其挠度满足要求。

四、立杆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单根立杆的平均截面面积为:

A=π×[1202-(120-12)2]/4=2148.849mm2

1、强度计算

外侧立杆承受的荷载最大,所以取外侧立杆的稳定性进行验算,作用在外侧立杆上的荷载包括:

1)、立杆的自重标准值。

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5m,竹子自重为0.025kN/m,

所以立杆自重N1=0.025×15=0.375kN;

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N2=0.3×0.9×1.5×1/2=0.202kN

3)、小横杆自重标准值:

N3=0.025×0.9×(2+1)×(9+1)=0.675kN

4)、大横杆自重标准值:

N4=0.025×1.5×3×(9+1)=1.125kN

5)、安全网自重标准值:

N5=0.005×1.5×15=0.112kN

6)、施工荷载标准值:

N6=1×1.5×0.9×2=2.7kN

所以作用在最底部立杆的荷载设计值为:

N=1.2×(N1+N2+N3+N4+N5)+1.4×N6=1.2×(0.375+0.202+0.675+1.125+0.112)+1.4×2.7=6.768kN

每根立杆承受的压应力为:

σ=N/A=6.768×103/2148.849=3.15N/mm2

竹子抗压强度为为fc=12N/mm2≥σ=3.15N/mm2。

所以竹子的抗压强度满足要求。

2、架体整体稳定性验算

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承载力满足以下公式:

σ=N/A≤[σbk]=σbk/K=π2EI/(3A(μhw)2)

其中[σbk]--换算成单杆的临界力容许值(kN/m2)

μ--换算成单杆的计算长度系数,查表得μ=1.001

hw--连墙件的竖向间距(m)

K--安全系数,取为3

将数据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到:

[σbk]=π2×30000×3500475.632/(3×2148.849×(1.001×5400)2)=5.503N/mm2

σ=3.15N/mm2≤[σbk]=5.503N/mm2

所以竹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五、地基承载力验算:

立杆下的平均垫块面积为:

Ad=0.25m2;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d=120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为kc=1;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

fg=kc×fgk=1×120=120kpa。

每根立杆对地基的压应力为:

σ=N/Ad=6.768/0.25=27.072kPa

σ=27.072kPa≤fg

所以本脚手架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