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3001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docx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一、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产生背景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背景,深刻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与时俱进;

●理解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把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重点掌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与对策。

二、本章教学重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的功能观、战略观、人才观、和谐观和创新观等。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等。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第一节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经验,指出:

“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

“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二)向科学进军——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号召向科学进军,目标是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努力接近与赶上世界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

他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三)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毛泽东指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急需总结经验,加强领导,及时解决运动中的问题,使运动引导到正确的、科学的、全民的轨道上去”。

(四)自力更生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毛泽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确定的根本原则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毛泽东说: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五)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

毛泽东一再强调要造成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科技队伍。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不能没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

他指出: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

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概括了人类实践所提供的新经验和新成果,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命题,成为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核心。

(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他强调: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提出“把尽快地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邓小平认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他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指导方针,形成了高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

(五)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邓小平为我国的科技改革原则、内容及任务指明了方向。

他指出“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六)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国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交流,吸收先进成果,追踪科学技术前沿,填补科学技术空白。

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江泽民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决定作用。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江泽民指出: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三)科学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江泽民反复强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并认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四)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

江泽民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人才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他说: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五)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设——

江泽民指出:

“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我国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就是要按照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要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保证党和国家的科技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体制”。

(六)科学技术伦理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江泽民指出:

“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伦理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在科学技术伦理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在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胡锦涛多次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他提出了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

(二)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指出: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人才直接关系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未来,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三)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胡锦涛为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提出“要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四)重视科学技术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胡锦涛指出:

“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要注重源头治理,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五)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胡锦涛指出: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全局的若干领域,重点突破,努力在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六)大力发展民生科学技术——

胡锦涛指出: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第二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要了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刻认识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涵。

重点把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特征。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

(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新中国建立之初,工农业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科学技术远远落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为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着国内改革开放、国外参与竞争的双重压力,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应运而生。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1世纪,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竞争全球化,胡锦涛提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理论先河。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有所发展和创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战略,充分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系统化理论体系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丰富,涉及了科学技术的功能、目标、机制、战略、人才和方针等重大问题,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

(一)科学技术功能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建国初期,毛泽东果断提出:

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要研究原子弹。

●邓小平多次重申和强调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江泽民在强调科学技术强国富民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多次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

●胡锦涛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二)科学技术战略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将科学技术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

●毛泽东认为,要优先发展工业科技提升我国生产能力和防卫能力,并大力发展尖端军事科技提升我国国家地位和影响力。

●邓小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以及既坚持自力更生,又虚心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科技方针。

●江泽民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新世纪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胡锦涛对创新型国家进行了系统论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三)科学技术人才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毛泽东提出,我们要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并对科学家委以重任。

●邓小平对科技人才非常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地位、科技人才的选拔、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科技人才的使用管理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

●江泽民十分重视人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

●胡锦涛进一步肯定了作为新生产力开拓者的科技人才不可替代的地位。

(四)科学技术和谐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形成了科学技术和谐观。

●毛泽东指出:

“这是科学技术,是向地球开战……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

●邓小平指出科技发展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处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

●江泽民指出,我国科技发展必须坚持环境保护。

●胡锦涛指出,要“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

●江泽民、胡锦涛还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江泽民指出:

“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胡锦涛强调发展民生科技,构建和谐社会。

(五)科学技术创新观

科学技术创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邓小平提出要善于学习和引进,更善于创新,自力更生创新,树立高起点上创新的雄心壮志。

●江泽民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把创新提到了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

●胡锦涛关于自主创新的思想,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国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由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是对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体现,因此他们的科学技术思想都镌刻了时代的烙印,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二)实践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并随着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而日趋完备。

(三)科学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科学性,一方面它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产生的。

另一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四)创新性

在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但更强调创新。

(五)自主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坚持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方针。

(六)人本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人本性,主要表现在强调科学技术造福于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上。

第三节创新型国家建设

要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认识理解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明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和战略对策。

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一)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胡锦涛: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

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形成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特征

●1、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较高——一般都超过70%;

美国和日本超过80%,我国为39%;

●2、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较高——RD投入占GDP在2%以上;

(如2002年日本为3.35%,美国为2.79%,

欧盟为3.0%,芬兰为3.0%,我国为1.3%)

●3、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一般在30%以下;

美国和日本仅为5%,我国为54%左右;

●4、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世界公认的前20个创新型国家的发明专利

占全世界的99%,而且技术含量高,多在高科技领域;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投入占GDP)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

(一)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21世纪,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能源科技、纳米科技、空间科技以及基础研究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使得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的变革,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前景。

(二)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创新型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三)我国已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基础和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①关键技术自给率低;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③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④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⑤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⑥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

1)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开发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风险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收益主体。

②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有效地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

2)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①知识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②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它还包括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

③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

3)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满足国防和军队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员、科研生产单位、科学技术知识、设施及其环境的综合体。

加快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系统建设,是应对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是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4)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之内的一定地域空间,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体系内,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内容;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5)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指在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在各个环节上提供的与科技紧密相关的一切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科技中介机构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系统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化的网络化的系统。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一般包括咨询机构、技术市场、工程中心、产学研联合体、创业中心等。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类型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自主创新类型——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

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原始创新:

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如中国微处理器自主创新的历程:

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

●集成创新:

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技术(如中科院沈阳计算所自主研发的蓝天数控系统)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如鞍钢引进1780热轧生产线后,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连铸连轧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

●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