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658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清王朝已经走过康乾盛世的辉煌,内忧外患、国势垂危,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被工业强国两度打败后,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是清政府派赴国外的一些外交人员和学者。

“近代中国人透过被西方列强打开的国门,初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并从中知道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主义,最早是从巴黎公社开始的。

”①(P9)1870年,法国传教士和中国民众之间发生了天津教案,清政府委派崇厚赴法谢罪。

张德彝作为崇厚的随员,目睹了巴黎公社的具体状况,写成了游记《三述奇》。

此书最大的价值是,它为中国人接触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提供了最早的信息。

介绍巴黎公社的还有当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所办的《教会新报》等,但影响最广的是王韬编译的《普法战纪》。

此书出版于1873年,较客观地介绍了巴黎公社,使中国人知道了国际工人运动。

此时洋务派正掀起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其创办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编印了《西国近事汇编》(1873—1899)。

它是国内最早介绍西方工人运动和社会民主党的一个刊物,它最早使用了共产主义者的音译“康密尼党”、“康密尼人”。

1898年夏,在上海出版的《泰西民法志》,成为第一部系统讲解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是中国近代出版的书刊中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和学说的著作,“可以看作中国人接触马克思学说的开始”。

①(P15)此书认为:

“马克思是社会主义史中最著名和最具势力的人物,他及他同心的朋友昂格斯都被大家认为‘科学的和革命的’社会主义派的首领。

”②1899年,广学会创办的《万国公报》登载了《大同学》,首次提到《资本论》这一书名。

此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补充基督教救世教义而进行介绍,虽有一些缺陷,但毕竟较早地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作了简介。

它使人们开始了解到马克思是“百工领袖”,讲求安民新学,且是“主于资本者也”。

甲午中日战争,大清王朝竟然被向来不受其重视的小小岛国日本打败。

山河破碎、创巨痛深,“四万万人齐下泪”,康有为、梁启超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

不幸的是,这场挽救中国危亡的运动却被慈禧太后扼杀了。

逃亡日本的梁启超,从1902年9月到1906年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中国之社会主义》等文章。

梁启超认为:

“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这是中国人在自己的论著中最早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对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具有启蒙作用。

日本和中国虽然都经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但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跨入了强国之列,中国人很想探寻日本崛起的秘密所在。

进入20世纪,留学日本形成一股热潮。

大批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当时的日本是亚洲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

这些留日学生与避难日本的革命党人又同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研究和翻译社会主义著作的热潮,这样中国从日本转口输入了马克思主义。

在十月革命以前,日本是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的一条主要渠道。

这一时期的翻译事业也特别兴盛,定期出版的杂志不下数十种。

日本每出一本新书,翻译者有数家。

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输入新思想,当然马克思主义也在输入之列。

幸德秋水著的《广长舌》和《社会主义神髓》,村井知至著的《社会主义》,福井准造著的《近世社会主义》,西川光次郎著的《社会党》等专著,都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马克思主义较早就产生了关系。

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就探讨过社会主义。

1903年,他在旅居日本期间曾经与幸德秋水交往过,就实行社会主义交换过意见。

1905年,他访问过第二国际常设执行机构,并要求加入第二国际。

此年,他建立了同盟会;

提出了三民主义,把民生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

孙中山认为:

“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③(P207)他还对江亢虎的社会党给予支持。

在孙中山的影响下,马君武、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胡汉民、戴季陶、冯自由等人纷纷投入到介绍社会主义的热潮中。

朱执信在其撰写的《德意志革命家小传》中,记载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毛泽东也承认:

“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④。

在1902——1905年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在中文书刊中就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词汇而流行起来了。

⑤(P6)1907年,在东京和巴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形成了两个无政府主义派别:

天义派和新世纪派。

它们东西呼应,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同时,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启蒙作用。

1912年,中国社会党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连载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是国内最早译载恩格斯的一部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状况:

⑴、十月革命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比较复杂。

最早是出访欧洲的一些外交官和学者,后来是一些留学国外的新型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以及无政府主义者。

国内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总数较少。

⑵、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比较多。

最早主要是通过英法两国,后来主要是通过日本。

少数中国人踏足欧土感受过马克思主义,但大多数中国人是通过译书来了解马克思主义。

⑶、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程度是肤浅的、片断的、零碎的,甚至是曲解的;

没有联系广大群众、结合中国的实际。

这些翻译者,受其能力水平的限制,难免会出现这些问题。

“一小部分西方化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当时受到了各种来自西方学说的影响,并且这些在西方似乎是不同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呈现为同一时代理论的各种变异形态。

”⑥(P1)⑷、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是缺乏成功的实践国家和坚实的阶级基础。

十月革命前,世界上还没有成功建立起来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壮大,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因此,“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片断介绍并没有产生实际影响。

”⑦(P56)直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大地上逐渐传播开来,扎根并长成参天大树。

注:

①钟家栋、王世根.20世纪: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②张铨亚.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N].光明日报,1987—9—16.

③张勇,蔡乐苏.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

晚清至民国卷(上编)[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⑤郭欣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⑥[美]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⑦张静如.中国共产党通史(第一卷上)[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