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2840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docx

部编版变废为宝有妙招优秀教案2

11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4类垃圾,知道垃圾的危害,懂得垃圾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2.引导学生懂得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身体验、观察、调查研究、阅读感悟、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能做到废品的再利用。

2.难点:

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垃圾污染感受较少,但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意识。

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

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生认真观看体会。

2.师:

这些垃圾,你见过吗?

你还见过哪些垃圾?

(生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探究“垃圾”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

暴增的垃圾

活动与探究一:

看一看,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80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垃圾?

☆你遇到这些垃圾会如何处理?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二:

看一看第81面的活动园

(1)生阅读教材第81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你们家一天会生产多少垃圾吗?

☆根据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三:

看一看第82面的阅读窗。

(1)生阅读教材第8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垃圾有哪些危害呢?

☆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敢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迅速超大了垃圾家族,其危害可不仅仅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

活动与探究四:

看一下第83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8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会垃圾分类吗?

☆下面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危害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活动与探究一:

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8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减少垃圾污染?

☆你有什么合适的方法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如果把垃圾的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在利用,有的可以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的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

活动与探究二:

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8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看到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丢,那就很难在利用,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利润,就要进行垃圾分类。

从那之后,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却可以再利用。

活动与探究三:

看一看第86面的相关链接

(1)生阅读教材第8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能为你的生活周边想一个垃圾分类的好妙招吗?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想法?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86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四:

调查

(1)生阅读教材第8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能研究出以上三种方法吗?

☆你会选择哪些废弃物进行分类再改造?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有些事物不是他们真的没用了,而是我没有发现在利用他们的方法。

(三)师总结:

了解了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懂得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

我们要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暴增的垃圾:

原因及危害

措施: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材分析

《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文明生活。

《变废为宝有妙招》关注生活常见的现象——垃圾,学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所见所闻,进行辨析讨论,从而理解政府推行的垃圾分类政策。

对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变垃圾为资源,减少垃圾量,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废弃物再利用。

个人和国家共同努力,从而为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尽到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过垃圾问题在生活中的实例,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感受到垃圾必须有效处理的紧迫性。

2.认识可回收物标志,了解废弃物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培养并强化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3.能够根据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从垃圾产生的源头行动起来,落实政府“垃圾分类”政策减少垃圾量,减少环境污染。

4.从生活物品着手,培养废弃物品循环使用的意识,尝试发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好方法。

从日常生活做起,有效利用废旧物品,减少垃圾的数量。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垃圾暴增的现状,建立垃圾污染的危机意识。

2.知道垃圾中有一部分废弃物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理解回收再利用垃圾的重要意义。

3.了解垃圾的分类方式,知道它们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理解政府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政策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予以落实。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表、再生产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垃圾暴增

学习环节1:

垃圾的数量

1.同学们,课前我们调查了自己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量。

谁先来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板书:

垃圾)

2.算一算。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

(2)我们全班同学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

(3)我们全校有35个班级,全校同学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千克?

(4)据统计,目前杭州市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大约有12000吨。

一般的垃圾清运车一次能运2.5吨,12000吨需要多少量垃圾清运车?

(5)4800辆垃圾清运车排队会有多少公里?

3.想一想:

12000吨垃圾如果堆起来呢?

4.数据对比

(1)请大家看一组杭州日平均垃圾数据:

10年前2009年6400吨;5年前,2014年9055吨;2019年年初12000吨。

你有什么感想?

杭州的垃圾“连年暴增”,如果继续按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五年后……十年后……

(板书:

数量连年暴增)

学习环节2:

垃圾的种类

1.刚才我们说的垃圾数量主要是生活垃圾。

请大家看书上第80页,说说除了生活垃圾,还有哪些垃圾?

(1)你在哪儿见到过这些垃圾?

你知道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吗?

(2)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因此,我们认识到垃圾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

(板书:

种类各种各样)

二、危害严重

学习环节1:

认识垃圾挤占空间

1.你看到过类似的场景吗(出示堆积的针管图片)如果再不重视,可能会怎样?

2.是啊,如果我们不重视垃圾问题,你们预测的场景就会发生。

我们来听听天子岭垃圾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是怎么说的。

3.七天不清运,杭州就变成“垃圾城”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全部被垃圾给占领了。

(板书:

挤占生存空间)

学习环节2:

认识垃圾的其他危害

1.小组学习。

“垃圾家庭”迅速扩大,除了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之外,还可能带来哪些危害呢?

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活动要求:

读一读:

读教材P80的内容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垃圾的危害。

想一想:

选择认为危害最大的一个方面,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说一说:

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

2.全班展示分享。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关键词贴在黑板上。

预设

(1):

对水源的危害(动物的危害)

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地下,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物繁殖和水资源利用。

有的垃圾扔到河流、海洋里,导致鱼类中毒死亡或被垃圾缠绕而死……教师随机补充图片。

(板书:

动物)

预设

(2):

对大气的危害。

在垃圾区,由于焚烧或长时间的堆放,垃圾腐烂霉变,

释放出大量恶臭、含硫等有毒气体,粉尘和细小颗粒物随风飞扬,形成雾霾、酸雨等自然危害。

教师随机补充图片。

(板书:

环境)

预设(3):

对土地的危害。

由于大量塑料制品、废金属等有毒物质直接填埋或遗留

土壤中,难以降解,严重腐蚀土地,致使土质硬化、碱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农作物质量。

教师随机补充视频,垃圾的分解时间。

(板书:

土地)

预设(4):

对植物的危害

导致一些植物种类灭绝、一些植物变异生长……

教师随机补充图片。

(板书:

植物)

预设(5):

对人类的危害

垃圾中,有毒气体随风飘散,空气中二氧化硫、铅含量升高,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对人体构成致癌隐患。

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标,引发腹泻、血吸虫、沙眼……

教师随机补充图片和文字资料。

(板书:

人类)

3.谈感受

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大家现在最想说什么?

(板书:

危害非常严重)

三、变废为宝

学习环节1:

参与垃圾回收活动

1.垃圾危害巨大,还连年暴增。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板书:

变废为宝)

2.认一认,哪一个是可回收标志?

这是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四个标志,哪一个是可回收标志?

这个标志上的箭头带给我们什么信息?

3.选一选,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

(1)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呢?

正像大家说的一样,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的垃圾。

(2)这些物品,哪些是可以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内的?

可以放的用“√”表示,不可以放的用“×”表示。

4.猜一猜:

废旧物品成宝贝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物品,你们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

(纸沙发、地毯、塑料路、牛奶盒变成产品……)

随手一扔,混合废塑料就成为地球上存在30万年的垃圾,而回收利用,它就变成平坦的公路回到我们的身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变废为宝。

学习环节2:

拓展了解

1.在瑞典,他们变废为宝的本领比我们还要厉害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你看到了什么?

(垃圾回收率高、分类更细……)

2.是呀,利用先进的技术,让垃圾的处理率达到99%,更好地实现“变废为宝”的目标。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四、总结

1.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垃圾“变废为宝”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变废为宝,你有哪些“妙招”?

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板书:

有妙招)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再次提示学生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表(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垃圾分类有妙招

学习环节1:

自己家的垃圾分类

1.同学们,课前我们调查了自己家里一天产生了哪些垃圾。

谁先来说一说?

(板书:

垃圾)

2.大家会给自己家里的这些垃圾分类吗?

根据调查表,四人小组合作垃圾分类,有疑问的做上记号。

(板书:

分类)

3.汇报分类中有争议的,引导给出正确答案。

4.拓展补充:

帮老师家里的一些垃圾分类:

过期药品、用完的水笔,碎花瓶,小时候的玩具。

学习环节2:

垃圾分类大家这样做

1.关于垃圾分类,杭州市在2015年出台了专项条例,我们余杭区正在全力建设“全国垃圾分类处置示范区”,你参与过哪些活动?

2.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说说你的小妙招。

3.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处置?

4.小结,明确垃圾分类的作用:

分类放置,分类处理,可以减少垃圾的量,还可以让很多垃圾变成资源。

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家里产生的垃圾,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懂得垃圾为什么要分类,怎样分类,教师补充的内容一是为了后面环节作铺垫,二是了解一些比较特殊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如水笔要分开处置,让分类更有实效。

二、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有妙招

学习环节1:

少用

1.同学们,再看看自己的调查表,经过分类,你觉得你家的这些垃圾中哪些是可以减少的?

请你圈一圈。

(板书:

减少)

2.集体交流。

预设:

光盘,买前想一想是否需要;少用一次性用品。

(板书:

少用)

学习环节2:

再用

1.出示老师家的垃圾,引导笔套可以继续用;玩具可以送喜欢的人继续用。

推荐闲鱼二手图书回收。

(板书:

再用)

2.还有什么垃圾可以减少的?

预设:

塑料瓶,扔不扔?

可以干什么?

3.我们也来研究研究,从教材第87页的记录表或者自己家垃圾调查表中选择一种废弃物,四人小组讨论,研究出三种以上再利用的方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4.小组发言人汇报交流,其他小组适时补充;拓展纸板箱多用妙招。

5.你有什么想说的?

6.小结:

有些物品并不是真的没用了,只要我们找到再利用它们的方法,它们就不是垃圾。

(板书:

变废为宝)

7.如果用上刚才的这些妙招,你家的垃圾还可以减少多少?

再圈一圈。

8.反馈:

还剩下几样?

现在,你想说什么?

学习环节3:

再生

1.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经过加工处理也可以进行再生利用。

(板书:

再生)比如几乎家家都会产生的厨余垃圾。

打开教材第85页,读读厨余垃圾的自述。

2.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可以变成发电或烧饭的生物燃料,沼气,变成有机肥料。

拓展:

变成环保酵素。

3.为了解决垃圾围城问题,让垃圾变废为宝,人们不断地想出各种妙招。

(板书:

有妙招)

设计意图:

以学生调查表为话题,研究减少垃圾的小妙招,懂得有些资源要少用,有些可以直接再利用,有些经过加工可以生成别的资源。

研究废弃物的再用价值,变废为宝,减少垃圾。

教材内容和资料拓展的有机结合,丰富学生认识。

激发学生对“变废为宝”的探究兴趣,建立“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一概念。

三、总结

1.同学们,再次拿出你的调查表,看看发生的变化,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

减少垃圾我能行,分类放置是关键,变废为宝有妙招,绿色生活齐创造!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再次回到学生调查表,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或在父母的协作下将废旧物品再利用,然后在班里办一个“变废为宝创意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