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276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docx

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1

重庆宏艺美术学校第一部分安全制度

安全会议制度

1、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要坚持每学期至少一次专门研究学校安全工作的会议。

2、学校办公会每两周要研究部署近两周的学校安全工作。

3、学校分管保卫工作的领导要经常召开学校保卫人员会议,研究、分析学校治安情况。

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4、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经验要通过会议及时总结推广。

5、学校保卫人员每周一要召开保卫工作的会议,统一思想,落实领导指示精神,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确保学校安全无事故。

6、重大节日前夕,学校安全小组成员要开会部署学校节日安全工作,落实值班人员,制定节日保卫工作计划。

大型活动防范措施

(一)集会、讲座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集会、讲座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讲座的纪律。

活动前对参加活动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2、学校集会、讲座应以班为单位,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

3、学校集会、讲座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外出写生、参观访问等)要制定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预案,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2、每次活动应有具体的责任人,注意人员年龄、身体状况搭配。

3、活动的路线、地点,事前应进行实地勘查。

4、每次活动都要有安全、保卫、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活动前对参加活动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5、活动地附近有河流、水库的,没有组织措施或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不能让学生下水。

6、凡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学校领导及安全小组成员必须对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

7、在活动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预警制度

1、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在活动前做好预警工作,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制定意外发生时的解决措施。

2、学校开展的外出活动需要乘车的,必须与有营运许可的正规的营运公司合作,签定好协议,做好防范意外事故的准备。

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确保我校安全工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防止相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特制订如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一)、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经常检查、督促学生的行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如果因班主任教育监管不利而出现学生意外事故者学校将追究班主任的责任,根据事故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二)、学校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具体工作由总务处负责,平时要勤于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若排除有困难应当向校长报告以便及时解决。

若因监管不到位,工作不细致,其他各班上报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而出现事故者学校将追究总务处相关人员的责任。

校园校舍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为加强我校校园、校舍管理,做好四防安全工作,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不受损失、损害。

使校园、校舍定期安全检查规范化、高度化,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使制度、责任、防范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以确保校园校舍有情况早发现、早解决。

  

(一)、校园校舍要求按时、按项检查,每月的上旬、下旬各检查一次,不得漏检。

 

(二)、每次检查都必须严肃认真。

(三)、检查项目:

   1、校园各区域的使用功能必须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更改。

校园不准有出卖、转让、出租、出借现象。

   2、校舍的门、窗、楼板、楼梯、屋面、屋顶有无异常情况,疏散口、厕所、围墙大门、门垛是否有隐患。

   3、校舍墙体、梁、柱子有无下沉或断裂等现象。

   4、校舍内外墙皮有无空鼓、脱落的危险,有无枯树。

  5、用火点要安全,设备、设施有无隐患。

  6、学校电器设备、设施,供水设备、设施,采暖设备、设施要安全可靠。

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

   7、防火、防盗、体育器材、设施要安全可靠。

   8、要对师生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9、要注意发现是否还有其它隐患、险情等现象。

每日防火巡查制度

1、指定专人每日进行防火巡查。

2、检查用火用电制度是否落实。

电源线路是否完好。

3、检查学校内有无客人遗留的烟头等火种。

检查方法应采用照明情况下的检查和黑暗情况下的检查。

4、学生放学后,各种电器是否断电。

5、确认巡查安全后,切断电源。

6、巡查后应认真如实的填写巡查记录。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为防止学校内学生食品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证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特制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学生、全体师生饮用水,要求后勤供水室要严把进货渠道关,进货索证要形成制度,并进行整理,以备随时检查,并保证提供(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从业人员一定要持有健康证上岗。

2、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培训,每年1—2次。

3、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和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从业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4、对发生的食物中毒和食品卫生污染事故及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安全保卫值班制度

学校安全,人人有责,为了更加扎实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学校的稳定,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有责任、有义务服从学校安排参与学校安全保卫值班,其中夜间保卫值班安排对象为全体55周岁以下健康男性教工。

2、学校保卫处负责安全保卫值班人员的落实,值班职责的制订及管理。

3、值班人员应做到按时到岗,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及时做好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自觉保持值班室的整洁和物品的完好。

4、因故确实不能按时参加值班的人员,应事先落实好替代者,并报校保卫处,经保卫处同意后方可实施。

5、对于不按时到岗,未能认真履行安全保卫值班职责的人员,学校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领导带班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全方位管理,使之制度规范化、经常化、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师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实行领导带班制度。

1、带班领导职责:

(1) 带班期间,尽可能脱离本部门工作,(遇有特殊事情除外),要全力以赴做好带班工作,负责组织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2) 带班期间要经常巡视校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遇有难度较大的问题及时反馈校长,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负责处理当日校园内的偶发事件。

(3) 当日值勤校领导全权负责静堂清校。

(4)负责检查教职工迟到、早退情况。

(5) 检查值日以及保卫人员上岗情况。

2、要求:

(1)严格遵守带班时间,早8:

00前到校,晚12:

00后离校,中间不得空岗、离校,休息日照常。

(2)做好带班期间的学校一切情况的记录。

学校封闭式管理制度

我校为确保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学校封闭式管理制度。

1、校外人员入校,需经有关当事人同意并通知门卫。

2、入校后,须按要求登记,并服从门卫和学校值班人员的管理。

车辆入校须经值班领导同意。

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在指定位置,校内禁止骑车。

3、进入校园后,必须遵守学校的各种制度,不得干扰学校正常工作。

4、学校体育、卫生设施一律不对外,外来集体活动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通知门卫方可入内。

5、校外车辆需要停放者,需经值班领导同意。

6、本校学生在正常上课时间出校必须有班主任老师签字的出校说明,并有班主任老师本人打电话到门卫说明情况。

7、上班期间,本校教职工出校门要向有关领导请假,领取出门凭证后,在门卫登记,无出门凭证不得出校门。

24小时治安巡逻和巡查制度

为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务安全,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根据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门卫人员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和巡查,详实、清楚地记录巡查日志。

2、学校行政做好每天24小时值班工作,记录好学校值班日志。

3、做好每周轮流的班级值日制度。

4、门卫人员按照学校制度,做好校门口人员进出登记、验证工作。

5、门卫人员做好夜间学校报警系统的监视、记录工作。

6、值班人员如发现问题,按照学校的事故及时报告制度,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重庆宏艺美术培训学校消防培训、演练制度

为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防培训制度

1、加强全校师生的防火安全教育。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人人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人人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人人熟知消防自防自救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

2、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并对学校师生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3)、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3、加强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职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4、消防安全教育,列入学前教育内容,加强新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5、教学楼、餐厅、会议室、宿舍楼等场所,通过张贴标牌、疏散指示牌、宣传展板等形式,指明安全疏散通道,并向学生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6、下列人员应当接受严格的消防安全培训: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各处室、班组负责人;班主任、各专用教室负责人;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7、学校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包括:

组织机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二、消防演练制度

1、按照学校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2、演练内容为:

现场灭火演练、学生从宿舍楼或教学楼紧急疏散演练。

3、演练前要制定出安全、周密、科学、切实可行的预案,预案必须由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4、演练前,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5、灭火演练时,必须有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场指导,并可聘请武警消防部门配合。

6、紧急疏散演练时,每个楼层的楼梯,必须有一名老师指导疏散,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7、演练结束后,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讲评。

 

第二部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说明:

为保证应急预案的延续性,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反应及处置,凡学校安全预案中涉及到的人员均以岗位职责来安排确定,如发生人事变动,以所在岗位应承担任务为准。

(一)灭火疏散应急预案

(一)、报警和接警的处置程序

1、报警:

发现火灾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安排义务消防组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火势,同时打报警电话“119”,电话接通后:

(1)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

(2)讲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资,火情大小。

(3)讲清报警人的姓名,报警电话的电话号码。

(4)到学校门口或到十字交叉口等待消防车。

(5)消防车到达后,通讯联络组的教师负责讲清着火位置、着火物品、消防栓的位置。

(附楼层灭火器、消防栓平面图)

(二)、应急疏散的组织和措施

疏散学生:

发生火灾后,学校负责人可赶快通过学校广播大喇叭,向全校师生讲清火灾发生的具体地点,要求大家千万不要惊慌,要头脑清醒,疏散引导组的老师及时各就各位,班主任(任课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按照班级顺序依次撤离教室。

(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发现火情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2、切断学校内的所有电源。

3、义务消防队员迅速在教学楼前集合,听从组长的统一安排、调度。

4、接到分工命令后,迅速到达着火区域,按照正确的灭火器使用方法控制初期火源。

消防疏散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1、组长:

张秀金

2、副组长:

王康

3、疏散引导组:

王康:

负责宿舍楼学生的疏导、组织及安排。

谭大伟:

负责一教室学生的疏导、组织及安排

罗炜波:

负责二教室学生的疏导、组织及安排。

(二)、楼层人员分工

职责:

负责在疏散过程中各楼梯口、大门口学生的组织工作,预防学生在下楼过程中出现拥挤、摔交而发生危险事故,确保学生安全有序的撤离。

(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

为了保障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校防治预案,以便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1、报告

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高热等病人时,立即向校值班室和医务室报告。

校值班人员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

2、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

校医务所组织力量对突发病人员进行救治。

主要进行应急的对症处理,并留存病人的吐泻物。

严重者,应及时转上级医校,并携带详细的病历记录。

学校应及时调配车辆,以最短时间送至医校救治。

3、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医务所协助卫生防疫人员及时向得病人员了解到过的场所、在场人数、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公共卫生突发原因,对病人的吐泻物及可疑食品进行采样,送上级部门检验。

学校后勤应立即派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持和勘察,调查工作人员的平时情况,社会关系,纠纷情况等,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是人为的可能,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

同时严格审核进货渠道,对可疑食品的供货方一一剔出,待查。

对不能排除饮用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校后勤服务中心应立即停止供水,留样等待检测。

4、善后处理

学校做好公共卫生突发人员的安抚工作,待上级部门的检验报告出来以后,确定责任。

如需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则移交。

5、总结报告

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后,各部门自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与完善,加强管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向上级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6、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领导、协调各部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学校特成立公共卫生突发防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三)突然停电安全疏散预案

1、遇到突然停电速向供电部门报告查询原因并报修。

2、通知各部门及教职工关闭所有用电设备。

3、使用应急灯。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在第一时间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

包括学校集会、大型集体活动,春秋游;交通、游泳、校舍倒塌、火灾、地震、食物中毒、传染病监控以及学生突发生病、突发摔伤等。

   

(五)学校突发群体性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负责人:

张秀金,应急小组由校务成员、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教师快速应急小队人员组成。

     2、报告程序:

 

(1)向学校校长室报告。

 

(2)向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中心领导报告。

 (3)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公安机关。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应急小组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教师快速应急小队人员按照程序打电话向领导报告。

   

(3)各部门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海东市大港教育管理中心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入值班室,其余人员驱散。

  (6)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7)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须立即拨打公安“110”报警。

   4、注意事项

 

(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

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六)学校突发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

负责人:

张秀金,应急小组由校务成员、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2、报告程序: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校长室报告。

(2)根据案情报告沙坪坝区教育教育主要领导。

(3)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总务主任向公安机关报案。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应急小组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七)学生发生中暑事件应急预案

1、报告程序

发现学生——报告老师——马上报告老师——报告班主任——报告其他领导

2、中暑症状和处理

中暑是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

症状:

2.1热射病——在闷热的教室、房间、公共场所常发生。

尤其夏季考场中常发生。

初感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快、面红、甚至昏迷。

2.2日射病——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日光直接曝晒所致。

症状同热射病,但体温不一定升高,头部温度有时增高达39℃以上。

2.3热痉挛——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氯化钠,使血钠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全身肌肉痉挛。

处理:

2.4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冷通风地方,解开衣扣平卧休息。

2.5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30%酒精擦身降温。

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轻者也可服人丹、绿豆汤等。

昏迷者针刺人中,涌泉穴或送医院。

预防:

2.6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教室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

2.7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冒,饮消暑饮料)。

2.8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八)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理预案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传染病性疾病应急处理预案。

(一)、可能引起的原因

由于致病因素普遍存在、学生容易得病及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传染性疾病事件。

(二)、组织管理

1、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2、学校分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重大疾病实行校医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预防方法

1、学校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

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

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2、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3次。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不要共用茶具、餐具。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学生若发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6)学校卫生室应按照规定定期消毒。

 

第三部分 学生安全管理

重庆宏艺美术培训学校学生上下楼疏导制度

1、在学生上下课及放学期间,学校的值班领导和教师必须全力以赴靠在每一层楼梯的事故易发部位进行疏导、管理,在现场的全体教职工必须全力做好疏导工作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时,要有教师维持秩序。

2、集中大型会议、活动,各班主任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的集体行动,教育学生不能打闹、拥挤,保证安全。

3、因突然停电,上课教师要稳住学生,不能让学生离坐,离开教室,防止学生集中下楼,发生拥挤,造成事故。

4、当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上课教师要及时组织指挥学生有秩序的从各出口疏散,防止学生混乱。

5、上课教师遇突发事件时,在组织、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的同时,要及时报警或通知学校领导及时到场指挥处理。

 学生安全教育十二条规定

1、不准到水塘捉鱼、游泳。

2、不准点火、玩火、燃放鞭炮。

3、不准触摸电源插销、乱动电器。

4、不准在楼区内追逐打闹。

5、不准节假日独自外出。

6、不准玩弄刀具和利器。

7、不准进网吧、电子游戏厅和台球室。

8、不准提前和拖后回家。

9、不准在楼区内踢球、滑旱冰。

10、不准站在楼房窗外擦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