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2695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docx

711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

 

培训教学文件资料

 

培训班名称:

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及隧道施工安全培训教育

培训地点:

隧道架子二队会议室

培训人数:

42人

培训内容: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常识》、《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主办单位(盖章):

安质部

培训起止时间:

2011年7月11日19:

00~21:

00

 

中铁十四局集团贵广铁路第九标段第三项目部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安全教育培训班通知

为提高每位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施工安全,定于2011年7月11日晚上19:

00—21:

00在隧道架子二队会议室举办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常识及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培训教育,请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按时参加培训。

 

贵广铁路第三项目部

安质部

2011-7-11

 

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隧道架子二队施工人员

二、培训目标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让施工人员更好的掌握了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常识及隧道施工中采取的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三、教学文件资料(附后)

四、会议签到表(附后)

 

培训小结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常识》及《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过这次培训,使施工人员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了一些防暑降温的常识及在隧道施工中应该采取的一些安全技术措施,这样在以后的施工中能更好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故,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这次从安全教育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施工人员能够学以致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培训内容: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常识

一、入暑前要认真进行防暑降温设备的维修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能力,降低作业环境的温度。

露天作业场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尽量设法使工人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热,尽量做到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作业环境较为固定的,尽可能搭设凉棚或简易活动防晒棚。

在通风不良的地方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通风设备。

作业时间不宜过长,每作业一定时间,要适当安排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

二、合理安排好高温作业工人的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或避开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并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需要供给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帽、鞋、防护眼镜和隔热面罩,露天作业应给予笠帽;供应合理清凉饮料、含盐饮料。

用量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必备必要的中暑药物;做好医疗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不适宜高温作业的工人,及时发现和处理中暑患者,以免发生事故

三、要采取各种形式宣传预防中暑的相关知识。

做好对工地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宿舍的通风,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对露天、高温和高处作业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性体检,发现不适者应及时调离高温或高处作业岗位,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要求

1、在洞口施工前必须根据施工方法及地质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洞口的路基及边、仰坡断面应自上而下开挖,一次将土石方工程做完,开挖人员不得上下重叠作业。

3、根据现场需要,应采取安全布控措施(设置限高标志、限速标志、警示牌等),确保齐全、有效。

在陡坎、深坑及梯架等危险部位必须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身体必须健康。

5、支护、衬砌工作平台应搭放不低于1米的栏杆,跳板上设防滑条,上下扶梯梯子应安装牢固,脚手架与工作平台的底板应辅设严密,工作平台铺设木板时,其端头必须搭在支点上,不要悬空作业。

6、在施工现场,必须管理有序,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挂胸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严禁无证施工,挂“安全提示胸卡”。

7、采用新奥法施工,开挖前必须进行洞口预加固,并严格遵照“短进尺、弱爆破、快喷锚、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如采用小管棚注浆法施工时,必须遵照“管超前、严压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施工。

8、每个洞口必须配备2名安全员,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清除安全隐患。

二、洞门施工:

1、施工用的简易施工操作架搭设必须稳固,操作架必须铺设木板或竹跳板。

严禁直接在钢管上行走或进行施工操作。

2、操作架上的木板或竹跳板必须固定牢固,并以钉抓或缠绳作为防滑措施。

操作架上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带、安全帽,穿防滑鞋。

操作架四周必须设防护围栏,当距地面2米(含2米)以上时挂安全网。

3、操作架四周必须设防护围栏,必要时挂安全网。

4、施工用的材料,必须摆放整齐,防滑落、防坠落、施工用机具(工具)必须妥善保管,小型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随身携带。

5、操作架必须搭设梯子,并梯子设扶手,以便工作人员和机具上、下台架。

工作人员不得攀爬操作架,上、下操作架必须走搭设的专用梯架。

6、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梯架、空洞处必须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牌。

三、开挖:

1、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检查支护是否牢固,两帮及顶板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石、土块或裂缝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2、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3、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离不应小于2米,堆土在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

4、每日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不得将和其它物件堆放在支撑上,不得行走支撑下。

5、机械挖土,启动前应先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6、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7、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8、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械履带至基坑边距离2米内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9、配合清底的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0、挖掘机向汽车上装土时,应等汽车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四、支护:

1、根据围岩稳定情况采取有效支护。

清除开挖面上的松动岩体、开裂的喷混凝土时,人员不得处于被清除物的正下方。

2、隧道开挖后,应尽快安设锚杆,或先喷射混凝土。

3、喷锚支护时,应先清除危石,台车应设有安全防护栏杆,照明电线应使用电缆线。

4、钢架吊装应遵守起重吊装要求。

5、钢拱架搬运,应将构件绑扎牢靠。

6、对喷锚支护体系的监控量测中发现支护体系变形、开裂等险情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当险情危急时,应将人员撤出危险区。

7、超前锚杆或小超前导管支护时,应有防护措施。

五、衬砌

1、随着隧道各部位开挖工作的进行,应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门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

2、衬砌使用的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等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露头的钉子和突出的尖角。

靠近通道的一侧应有足够的净空,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过。

3、脚手架及工作平台上的铺板、应钉铺结实。

木板的端头应搭在支点上,高于2M的工作平台上应设置1.2M、0.6M两道防护栏杆,跳板应每隔0.3M设一道防滑条。

4、脚手架与工作平台上所站人数及堆置的建筑材料,不得超过其计算载重量。

5、在洞内作业地段倾卸衬砌材料时,人员和车辆不得穿行。

6、机械转动的部位应设置防护罩,电动机必须有接地装置,移动或修理机器及管线时,应先停电,并切断电源、风源。

7、安装、拆除模板、拱架时,工作地段应有专人监护。

拆下的模板不得堆放在通道上。

8、拆除浇灌混凝土模板内支撑时,应随拆随浇灌。

当岩层破碎、压力过大地段的支撑不能拆除时,拱圈部分应用预制混凝土柱代替木杆拆除。

9、衬砌用的石料及砌块,应采用车辆运送,装卸车或安装砌块时宜使用小型机械提升。

砌筑高度在1.5M时,允许使用跳板抬运,但跳板应架到与隧道平等的位置。

10、用石料砌筑边墙时应间歇进行。

当砌筑高度至2M—3M时,应停止4小时后方能继续砌筑。

若墙后超挖过大,回填应逐层用干(浆)砌料填塞,以免坍塌。

11、压浆机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试运转,管路联接要完好,压力要正常,操纵压浆喷嘴人员应配戴护目镜及胶皮手套。

喷浆嘴应用支架支撑牢固,压浆时掌握喷嘴的人员应注意喷嘴的脱落,并设法躲避;拔取时必须在撤除压力后进行,检修和清洗时,应在停止运转、切断电源、关闭风门后进行。

12、采用模板台车进行全断面衬砌时,台车下的净空应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

混凝土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应满铺脚手板,并设防护栏杆。

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六、通风与防尘

1、隧道内安置通风管道保证洞内空气流畅、清新。

空气成分每月用检测仪器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遇到突然断电,风机停运现象,应由安全员进入隧道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经检测结束符合作业条件要求,方可同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现场作业。

2、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

应保证每人供给的新鲜空气不得少于3M3/分钟。

3、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或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机具和物品放置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4、施工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喷混凝土喷射等有利于养活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

5、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应做好以下的防尘工作:

①在吹入式的出风口,宜放置喷雾器。

②放炮前后应进行喷雾与洒水。

③出碴前应用水淋透潭堆和喷湿岩壁,一般洒水量在10L—20L/T,如果岩石湿度较大,水量可适当减少。

七、施工照明及用电

1、隧道内的照明灯光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应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施工工作面的位置选取用不同的高度。

2、隧道内用电线路均应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用磁瓶沿墙壁悬挂牢固,每一相线相隔应在20CM;如使用电缆不应拖地。

不得将电线挂在铁钉和其他铁件上或捆扎在一起。

开关处应设置铁制配电箱及开关箱并配锁,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进行设置。

3、隧道内各部的照明电压要求:

①开挖、支撑及衬砌作业地段为12V~16V;

②成洞地段为110V~22V;

③手提作业灯为12V~36V。

4、隧道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必须设电工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查电路与照明设备时应切断电源,由两名电工同时完成。

5、在潮湿及漏水隧道中的电灯应使用防水灯口。

6、配电箱开关箱

①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

②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专有负责,门配锁,标明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

③配电箱、开关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地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

④配电箱内无积灰、杂物,金属外壳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⑤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电流进行分级配合。

⑥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

零接地排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⑦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地区。

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或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⑧开关箱、配电箱不允许使用木质电箱和金属外壳木质底板。

⑨每台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箱”制。

7、接地与接零

①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

②在一个施工现场中,重复接地不能少于二处,(始端、中端、末端)

③在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必须做一组重复接地。

④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严格分开。

⑤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处引出,或由配电室(或总配电箱)电源铡的零线引出。

⑥保护零线严禁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

⑦电箱中应设两块端子板(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保护零线端子板与金属电箱相连,工作零线端子板与金属是否绝缘。

⑧保护零线必须做重复接地,工作零线禁止做重复接地。

⑨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⑩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8、电器装置

①配电箱、开关箱的开关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②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箱。

③为了便于维修和检查“漏电保护器”必须装设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④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必须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⑤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

⑥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