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2579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docx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doc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2019-11-09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红领巾之歌》《快乐的节日》

拓展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歌曲的旋律欢快。

朗朗上口,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1、听听——完整地聆听歌曲2、说说——讨论:

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说说听听——表现音乐1、教师介绍一下电子合成器,让学生对该乐器有初步的了解。

2、欣赏乐曲《红领巾之歌》,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乐曲的韵律。

3、请学生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哪几种特别的音色。

4、再次欣赏乐曲,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拟少先队的“出旗”、“队列行进”、“号鼓队演奏”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所渲染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