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020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docx

第二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第二单元主题: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单元目标:

1.理解5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7个词语。

2.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3.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

4.协助学生理解读后感文体,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提升阅读和作文水平。

5.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6.理解《鸟鸣涧》,积累古诗

单元重、难点:

1.理解5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

(重点)

2.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重点)

3.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

(难点)

4.协助学生理解读后感文体,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提升阅读和作文水平。

(难点)

5.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重点)

6.理解《鸟鸣涧》,积累古诗。

(重点)

单元教材简析:

1.木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项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有根据《红楼梦》第七十回选编的《红楼春趣》。

2.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情分析:

(1)教学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之一。

木单元的四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学生对这两个方而也较感兴趣,教学中并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指导学生重点感受这两个方而,在阅读和感受中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木单元课文都是由原著节选或改编而来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注意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原著,了解相关资料,阅读某些章节,启发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木单元配合“古典名著之旅”这个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多项教学内容。

通过选文、改编、排练、表演课木剧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鲜明的历史人物的形象;“交流平台”“词句段使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都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协助学生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

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走进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

(2)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后感。

这是本单元的又一语文素养。

教学中能够首先借用范文让学生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引导学生选择书或文章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个内容,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受。

建议引导学生结合木单元课文或自己读过的其他名著实行选材和命题。

课时安排:

10——22课时

5.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1.理解“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个生字,准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习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习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评价任务:

1•会读“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2个生字,准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个生字,准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个生字,准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重点)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难点)

评价任务:

1.会读“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个生字,准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通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学习过程:

环节一:

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2.谈话激趣,引导交流: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

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3.在"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名著?

能说说理由吗?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指导学生发言。

5.教师小结:

老师最喜欢“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原因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原因二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

刘备、张飞等人性格尤为突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家、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了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原因三

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

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罗贯中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夕卜,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原因四

《名家彩绘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由戴郭邦、陈白一、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以如椽彩笔绘就292幅国画。

各位画家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或工笔、如穿针引线,一丝不苟,或写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国时期宏大的战争场而和从多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三国演义》绘画创作的顶峰,同时也展示了国画这个中华未瑰宝的独特风彩。

尤其是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章,如桃园结义、大闹凤仪亭、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子龙单骑救后主、怒喝长坂坡、七擒孟获等,精彩纷呈。

6.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一一《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7.质疑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

(学生质疑,教师筛选整理有价值的问题。

如:

(1)谁用草船借箭?

(2)向谁借箭?

(3)为什么要借箭?

(4)怎样借箭?

(5)借到箭了吗?

环节二:

自学字词,学生展示。

理解"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准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环节三:

自由阅读,相互讨论。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做到“四不〃:

不错字,不多字,很多字,不读破句子。

(2)做到“四到〃:

眼到、心到、手到。

(3)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试着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记录小组同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的问题。

环节四:

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作业设计:

1.“妒、忌〃等个生字,"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一个抄写2遍。

2.试着给别人讲《草船借箭》的故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重点)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难点)

评价任务:

1.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2.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习过程:

环节一:

阅读课文,寻词突破。

1.指名多个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课文的结尾说“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段话中的“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3.提出问题:

课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环节二:

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

妙在何处?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知天文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大雾漫天〃是什么意思?

(到处都是大雾。

2.“大雾漫天〃与“借箭〃有联系吗?

(有,这是借箭成功的外部条件。

)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

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己料到的。

4.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5.教师范读,学生交流读这段话后的感受。

(1)感受到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2)感受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6.交流小结: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了什么?

(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懂地理、巧安排

天还没亮,船己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2.小组交流: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2)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3.从这样的安排中你了解到什么?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4.小组交流: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而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船轻水急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6.从这样的安排中你又了解到什么?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保证船只充分受箭并顺利返回。

7.自由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

1.识周瑜

诸葛亮说: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1)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所以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这不是正中周瑜的圈套吗?

(不是。

(2)你从哪里能够看出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的险恶用心?

诸葛亮说: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3)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诸葛亮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2.识鲁肃

诸葛亮说: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

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

(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能够信赖,特向他借船,做好了借箭的准备。

(2)从诸葛亮这个大胆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什么?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

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3)读一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感受到鲁肃的忠厚守信和顾全大局,感受到诸葛亮的超人的计谋和胆识。

3.识曹操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1)读一读,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

(诸葛亮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2)“诸葛亮笑着说〃,他在笑什么?

(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环节三:

再读课文,体会人物特征。

2•教师小结: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

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在鲁肃的协助下,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2.课文中有很多人物对白,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这些对口充分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读提示语,一组同学读周瑜的话,二、三组同学读诸葛亮的话,四组同学读鲁肃的话,五组同学读曹操的话。

环节四:

交流分享,总结全文。

1.教师小结:

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

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小组交流:

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3.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1)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2)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3)诸葛亮考虑问题的水平,观察事物的水平,掌握天文、地理的水平都要胜过周瑜。

环节五:

拓展阅读,增长知识。

2.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哪些历史故事?

(自由交流)

(1)曹操一一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

(2)刘备一一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三顾茅庐、借荆州、口帝托孤

(3)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走麦城

(4)张飞一一怒鞭督邮、古城相会、长坂桥、义释严颜

(5)吕布——凤仪亭、连环计、辕门射戟、白门楼、夜袭徐州

2.有兴趣的同学能够去看看《三国演义》。

作业设计: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接着写了,

着重写了,最后写了。

二、下列哪些选项能够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A.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能够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三、品味探究,选择准确的答案。

2.“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

(2)忠厚守信;

(2)欺骗周瑜;(3)不诚实

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1)胆量很大;

(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拍牺牲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这段话是对说的,表现了他的特点。

(1)鲁肃诸葛亮贪酒;

(2)诸葛亮周瑜勇敢;(3)诸葛亮鲁肃自信

4.从“曹操的之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岀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曹操O

(1)足智多谋谨慎多疑;

(2)勇敢机智小心谨慎;

(3)神机妙算爱惜士兵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诸葛亮:

神机妙算

周瑜:

妒贤嫉能

鲁肃:

忠厚守信教学反思:

6•景阳冈

学习目标:

1.理解“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准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习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和打虎的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

评价任务:

1•会读“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准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能够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准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岀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准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重点)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难点)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重点)

评价任务:

1•会读“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准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能够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

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学习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1]教师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

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这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

)你们看过《水浒传》吗?

(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能够简单介绍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能够说说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能够说说自己观看电视剧的感受,能够说说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师评议并小结。

4.简介《水浒传》。

【出示课件2】

《水浒传》是明代著名小说,又名《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约成书于元末明初。

成书以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义事迹,就已经在民间广泛传颂。

施耐庵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整理加工和艺术的再创造。

《水浒传》长于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

它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简练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

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彩绚烂,酣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水浒传》中人物的了解。

5.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课文《景阳冈》。

(板书:

景阳冈)学生齐读课题。

6.简介作者。

【岀示课件3】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

7.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4】

景阳冈:

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处的张秋镇境内,为《水浒传》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

据史书记载,这个带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野兽岀没,有九岭十八堀堆之称。

环节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出示课件5】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语。

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而意思猜一猜。

2.自学课文生字词,能够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随机指导。

环节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

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