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000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docx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000字

  【篇一: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

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提到了“话语即权力”这一概念,福柯认为话语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人们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

其实简单的说:

你开口说话,就有权力。

  王小波把福柯这句话倒过来说:

“权力即话语。

”确实是结合了我国国情的,相信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民众都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有了权力,也就有了话语权。

最典型的就要数我们的政府官员了,正如媒体所报道的一样,这些权力的掌握者说你违法你就违法,说拆房建高楼就拆,作为一个小老百姓,那点少少的话语权在他们的面前就显得很渺小了。

之前《东方网》报道:

陕西延安的小梁因为机场停车费的问题与官员发生口角,随即被官员以触犯《治安处罚法》拘留,小梁花了3000多远买了五条香烟送给官员,然后未受任何处罚就离开了。

这个五条香烟背后折射出的就是“权力即话语”。

再举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在许多家庭里,父亲说的话应该是“圣旨”,为什么?

因为父亲是男性,是生产劳动的主体,这些因素赋予他们的权力,让他们有了明目张胆的话语权。

所以说“权力即话语”是很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接受着话语的教育,父母、老师、朋友不断地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思想灌输给你,相应的,你对这些思想提出自己的意见,反对接受这些思想的话,你就在捍卫自己的话语权。

但事实上,在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中,都如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一般,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比如你在公交上被偷了钱包,在市场上被“缺斤少两”,被政府人员欺压,大多数的人们都会“打落牙齿和血吞”,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在事后咒骂,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就没有塑造起强有力的权力意识,古话曾说:

“吃亏是福。

”这话不无道理,但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侵犯到你自己权力的时候,这句话可就是误导了。

  我们总是崇尚西方自由的思想,民主的权力,可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所形成的积淀是能轻易改变的吗?

所以说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是某一个个人的错,而是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及教育形成的。

  当然现在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喜欢把自己的话语权付诸网络来表达,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毕竟表达的途径越完善,沟通也就越顺畅,自然权力也就会得到完整的体现,现在很多因为网络舆论而牵扯出的腐败案、违法案件数不胜数,这也是民众对政府有力的监督。

当然民众在利用这些权力的时候,也应当遵守相应的义务,在网络上对自己的话与行为负责就是一个优秀道德的民众爱国的一个体现。

其实只要政府尊重这些舆论,尊重民众的话语权,那么真正的和谐社会就不再只是一个神话。

  【篇二: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承诺了数周之后终于开始动笔了,感到很欣慰,哈哈。

  这本书是我时隔12年后第二次看,很感慨,得出个结论,书确实是要这样看的。

众所周知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自认为是小说家,这是他在写作末年开始写的所有杂文总编,编者是他的妻子李银河,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从内容上的连贯性出发而组织的,客观背景大致如此。

  至今我仍然认为,大多数小说作家并不会写很多杂文其实是一种害羞自卑心理,相比较而言,我倒认为王小波在这方面确实是有斗士的精神。

我们都知道杂文的精髓在于批判,而“胆子”似乎是很关键的一环。

本书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烈酒。

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

我同意这一点。

人口数量和弱化隐私的文化传统让中国人在对外表达上有极为独特的风格,这也被很多人拿来当做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

所以我们的“阳”的一面确实与西方“阳”的一面非常的不像,“阴”的一面却显得极为庞大,作者就把自己作为“大多数”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当中奋不顾身的勇敢者,甚至是起义者,用这文字作为武器,挺枪刺向“阳”的一派。

  其实,我用“斗士”为题,并不是站在赞美的立场。

任何时代任何一场战争中的斗士,其实本身是不是在真理的一方,都很值得商榷,只不过他们自己非常坚信而已。

这种坚信、善意、责任以及勇气,便是一个完整的斗士了,至于“对”或“不对”,并不相干。

而真正“客观”一些来看,偏见的成分是有的,而且是一定有的。

  一、大体上,本书从国学的讨论开始,涉及了东西方思想及比较、科学观、性、艺术、新事物、电影、风俗等等,内容很多很广,其中最大篇幅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批判,而且这种批判相当彻底,可以说是完全不接受。

有关这个问题,我是持完全反对意见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否能找到他这种观念的原因。

他说:

“我对国学的看法是:

这种东西实在厉害。

最可怕之处就在那个”国“字。

”(《知识分子的不幸》)“为什么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

我认为这是种历史的误会……”(《我看文化热》)“从孔孟以降,讲的全是行货言论,尤其是和《独立宣言》对照着读,更是这样。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王小波推崇的则是以罗素、萧伯纳、尤瑟纳尔等等人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科学至上、真理至上的客观哲学。

对中国哲学体系则归纳为臆断的(没做对过什么习题,没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皇帝做习题》)、机械的(我们知道,儒士的基本功是要背书,把圣人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此种怪诞的情形提示了儒学的精神:

让儒士成为圣人的精神复制品。

——《文化之争》)、浅薄的(具体在《我看国学》,稍后详论)。

最集中的体现在《我看国学》和《智慧与国学》这两篇。

而且可以推断,他因为发表这些言论受到了很多攻击,并且他本人认为自己并不是所攻击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反而认为攻击他的人有”狭隘民族主义“倾向(《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优越感种种》),且接受传统文化的人群有心理问题(《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人性的逆转》、《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事实上,当年我高一时第一次看这本书,对于全书的每一个字都感觉像是自己说出来的,从而生发出对王小波的无比认同感。

今天可以猜到,因为我当年正处于叛逆期而已。

直到这十多年来,我本人接触了很多古籍,而且我自己认为我接触的过程是非常健康的——我先从《三国演义》看起,然后又去看《三国志》,然后再向前看前三史和春秋时的文章,顺带看些《世说新语》等。

这跟王小波的过程截然相反,在《我看国学》中他提到,因为老师说他“国学底子不行”,于是发奋将四书五经孔孟杨朱看了一遍,而且是越看越烦(“虽然没有很钻进去”),我更相信是“翻”了一遍,至于具体的历史上的记载,从他引述中从未出现并不“广为人知”的事迹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反而了解极少。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青少年成长经历,在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是在文革以及文革前的不断政治运动背景下度过的,我们可以相信,这对于一个思维坚强的人是一个极大的否定理由,所以我们看到他用来证明自己的各种结论的例子最多的便是那段时期发生的人和事。

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他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自然的排斥民族文化转而接触了大量的西方读物,于是我们看到他对于西方的价值观是无条件的接受与褒奖,并举了相当多的例子:

罗素等人不用说了,在他心中是无与伦比的伟人,就连科学人士也不例外——”我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

“而对于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他的说法是:

“这些人(上述西方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

”“按现代的标准,孔孟所言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

  【篇三: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作文】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

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王小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

忘记因为什么喜欢上了王小波,只是觉得读他的书很快乐,就好像是长时间的枯燥然后品味到一丝的快乐,然而就是这一丝的快乐让你觉得很开心。

  小波的小说读过一些,没读完,有些甚至没读懂。

《沉默的大多数》是在无聊中一点一点看完的,小波在书中谈到过很多,有些读来甚至不能辨别是否是真的,只是他的嬉笑怒骂尖酸刻薄说出了很多愤青说不出来的。

所以,我也在这种感觉中喜欢上了他。

  1、关于信仰。

小波提出了以下的观点,有信仰要比没信仰好,任何一种信仰,如果被滥用,就会变成打人的工具,世界各国的信仰,我并无偏见,反而更加敬佩坚定信仰的人。

  中国的信仰从始至终都是存在的,封建社会的孔孟思想,以前新中国的马列主义,其实没几个人理解马列主义,我相信文化大革命中的那群红卫兵就是这样。

只是这几年,中国人的信仰好像变得薄弱了,所以说中国的今天是道德的滑坡和经济发展迅速的矛盾,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就不得而知了。

  易中天曾说过,多种信仰即没有信仰。

目前的中国人,既没有疯狂的迷信某个宗教,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某个精神领袖,有时候,觉得是我们进步了,因为我们学会了怀疑,但在没有信仰的同时,我们也丧失了心中的底线。

学会了怀疑,却没有能力去辨别是非,丧失了底线,是整个民族的倒退。

所以,信仰的作用也就略见一般了。

  2、思维的乐趣。

  读小波的书,有些道理他似乎从来不说清楚,需要自己慢慢去品味,当你读明白了,思维的乐趣也就出来了。

以前的有一篇文章,叫做《读书的乐趣》,被疯狂转载,不是所有人想去品味读书的乐趣,而是为了去讽刺文章里面枯燥的论述。

其实,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之所以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无非思维的乐趣很少能够被大众所体会到。

更多是一时狂欢之后灵魂的寂寞和精神的恐慌。

这无疑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因为这个社会要求的,只是人云亦云罢了。

  写到这个,我像说一个这个本书,也是王小波本人一直在他的书中像我们表达的一个观点,关于独立思考。

  民国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言,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提倡了数百年的一个话题,却始终在国民身上得到体现。

  过了这么久,我们为什么迟迟不能学会独立思考,因为自由,因为人性,人权,人的思考方面的自由。

都说政治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因为在不同政治观点的碰撞中,人可以得到启蒙和思考。

而我们从小学的政治便成为了一面清洁课。

  失去了独立的思考,却没有信仰的追求,我们所集合起来的舆论力量绑架了法律的存在。

我不觉得我说的是在杞人忧天,因为这是我看到的。

不知道中国国学大师提倡的为什么在今天的中国难以得到实现,就像不知道我们今天课本中提到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是什么一样。

  小波过世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从来没觉得他是一个类似于鲁迅那样的大师,他是一个文人,有着自己的追求,就像他说的,活在世上,只是像碰到些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每次想到他,我总会想到几个词,自由,独立,讽刺。

脸上北京痞子的表情,可爱又寡淡。

  我的人生还在不断的往前走,回来看看,发骚牢骚。

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不断的取舍。

大学里的老师和我说,让我不要太悲观,贪官,罪犯,雷锋,有些事离我太远,有些事就在我身边发生,我不想做一个愤青,我只想做一个理智,能够判断是非的人。

我也相信现在社会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将会在不断的发展中的到解决,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让自己变优秀。

杨绛有一句名言,现在的年轻人,想的太多,读书太少。

  仅此此篇纪念逝去的小波和大学时期的我。

  【篇四: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是收录王小波杂文最全的一本。

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杂文,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并快乐着。

  王小波说:

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

大体意思是说:

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

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

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

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

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它的价值观很简单:

开口是银,沉默是金。

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

  王小波的杂文别具特色,自成一体。

幽默的笔调,使得文章妙趣横生,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索。

品读时,你能体会到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

如《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驴和人的新寓言》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都是异常幽默犀利的好文章。

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他拉到一起,说出了特别的味道,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如在《驴和人的新寓言》一文中,他从驴的角度去谈父子与路人的行为,说他要替受罪的驴说话,当翻译义不容辞。

文中驴被老子和儿子四脚抬起的时候叫喊,“我得罪谁了,你们这么捏咕我!

”得出了这篇新寓言的寓意是:

“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与原来寓言的寓意: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大相径庭,但同样意味深长。

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幽默诙谐之处信手拈来。

许多口语的使用,让文章更为生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文章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王小波说,选择沉默的人应该是有什么隐衷或者干脆是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厌恶感。

  我并非如此,只是觉得在被这个社会同化着。

年小时口没遮拦别人还可以不予计较,因为把你看做孩子。

等有一天真正走进了社会,这种特权就自动被剥夺了。

说话不小心?

很好,请自己承担祸从口出的后果。

于是我们终于变得沉默,同时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

当然沉默只属于成年人,小孩子们是不屑于此的,他们总是天真可爱的,有话要说时,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说的话,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

我真是羡慕孩子们的执着,也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

  我很喜欢王小波,调侃、睿智,在玩笑中说着智慧和讽刺,这是一种洒脱和无奈。

《沉默的大多数》很不错,王小波是比较深切体会什么是自由的并且努力过着一种内心自由的生活,可以说他很有观察力也很诙谐。

  【篇五: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集,上个学期就已经看了几十页,但因为别的书插入,就搁下了。

那天有人又跟我提起这本书,才想起这本书还没看完。

这是我的一个坏习惯,有时候会把几本书同时开了头,看个半截扔在那儿,就像些没娘要的孩子。

曾国藩说过: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很显然,他是个严谨的人,而我是个散漫的人。

林语堂的读书习惯倒是和我一样,家里到处是打开的书本,看了一半的书本。

这让我多少找到点安慰。

  杂文,主要就是批评,王小波写了这么多批评的文章,我以为他一定是个牢骚满腹的人。

不过看看,他批评的大多数都对,虽然有少部分观点我不太同意,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观点是正确的,而且批评得还很深刻。

因为他有几年国外留学的经历,所以看起国内的许多事情都能置身事外,达到“旁观者清”的程度。

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我们熟知的事情原来还有这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然,他提出批评不是发发牢骚,他是想这些问题如果都能改正,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进步,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因为出发点是好的,所以就让人听得下去。

譬如有一篇《域外杂谈·住》,通过中外人们住房环境的对比,充分显露出中国人对生活环境的不重视,只关注自家屋内的环境,至于楼道、小区、街道的环境他是不管的,导致我们出门就看到脏乱差,满眼的垃圾。

这一点,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里早就批评过。

但我们还是习以为常,或者不十分觉得难受,或者自己有时候也随手乱扔个废纸什么的。

这样的文章让我们睁开了眼睛,看到了更多的不合理,不对头的地方,不知不觉就会改正。

越多的人看到,越多的人改正,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所以,批评的话是要经常听的。

  作家们的独特之处,就是他们常有别人没有的独特视角、观点,从思想上说,他们是一群另类。

读他们的文字,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的是自己还没有明晰的观点,有的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读书的乐趣正在这里,常让你觉得开了眼界。

虽然没有孔子的“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大快乐,却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快乐。

王小波的这本书里就常有一些观点、一些语句让我得此乐趣。

  在那篇《拒绝恭维》里,他得出“人经不起恭维。

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西南北,撒起癔症来。

”的结论,要说这样的话,似乎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因为只要是人就喜欢听恭维的话。

我周围就有许多人喜欢恭维别人,不过我觉得他们的恭维还是有根据的。

同事穿一件不错的衣服,也许没那么漂亮,但是会得到“呀,你的衣服真漂亮!

”的赞美话语。

这样的恭维话,我还是能接受的,它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让我生活其中感觉很温暖。

至于他们互相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的,我是不会去计较的,因为我喜欢这样的和谐气氛。

但是如果是不合实际的话,我觉得就是有害的。

譬如现在满大街听到称呼女性,都叫“美女”。

有一次听到一人喊另一人“美女”,我忍不住看看此“美女”,一看居然是个老太太,而且还是个明显从事体力劳动的老太太,也就是说无论从长相上还是从气质上都是和“美女”这个词挂不上钩的。

那么这样的恭维话就是有害的,这个老太太自然不会傻到认为自己就是西施,但是如果稍微年轻一点,长得也不算丑的,像我这样的大众化的女性,恐怕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对这个词免疫了。

久而久之,会不会认为自己就是个美女,天下的男人都应该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这是极有可能的。

而且抓住个女的就叫女的,显然已经毁了“美女”这个词了。

听一同事说,曾经一个长得比较丑的女子,因为有人叫她美女,而旁边又有人从鼻孔里哼出一句“她也叫美女?

”这样的疑问时,差点打起来。

你看,这不是乱恭维带来的灾难吗?

所以明智一点的人,还是拒绝恭维的好。

我们可以在别人恭维的时候,像史铁生一样,化出一个精神的自己,站在对面好好打量物质的自己,到底是不是别人恭维的样子,有没有那些美好的优点,这样就能客观多了。

当然,最好是时刻反省,面对内心,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那样,就可以对所有的恭维话免疫了。

  “文化人类学指出,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之间,会发生误解,明明你在做这样一件事,他偏觉得你在做另外的事。

”这种误解,在生活中那真是太多了。

为此,我常常觉得很委屈,因为常常被别人误解。

误解的原因,就是孟老夫子的基本方法:

推己及人。

当然,推己及人是一种了解别人言行的方法,大部分时候这个方法是对的。

但这方法只局限于同一种文化,同一种价值观的人之间。

别人的观念跟你不同,所思所想自然也不同,那么他的言行可能表达是另外一种意思。

稍微有一点文化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这些。

譬如有人喜欢读书,是因为从书中得到乐趣,读书是一种消遣而已,和别人打麻将是一样的。

但就偏有人说:

哎哟,你好认真哦!

听的人是哭笑不得。

如此算来,是不是可以对一桌打麻将的人说:

哎哟,你们真认真,如此潜心地研究麻将。

桌上的人是不是会觉得这是一种讽刺呢?

没准还会跟你急眼。

王小波打了这样的比方“我说人若追求智慧,就能从中得到快乐;就有人来说我是民族虚无主义者——他一点都不懂我在说什么。

”是的,有的人确实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然后来发表一些文不对题的议论。

这样的话,不对也罢。

  王小波在几篇文章中对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传统文化作了批判。

对儒家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理论,尤其是孟子的一些学说,批评得毫不留情,体无完肤。

我很喜欢他的这种视角。

倒不是说他批评得就都对,但是敢于找出这些人人感到骄傲,个个认为是经典的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我是喜欢的。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的是好的,我们可以接受,有的或者不合时宜,或者就是错误的,当然要拒绝。

所以那些大肆宣传国学的人,大可不必,你自己喜欢就自己去学好了,干嘛要带上一批人,这不是害人吗?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现在处处流行学经典,背经典,兴起了许多国学馆。

三四岁的孩子就被送去学,童声稚气地念“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对于还没有形成人生观的小孩子,这些背诵的东西里的糟粕是不是会被他们吸收呢?

那么,我们进步了几百年,却往回发展了?

所以,我觉得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留给有兴趣的成年人去研究,既不丢了传统,也不害了我们的下一代。

  不知不觉,我也用上了“小波体”了。

这种像白开水一样的语言,其实我是不太喜欢的,虽然我的一个网友一再推崇。

我觉得写出来的东西,只要不是你的私人日记,那它就应该符合书面语言的特点,至少有那么一点文学的含量吧!

当然,这种白开水一样的语言,总比过于华丽的语言读了舒服。

粉饰过多的语言,如果言之有物,我也能接受,但是如果读到底都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我就觉得作者这是在卖弄,就读不下去了。

我最喜欢美得自然,内容叙述有序,观点新颖、表达又清楚的语言文字。

目前所读的书中,这样的还不多,这应该是我读的书太少的原因吧。

王小波的语言除了平白如话,好懂外,还有一特点,就是讽刺性很强。

当然,这是杂文的一个特点,读起来也是很好玩的。

  读这样的杂文,时间长了,自己的眼睛也会变得锋利,只盯着社会上的丑恶之处,想着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应该批评的。

我不想成为一个批评家,也不喜欢总看到讨人厌的角落,所以这本书就此合上。

  【篇六: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新东方杜昶旭老师教学生如何做个沉默的大多数:

只跟家人和法官解释。

尤其是不要向媒体解释,你越描,他就说的越黑。

  理想国与哲人王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

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记得高中同学文学的静静曾经说过,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理想国,我们国家自汉代以来,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大屠杀,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全民知识文化水平的大倒退。

一个当初的卡哇伊有这种思想境界,不得不让人称赞佩服。

联想到此也深刻体会到王小波为何会对理想国的批判,及对哲人王的不屑的原因了。

但从个人的人生来说,了解一些哲学是很必要的,哲学不但有趣,还可启迪智慧,能够让自己在迷茫的生活中得到一盏启明灯,并促使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明辨是非。

而明辨是非的前提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

  王小波说:

时值今日,还有人盼着出个哲人王,给他设计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好到其中去生活;因此就有人乐于做哲人王,只可惜这些现代的哲人王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个人不盼着出个哲人王,更不愿做个被称做不是什么好东西的哲人王。

  假如有一天出现了个哲人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杜绝了一切发生的可能性。

人类能做的只有根据真理进行价值判断,那么生活也将失去乐趣。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翻墙通过twitter,youtube,facebook,imdb等看世界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哲人王不会出现,乌托邦也不会实现,只会无限靠近。

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波拉图的理想国并我心目中的理想国。

波拉图的爱情也并非完全是精神恋爱,无一点肉体,柏拉图式爱情的真谛指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