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1977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ocx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ICS29.020

P16

备案号:

10773-2000

._孟-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065一2000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2000一06一2发布2000一10一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拍1习/加5一2以扣

目次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第4.1.15条、第4.1.16条;第6章第6.1.2.6条、第6.3.1条;第7章第7.,.4

条、第7.1.7条;第8章第8.5条、第8.6条;第9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社会财产安全,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基本特点,应进行有效地电气防火检测工作。

本标准是在原地方标准DB111065-1996《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技术导则》的基础上,结合

近几年来电气防火检测工作的实践经验,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

先进内容修订而成的。

在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技术内容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本市进行电气防火检测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是为电力用户防治

电气火灾的发生,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管理提供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贯彻了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同时部分采用了国际标准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执行。

DB11/065-19%同时废止。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是标准的附录,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消防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消防协会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鸿国、王厚余、温德智、嘉永存、叶增禄。

本标准由北京消防协会负责解释。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065一2000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代替DB11/065-1996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气防火检测的一般技术规定、直观检查、仪器检测以及电气火灾隐患判断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1OkV及以下电力用户的电气防火检测。

本规范不适用于矿井井下、爆炸危险场所以及防静电、防雷和消防设施的电气防火检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

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763-19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1497-1985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2313-1993管形日光灯镇流器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GB6450-1986干式电力变压器

GB7000-1996灯具安全要求与试验

GB16895.3-199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4章:

接地装置和保护导体

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1994l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19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68-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一06一26批准2000一10一01实施

DB11/065-2000

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54-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8-1996电科耀珍装Z程1kV及叮陌渊江程施创嫂娜濒苑

阳50259-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6-199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303-19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L/T572-19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SD292-1988架空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试行)

IEC60364-7-703对装有桑拿浴加热器场所的电气安全要求

IEC60364-7-704对施工及土方工程现场的电气安全要求

IEC60364-7-713对家具的电气安全要求

3总则

3.1电气设备和线路应与环境条件和规定的工作状态相适应。

3.2电气设备和线路及其附件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有产品合格证。

3.3电气防火检测应在电气设备和线路经过1h以上时间的有载运行,进入正常热稳定工作状态其沮

度变化率小于10C/h后进行。

3.4电气防火检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4变配电所

4.1一般技术规定

4.1.1室内变配电所安装可燃油浸式变压器,应符合下列防火规定。

4.1.1.180kVA及以上的可燃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应装设在单独的变压器室内,变压器室应满足一级防

火等级的要求。

4.1.1.2可燃油浸式变压器下面应设置事故储油或挡油设施。

4.1.1.3变压器室通往其他配电装置的电缆贯穿的隔墙、孔洞及电缆构筑物的开孔部位,均应寒肺肺

火封堵。

4.1.1.4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力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鸟、蛇和鼠类等小动物从采光窗、遭风

2

日时翻翻了n欲卜艺皿越

窗、门、电缆沟道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4.1.1.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燃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陇火门:

1)变压器室位于车间内;

2)变压器室位于易沉积可燃粉尘,可撰纤维一的场OF,;

3)变压器室附近有粮、棉及其他As,物吠董集中的露天场所;

4)变压器室位于建筑物内;

5)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4.1.2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安装可燃油浸式变压器,应箱合下列防火规定:

4.1.2.1变压器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

3m相嘟变妞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I_5R.

4.1.2.2当变压器供给一级负荷用电时,相嘟的可燃油浸式变压器的防火净距不应小于5.0m,若小

于5.0m时,应设置防火墙,防火墙应高出油枕顶部,且墙两端应大于挡油设施各0-.5m.

4.1.2.3变压器外廓与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Oin,当小于5k01m毗建筑物外墙在下列范

围内不应有门、窗或通风孔:

D变压器油量大于1000kg时,其总高度加3:

.Om及外廓两佃归各加&On,-

2)变压器油量在1000kg及以下时,其总高度加3,Om及外廓两侧各加‘1.5m.

4.1.2.4变压器容量在1000kVA及以上时,应设置事故挡油设施。

4.1.3变压器总额定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合额定容量不超过630kYA的可燃油i浸式变压器以及充

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力电容器等,可贴邻民用建筑(除观众厅、教室等人员密集的房I'3和病房外)布置,

但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

4.1.4高层民用主体建筑内设置在地上各层的变压器严禁选用一可燃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高压电力电容

器。

4.1.5民用建筑与它所属的单独建造的终端变配电所的防火间距按民用建筑防火间距执行,应符合

表1的规定。

表1变配电所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

毓淤老建筑耐火

等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_

一、二级

6

三级

}‘7

四级

一、二级9

三级78‘10

民用建筑包括九层及以下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Ma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膺都讨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DB11/065-2000

2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一_

3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的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

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m.

4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墙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

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口不对正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表1减少25%0

4.1.6变配电所各种设备、各部电气连接点应无过热、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

4.1.7充油设备的油色、油温、油位应正常,应无渗、漏油现象。

4.1.8电气装置的绝缘子、套管应清洁,无裂纹、损坏、放电痕迹。

4.1.9交流高压电器中各触头、连接端子最高允许温度及温升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一表2交流高压电器触头及导体连接端子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温度及允许温升值

部位

最高允许温度

(℃)

周围空气温度为400C

的允许温升(K),

触头

裸铜、裸铜合金

镀锡

镀银或镀镍

75

90

105

35

50

65

一与外部导体连接的端子和导体连接的接合部分

裸铜、裸铜合金和裸铝、裸铝合金

镀(搪)锡或镀银

90

105

50·、侣

65

4.1.10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升值应符

合表3和表4的规定。

表3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

部位周围空气温度为40℃的允许温升(K)

母线上的插接式触点

铜母线

镀锡铝母线

60

55-

母线相互连接处

铜一铜

铜搪锡一铜搪锡

铜镀银一铜镀银

铝搪锡一铝搪锡

铝搪锡一铜搪锡

50

60

80

55

55

DB11/065-2000

表4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升值

接线端子材料周围空气温度为40℃的允许温升(K)

裸铜

裸黄铜

铜(或黄铜)镀锡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镍

60

65

65

70

注:

接线端子与绝缘导线连接以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为准,见表90

4.1.11变配电所内铜、铝导体连接时,应采用铜铝过渡板。

4.1.12油浸变压器室的夏季室温不宜超过45'C,电力电容器室、蓄电池室及配电室的夏季室温不宜

超过400C。

4.1.13电流、电压表等各种指示仪表及信号装置的指示应正常;电压偏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lO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士7%;

220V单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7%、-10%0

4.1.14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通风窗及其通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4.1.15控制室和配电室内的采暖装置,宜采用钢管焊接,且不应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等。

4.1.16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4.1.17在配电室内裸导体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当在配电室内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时,

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O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

4.1.18变配电所各房间的孔洞、缝隙应封堵。

4.1.19高低压配电装置、变压器周围不应堆放可燃物和其他杂物。

4.2高压配电装置

电气设备检测(查)项目应符合表5的规定。

4.2.1直观检查

4.2.1.1电压、电流表、信号装置指示应正常。

4.2.1.2电气设备(含母线)的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锈蚀、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

4.2.1.3电气充油设备的油色、油位应正常,无渗、漏油现象。

4.2.1.4电气设备的绝缘子、套管应无破损、裂纹和放电痕迹。

4.2.1.5电气设备运行时,应无异常气味和声响。

4.2.1.6少油断路器的连接铜片应无断裂。

4.2.1.7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应无破损。

4.2.1.8隔离开关、负荷开关触头间接触应良好,无烧伤、熔化现象。

4.2.1.9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的消弧角应无烧伤、变形、锈蚀、俪斜,应无脏污。

4.2.1.10负荷开关的灭弧装置应无烧伤、漏气。

DB11/065-2000

表5电气设备检测(查)项目表

检测项目

少油

断路

真空

断路

隔离

开关

负荷

开关

高压

熔断

互感

电力

电容

所用

变压

电压、电流表、信号装置指示正常JvJ4

设备(含母线)的各部位接点应无异

JJJJ4vJJ

充油设备的油色、油位正常无渗漏

J了JJ

设备的绝缘子、套管应无异常了JJJJ44J

少油断路器的连接铜片无断裂J

真空灭弧室应无破损I/

触头间接触应良好JJJ

动静触头的消弧角应正常J

负荷开关的灭弧装置应正常J

电容器油箱壁、外壳应完好J

电容器组运行时应无火花J愁

放电回路,引线接点应良好J

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熔断器应正常J

,勺口熔断器的熔体管应完好J乡

,二」

设备运行时无异常气味和声响JJJI/I/JI/了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应开路J

母线间相互连接点、接线端子测温,/JJ,/,/,/./J

设备触头、电缆终端头测温,/JJ

各连接点、引出、入线板测温JJ

所用变压器的油温测试4

议组

,勺二

绝缘子、套管、火花放电探测,/./JJJ./Jw

设备导电体对地(外壳)火花放电探

./././,/

一I一_-

注:

符号“、”表示需检测项目;无标记为不检测项目。

:

_、-

DB11/065-2000

4.2.1.11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应开路,必要时必须采用短路片或专用短路线,严禁用熔体或导线缠

绕。

4.2.1.12所用变压器的顶层油温,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90C.

4.2.1.13高压熔断器的熔体管应无损伤、变形、开裂现象。

4.2.1.14熔断器的动、静触头应接触良好,无过热、烧伤、熔化现象。

4.2.1.15接地应良好,无松动和断裂现象。

4.2.2仪器检测

4.2.2.1母线与母线的连接点,母线与设备的接线端子测温。

4.2.2.2隔离开关动、静触头、负荷开关触头、高压熔断器触头、电缆终端头等测温。

4.2.2.3对各连接点和外壳、上、下引出线与出线板处测温。

4.2.2.4所用变压器的油温测试。

4.2.2.5各种设备绝缘子、套管火花放电探测。

4.2.2.6各种设备的导电体对地(外壳)火花放电探测。

4.3可燃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4.3.1直观检查

4.3.1.1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4.3.1.2变压器的油温和温升应正常,储油柜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应无渗、漏油现象;

4.3.1.3变压器声响应正常;

4.3.1.4变压器的外部表面应无严重积污现象;

4.3.1.5吸湿器完好,吸附剂干燥无变色现象;

4.3.1.6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迹象;

4.3.1.7套管、绝缘子外部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4.3.1.8防爆膜和安全气道应完好无损;

4.3.1.9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

4.3.1.10贮油池和排油设施应保持完好状态;

4.3.1.11变压器室的门、窗和照明均应完好,房屋不应有渗漏现象,室温应正常。

4.3.2仪器检测

4.3.2.1各部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电缆终端头测温;

4.3.2.2测量变压器的顶层油温,一般不宜经常超过85C;

4.3.2.3探测各种电气连接点、绝缘子、套管、电缆终端头、箱体等处的火花放电及其他异常声音;

4.3.2.4检查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测量中性线电流。

4.4干式电力变压器

4.4.1直观检查

DB11/065-2000

4.4.1.1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4.4.1.2套管、绝缘子外部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4.4.1.3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迹象;

4.4.1.4测温装置应齐全、完好;

4.4.1.5变压器声响应正常;

4.4.1.6风冷装置运行应正常;

4.4.1.7变压器的线圈浇注体应无裂纹和附着脏物,铁芯、套管表面应无严重积污现象:

4.4.1.8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无损。

4.4.2仪器检测

4.4.2.1测量各部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4.4.2.2干式电力变压器的最高允许温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绕组热点温度额定值为正常寿命温度,

绕组热点温度最高允许值为安全温度。

表6干式电力变压器最高允许温度值

绝缘耐温等级(℃)105(A)120(E)130(B)155(F)180(H)220(C)

额定电流下绕组平均温升限值(K)607580100125150

参考温度(℃)8095100120145170

绕组热点温度(℃)

额定值95110120145175210

最高允许值140155165190220250

注:

检测绕组热点温度,一般不宜超过参考温度值。

.

4.4.2.3测量分接切换开关接点、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4.4.2.4探测各种电气连接点、绝缘子、套管、电缆终端头的放电现象;

4.4.2.5检查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测量中性线电流。

4.5低压配电装置

4.5.1直观检查

4.5.1.1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4.5.1.2各种设备(含母线)的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锈蚀、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

4.5.1.3各种设备的套管、绝缘子外部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4.5.1.4低压电气设备的灭弧装置,如灭弧栅、灭弧触头、灭弧罩、灭弧用绝缘板应完好无损;

4.5.1.5连接到发热元件(如管形电阻)上的绝缘导线,应采取隔热措施;

DB11/065-2000

4.5.1.6绝缘导线穿越金属构件时,应有绝缘导线不被损伤的保护措施;

4.5.1.7隔离用的挡板或隔板应无破损和无放电痕迹;

4.5.1.8电缆终端头应无过热和无放电痕迹;

4.5.1.9接地应完好;

4.5.1.10低压电器的检查项目应符合5.6的有关规定。

4.5.2仪器检测

4.5.2.1测量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接线端子的温度;

4.5.2.2测量刀开关触头、熔断器触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4.5.2.3测量柜内火花放电声音和位置;

4.5.2.4从进线柜上仪表读取各相线电流,测量中性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的异常电流。

测量各

分支回路的相线电流。

4.6电力电容器

4.6.1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宜装设在室外半露天式场所,并应设有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室内的

高压电容器应装设在防火等级为二级的单独房间内。

4.6.2装置电容器组的结构物(台架及柜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4.6.3装设在室内的低压电容器应采用干式塑膜型电容器。

4.6.4高压电容器的油箱应无渗、漏油痕迹;电容器应无膨胀变形现象。

4.6.5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熔断器的接线和放电回路(放电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放电电阻等)及其引

线应完好。

4.6.6电容器组在运行时,应无火花或放电声等放电现象。

4.6.7低压电容器组控制系统(包括补偿控制器、接触器等控制回路)工作应正常。

5室内低压配电线路

5.1一般技术规定

5.1.1室内配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0.45/0.75kV的绝缘导线,室内电缆配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

于0.6/1.OkV的电力电缆。

5.1.2每个分支路绝缘导线相线间及相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S2a

5.1.3根据绝缘导线敷设方式和机械强度的要求,绝缘导线芯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7的规定。

5.1.4在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配电线路中,N线或PEN线截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5.1.4.1当用电负荷大部分为单相负荷或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时,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宜小于相线

截面;

5.1.4.2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其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DB11/065-2000

表7绝缘导线芯线最小截面

敷设方式铜芯最小截面(,“)

室内绝缘导线敷设于绝缘子上:

L簇2m

2

6

16

1.0

2.5

4.0

6.0

绝缘导线穿管敷设1.0

绝缘导线槽板敷设1.0

绝缘导线线槽敷设0.75

塑料绝缘护套线直接敷设1.0

注:

L为绝缘子支持点间距。

5.1.4.3给可控硅调光或计算机供电的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配电线路,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应小于

相线截面的两倍。

5.1.5线路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垂直敷设时不应低于1.8m。

个别垂直段落低于

1.8m时,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1.6各种配线与管道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各种配线与管道间最小距离mm

嚎霸交擎之~导线穿管配线绝缘导线明配配电设备

煤气管

平行10010001500

交叉100300

蒸气管

平行1000(500)1000(500)5o

交叉300300自.口口.口.曰曰侧..曰..

暖气管、

热水管

平行300(200)300(200)100

交叉100100

注:

表内有括号者为各种配线在管道下边敷设的数值。

5.1.7

5.1.8

5.1.9

腐蚀性场所配线,应采用全塑制品,所有接头应密封。

明配线路,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其他管道交叉或穿越建筑物,均应穿绝缘套管。

一般的导线芯线和接点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

DB11/065-2000

表9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

类型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

塑料电线

70

橡皮电线

65

5.1.10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导线接点接线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5.1.11电气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5.1.12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应装设防火用漏电保护器,当漏电电流超过额定动作电流值时,能发

出声光信号报警或自动切断电源。

5.1.13配电线路中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应连接良好,牢固可靠。

5.1.14在TN-S,TN-C-S系统中,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不宜

混合使用。

5.1.15闷顶内严禁采用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线、聚氯乙烯绝缘平型铜芯软线和聚氯乙烯

绝缘绞型铜芯软线明敷。

5.2

5.2.1

室内配线

直观检查

5.2.l.1金属管配线

1)闷顶内有可燃物时,其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

2)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