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1807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docx

最新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高分子是指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

2、平均分子量相同的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定相同。

(×)

3、分散性相同的聚合物,分子量也相同。

(×)

4、涤纶树脂是杂链聚合物。

(√)

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是相同的。

(√)

6、温度低于Tg时,非晶态聚合物处于玻璃态。

(√)

7、温度高于Tg(玻璃化温度)低于Tf(粘流温度)时,非晶态聚合物处于粘流态。

(×)

8、温度高于Tm时,分子量较高的结晶型聚合物处于粘流态。

(×)

9、Tg是非晶型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Tm是结晶型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

10、缩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的整数倍。

(×)

1、体型缩聚的产物具有可溶可熔性。

(×)

2、在缩聚反应中,聚合度随时间或反应程度无明显增加。

(×)

3、对于平衡常数较小的缩聚反应,要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将小分子浓度控制的很小。

(×)

4、在线性缩聚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程度控制分子量。

(×)

5、在线性缩聚反应中,一开始单体的转化率就很大,但没有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

6、体型缩聚反应中,为了不发生“粘釜”现象,必须控制反应程度大于凝胶点Pc。

(×)

7、2-2体系(bBb+aAa)可以形成体型缩聚物。

(×)

8、2体系(bRa)可以形成线型缩聚物。

(√)

9、2-3体系只能形成线型缩聚物。

(×)

10、在2体系缩聚反应中,加入单官能团物质越多,形成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大。

(×)

11、在2-2体系中,摩尔系数增大,聚合物的分子量也增大。

(√)

12、合成尼龙-66的缩聚反应是均缩聚反应。

(×)

13、在缩聚反应中,通常利用转化率来描述该反应与产物聚合度间的关系。

(×)

14、缩聚反应中,两单体的配料比对聚合度无影响。

(×)

15、在2-2体系的缩聚反应中,摩尔系数增大,所形成聚合物的聚合度也增大。

(√)

16、缩聚反应的单体一般都带官能团。

(√)

17、缩聚反应的链增长过程是逐步进行的。

(√)

18、缩聚反应大都为可逆平衡反应,小分子物对Xn无影响。

(×)

19、按聚合物结构分类,缩聚反应可以分缩合反应、线型缩聚和体型缩聚。

(√)

20、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是逐步性和平衡性。

(√)

21、线型缩聚物的分子量与平衡常数无关,只与反应时间有关。

(×)

22、线型缩聚物的分子量与单体的配比无关。

(×)

23、体型缩聚反应中,凝胶点是指聚合物凝固的反应温度。

(×)

24、逐步聚合反应中,反应程度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的分率。

(正确)

25、线型缩聚反应中,官能团等活性的假设是指不团官能团活性相同。

(√)

26、线型缩聚反应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随反应程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可以用反应程度控制分子量。

(×)

27、线型缩聚反应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与平衡常数K、反应程度、小分子浓度有关。

(√)

28、线型缩聚反应无所谓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各步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基本相同。

(√)

29、线型缩聚反应中,任何两种物种(单体和聚合物)间均能缩合,使链增长。

无所谓活性中心。

(√)

30、线型缩聚反应中,单体、低聚物、高聚物任何两分子都能反应,使分子量逐步增加,反应可以停留在中等聚合度阶段。

(√)

31、线型缩聚反应中,任何阶段,都由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和单体组成。

(×)

32、线型缩聚反应中,聚合初期,单体几乎全部缩聚成低聚物,以后再由低聚物转变成高聚物,转化率变化甚微,反应成度逐步增加。

(×)

33、线型缩聚反应中,延长缩聚时间主要是提高分子量,而转化率变化较少。

(√)

1、自由基聚合反应一般经历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其中增长速率最慢(×)

2、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引发剂,由于存在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其引发效率一般小于100%。

(√)

3、自由基聚合反应中所使用的引发剂不会残留在聚合物中。

(×)

4、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偶合终止的比例增加,聚合物的聚合度降低。

(×)

5、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增长方式对聚合物的性能无影响。

(×)

6、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有效的提高聚合度。

(×)

7、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转移反应使聚合度降低,聚合速率基本不变。

(√)

8、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终止方式对聚合度无影响。

(×)

9、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终止方式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歧化终止的分率增加。

(√)

10、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向引发剂转移,对引发剂的效率无影响。

(×)

11、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在发生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同时,还有可能发生链转移反应。

(√)

12、自由基聚合中,产生自加速现象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增大,双基终止困难所致。

(√)

13、自由基聚合中,自加速现象对聚合物分子量无影响。

(×)

14、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单体主要消耗在引发反应上。

(×)

15、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引发剂浓度增大,聚合速率加快,聚合度增大。

(×)

16、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单体浓度增大,聚合速率加快,聚合度增大。

(√)

17、苯乙烯可以进行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聚合。

(√)

18、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成正比。

(×)

19、BPO可以引发异丁烯聚合生成聚异丁烯。

(×)

20、引发剂的半衰期越长,活性越高。

(×)

21、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是分子内含有弱键的化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共价键均裂,产生自由基的物质。

(√)

22、自由基聚合,延长反应时间的目的是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

(×)

23、动力学链长为增长速率与引发速率之比。

(√)

24、自由基聚合时,由于链终止的活化能很低,终止速率常数远大于增长速率常数,因而增长速率要比终止速率小得多。

(×)

25、在自由基聚合中,如果聚合体系是完全纯净无阻聚缓聚杂质的话,就没有诱导期。

(√)

26、自由基聚合自始至终,聚合速率不变。

(×)

28、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其分子量由温度控制、聚合速率由引发剂用量控制。

(√)

29、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变化可分为诱导期、聚合初期、聚合中期、聚合后期,在四个时期聚合速率相同。

(×)

30、自由基聚合中,升高温度,聚合速率加快,聚合度增加。

(×)

31、自由基聚合时,由于链终止的活化能很低,终止速率常数远大于增长速率常数,因而链增长速率要比链终止速率小得多(×)

32、相同温度下,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常数越大,半衰期就越长。

(×)

33、四氟乙烯由于取代基多,空间位阻太大,故很难聚合。

(×)

34、自由基聚合中,由于引发剂的诱导分解,造成自由基聚合出现诱导期。

(×)

35、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导致诱导分解,它使引发效率降低,聚合度降低。

(×)

36、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活性可以用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和半衰期来衡量。

﹙√﹚

37、引发剂分解完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

38、每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到终止所消耗的平均单体数,称为动力学链长。

(√)

39、链自由基除了增长反应外,还有可能发生向单体转移、向引发剂转移、向溶剂转移等链转移反应。

(√)

40、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聚合速率一般是指链终止反应速率。

(×)

41、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引发速率最慢,链终止速率最快。

(×)

42、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增长速率常数比链终止速率常数小,所以增长速率比链终止速率小。

(×)

43、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影响引发剂效率的因素主要是诱导效应和笼蔽效应。

(√)

44、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聚合度与链终止方式有关,而动力学链长与链终止方式无关。

(×)

45、反应体系始终是由单体、聚合产物和微量引发剂及含活性中心的增长链所组成。

(×)

46、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单体只能与活性中心反应生成新的活性中心,单体之间不能反应。

(√)

47、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稳态”的假设是指体系中自由基浓度不变,即链引发速率与链终止速率相等。

(√)

48、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聚合速率公式的使用条件是转化率低、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kd小、引发剂浓度大。

(√)

49、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中,一般在聚合后期产生自动加速现象。

(×)

50、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单体主要消耗在链引发反应上。

(×)

51、自由基聚合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其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相同。

引发最慢成为控制总速率的反应。

(×)

52、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少量活性中心迅速和单体加成,使链增长。

单体间或聚合物间均不反应。

(√)

53、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只有链增长反应才能使聚合度增加。

从一聚体增长到高聚物时间极短,不能停留在中等聚合物阶段。

(√)

54、自由基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单体逐渐减少,转化率逐步不变。

(×)

55、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反应混合物仅由单体、高聚物及微量活性中心组成。

(√)

56、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微量阻聚剂可消灭活性种而使聚合终止。

(√)

1、丙烯腈和偏二氯乙烯在60℃下共聚合,r1=0.91,r2=0.37,聚合过程中随转化率的提高,F1和f1将随之不断减少。

(×)

2、一对单体共聚时,r1=0.001,r2=0.001,则生成的共聚物接近交替共聚物。

(√)

3、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时,竞聚率分别是r1=1.39,r2=0.78,在聚合过程中F1和f1随转化率增加而减少。

(√)

4、在共聚反应中,若两单体的竞聚率均为零,产物为交替共聚物。

(√)

5、在共聚反应中,若两单体的竞聚率r1>1,r2<1,则为非理想共聚。

(×)

6、当竞聚率r1=r2=0时,发生交替共聚。

(√)

7、交替共聚,所得共聚物的组成与单体配料无关。

(√)

8、当竞聚率r1=r2=1时,理想共聚,共聚物组成与原料配比无关。

(×)

9、竞聚率与单体的结构有关,决定着聚合物的类型。

(√)

10、共聚物的组成与转化率无关。

(×)

11、两单体共聚时,其竞聚率为共聚与均聚速率常数之比。

(√)

12、二元共聚合反应中,当竞聚率r1>1,r2>1时,形成嵌段共聚物。

(√)

13、二元共聚合反应中,有2个引发反应,4个增长反应,3个终止反应。

(√)

14、二元共聚合反应中,两单体的竞聚率大小,反映两单体均

聚与共聚能力的大小。

(√)

15、二元共聚合反应中,两单体的竞聚率都等于1时,共聚物

组成曲线为以对角线,F1=f1(√)

16、M1、M2两单体共聚合,r1=0,r2=1,则单体M1不能均聚,只能共聚。

(√)

17、自由基共聚合中,两单体的竞聚率不影响共聚物组成。

(×)

18、以摩尔分率表示的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中,F1代表单体M1的摩尔分率,f1代表共聚物中M1的摩尔分率。

(×)

19、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中,温度对共聚物组成无影响。

(×)

20、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中,溶剂对共聚物组成无影响。

(×)

1、悬浮聚合宜采用水溶性引发剂。

(×)

2、乳液聚合宜采用油溶性引发剂。

(×)

3、本体聚合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引发剂。

(×)

4、溶液聚合中,溶剂的种类对聚合物的分子量无影响。

(×)

5、本体聚合中不易产生自加速现象,反应温度易控制。

(×)

6、溶液聚合中,由于溶剂的存在,降低了单体的浓度和发生自由基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故聚合速率和聚合度一般比本体聚合的低。

(√)

7、氯乙烯悬浮聚合中,产品粒子形状与分散剂无关。

(×)

8、乳液聚合进入恒速期的标志是单体液滴全部消失。

(×)

9、聚合体系中仅由单体和引发剂组成的聚合方法是溶液聚合。

(×)

10.乳液聚合中,产品的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可以同时提高。

﹙√﹚

1、用烷基锂作引发剂,可引发苯乙烯进行阳离子聚合。

(×)

2、在离子聚合中,活性中心与反离子形成紧离子对时,聚合速率会提高。

(×)

3、离子聚合的活化能一般比自由基聚合的活化能小。

(√)

4、质子酸,如硫酸、盐酸等是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

(×)

5、HCl可以引发丙烯聚合生成聚丙烯。

(×)

6、萘钠引发体系可引发苯乙烯制成活性聚合物。

(√)

7、离子聚合的终止方式主要是双基终止。

(×)

8、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

9、路易斯酸可以引发阴离子聚合。

(×)

10、阳离子聚合多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

11、碱金属钠可以引发异戊二烯按阳离子聚合机理制得聚异戊二烯。

(×)

12、在离子型聚合中,不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

13、离子型聚合能进行双基偶合终止。

(×)

14、阴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快引发、慢增长、难转移、无终止。

(√)

15、阳离子聚合可以制得单分散性聚合物。

(×)

二、选择题:

1、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参数是(B)

A、竞聚率B、聚合度

C、半衰期D、链增长速率常数

2、关于聚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是分子量不等的一系列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

B、聚合物的分子量是单一的

C、聚合物是相同链长的高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D、平均分子量相同的聚合物,其分散性是相同的

3、对于PA-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聚合机理是逐步缩聚B、属于三大合成纤维

C、属于杂链聚合物D、分子量与聚合时间无关

4、对于涤纶,下列说中正确的是(B)

A、分子量与聚合时间无关B、属于杂链聚合物2

C、聚合聚合机理是逐步加聚D、属于三大合成原料中的橡胶

5、按聚合机理不同可以将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分为(A)

A、连锁聚合反应和逐步聚合反应B、离子聚合和缩聚反应

C、配位聚合反应和离子聚合反应D、缩聚反应和加聚反应

6、对于PV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结构单元数与重复单元数相同

B、结构单元的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

C、相对分子量等于结构单元数与单体分子量的乘积

D、聚合机理属于逐步加聚反应

7、对于聚合物结构单元的描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结构单元是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的单元

B、结构单元总是与单体对应

C、尼龙-66中有两种结构单元

D、结构单元数描述聚合物的分子量

8、对于聚合物单体单元的描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单体单元是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的单元

B、单体单元总是与单体对应

C、尼龙-66中有两个单体单元

D、单体单元数描述聚合物的分子量

9、对于聚乙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单体单元与结构单元相同

B、单体单元数与乙烯的分子量相乘,即为聚乙烯的平均分子量

C、结构单元数与重复单元数相同

D、聚合物的强度与分子量无关

10、对于尼龙-6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属于均聚物

B、重复单元数与链节数相等

C、结构单元数是重复单元数的2倍

D、聚合物的强度与分子量有关

11、尼龙-66的平均分子量是1.8万,以结构单元表示的聚合度是(已知:

尼龙-663重复单元的分子量是226)﹙B﹚

A、796B、159

C、9000D、18000

12、有一品种的涤纶,以结构单元表示的平均聚合度是208,该涤纶的平均分子量是(已知:

涤纶重复单元的分子量是192)﹙D﹚

A、208000B、39936

C、104D、19968

13、有一品种的PVC,平均分子量是10万,该PVC的平均聚合度是(已知:

氯乙烯的分子量是62.5)﹙C﹚

A、50000B、100000

C、1600D、3200

14、低压聚乙烯的平均聚合度是5625,其平均分子量是(已知:

乙烯的分子量是32)

﹙A﹚

A、18万B、9万

C、5625万D、28135

15、对于LDP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高压法制得的低密度聚乙烯B、低压法制得的低密度聚乙烯

C、中压法制得的低密度聚乙烯D、低压法制得的高密度聚乙烯

16、下列聚合物的热行为属热固性的是(B)

A、PSB、酚醛塑料

C、尼龙-66D、PMMA

17、聚碳酸酯的合成反应是(B)

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

C、自由基聚合D、连锁聚合

18、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具有(A)

A、多分散性B、单分散性

C、单一性D、具有统计性

19、下列聚合物的热行为属热塑性的是(A)

A、PEB、酚醛塑料

C、环氧塑料D、聚氨酯塑料

20、聚合物材料按生成主链结构可分为(A)

A、碳链、杂链、元素有机和无机聚合物

B、天然、人造和合成聚合物

C、通用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1、体型缩聚中,关键问题是(C)

A、控制转化率B、调节分子量

C、凝胶点预测D、控制聚合速率

2、下列各组单体中,发生体型缩聚的单体有(A)

A、丙三醇和苯酐B、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C、己二酸和己二胺D、ω-氨基酸

3、涤纶的分子量为2.3万,则聚合度Xn是(A)(已知分子量:

C12,O16)

A、240B、120C、174

4、合成尼龙-610的单体是(B)

A、氯乙烯和苯乙烯B、己二胺和癸二酸

C、癸二胺和己二酸

5、线型缩聚物的分子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B)

A、减小B、增大C、不变

6、下列线型缩聚反应中,达到相同聚合度时,允许体系中残存水份最大的是(C)

A、223℃时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聚合生产涤纶(K=0.51A、2a-A-aaa+5b-R-b+R-a

B、222℃时己二酸与己二胺聚合生产尼龙-66(K=365)

C、222℃时ω-氨基己酸聚合生产尼龙-6(K=480)

7、逐步聚合过程中,对于分子量、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反应时间延长,分子量不变,转化率增大

B、反应时间延长,分子量减小,转化率增大

C、反应时间延长,分子量增大,转化率增大

D、反应时间延长,分子量增大,转化率基本不变

8、下列反应体系中,可形成体型结构的是(A)

aa

||

A.2a-A-a+5b-R-b+R-aB.a-A-a+3b-R-b+R-a

||

aa

aa

||

C.2a-A-a+3b-R-b+R-aD.2a-A-a+2b-R-b

||

aa

9、下列缩聚反应体系中,当反应程度P=0.90时,产生凝胶的是()

A、2mol对苯二甲酸+1mol乙二醇+0.6mol丙三醇

B、3mol对苯二甲酸+1.0mol乙二醇+1mol丙三醇

C、3mol对苯二甲酸酐+1.4mol季戊四醇

D、2mol邻苯二甲酸酐+1mol乙酸+1.6mol丙三醇

10、线型缩聚反应中,Xn=1/(1-P)的使用条件是(A)

A、两单体等物质量B、转化率不高

C、2-2体系D、压力不高

11、等物质的己二胺和己二酸进行缩聚反应程度提高所得尼龙-66的分子量(A)

A、增大B、减少C、不变

12、线型缩聚反应中,反应程度一定,摩尔系数减少,则聚合度(B)

A、增大B、减少C、不变

13、下列各组单体间能发生逐步加聚反应的是(B)

A、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B、2,4-甲苯二异氰酸酯+乙二醇

C、苯酐和氨基酸D、苯酚和甘油

14、下列哪种组合有可能制备体型聚合物。

(C)

A、1-2官能度体系B、2-2官能度体系

C、2-3官能度体系D、2官能度体系

15、己二酸与下列哪种化合物形成聚合物。

(B)

A、乙醇B、乙二胺

C、丙醇D、苯胺

16、制备尼龙-66的单体是(D)

A、己二酸+己二醇B、己酸+正己醇

C、对苯二甲酸+乙二醇D、己二酸+己二胺

17、制备涤纶的单体是(C)

A、己二酸+己二醇B、己酸+正己醇

C、4.9%以下D、4.9%以上

18、不影响缩聚反应聚合度的因素是(A)

A、转化率B、反应程度

C、平衡常数D、基团数比

19、1mol的邻苯二甲酸+0.9mol乙二醇+0.1mol丙三醇组成的聚合体系,其平均官能度为()

A、2.05B、2.0

C、2.10D、1.0

20、在酚醛树脂的缩聚中,苯酚的官能度为()

A、1B、2

C、4D、3

21、聚酯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4.9,要合成平均聚合度为100(以结构单元表示)的聚酯,体系中的水分应控制在﹙﹚

A、0.05%以下B、0.05%以上

C、4.9%以下D、4.9%以上

22、聚酰胺反应,260℃时的平衡常数K=305,要合成平均聚合度为100(以结构单元表示)的聚酯,体系中的水分应控制在﹙﹚

A、3.05%以上B、3.05%以下

C、50%以下D、50%以上

23、等物质量的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尼龙-66,当反应程度达到P=0.9时,聚合度为﹙﹚

A、5B、20

C、15D、10

24、1mol己二酸和1.01mol己二二胺进行缩聚反应,当反应程度达到P=0.99时,聚合度为﹙ ﹚

A、67B、100

C、50D、10

25、1mol对苯二甲酸和1mol乙二醇进行缩聚反应,对苯二甲酸中含有0.1%(摩尔分数)的苯甲酸,当反应程度为0.95时所得聚酯的聚合度是﹙ ﹚

A、40B、19.8

C、20D、200

26、己二胺:

己二酸=1.0:

1.01(mol比),当反应程度达到P=0.99时,聚合度为﹙ ﹚

A、67B、100

C、50D、10

27、聚酰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中最终能够达到的反应程度为()

A、0.94B、0.95

C、0.98D、0.99

28、在线型缩聚反应中,成环反应是副反应,其中最易形成的环状化合物是()

A、3,4元环B、5,6元环

C、7元环D、8~11元环

29、ω-羟基十一酸缩聚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欲使平均聚合度大于100,体系中小分子水的浓度(mol/L)应小于()

A、4×10-4B、4×10-2

C、2×10-4D、2×10-2

30、在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中,对于单体官能团配比等物质的量和单体纯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缩聚是(C)

A、熔融缩聚B、溶液缩聚

C、界面缩聚D、固相缩聚

31、在ω-羟基己酸均聚,当反应程度为0.990时,其聚合度是(C)

A、10B、50

C、100D、500

32、在缩聚反应中,通常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是为了(B)

A、提高转化率B、提高相对分子量

C、提高聚合物密度D、提高动力学链长

33、等物质量的邻苯二甲酸和季戊四醇反应,凝胶点Pc是()

A、0.774B、0.750

C、0.577D、0.833

34、体系中单体的平均官能度为(B),形成线型缩聚物。

A、平均官能度等于1B、平均官能度等于2

C、平均官能度大于2D、平均官能度大于1,小于2

35、下列不属于缩聚反应的特点是(C)。

A、链增长过程是逐步的B、缩聚反应可逆、平衡

C、链增长过程似多骨诺米牌D、链增长过程似串珠子式的

1、氯乙烯悬浮聚合中,活性链终止方式主要为(C)

A、双基终止B、歧化终止C、向单体转移终止D、偶合终止

2、苯乙烯用AIBN引发剂引发进行本体聚合,其聚合度为(C)

A、B、C、RtRpXnRtRpXn2RtRpXn2

3、自由基聚合中,偶合终止和歧化终止兼有,动力学链长与聚合度的关系(C)

A、B、C、n2Xn2~n

4、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温度升高,聚合度(B)

A、增大B、减小C、不变

5、温度对自由基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是(C)

A、升高温度,Rp增大,Xn增大B、升高温度,Rp减小,Xn增大

C、降低温度,Rp减小,Xn增大D、降低温度,Rp增大,Xn减小

6、温度对自由基聚合链终止方式的影响是(A)

A、升高温度,歧化终止分率增大,Xn减小

B、升高温度,歧化终止分率减小,Xn增大

C、升高温度,偶合终止分率增大,Xn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