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1783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

阳泉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

 

目录

1引言1

2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4

2.1园林城市的概念4

2.2低碳经济的概念4

2.3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5

3阳泉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状7

3.1园林城市改造绿化成果7

3.2对“煤矸石山”的综合治理7

3.3对桃河的治理8

4阳泉建设园林城市,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10

4.1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10

4.2能源消费需求旺盛,短期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迅速转变10

4.3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10

4.4低碳技术及高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滞后11

5阳泉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政策建议12

5.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12

5.2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12

5.3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13

5.4大力发展低碳建筑14

5.5鼓励发展低碳交通15

5.6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16

结论17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1引言

2006年,在阳泉市第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生态建市、产业立市、

文化强市、和谐兴市的兴市战略,把“园林建市”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对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视。

提出2011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

从2006年启动和实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奋力拼搏和不懈努力,阳泉市城市绿地总量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市容秩序明显改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城市品位、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形成了以“山地、山体、山水”有机融合,“亲民近民、文缘文脉”协调统一的城市园林特色,走出了一条在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创建园林城市的新路。

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中,阳泉市位列其中。

阳泉成为我省继太原、长治、晋城之后的第四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地级市。

但是阳泉市的生态现状仍不容乐观。

阳泉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多达5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和四大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建市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8亿吨,每平方公里产煤35万吨,是全国单位面积产煤最多的地区。

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城市因矿而立,采煤和冶铁历史悠久,也是晋商回乡发展的归属地。

电力、铝工业、化工、耐火企业、装备制造是阳泉一煤为核心的最重要的接续产业,资源在此形成了循环链条。

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阳泉为国家开采了巨大的能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加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煤炭是阳泉的立市之本,也是阳泉最大的隐忧。

在连续开采了100多年煤炭之后,阳泉的煤炭优势在衰减,已经没有再增长的可能。

资源渐趋枯竭、开采成本上升、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接替产业发展滞后、失业人员增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影响着阳泉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煤电结合的电力、铝工业、化工、耐火企业生产以煤炭为主,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能耗水平长期居高不下,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火电为主,经济的“高碳”特征明显。

高碳能源消费结构,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而且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逐年加重,水土流失、煤矿区土地与生态破坏、土地盐渍化、荒漠化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阳泉采煤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矿井水和洗煤污水排放,加剧了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

全市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整体上十分脆弱。

受能源经济结构和布局影响,结构型污染特征明显、城镇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处于较高污染水平、区域性污染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阳泉能源工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阳泉市必须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彻底摒弃传统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建设为蓝图、符合阳泉市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建设好“低碳阳泉”,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阳泉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

2.1园林城市的概念

国家园林城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

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符合当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形势需要,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是一种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创建园林城市,可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优美舒适的园林城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

创建园林城市,要注重科学规划,加强管理。

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坚持“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通过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水资源短缺等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不断缓解,城区绿地建设滞后的矛盾不断缓解,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

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方式方法。

是一条提升人居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面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2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

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从而摒弃20世纪传统增长模式,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

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中低碳化,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最小化或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二是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3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宋德勇等、任奔等、任力、陈柳钦等学者从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低碳经济的五个理论基础:

2.3.1市场失灵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以外部性和公共品性质来解释能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认为解决之道有政府管制、税收、补贴等手段,矫正因市场缺陷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

其中,政府管制类工具,如配额制度和法律行政强制手段;碳排放税(这是普遍应用最多的政策工具之一);补贴又被称为“反税收”工具,其作用与税收相反,起着正向激励作用;碳基金等。

2.3.2产权理论

科斯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中的庇古传统是不够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市场失灵是与产权紧密相联的,社会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

基于这种理论的排污权交易(或可交易许可证TEP)有助于消除环境“公共物品”外部性特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排污权交易项目就是基于《京都议定书》跨国间的碳排放交易,根据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即联合履行(jointimplemented,JI)、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和“碳减排”贸易(e-missiontrade,ET)。

率先履行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允许采取以下减排方式:

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

卖的“排放权交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在2005年1月1日正式挂牌营运,为现今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配额型交易市场,涵盖超过12000个固定源,约占欧盟25国全部CO2排放量的45%。

2.3.3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

为克服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和复杂委托—代理问题,依据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理论的政策工具主要有自愿协议、标签计划等,激励厂商和消费者主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例如,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自愿减排协议,还有德国工业联盟向德国政府承诺,其成员于2005年降低CO2排放量及能源消费量至1990年的80%等。

另外,还有激励信息公开的政策工具,如标签计划(labelingscheme)、ISO14000或EMAS认证标准,这些新兴的政策工具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行政成本,改善公司形象和绩效。

2.3.4不确定性理论

由于非点源污染无法测度个体责任,点源污染只能承担有限责任,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投资具有投资大而收益不明显的特征,这些问题也引起了政策工具的创新。

例如,节能服务公司ESCO(在国内称为能源合同管理EMC)第三方融资工具得到了大力推广,这一方式在推动节能与碳减排技术应用方面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3.5生态工业学理论

生态工业学通过把生态学、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理论联系在一起,研究工业系统的能源物质流动及对环境的影响。

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将范围从生产延伸到消费领域,以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替代末端治理的模式。

这两种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为能源和环境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以世界各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融合,逐渐成为各国能源环境和发展政策的重要参考。

 

3阳泉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状

2006年阳泉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宗旨,提出了创建省、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拉开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的序幕。

利用独特的山、河、路、城等自然资源,结合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煤矸石治理、铁路公路通道绿化和城市扩容提质,以“蓝天、碧水、绿地、青山、大道和桃河风景线”为目标的文明城市创建计划,最终要建成园林城市。

为了让生态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阳泉市从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充分展现山城特色角度出发,学习先进城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成功经验,编制完成了《阳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规划》《阳泉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

从2006年开始,先后投资近50亿元,旧城区见缝插绿,新城区人工增绿,桃河蓄水,南山挂绿,围绕打造国字号"绿色名片",动员全市力量密植"绿网"。

阳泉市抓住煤炭市场形势好的有利时机,保证充足持续的资金投入,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的格局。

并且投入保持了连续性,按照山西省政府开展城市绿化年活动的部署,将投资重点瞄准了广场、城市主轴线、城市出入口和重点街区。

3.1园林城市改造绿化成果

阳泉市的园林绿化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还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公园、广场、游园、城市道路、居住小区等的绿化齐头并进。

先后建成南山公园、北山公园、儿童公园、桃河公园等各类公园8个,总面积548万平方米;建成中心广场、政府广场、阳光广场、一矿文化广场、二矿文化广场等各类广场10个,面积4.55万平方米;建成樱花园、牡丹园、常青园、新泉园、海滨园等街头游园28个,总面积15.18万平方米;完成建成区内49条街道、近10万米的城市道路绿化;建成40个城市园林绿化示范小区,86个园林绿化达标小区,居住区绿地面积达到88.34万平方米。

截至2010年底,阳泉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2050万平方米,比2005年底增长了44.43%。

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末的28.27%提高到39.75%,增长40%;绿地率由2005年末的19.87%提高到36.05%,增长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5年末的5.5平方米提高到8.96平方米,增长63%。

3.2对“煤矸石山”的综合治理

作为“煤城”,到处堆积的煤矸石无疑是环境整治的重点。

阳煤集团在阳泉范围内就有25座矸石山,多年倾倒堆积,累计堆放的煤矸石已达1.7亿多吨,超过1000万吨的大型矸石山就有5座。

这些煤矸石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自燃后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由于矸石自燃后的残留物随风飞扬,矸石山附近的耕地都变成了赤褐色,几乎寸草不生。

面对污染,阳泉市委、市政府以矿山生态恢复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向矸山宣战。

2007年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科学院等10余名专家和学者,就矸山污染治理生态恢复进行了专题研讨论证,为矸山治理献计献策;制定了《关于加快矸石山综合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矸山治理时限、标准,并与各县区、各煤炭生产企业负责人签订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目标责任制。

从1990年起,阳煤集团投资2亿多元开始对煤矸石山进行灭火治理。

累计灭火面积20万平方米,覆盖面积22万平方米,到1998年,阳泉的矸石山实现了灭火。

从2000年开始,阳煤先后对二矿、五矿的矸山平面部分,进行了小规模的植被恢复试验,治理面积470亩。

从2004年开始,阳煤集团全力投入造林绿化和矸石山治理。

2005年,阳煤在三矿280矸石山上开展了植被恢复生态重建试验研究。

工程总投资450万元,覆土、绿化面积69.6亩、明火全部处理、种植乔灌木5.7万株共60余个品种等。

该项目的实施,为阳煤开展大规模的矸山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005年—2008年,阳煤集团共投入1亿多元,探索出“放缓坡度,分层碾压,覆土绿化”治矸新方法,将矸山治理由单纯的防火、灭火,逐步转变到污染防治、美化景观、改善生态的综合治理上来。

目前,集团所属15座3442.23亩矸山全部得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

为做好新排矸石的处置工作,阳煤集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长效机制。

新矸场选址时尽可能选择荒山沟,少占甚至不占农田和耕地,矸石排放前修建挡矸坝、排洪涵洞等,矸山废弃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防止新排矸石发生自燃。

2006年,“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花落阳泉;2008年,阳泉煤业集团获得“中国生态贡献奖集体奖”。

3.3对桃河的治理

桃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河道全长80多公里,流域面积1310平方公里,流经阳泉市中心,把城市分割为南北两个条带,是阳泉市的母亲河和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由于其历史久,流域广,千百年来,它曾为当地民众发展农业、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干旱和煤炭过度开采,造成区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煤炭采空区逐年扩大、水资源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阳泉解放到2002年的55年中生态失衡,洪涝灾害也时有发生。

河道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垃圾乱倾。

耕地乱垦,既严重影响防洪,又污染城市环境,为有效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解决城乡居民用水安全,防止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2年9月1日,山西省阳泉市在20世纪最后一年完成建设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吨污水厂的基础上,由山西省建设厅邀请省内外专家和有关部门,对太原市水利设计院和阳泉市规划设计院完成的《桃河中段治理工程可研报告》和阳泉市规划局会同林业、水利、环保等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桃河治理美化工程规划实施方案》进行技术评审,并原则上通过桃河治理方案。

2006年阳泉拉开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的序幕,桃河在原有的改造基础上兴建两大以桃河综合治理为目标建设的生态型公园---桃河公园、赛鱼公园。

桃河公园位于横贯阳泉市区的桃河滩槽内,从赛鱼桥至五渡桥,全长9.03公里,建有主槽宽70米、两侧滩槽平均宽40米的复式河道,滩槽部分全部绿化,河道实现梯级蓄水,蓄水水源为我市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

公园总面积14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总面积72万平方米,蓄水总面积68万平方米。

公园整体设计理念以突出阳泉地方特色,实现生态化、本土化、现代化为主。

按不同的景观设计风格,有四个重点景观区39处景点。

赛鱼公园位于桃河上游北岸是东西狭长的带状公园。

公园东至赛鱼,西至芦湖桥,宽度线形20米至50米,长约5.58公里。

总建设面积17.3万平方米。

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80%。

赛鱼公园的建设秉承桃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整体设计理念,以突出地方特色为主,以矿产文化为主题,通过展现煤矿生产、生活场景,展示工矿型城市的经济、文化特点,共建设了煤城印象版画、平潭秋月浮雕、鱼化龙雕塑、灯阵广场、机林矿语、踏青景园等20余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

从2009年起,根据资金落实情况用了近5年的时间。

完成了桃河流域主河道整治工程,桃河流域娘子关水源地保护工程,桃河流域植被建设及生态修复工程,桃河流域主要污染源治理工程,桃河流域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五项核心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为:

桃河主河道芦湖桥-赛鱼段河道整治5.5公里,新店-芦湖桥段河道整治44公里,娘子关泉口河道整治9.3公里,桃河中段王母垴、马家坡、路家山3区域植被建设1.65万亩,桃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150平方公里,桃河流域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

基本恢复了桃河流域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提高流域内主要河道的防洪行洪能力,减少环境污染,防止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发生,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建设园林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阳泉建设园林城市,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我国国情和阳泉市市情看,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将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特别是阳泉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就是高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4.1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尽管我国相关的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低碳经济发展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变化及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一些鼓励政策名存实亡,部分政策因难以执行而未执行。

在2009年年初的阳泉市政协会议上,曾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引入低碳经济理念,推进‘低碳阳泉’发展》的提案,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但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尚未建立,低碳经济发展还没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4.2能源消费需求旺盛,短期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迅速转变

当前,阳泉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都对重化工业产品形成了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对能源消费的旺盛需求。

同时,阳泉作为产煤大市,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维持较高的比重,从而带来二氧化碳的较高排放强度,阳泉市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阳泉市整个城市产业对煤炭开采行业依赖性很大,各产业间相关度很高,产业链条非常短,煤炭业开采业成为阳泉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整个城市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

全市经济体系中,煤炭行业作为支柱产业所占比重不断走高,由此所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得较长时间内接替主导产业的发展难以完成,且接替主导产业定位无法明确。

2008年,全市除煤炭采选外的几个支柱性产业中,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利润较水平为突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当然这与行业规模有关。

4.3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

产业结构由“一、三、二”至“二、三、一”最后达到“三、二、一”格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近年来,阳泉市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仍较为突出。

2012年阳泉市三次产业比重为7.2:

59.2:

33.6,第二产业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12.7,第三产业则下降了10.2。

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工业中的重工业,而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致使全社会能耗强度偏高。

从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看,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业、黑色金属业、有色金属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等重点耗能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559.7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29%。

历史形成的阳泉市现实产业结构,要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地调整和改变,难度相当大。

由于当前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加之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这些企业难以及时地关停并转,致使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4.4低碳技术及高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滞后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

目前,阳泉市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的优惠政策支持,还未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政府投入机制不稳定,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资金不足。

同时,市场已有低碳技术一般“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整合。

阳泉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高新产品的政策,但目前来看,大部分工业产品还是基础原材料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低,含有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不多,产业转换升级较缓慢。

全市工业体系中,轻工业过去依赖农产品原料,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仍占有绝对的优势。

以2006年为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了20.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GDP的5%,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公民经济中仅仅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来说还无法实现其作为接替产业中支柱产业的目的。

 

5阳泉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园林城市的政策建议

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

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必须多措并举,有序推进。

结合阳泉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逐步推进低碳经济在阳泉的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技术推广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为了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机遇,建议在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相关部门要继续在发展战略、低碳技术产品开发推广、开展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形成“政策推动、典型示范、项目支持”的低碳经济良好发展格局。

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

注重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5.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

将节能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宣传作为重大主题,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主要新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登和播出低碳城市建设公益性广告,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曲靖”建设格局。

二是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低碳宣传,广泛宣传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紧迫性。

选择一批先进机关、企业、商厦、社区,建设低碳宣传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

三是通过产业发展、技术交流等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树立“低碳阳泉”形象。

四是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低碳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