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1668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docx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7

章节测试题

【答题】找出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中心句的能力。

【解答】段落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整段中心意思的句子。

捕捉中心句,首先要熟读段落,仔细分析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答题】“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答案】打比方 列数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

【解答】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

做此类的题目要多阅读,多思考,在读中辨别说明方法,并运用所掌握的品析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具体语境,辨别与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此题目中的句子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答题】“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句话中的“免费的长途旅行”写得好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从颜色和大小两个方面写了海底植物的差异。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解答】细读文章即可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答案。

1.【综合题文】我会阅读。

一颗红杏

  有一棵老杏树,结满了杏。

开始杏青青的,不久杏黄黄的,后来杏变成了金红色,真是美极了。

  其中有一颗又红又大的杏,不仅颜色美,身体也健壮,受到同伴的羡慕。

那颗大红杏非常得意,常常以杏王自居。

  一天,种果老人来摘杏,那颗大红杏说:

“我是杏中之王,离开我杏树就不存在了,不能摘我。

  种果老人摘了一筐杏走了,没动大红杏,大红杏非常得意。

  又一天,种果老人又来摘杏。

大红杏又说:

“我是杏中之王,离开我杏树就不存在了,不能摘我。

  种果老人摘了一筐杏走了,没动大红杏,大红杏更自以为是。

  这样,种果老人陆续把杏都摘走了。

红杏成了人们桌上的佳品,对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只有那颗大红杏一直留在树上。

不久,那红杏熟透了,掉到地上,最后腐烂了,化作了一堆泥土。

老杏树上没有了大红杏,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答题】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匹配的四字词语。

(1)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   )

(2)形容树木生长旺盛的样子。

(   )

【答案】

(1)自以为是 

(2)枝繁叶茂

【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解答】解答此题,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词义,注意平常的积累。

【答题】杏从不成熟到成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颜色的变化。

【答案】青 黄 金红色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解答】细读文章即可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答案。

【答题】那颗大红杏以杏王自居的原因是什么?

结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为它又大又红,不仅颜色美,而且身体健壮,受到同伴的羡慕。

②它的结局是熟透了,掉到地上,最后腐烂了,化作了一堆泥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解答】细读文章即可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答案。

【答题】这篇文章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能过分自满,不能骄傲。

【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平时只要多加练习,结合短文去回答问题,切忌毫无根据地去空谈。

2.【答题】习作天地。

  你家种了哪些植物?

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写一篇习作。

  要求:

题目自拟,语句通顺。

在介绍植物特点时,可以先用一句话概括,然后围绕这句话详细介绍,要把植物的特点写清楚。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300字左右。

 

 

 

 

【答案】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解答】写清楚自己喜欢的植物是什么,抓住它的外形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写清楚这种植物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可以通过一两件自己和这种植物之间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3.【答题】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迪撒______ )谎说羊都回到圈______quān juàn)里了。

(2)奶奶给我做了新鲜______xiān xiǎn)的骨______ )头汤。

(3)姐姐用飞机模______ )型哄______hǒnɡ hònɡ)着弟弟。

【答案】sā;juàn;xiān;gǔ;mó;hǒnɡ

【分析】本题考查了辨析多音字的读音。

【解答】解答本题,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积累识字量,注意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

4.【答题】读拼音,写词语。

yōuxián(   )  dǎoyìng(   )  lìshǐ(   )

lànghuā(   )  móxíng(   )  lìhài(   )

【答案】悠闲;倒映;历史;浪花;模型;厉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注意“倒映”不要写成“倒影”;“历史”不要写成“厉史”。

5.【答题】写出下面加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   )

(2)“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   )

(3)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   )

(4)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

(   )

【答案】敏捷;虚心;喜爱;思念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解答】本题是写出词语的近义词,我们首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写出相近的词语。

6.【答题】读一读,连一连。

绽开         对方

欣然         山巅

飞越         怒放

怒视         笑脸

【答案】绽开笑脸;欣然怒放;飞越山巅;怒视对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解答】词语搭配时,要注意两个概念是不是同类事物,注意这种事物是不是具有这样的性质和状态,注意动作和行为与它所涉及的事物是不是联系得上。

7.【答题】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没有事情做。

 ②放着,不使用。

 ③空闲的时间。

 ④与正事无关的。

(1)院子里有一口缸一直闲着。

(   )

(2)晚饭后,爸爸和客人们在一起闲聊天。

(   )

(3)妈妈忙了一天,一刻也没得闲。

(   )

【答案】②;④;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情况。

【解答】解答本题,需注意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掌握这一点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运用。

8.【答题】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裁缝又补充一句:

“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多次反复地讲这个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秋天来到了。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3)示例: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在枝头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4)爸爸反复地讲这个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综合能力。

【解答】

(1)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做此类题目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2)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A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

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改写拟人句,首先要了解对应的修辞手法的特点。

(4)句中“多次”和“反复”意思重复,去掉一个即可。

9.【答题】给下列句子排序。

(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卡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   )花园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像铺了一层绿毯。

(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   )花园里的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种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

【答案】6,1,5,2,3,4

【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解答】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把握语段的写作顺序,并从中找到前后句互相勾连的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正确的排序。

10.【答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都是描写的_______(季节)的景色,里面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节时路上的情景,“借问酒家何处有?

”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变成一棵树》一文中,英英不想回家吃饭,想的是自己变成_______________。

(4)犯错不要紧,只要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关于“改过”的名言我知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春天;燕子、鸳鸯、鸭、河豚 

(2)清明;牧童遥指杏花村 (3)一棵树 

(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

【解答】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一定要对文章进行深刻记忆,详细了解。

11.【答题】口语交际。

  小明上课的时候总在想别的事情,如果你是他的同桌,会怎么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小明,老师课上讲的都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听讲,不能三心二意。

【分析】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

【解答】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有话可说,说话时要注意有条理。

12.【综合题文】我会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答题】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肥皂泡   冰心

【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掌握。

【解答】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