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1623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docx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教学单位财经政法系存档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的关系          

院系  财经政法系     

专业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学生姓名史志胜学号2110514336

指导教师何辉职称讲师

 

2014年12月5日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摘要:

湖北省资源匮乏,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逐年以较大幅度增加,本文通过采集2000-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主要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相互影响的机制出发,分析能源消费的变动及其不同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调控,而且能源节约也将是未来湖北经济总量增长的源泉。

关键词: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影响机制;湖北省

 

The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ConsumptionandEconomicGrowthinHuBeiProvince

Abstract:

AsHubei Province is lacking of resources, excessive use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will become the obstacle of economic growth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have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thesis collects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from 2000 to 2012 .On the ground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thethesis,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sults show a cause and effect between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Hubei Province, so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appropriate regulation. Aschanges in various factors

of production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energy savings will also be a source of futur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otal amount of Hubei.

Keywords:

EconomyDevelopment;EnergyConsumption;InfluenceMechanism;HuBei

 

导论1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1

(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

(3)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创新点2

(4)国内外研究现状2

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影响的机制分析5

(一)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5

(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7

2、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现状8

(一)湖北省能源消费基本现状9

(二)湖北省经济增长基本现状11

(三)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11

3、结论与建议16

(一)结论16

(二)建议17

结束语18

参考文献19

后记20

导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能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

但是湖北省能源储量匮乏而能源需求量大,导致能源缺口非常巨大。

因此,对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的研究有利于湖北省制定合适的能源发展政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对此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

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双向影响,作为一种趋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的解读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内容,可以将能源消费的有效调整和经济增长转变有机结合,有利于较全面地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二)现实意义

湖北省资源匮乏,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同时,能源开发利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近年,湖北省经济快速增长,而此时越来越高的能源经济与环境污染现状都在迫切要求相约型经济增长向节约型经济增长转变,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于实施能源节约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文献综述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到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从相关部门了解一些数据资料和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并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并经指导老师的修改审批后完成论文。

(一)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的现状及趋势

3.提出湖北省优化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战略选择

(二)本课题研究难点

1.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相互影响的机制分析

2.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现状及原因分析

3.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是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能源消费强度为指标对我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现状作出度量,通过指标的变化趋势发现:

湖北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在波动中逐步增强的趋势以及通过对湖北省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延伸研究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机制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石油危机以来,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研究的焦点转向了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大量文献表明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四种情形:

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美国KraftJ和KraftA(1978)[1]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他们利用1947—1974年间美国年度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存在GN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

Yu和Hwang(1984)将上述研究的美国数据样本区间更新为1947—1979年,结果发现能源消费与GNP增长之间又不存在因果关系[2]。

MasihandMasih(1996)分析了相关国家1955年-1990年的数据,结果显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缺乏协整关系,在印度表现为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在印度尼西亚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在巴基斯坦表现为双向因果关系[3]。

基于上述研究的结果,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来说存在着很大差异,甚至对同一国家同一时期,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结果也不尽相同,主要流传了以下三种实证分析结果:

二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以及存在基于时间变化的因果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消耗迅速增加,资源环境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此,许多国内学者对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展开了之间的关系与区域化的研究。

赵丽霞(1998)将能源作为新变量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由此建立VAR模型,结果得出我国能源消费同经济增长存在相关的结论[4]。

韩智勇,魏一鸣等选取了我国1978—2000年的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协整性[5]。

马超群等(2004)采用E-G两步法对1954—2003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GDP同能源总消费、煤炭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同石油、天然气和水电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同样在未考虑平稳性条件下采用Granger检验得出GDP同总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的评论[6]

王俊松等采用计量方法得出,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在中国的不同地方制定不同的政策[7];范雪红等(2005)对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认为“2000年以前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2000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8]

王海鹏等(2005)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电力消费与中国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出“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9]

此外,倪铮等(2006)从产业层面对中国石油消费进行了模型分析,得出“采用分不同产业的误差修正模型来预测石油消费量能够充分反映出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并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生产值具有显著的长期均衡调控作用[10]。

齐绍洲(2009)等通过回归分析引出能源消费强度,研究了中国与八个发达国家差异的影响因素,探究了能源消费强度随人均GDP变化的机理[11];

曾胜(2009)等指出两者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并测算由能源消费增量所带来的GDP增量,进行评估并发现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12];

刘长生(2009)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正面和负面影响[13];

巴曙松等通过分析总能源消费和主要能源消费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得出我国施行燃料转换政策是很好的减排政策选择[14];

李晓嘉(2009)指出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我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是诱致的能源需求型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相对于产出的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15]。

史丹(2002)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能源消费减缓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动可能导致能源密度下降;二是能源价格变动、节能技术的创新活动、政府的能源政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会影响产业内各企业能源消费生产效率[23]

薛艳,唐建荣(2007)运用协整性检验和因果性理论,对江苏省能源经济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因果关系,并且经济增长直接导致了能源需求的上升,江苏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的水涨船高。

[17]

黄磊(2009)通过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能源弹性系数分析等方法对北京能源消费与GDP的关系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北京能源消费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时间而异,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GDP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18]

宋梅,程青莉等(2012)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计算了各年度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指标,并将关联度按大小进行排序,分析得出了各种能源资源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大,其中煤炭最大;而水电与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低,说明河南省能源消费仍然没有摆脱对化石能源,尤其是对煤炭的依赖。

[19]

李玮,张艳青(2012)等通过Johansen检验对山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数据发现两者为协整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GDP是能源消费总量的单向因果关系。

[20]

周跃云,赵先超等(2012)采用ADF检验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实证研究表明:

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21]

由以上综述可知,国外在研究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对协整及其他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而国内采用的研究方法相较而言过于传统。

近几年,随着计量经济学研究手段不断丰富,国内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基于协整理论的研究,不过较为简单,涉及的方法较为单一,而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宏观研究,具体到各个省、直辖市的并不多见。

且这些成果大都是在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两者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两者平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没有涉及能源消费结构方面,也没有结合能源消费强度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提出的对策建议也不够全面。

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影响的机制分析

(一)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对于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之所以会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其根本在于经济增长

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对能源需求的满足程度。

能源作为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同时

也会给经济增长造成障碍。

因为经济快速增长会加速耗费世界不可再生能源和物

质。

如果对这种耗费增长的态势不加一定的遏制措施不仅导致能源的耗尽,还会

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那么社会就得不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对能源与经济关

系研究中,人们从一开始就把能源作为一种障碍因素进行考察和研究。

中国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存在依存关系,研究发现:

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对能源存在依赖性,即大量的能源投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以经济增长为前提,通过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会拉动能源消费,

而另一方面,能源消费也可能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两者间具体的因果关系却还不

明确,目前经济理论无法清楚地解释哪种力量是占主导地位。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能源消费使要素投入具有活力。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在其它投入要素具备时,必须有能源消费为其提供动力才能操作运转,而且能源供给制约着运转的规模和程度。

能源消费不足是湖北经济增长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因缺煤缺电(即缺能)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则湖北每年因此损失数以百亿计的产值。

事实证明:

即使有了投入并形成了生产能力,没有能源的推动投入也不能实际发挥作用。

能源消费促进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能源产品尤其是矿物能源产品既是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以矿物能源为原料进行生产和能源消费的煤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的崛起不仅其本身成为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而且带动了一批新产业迅猛发展,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创造了条件,因此能源及其消费在产业升级和新产业诞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源消费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永恒不变的事实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只能也必须依赖能源消费为其提供动力,从历史上看,煤炭取代木材,石油取代煤炭以及电力的利用,都促进生产发展走入一个新阶段,并使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这表现为改变的只是能源的存在形式。

能源消费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电力的使用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劳动成本,使能源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劳动力,从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实任何能源的利用都是这样,能源消费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能源推动技术进步几乎是同义语的,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

能源消费推动技术进步。

迄今为止,特别是在工业交通领域,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是在“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实现的。

而农业现代化或现代农业的进步都依赖于能源利用和推动,交通运输的进步与煤炭、石油、电力的消费直接关联,蒸汽机的普遍利用是在煤炭大量消费的条件下实现的,电动机更是直接依赖于电力消费。

此外,能源的开发利用所产生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也对整个社会技术进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能源消费制约可持续经济增长

由于资源尤其是常规能源绝大多数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至

枯竭,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将起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

也就是说,从要素层面来

看,能源消费时具有双重作用的。

能源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又构成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瓶颈。

因此,必须强调的是经济持续增

长中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能源可持续利用才能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

如果在能源消费中能源效率低下会直接造成能源供给紧张,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现在湖北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目前能源供给紧张,能源效率低下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在湖北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易改变的前提下,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是一条突破能源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

耗能产业在经济中所的比例过大,它直接制约着湖北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湖北主要耗煤部门(如电力、冶金、化土、建材等行业)已有通过引进、开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与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除化工行业外)年度耗煤总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

如果从各主要耗煤行业的年度耗煤总量递增的发展态势来看,湖北经济发展结构中第二产业比例过高,一、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造成了湖北经济对能源的依赖性非常强。

在目前全球能源比较紧缺,甚至于未来化石能源面临桔竭的情况下,巨大的能源消费给经济增长的压力将会是非常大的,若不积极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降低耗能产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湖北经济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

能源消费无论从总量上还是能源消费结构度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方式,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

1.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在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当今世界,能源长期稳定供给已成为

全球性的敏感问题和各国制定能源政策的基点。

具体来说,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

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增长对能源总量的需求。

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首先或最终体现为对能源总量需求的增长。

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经济增长慢于其对能源总量需求的增长,即每增加一个单位GDP所增加的能源需求量,大于原来生产每以单位GDP的平均耗能量。

第二,经济增长与其对能源总量需求的增长是同步的。

第三,经济增长快于其对能源总量需求的增长。

三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发展中都曾出现过,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中也同时并存。

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长而同时能源总量需求减少仅属个别的特殊情况。

它不足以影响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的确认,即经济增长与能源总量需求是按相同方向变化的,并且在大多数时期基本k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经济增长对能源品种或结构的需求。

经济增长对能源总量需求增长的同时,也日益扩展其对能源产品品种或结构的需求。

首先,从一次能源中占主体地位的品种来划分,经济增长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从煤炭到石油的发展,而且品种日益扩大。

目前,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寻找替代石油的能源,也反映了经济增长对能源品种的需求。

其次,即使对同一能源产品,也有不同的品种需求。

总之,经济增长与其对能源品种或结构扩大和更新的需求按相同方向变化。

经济增长对能源质量的需求。

品种需求在某些方面也包含着质量需求。

而质量需求的直接动力柬自于追求更高的效率。

由于自然原因,不同的一次能源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

就是同一类能源产品,也存在类似情况。

因此,获得高质量的能源产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

从历史发展及其趋势看,经济增长与其对能源产品质量的需求也是按相同方向变化的。

2.经济增长水平决定着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费格局

在当今世界,能源国际贸易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完全依赖本国能源消费的格局,使世界范围的能源消费高度集中成为可能。

能源消费地区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大量消耗能源的工业布局不平衡。

大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工业越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其能源消费量也越大。

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能源消费总量的地区分布,还影响着能源消费品种的地区分布。

虽然在20世纪中叶,世界能源消费已进入以石油为主的时代,但各国能源消费的品种结构并不相同。

从总体上看经济发达国家大都属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消费地区,这里既有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产量较高的美英等国,也有石油资源贫乏,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日本;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

三、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现状

(一)湖北省能源基本现状

表1-12000-2012年湖北省能源消费现状

EC总量(万吨标煤)

原煤(万吨)

原油(万吨)

天然气(万立方米)

水电(亿千瓦时)

一次能源生产量(万吨标煤)

2000

5023.67

389.34

75.11

0.91

269.86

1343.66

2001

5118.15

338.86

77.2

0.76

354.69

1255.52

2002

5727.43

372.55

78.3

0.91

272.58

1345.78

2003

5923.43

366.4

77.53

0.94

380.64

1719.44

2004

7111.78

395.62

78.2

0.98

689.71

287.09

2005

9105.67

478.07

78.11

1.11

805.64

3294.35

2006

9810.86

541.34

79.73

1.16

746.35

3134.35

2007

9849.85

609.98

85.54

1.16

921.48

3806.39

2008

9831.64

727.1

83.92

2.85

1192.75

4860.41

2009

10312.48

1083

80.89

1.67

1169.64

5018.72

2010

11308.94

1291.71

86.5

1.97

1249.5

5330.51

2011

12328.3

952.6

88

1.55

1166.72

4719.9

2012

12083.97

887.44

78.9

1.65

1379.59

5582.98

数据来源:

《湖北省统计年鉴2013》

第一阶段是2000—2003年期间,从表1-1来看,原煤生产总量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389.74万吨下降到2003年的366.4万吨;水电由2000年的269.86千瓦时到2001的354.69千瓦时大幅度上升,但到了2002年却下降至272.58千瓦时,2003又上升到380.64千瓦时;天然气、一次源生产量变化趋势与水电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由于当时科技背景下,开采、运输都不成熟,能源利用率比较低。

第二阶段是2003—2010年期间,能源消费总量由5923.43上升到11308.94万吨标煤,大约两倍的增长幅度,原煤生产总量不同于上期,开始稳定增长由366.4上升到1291.71万吨,上升幅度大约四倍。

原油的生产总量始终保持在8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