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1521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docx

卡匠IC卡分析工具包使用说明V118

卡匠Mifare卡分析软件包

 

使用手册

 

市卡匠机电科技

二〇一二年五月

 

版本修订记录

版本号

发行日期

修订记录

修订人

V1.1.8

2012年6月26日

修订了安装程序及安装方法,新增WIA补丁。

V1.0.1.8

2012年5月22日

更新了复制克隆软件界面,修正了部分错误。

V1.0.1.3

2012年5月18日

增加对可改写UID卡的支持,实现克隆功能。

V1.0.0.1

2012年4月28日

初始版本,实现将卡数据的写入到普通卡。

 

锁具修配行业专用IC卡读写器

本设备专为卡匠Mifare卡分析软件包定制,兼容著名的ACR122U读写器驱动。

采用NXP出品的高集成度PN532读写芯片,符合ISO/IEC18092(NFC)标准,兼容ISO14443(TypeA、TypeB)标准。

采用USB接口与电脑进行通讯及供电,不但可以读取符合Mifare标准的Classics(M1、M4、MUL)和DESFire卡,还支持FeliCa卡等符合NFC规的非接触式IC卡。

设备用途:

用于锁具修配行业在信息化时代的产业提升。

可实现MifareOne卡(俗称M1卡、S50卡、IC卡)的复制、克隆功能。

同时亦可适用于:

一卡通、门禁、停车场、自动贩卖机、电子钱包、电子商务、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在住宅小区、写字楼、工厂、学校、医院等各行业中的非接触式IC卡应用。

设备特点:

1、USB全速(12Mbps)

2、支持USB热插拔

3、双色LED状态指示灯

4、置天线

5、NFC读写器

 符合ISO/IEC18092(NFC)标准

 以212Kbps,242Kbps速度读取NFC标签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写器

 支持FeliCa卡

 支持符合ISO14443标准的A类和B类卡

-MIFARE卡(Classics,DESFire)

 符合CCID标准

6、用户可控蜂鸣器

7、SAM卡槽(可选)

设备技术与指标:

1.MIFARE卡标准:

13.56MHz射频IC卡的接收和输出

2.读卡距离:

3~8CM

3.电源电压:

DC5V±5%

4.电源电流:

≤65mA

5.工作环境:

温度:

-10℃~70℃湿度:

10~90%RH

设备尺寸:

尺寸:

124mm*78mm*31mm

重量:

0.2kg

IC卡读写器操作

连接读卡器到电脑的USB口上(最好连接到机箱后的USB口,以保证通讯稳定,供电正常)放置需要分析的Mifare1IC卡到读卡器上。

正常情况下,读卡器会发出“滴”的一声,同时指示灯会由红转绿。

如未发生上述变化,则说明放置的IC卡非Mifare1兼容类型卡,设备无法识别。

 

软件操作

软件安装

1、下载最新软件

2、打开“锁匠专供版(光盘)_V1.1.8”文件夹,运行setup.exe安装卡匠Mifare卡分析工具包。

安装程序会自动从微软下载所需运行环境,请保证网络畅通。

安装过程无需设置任何选项,只需点击“下一步”或者“确定”即可。

正常安装完成后请跳至第4步。

3、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需退出安装程序,运行“系统补丁”文件夹中的wic_x86_chs.exe,之后再重新执行第2步。

4、打开“卡匠读卡器驱动”文件夹,对于使用64位Windows用户,请运行“64位驱动”文件夹下面的setup.exe,对于使用32位Windows用户,请运行“32位驱动”文件夹下面的setup.exe。

5、

安装结束,在桌面上会出现这两个图标。

对于WIN7用户,请用右键分别点击这两个图标,选择属性,在兼容性选项卡选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此程序(见右图)。

6、设置完成后将读卡器以及加密狗插入电脑的USB口中。

 

Mifare密钥分析器操作

1、关闭所有已打开的软件,确保软件狗已经插入本机的USB接口,且绿灯点亮;

2、将待分析的卡放置在IC卡读写器上,待绿灯亮起后双击桌面上的Mifare密钥分析器,启动软件;

3、选择读卡器为:

ACSACR1220;

4、勾选“保存分析结果”前面的方块;

5、点击“选择保存路径”按钮,选择存放分析记录的位置,建议选择D盘根目录;

6、点选“读取全部信息”前面的园点;

7、拖动“探测倍程”滑杆至5;

8、勾选“用户密钥A”、“用户密钥B”前的方块;

9、点击“读卡”按钮。

此时,分析器开始工作,IC卡读写器红灯闪烁。

经过一段时间后(视密钥复杂度不同),当听到IC卡读写器发出“滴”的一声,且绿灯亮起时,说明分析过程结束。

此时在之前选择的保存路径下,会生成一个后缀为dump的分析结果数据文件。

将此文件的文件名改为容易识别的名字(切记:

文件后缀dump不可改变,否则Mifare卡复制克隆工具将无法识别)。

Mifare卡复制克隆工具

1、关闭所有已打开的软件,确保软件狗已经插入本机的USB接口,且绿灯点亮;

2、将目标卡(新的空白IC卡或可改写UID的卡)放置在IC卡读写器上,待绿灯亮起后双击桌面上的Mifare卡复制克隆工具,启动软件;

3、点击“初始化”按钮;

4、点击“连接”按钮;(如发生错误,可点击“复位”按钮,然后重新执行第3步)

5、点击“导入数据”按钮,选中在“Mifare卡离线分析器”中生成的分析结果数据文件;

6、卡操作:

a)如果需要复制卡按以下步骤操作

i.修改“目标卡密钥”后面的文本框密钥,改为当前卡的密钥(密钥为12位16进制数,即:

0-9,A-F,一般情况下为12个F)

ii.点击“数据复制”按钮,IC卡读写器红灯开始闪烁,开始复制卡数据到卡中;

iii.当IC卡读写器绿灯亮起时,说明复制过程结束,此时查看操作日志,如无错误则说明复制操作成功。

b)如果需要克隆卡,按以下步骤操作

i.点击“克隆卡片”按钮,IC卡读写器红灯开始闪烁,开始克隆卡片;

ii.当IC卡读写器绿灯亮起时,说明克隆过程结束,此时查看操作日志,如无错误则说明克隆操作成功。

克隆卡操作与复制卡操作的区别在于:

1、使用的卡片不同:

复制卡使用新的普通的IC卡,克隆卡使用可改写UID的特种IC卡。

2、结果不同:

复制卡是将除0扇区0块以外的数据,全部写入新的普通的IC卡中,得到一与原卡数据相同,但UID号不同的卡。

而克隆卡是连同0扇区0块的数据在,全部写入可改写UID的特种IC卡中,得到一与原卡完全一样的(包括UID号)卡。

c)卡片校检:

此功能用于验证卡中数据与“原卡数据”区的数据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则以绿色标示相应块,如果不同则以红色标示相应块。

具体操作如下:

i.将需要验证的卡放在读卡器上,并点击“重新连接”;

ii.导入需要验证的卡数据文件;

iii.点击“卡片校检”按钮,当IC卡读写器绿灯亮起时,说明还原过程结束,此时查看操作日志,如无错误则说明操作成功;

iv.如果用于校检的是普通IC卡,0扇区0块数据标示为红色属正常情况,因为普通IC卡的0扇区0块不可写入,卡中数据与“原卡数据”不相同属于正常情况。

d)卡片还原:

此功能仅对普通IC卡有效,请勿对可改写UID的特种卡使用本功能!

此功能用于将已经写入数据的卡中数据清空,并将所有扇区密码改成12个F。

使用此功能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i.使用Mifare密钥分析器软件,对需要清空数据的卡进行数据分析;

ii.将分析得到的数据文件导入到Mifare卡复制克隆工具中;

iii.点击“卡片还原”按钮,当IC卡读写器绿灯亮起时,说明还原过程结束,此时查看操作日志,如无错误则说明操作成功;

iv.如需要验证卡数据是否被清空,可以导入“空白卡.dump”,然后点击“卡片校检”,予以验证。

技术参考部资料附件1:

MifareOne非接触式IC卡(M1)基础知识

一、主要指标

●容量为8K位EEPROM

●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为4块,每块16个字节,以块为存取单位

●每个扇区有独立的一组密码及访问控制

●每卡有唯一序列号,为32位

●具有防冲突机制,支持多卡操作

●无电源,自带天线,含加密控制逻辑和通讯逻辑电路

●数据保存期为10年,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

●工作温度:

-20℃~50℃(温度为90%)

●工作频率:

13.56MHZ

●通信速率:

106KBPS

●读写距离:

10mm以(与读写器有关)

二、存储结构

1、M1卡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由4块(块0、块1、块2、块3)组成,(我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63,存贮结构如下图所示:

块0

数据块

0

扇区0

块1

数据块

1

块2

数据块

2

块3

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控制块

3

块0

数据块

4

扇区1

块1

数据块

5

块2

数据块

6

块3

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控制块

7

0

数据块

60

扇区15

1

数据块

61

2

数据块

62

3

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控制块

63

2、第0扇区的块0(即绝对地址0块),它用于存放厂商代码,已经固化,不可更改。

3、每个扇区的块0、块1、块2为数据块,可用于存贮数据。

数据块可作两种应用:

★用作一般的数据保存,可以进行读、写操作。

★用作数据值,可以进行初始化值、加值、减值、读值操作。

4、每个扇区的块3为控制块,包括了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具体结构如下:

A0A1A2A3A4A5FF078069B0B1B2B3B4B5

密码A(6字节)存取控制(4字节)密码B(6字节)

5、每个扇区的密码和存取控制都是独立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各自的密码及存取控制。

存取控制为4个字节,共32位,扇区中的每个块(包括数据块和控制块)的存取条件是由密码和存取控制共同决定的,在存取控制中每个块都有相应的三个控制位,定义如下:

块0:

C10C20C30

块1:

C11C21C31

块2:

C12C22C32

块3:

C13C23C33

三个控制位以正和反两种形式存在于存取控制字节中,决定了该块的访问权限(如

进行减值操作必须验证KEYA,进行加值操作必须验证KEYB,等等)。

三个控制

位在存取控制字节中的位置,以块0为例:

对块0的控制:

bit76543210

字节6

C20_b

C10_b

字节7

C10

C30_b

字节8

C30

C20

字节9

(注:

C10_b表示C10取反)

存取控制(4字节,其中字节9为备用字节)结构如下所示:

bit76543210

字节6

C23_b

C22_b

C21_b

C20_b

C13_b

C12_b

C11_b

C10_b

字节7

C13

C12

C11

C10

C33_b

C32_b

C31_b

C30_b

字节8

C33

C32

C31

C30

C23

C22

C21

C20

字节9

(注:

_b表示取反)

 

6、数据块(块0、块1、块2)的存取控制如下:

控制位(X=0.1.2)

访问条件(对数据块0、1、2)

C1X

C2X

C3X

Read

Write

Increment

Decrement,transfer,

Restore

0

0

0

KeyA|B

KeyA|B

KeyA|B

KeyA|B

0

1

0

KeyA|B

Never

Never

Never

1

0

0

KeyA|B

KeyB

Never

Never

1

1

0

KeyA|B

KeyB

KeyB

KeyA|B

0

0

1

KeyA|B

Never

Never

KeyA|B

0

1

1

KeyB

KeyB

Never

Never

1

0

1

KeyB

Never

Never

Never

1

1

1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KeyA|B表示密码A或密码B,Never表示任何条件下不能实现)

例如:

当块0的存取控制位C10C20C30=100时,验证密码A或密码B正确后可读;

验证密码B正确后可写;不能进行加值、减值操作。

7、控制块块3的存取控制与数据块(块0、1、2)不同,它的存取控制如下:

密码A

存取控制

密码B

C13

C23

C33

Read

Write

Read

Write

Read

Write

0

0

0

Never

KeyA|B

KeyA|B

Never

KeyA|B

KeyA|B

0

1

0

Never

Never

KeyA|B

Never

KeyA|B

Never

1

0

0

Never

KeyB

KeyA|B

Never

Never

KeyB

1

1

0

Never

Never

KeyA|B

Never

Never

Never

0

0

1

Never

KeyA|B

KeyA|B

KeyA|B

KeyA|B

KeyA|B

0

1

1

Never

KeyB

KeyA|B

KeyB

Never

KeyB

1

0

1

Never

Never

KeyA|B

KeyB

Never

Never

1

1

1

Never

Never

KeyA|B

Never

Never

Never

例如:

当块3的存取控制位C13C23C33=100时,表示:

密码A:

不可读,验证KEYA或KEYB正确后,可写(更改)。

存取控制:

验证KEYA或KEYB正确后,可读、可写。

密码B:

验证KEYA或KEYB正确后,可读、可写。

 

三、工作原理

卡片的电气部分只由一个天线和ASIC组成。

天线:

卡片的天线是只有几组绕线的线圈,很适于封装到IS0卡片中。

ASIC:

卡片的ASIC由一个高速(106KB波特率)的RF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

8K位EEPROM组成。

工作原理:

读写器向M1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

四、

M1射频卡与读写器的通讯

 

改变扇区

不改变扇区

 

复位应答(Answertorequest)

M1射频卡的通讯协议和通讯波特率是定义好的,当有卡片进入读写器的操作围时,读写器以特定的协议与它通讯,从而确定该卡是否为M1射频卡,即验证卡片的卡型。

防冲突机制(AnticollisionLoop)

当有多卡进入读写器操作围时,防冲突机制会从其中选择一进行操作,未选中的则处于空闲模式等待下一次选卡,该过程会返回被选卡的序列号。

选择卡片(SelectTag)

选择被选中的卡的序列号,并同时返回卡的容量代码。

三次互相确认(3PassAuthentication)

选定要处理的卡片之后,读写器就确定要访问的扇区号,并对该扇区密码进行密码校验,在三次相互认证之后就可以通过加密流进行通讯。

(在选择另一扇区时,则必须进行另一扇区密码校验。

对数据块的操作

读(Read):

读一个块;

写(Write):

写一个块;

加(Increment):

对数值块进行加值;

减(Decrement):

对数值块进行减值;

存储(Restore):

将块中的容存到数据寄存器中;

传输(Transfer):

将数据寄存器中的容写入块中;

中止(Halt):

将卡置于暂停工作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